学科分类
/ 2
39 个结果
  • 简介:广东梅县茶叶生产历史悠久,八十年代前茶叶生产以绿茶为主,九十年代开始较大规模生产以单丛茶为主的乌龙茶,长期以来,茶树品种结构比较单一,农民只追求产量,不注意质量,造成茶叶价格低,中低档茶滞销积压.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饮茶已成为日常生活的第一需要,喝茶从止喝解困上升到保健防病、修心养性和陶冶情操的一种高雅享受;口感从滋味浓厚、刺激转变为清香醇和,具特殊韵味的要求,对品质要求越来越高,名优茶价高抢手,供不应求.为尽快扩大名优茶的种植面积,普及良种栽培和加工技术,早日实现茶园品种良种化,栽培和加工规范化,产品名牌化,梅县华阴茶业有限公司通过在阴那山引种、培育名优茶,研究总结出优质无公害茶栽培管理技术和名茶加工技术,创建新的名优茶品牌,提高了梅县茶叶的市场竞争,达到良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现就阴那山发展名优茶浅谈我们的经验:

  • 标签: 梅县 名优茶生产 栽培技术 加工技术
  • 简介:一、潮州凤凰单丛茶的历史和现状潮州市位于广东省东部,属南亚热带海洋性气候,气候温和,年平均气温为21.4℃,雨量充沛,年平均降雨量1685.9mm,茶叶主产区凤凰山最高峰海拔1497m,为粤东第一高峰,具有山高日照短,云雾雨量多,冬春不严寒,盛夏无酷暑的天气特点:

  • 标签: 凤凰单丛茶 潮州市 标准化生产 平均降雨量 海洋性气候 年平均气温
  • 简介:茶叶,是海鸥农场三大主业(甘蔗、橡胶、茶叶)之一,一九八八年,我场的茶叶生产有了较大的发展。全场茶叶面积达到4184亩,比八七年2693亩提高了55.4%。投产茶园1943亩,总产干茶5320担,比八七年4240担增产25.5%,平均亩产干茶2.74担,比八七年亩产2.26担增产21.2%。新种茶园1517亩,平均成活率70.6%。回顾一年来,我们在茶叶生产上的做法和体会是:一、实行茶蔗配套,促进了茶叶生产的发展

  • 标签: 平均成活率 甘蔗叶 茶苗 鲜叶 植茶 八年
  • 简介:本文以广东省华海糖业发展有限公司生产的蒸青绿茶为例,研究了HACCP在云南大叶种蒸青绿茶生产中的应用,通过对绿茶加工过程中各工艺环节可能造成的危害进行分析,确定关键控制点和关键限值,并建立监测方法和纠偏措施,从而为绿茶产品质量安全提供重要保障.

  • 标签: 绿茶 HACCP 质量安全 应用
  • 简介:由中国茶叶学会和中国国际茶文化研究会联合主办的“中国茶叶生产与消费论坛”于2008年5月12-13日在杭州召开。论坛开幕式由中国茶叶学会理事长、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所长杨亚军研究员主持。FAO政府间茶叶工作组秘书长KaisonChang、农业部种植业司马淑萍副司长、中国茶叶学会名誉理事长、中国工程院院士陈宗懋研究员、中国农业科学院唐华俊副院长、浙江省农业厅孙景淼厅长、中国国际茶文化研究会宋少祥会长、杭州市政府何关新副市长等领导出席了开幕式。

  • 标签: 中国茶叶学会 茶叶生产 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 杭州 论坛 消费
  • 简介:介绍了遂昌县无公害茶叶生产建设取得的成绩和所做的主要工作,对今后无公害茶叶生产的提升进行了探讨。

  • 标签: 无公害 茶叶建设 实践 遂昌
  • 简介:潮州单丛茶要挤占国内外茶叶市场,不仅要有质,而且需要量.提质扩量,是潮州茶业的发展趋向.而潮州茶业要真正实现转型升级,就必须改变思想观念,转变生产方式和生产手段,就要积极研发、应用和推广茶叶机械,提高种植、植保、采摘、制作加工的机械化程度.特别是在茶叶制作加工方面,逐步由家庭作坊向工厂化过渡,由手工操作向机械化操作过渡,通过机械化的普及和提高,进而促进潮州茶叶产业链的自动化、标准化和信息化,最终真正实现潮州茶业转型升级.

  • 标签: 机械化生产 单丛茶 潮州 茶叶市场 制作加工 机械化程度
  • 简介:通过对我国茶叶加工现状的分析,以提高茶叶品质、增强我国茶叶的国际竞争优势为目的,提出茶叶加工高效、安全、清洁生产新观念,阐述实现我国茶叶标准化加工的相应措施;鲜叶采摘与集运标准化;工厂环境园林化.加工设备环保化、自动化;加强荼叶加工技术规程的研究制定,实现加工技术与管理标准化。

  • 标签: 产新 国际竞争优势 中国 管理标准化 清洁生产 方式
  • 简介:岭头单丛具有一般乌龙茶品种所没有的优势,其主要特点是:发芽特早、芽梢肥壮、生育期长、生长快、适应性广、产量高、品质风格突出.岭头单丛茶树良种在我省推广面积已有20万亩.但在品种利用中,以往着重于高产的一面,片面追求产量,在一定程度上忽视了品种优质性的发挥.如过量施用氮素化肥,忽视有机肥、加工机械用具不配套、制作技术掌握不当、粗制滥造等.致使岭头单丛茶生产总体效益下降.最近几年,饶平县为再创岭头单丛茶新优势,以提高单丛茶品质为主要目标,利用新的技术成果,取得较好效果.本文仅就栽培、加工品质问题,谈谈个人的认识.

  • 标签: 岭头单丛茶 生产 加工 品质 鲜叶品质 施肥
  • 简介:茶叶初制厂是将茶树鲜叶原料转变为茶叶产品的加工场所,其环境条件、厂房设备等状况如何,对茶叶的优质高效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也是搞好茶叶质量安全管理的“源头”和关口。茶叶是人们日常消费的健康饮料,除了按照无公害(绿色、有机)标准培管茶园外,把长期处于农副产品粗放加工型的茶

  • 标签: 台州市初制茶厂 无公害生产 质量安全管理 可持续发展 加工机械
  • 简介:新年伊始,农业部种植业管理司对2012年茶叶种植及生产情况的统计汇总已经出来。从汇总看,2012年茶产业各项生产指标全面提升,但也反映出茶园质量不高、名优茶占比下降、质量安全脆弱等一系列问题。茶周刊在第一时间将本文刊登,希望为茶界鼓劲,更为茶业敲响警钟。

  • 标签: 茶叶种植 生产情况 农业部 中国 质量安全 生产指标
  • 简介:三峡大坝建成以后,三峡旅游热迅速升温,随之而来的是生态环境保护与农民的发家致富成为当地政府关心的大事。三峡大坝最佳观景点秭归茅坪是人们休闲的理想之地,茶叶做为绿色环保、健康的主题被列为其中,湖北秭归县九畹丝绵茶叶生产合作社就是在这种背景下发展状大,并走出一条农民共同致富的康庄大道,打造出国家、个人、企业联合共赢的发展平台——九畹溪茶叶生产专业合作社。

  • 标签: 九畹溪茶叶生产 专业合作社 创建品牌
  • 简介:随着人们保健和环保意识的增强、人工与物料成本的上涨,清洁化、自动化、连续化和智能化成为现代茶叶加工的必然趋势。本文对广东和福建乌龙茶连续自动化初制生产线及其相关技术的研究与开发现状进行了总结,针对现存的主要问题提出相应建议,对发展趋势进行了探讨,以期为乌龙茶连续自动化初制生产线的完善和后续研究提供参考。

  • 标签: 乌龙茶 连续自动化 初制 生产线
  • 简介:二、提升中国茶品牌在于真抓实干改革开放近20年来,我国茶业发生了很大变化,其中一点是茶企业素质提高,产业化开始起步,自2001年12月起我国加入“世贸”到现在已经四年多,品牌意识逐步加强,现在茶业界的共识不是要不要打造品牌,而是如何打造品牌,提升品牌,提升品牌怎样取得成功?

  • 标签: 品牌竞争力 中国茶 改革开放 企业素质 品牌意识 产业化
  • 简介:品牌的英文名字是Brand(标记)。它是对企业产品性能、质量、服务、信誉等的概括反映,是企业产品和质量的保证,但品牌包含了比产品更丰富的内容,它表征了企业的精神、企业的文化和企业的形象、企业的竞争。这种竞争,不仅体现在它的高的市场份额,而且体现在它高出行业平均利润率的创利能力。从品牌的价值来看,在2004年全球品牌价值排行榜上,排名首位的可口可乐价值838亿美元,排名第二的微软价值613.7亿美元,可以说品牌体现价值,品牌创造价值。当前无论是国内还是国际市场,市场的竞争就是品牌的竞争,随着经济全球化趋势的加快,名牌已成为国家乃至产业领域经济实力的重要标志。当前世界产业的分工和利益的分配发生了历史性变革,过去谁拥有土地资源谁赚钱,现在谁拥有多而强的名牌谁产生的价值就越大。中国是茶的故乡,前此(17-19世纪)曾经是以茶叶供给世界的首要国家,自19世纪末叶至20世纪中叶,中国茶叶市场走向衰败。解放后,茶叶产销从恢复到振兴,改革开放以来,有了很大的发展,但是,迄今我国茶叶出口仍以散装茶为主,自主名牌较少,竞争仍局限于以价格为主的低层次水平上。所以,近些年来,基本上种植面积、产量分别居于世界第一、二位,近年出口量(2001~2004年)连续创历史新高,2005年达28.66万吨4.85亿美元,出口数量仅次于肯尼亚、斯里兰卡,居世界第三位,而出口值及出口单价长期居于世界第四位。截至2004年,中国茶叶出口平均单价比斯里兰卡低六成,比印度低四成,比肯尼亚低两成。所以,从一定意义上说,中国茶业与世界茶业的先进国家来比,差距还较大,在各种差距之中,缺乏著名品牌是最重要的综合性差距。说到底是缺乏在自由市场背景下能走

  • 标签: 品牌竞争力 清洁化生产 现代营销 茶文化 开拓创新 产业链
  • 简介:华南茶区是我国极具特色的茶区,处于季风气候区,茶区高温多雨,易发病害,研究华南茶区常发茶树病害的特征及其与当地气候的相关性,对于更好地防治茶树病害有重要的意义。

  • 标签: 华南茶区 茶树病害 气候
  • 简介:2013年3月2日上午,第三届潮州高级评茶师迎春联谊座谈会暨茶叶质量安全生产研讨会在饶平县农业局举行。为贯彻落实全国农资打假电视电话会议精神,结合我市开展茶叶质量安全整治专项行动。全市高级评茶师迎春联谊座谈会暨茶叶质量安全生产研讨会由饶平县茶叶行业协会承办,于3月2日上午在县农业局举行。座谈会受到县农业局领导的高度重视,局长詹德良亲自参加。

  • 标签: 茶叶质量 安全生产 春联 茶师 潮州 电视电话会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