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目的探究对子宫肌瘤患者应用经子宫全切手术治疗的疗效与价值。方法选择本院妇产科2018年1月至2019年3月接诊的45例子宫肌瘤患者,患者均行经子宫全切手术治疗,观察患者手术指标、治疗效果以及术后并发症。结果患者经手术治疗后全部治愈,平均手术耗时(135.67±8.64)min,平均出血量(149.84±19.35)mL,平均下床时间(47.39±3.88)h。患者术后共11例(24.44%)出现感染或肠胃症状,经对症处理后缓解。结论应用经子宫全切手术对子宫肌瘤患者进行治疗效果确切,且术后并发症可预防和控制,对于疗效影响较小,应用价值较高。

  • 标签: 经腹子宫全切术 子宫肌瘤 应用价值
  • 简介:目的分析改良新式剖宫产术进关方法后腹腔黏连情况。方法对采用改良后新式剖宫产的53例病例与原新式剖宫产51例病例进行对比,分析腹腔黏连情况,据此判断改良新式剖宫产的手术效果。结果发生数例黏连:观察组为16例,对照组为30例。黏连程度:观察组轻度14例,中度2例,无重度病例;对照组轻度14例,中度8例,重度6例。2组黏连程度及发生部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新式剖宫产术导致的腹腔黏连较为严重,而改良新式剖宫产术进关方法后导致的腹腔黏连明显减轻。该方法不仅缩短了手术时间,也降低了手术风险,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新式剖宫产术 腹腔黏连 再次手术
  • 简介:1例48岁男性患者因“体检发现血小板减少2个月”入院,行脾切除+贲门周围血管离断+脾肾静脉分流术,先后给予抗感染、抑酸、护肝、止血等治疗,术后第1天使用尖吻蝮蛇血凝酶过程中突发寒战、呼吸困难、高热。医生排除疾病因素,临床药师结合患者药品使用情况考虑为尖吻蛇血凝酶所致严重过敏反应,转入重症医学科监护治疗,停用可疑药物,其他药物继续使用,给予对症处理,患者体温、氧饱和度逐渐恢复正常,次日转回外科继续原治疗,未再使用尖吻蛇血凝酶,上述不适症状也未再出现。

  • 标签: 尖吻腹蛇血凝酶 药品不良反应 过敏反应 高热 呼吸困难
  • 简介:目的探讨疝环充填式无张力疝修补术对外疝合并肝硬化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美国Bard公司的聚丙烯锥形充填物及成型补片对31例外疝合并肝硬化病人施行疝环充填式无张力疝修补术,观察术后切口情况、并发症及复发率。结果2例术后切口腹水渗漏,引流后愈合,无切口感染。结论疝环充填式无张力疝修补术手术操作简便、损伤轻、恢复快、复发率低.适用于外疝合并肝硬化患者。

  • 标签: 腹外疝 合并症 肝硬化 修补术 疗效
  • 简介:目的探讨一种应用膜式听诊器压迫修复医源性股动脉假性动脉瘤(iatrogenicfemoralarterypseudo-aneurysm,IFAP)的可行性方法。方法12例冠状动脉(冠脉)介入术后股动脉假性动脉瘤患者,采用直接压迫膜式听诊器并实时监听法修复股动脉破裂口。结果11例IFAP患者均压迫修复成功,未发现并发症,总成功率为91.7%(11/12)。本组压迫修复成功时间25—45min,平均为37min。结论早期采用直接压迫膜式听诊器并实时监听法修复冠脉介入术后IFAP,是一种简单、安全有效、省时、经济的可行性方法。

  • 标签: 医源性股动脉假性动脉瘤 冠状动脉介入术 膜式听诊器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颈动脉支架置入术对无症状性颈动脉重度狭窄患者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2015年9月至2017年10月期间在该科住院患者150例(≥狭窄程度大于或等于70%),行颈动脉支架置入术。在支架置入术前2周内及置入术后3个月采用阿尔茨海默病评估量表认知部分(ADAS-Cog)、简易智能量表(MMSE)、连线测验(TMTa、TMTb)对患者的认知功能进行评估。结果:所有患者均安全、成功的置入颈动脉支架。与术前相比,支架置入术后3个月患者的认知功能均有所改善,术后3个月内无新发脑梗死。结论:颈动脉狭窄可能是患者认知功能减退的原因之一,颈动脉支架置入术可以改善无症状颈动脉狭窄患者认知功能。

  • 标签: 颈动脉重度狭窄 认知功能减退 颈动脉支架置入术
  • 简介:目的以定性和定量的方法探索基层医疗机构开展药品不良反应(ADR)主动监测的模式和方法。方法通过文献研究法、专家论证及德尔菲(Delphi)法,确定基层医疗机构主动监测评价指标及其权重。结果基层医疗机构主动监测评价指标体系受多方面因素的影响。结论该体系为选取基层医疗机构作为哨点医院开展ADR主动监测提供参考。

  • 标签: 指标体系 主动监测
  • 简介:冠状动脉造影检查目前已被作为判断血流速度的一个重要指标。Mangiefi等曾报道7%合并心绞痛的慢血流患者行冠状动脉造影是正常的。但存在冠状动脉慢血流。KempHG等发现15%具有典型胸痛的患者冠状动脉正常,但存在冠状动脉慢血流。严重的冠状动脉溶栓治疗后、冠状动脉支架术后、冠状动脉造影术中存在气体栓塞等也会导致冠状动脉血流减慢,有些冠状动脉血流减慢还相关于冠状动脉扩张、痉挛.以及心肌病、瓣膜病、结缔组织等病变,但这些病因所导致的冠状动脉血流减慢具有不同于以上的病理生理机制和临床意义。近些年随着冠状动脉造影的应用和普及,临床医生对于冠状动脉慢血流现象越来越重视。

  • 标签: 冠状动脉造影检查 慢血流 冠状动脉血流 冠状动脉造影术 冠状动脉正常 动脉溶栓治疗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患者女,33岁。体检发现血压高3年,头晕憋气1年入院。3年前体检时发现右上肢血压24/13kPa,胸部有血管杂音,诊断高血压病,给予卡托普利口服。1年前出现头晕、憋气,劳累后加重,长时间行走、站立可引起双下肢乏力,即来本院就诊,以“多发性大动脉炎”收入院。查体:右上肢血压23/9kPa,左上肢血压16/8kPa。心界左下扩大,心尖区闻及2/6级收缩期杂音;左锁骨上闻及4/6级收缩期喷射样血管杂音,向颈部、胸前及左肩部传导;右锁骨上闻及3/6级收缩期喷射

  • 标签: 颈内动脉支架 置入术 血管杂音 锁骨 迷走神经反射 双下肢乏力
  • 简介:利用动脉内插管测压,是监测动脉压的最好方法,同时还是采取动脉血标本的理想途径。所以心外科手术病人术中、术后应用桡动脉测压,有利于观察血压的动态及时判断病情变化,现将体会总结如下。

  • 标签: 动脉测压管 外科术后 桡动脉 监测仪 冲洗管道 肝素帽
  • 简介:目的对1990年1月至2004年12月治疗的157例前交通动脉瘤患者作一回顾性分析.方法所有病例均在全麻下施行手术,经翼点入路手术152例,经前纵裂入路手术5例.其中施行瘤颈夹闭术者154例,另3例因动脉瘤较小或为前交通动脉的梭形扩张者施行动脉瘤包裹术.对26例IV、V级的动脉瘤手术中清除局部血肿后,对其中14例脑压较高者或术后因脑水肿反应严重者在首次手术时或再次手术行去骨瓣或颞肌下减压术.结果根据格拉斯哥预后分级(Glasgowoutcomescore,GOS)判断,本组手术后近期恢复良好者140例(89.2%),中残5例(3.2%),重残4例(2.5%),死亡8例(5.1%,包括因病情危重家属放弃治疗的患者).死亡的8例中有7例为IV、V级的患者,另1例为动脉瘤包裹术后因再出血死亡.严重残废的4例患者也均为IV、V级病例.结论对出血时间在数小时之内、具有典型前交通动脉瘤的CT表现、病情十分危重的患者,可直接进行手术探察;对出血后早期呈IV、V级状态的患者,积极手术可能挽救一部分患者的生命.

  • 标签: 动脉瘤 前交通动脉 颅内 手术治疗
  • 简介:目的探讨下肢缺血动脉重建后再灌注损伤的原因和预防措施.方法回顾性总结了78例(92条下肢)急、慢性缺血病例的治疗经验.结果动脉重建术79条下肢,PTA4条下肢,动脉切开取栓术9条下肢,小腿中段增粗0.8~3.7cm,平均1.8cm;大腿中段增粗1.9~5.6cm,平均增粗3.3cm.超过4cm有7例,其中5例作筋膜室切开.死亡3例,1例死于急性肾功能衰竭,2例死于急性心肌梗塞.结论下肢缺血再灌注损伤可导致累及多器官的综合征,其损伤程度与术前缺血程度呈正相关性;氧自由基清除剂在再灌注损伤的预防和治疗上有重要作用;全身动脉硬化是影响预后的重要因素.

  • 标签: 下肢缺血 动脉旁路术 再灌注损伤 筋膜室综合征
  • 简介:冠状动脉瘘是指左右冠状动脉或其分支与心脏或大血管之间存在异常交通,是一种少见的先天性心血管畸形,我院自1996年以来收治冠状动脉瘘2例,报告如下:

  • 标签: 外科治疗 诊断 冠状动脉瘘
  • 简介:患者,男性,74岁。因突发头晕、头痛、双眼失明伴恶心、呕吐2天入院。患者于2天前夜间起床时突感头晕、头痛、双眼前漆黑,疑为停电点蜡烛,至天明时家人发现其双目失明,无四肢活动障碍及意识障碍、二便失禁等。在当地就诊发现血压180/100mmHg,给予利血平、速尿、卡托普利、丹参、灯盏花等药物治疗后症状无缓解,伴恶心、呕吐、嗜睡、记忆障碍而转我院就诊。

  • 标签: 基底动脉尖综合征 TOBS 心律失常 扩张型心肌病 血液循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