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目的:分析维吾尔族汉族近视患者中央角膜厚度(centralcornealthickness,CCT)是否存在差异,了解维吾尔族近视患者中央角膜厚度角膜曲率、眼压值及屈光度关系。方法:对屈光中心就诊近视患者汉族137例274眼及维吾尔族患者115例230眼测量其角膜中央厚度、眼压、屈光度及角膜曲率,分析维吾尔族汉族CCT差异性及维吾尔族CCT角膜曲率、眼压值及屈光度关系。结果:维吾尔族CCT(514.94±31.94μm)汉族CCT(514.86±29.50μm)无显著性差异(t=0.029,P=0.977)。维吾尔族近视患者CCT眼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r=0.4944,P〈0.01)。维吾尔族近视患者CCT角膜曲率及屈光度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r=0.093,P〉0.05;r=0.120,P〉0.05)。结论:维吾尔族汉族CCT无显著性差异,维吾尔族近视患者角膜厚度眼压间存在相关性,而与角膜曲率及屈光度无相关性。

  • 标签: 中央角膜厚度 近视 角膜曲率 眼压值 屈光度
  • 简介:目的:探讨脉络膜厚度和特发性黄斑前膜(idiopathicmacularepiretinalmembrane,IMEM)发生发展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01/2016-12期间我院就诊IMEM患者48例48眼,并选取同期体检健康者50例右眼进行对照,比较IMEM组患眼、健眼及对照组黄斑中心凹脉络膜厚度(subfovealchoroidalthickness,SFCT)水平,随访观察术后IMEM患者患眼及健眼SFCT水平变化,并分析术后脉络膜厚度和最佳矫正视力相关性。结果:术前IMEM组患眼SFCT(362.22~40.75m)明显较对侧健眼(410.56~38.45m)及对照组右眼(420.73~39.63m)低,且对侧健眼较对照组右眼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IMEM组患者术后1wk患眼和健眼SFCT术前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术后1mo患眼和健眼SFCT均显著升高,和术前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此后SFCT值趋于稳定,而术后1mo患眼和健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不同SFCT值患者术后BCVA≥0.5患者构成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SFCT值>380m组术后BCVA≥0.5患者构成比明显较<320m组和320~380m组高,经Fisher确切概率法分析,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经Pearson分析,IMEM患者术后脉络膜厚度和术后最佳矫正视力存在正相关性(r=0.629,P<0.05)。结论:脉络膜变薄可能是IMEM重要诱因,且术前脉络膜厚度对术后视力恢复也有一定影响。

  • 标签: 特发性黄斑前膜 脉络膜厚度 关系
  • 简介:目的了解屈光检查在学龄前儿童弱视普查中临床用途.方法应用日本尼康手提全自动检影仪对学龄前儿童进行小瞳孔验光,发现屈光有异常儿童,再进一步进行散瞳检影验光.结果学龄前儿童屈光异常主要以远视散光和混合散光为主,近视近视散光较少.学龄前儿童屈光异常发病率是7.87%,弱视发病率为4.04%,接近全国其他同类报告(3.83%).结论儿童弱视屈光普查优于视力普查,准确性高、效率高.

  • 标签: 学龄前儿童 屈光异常 弱视 散光 诊断 治疗
  • 简介: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作为一种生长因子,在角膜纤维修复反应中发挥生物学效应和作用机制成为近年来研究热点。TGF-β可通过Smad等信号传导通路调控修复细胞生物学行为,充分发挥角膜基质细胞促进细胞增殖、细胞外基质形成、诱导细胞移行正效作用。我们就TGF-β概况、分子结构、TGF-β受体、信号传导通路、眼前节分布、在角膜上生物学功能以及在准分子激光屈光性角膜手术愈合中研究作一综述。

  • 标签: 转化生长因子-Β 屈光手术 生物学功能 角膜屈光手术
  • 简介:AIM:ToanalyzecasesofobstructionofthenasolacrimalductwhichcreatesafertileenvironmentforsecondarybacterialInfectionandcanresultindacryocystitis,whichisaconstantthreattocorneaandorbitalsofttissueandapotentialsourceofendophthalmitisfollowingintraocularsurgery.Themajorityofobstructionsofthelacrimalexcretoryoutflowsystemareacquiredonesoccurringinadulthoodandinvolvingthedistalpartsofthesystem.Acquiredobstructionmaybeprimary/idiopathicorsecondarytoawidevarietyofinfectious,inflammatory,traumatic,mechanical,toxicorneoplasticcausesmimickingidiopathicinflammation.Thesecasesaretreatedbydacryocystorhinostomy(DCR).METHODS:Thepresentstudywasconductedtodeterminethehistopathologic,immunohistochemicalandcurrentmicrobiologiccharacteristicsoflacrimalsacspecimensinpatientsundergoingexternaldacryocystorhinostomy.RESULTS:Non-specificlacrimalsacpathologywaspresentinall33casesand81.8%ofthecasesshowedmoderatechronicinflammationwithachronicinflammatoryscore(CIS)rangingbetween4and6,whereas12.12%showedsevereinflammatorychangeswithaCISof7.Milddegreeofinflammationwasseenin6.06%withaCISof3.Thetotalprevalenceofgrampositive,gram-negative,andculture-negativesampleswere59.4%,37.5%,and3%respectively.CONCLUSION:Non-specificchronicinflammationwithfibrosisisindeedthemostcommonlyreportedhistopathologicalfindinginlacrimalsacwallbiopsyspecimens.

  • 标签: dacrocystitis LACRIMAL SAC BIOPSY chronic inflammation
  • 简介:目的:观察两种不同方法治疗急性闭角型青光眼疗效。方法:回顾性研究,收集我院2010—01/2012—12诊断为急性闭角型青光眼115例115眼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其中45例45眼行前房穿刺术减压后再行小梁切除术治疗,列为观察组,70例70眼行药物减压后,再行小梁切除术治疗,列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效果。术后观察视力、眼压、并发症等。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眼压差异均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所有眼术后视力均有所提高,术后观察组视力恢复较对照组好,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取前房穿刺术联合小梁切除术治疗急性闭角型青光眼疗效好。

  • 标签: 急性闭角型青光眼 小梁切除术 前房穿刺术
  • 简介:目的评价带线羟基磷灰石义眼座(HA)无包裹植入临床疗效.方法对29例眼球摘除术后患者,采用带线羟基磷灰石义眼座作为眼窝植入物,无包裹直接植入.Ⅰ期植入21例.Ⅱ期植入8例.结果分别随访5-18月,4眼术后出现球结膜裂开,2眼术后轻度上睑下垂,1眼术后五月义眼座中度暴露,均经相应治疗后恢复.其他病例手术效果良好,无植入物脱出及移位,义眼座活动度良好.结论带线羟基磷灰石义眼座直接植入术,具有操作简单、材料易得、并发症少等优点,具有良好应用前景.

  • 标签: 羟基磷灰石(HA) 直接植入 整形
  • 简介:泪道阻塞是眼科门诊常见病之一,常见症状有溢泪、溢脓等,给患者带来较大痛苦。该病过去有挂线、泪道探通、泪道激光成形术、泪囊鼻腔吻合术、泪囊摘除术等方法,各有优缺点。我院自2011年1月起采用鼻内镜下Crawford管置管治疗泪道阻塞患者,取得了初步治疗效果。

  • 标签: 泪道阻塞 置管治疗 鼻内镜下 临床分析 泪道激光成形术 泪囊鼻腔吻合术
  • 简介:目的:分析眼部黑色素瘤临床和病理学特点,以利于早期正确诊断和治疗。方法:回顾性系列病例研究。收集我院2001-08/2011-08门诊及住院眼部黑色素瘤24例,复习患者临床和病理资料,所有病例采用常规石蜡切片、HE染色,部分病例常规诊断困难加做S-100蛋白和HMB-45免疫组织化学染色。Excel建立数据库,应用SPSS17.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患者24例均为单眼发病,男13例,女11例;左眼14例,右眼10例;3例眼睑恶性黑色素瘤,6例原发性结膜黑色素瘤;15例葡萄膜黑色素瘤。结论:黑色素瘤组织病理学变化多样,多数病例常规病理确诊,免疫组织化学对黑色素瘤诊断和鉴别诊断有重要价值。

  • 标签: 眼部黑色素瘤 临床病理学 分析
  • 简介:目的分析复合式小梁切除术对晚期青光眼治疗效果。方法2014年7月~2016年7月,在我院治疗晚期青光眼患者中随机抽取89例作为本研究分析对象,并按其选择术式将其分为两组(治疗组45例参照组44例)。对治疗组参照组患者分别给予复合式小梁切除术传统小梁切除术进行治疗。手术结束后,将两组患者浅前房发生率、眼压控制情况以及并发症发生情况进行比较。结果治疗组浅前房发生率(8.89%)明显低于参照组(29.55%),且χ~2=6.14,P〈0.05,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术前术后1个月,两组患者眼压均无显著差异(P〉0.05),无统计学意义;而术后6个月术后12个月,治疗组患者眼压均显著低于参照组(P〈0.05)。治疗组并发症发生率显示为8.89%,参照组为25.00%,前者低于后者(χ~2=4.12,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于晚期青光眼患者而言,复合式小梁切除术是最佳治疗方法,该方法具有确切治疗效果,并能够将患者浅前房发生率眼压进行有效地降低,同时还能够减少并发症发生情况,值得推广。

  • 标签: 复合式小梁切除术 青光眼 疗效
  • 简介:目的评价两种显微手术方法吻合泪小管断裂效果。方法在手术显微镜下直接找出泪小管断端,按手术方式不同分为两组,即麻醉导管单路插管吻合组(30眼)和硅胶管双路环行插管吻合组(37眼)。结果所有病例均在手术显微镜下直接找到鼻侧泪小管断端并且一次手术成功吻合泪小管,随访6月~31月(平均11.5月),麻醉导管单路插管术30眼,治愈24例,好转3眼,失败3眼,治愈率80%;硅胶管双路环行插管术37眼,治愈32眼,好转3眼,失败2眼,治愈率86.5%。结论应用显微外科技术可明显提高治疗泪小管断裂临床效果;硅胶管双路环行置入法是理想治疗泪小管断裂方法。

  • 标签: 泪小管断裂 硅胶管 显微外科手术
  • 简介:目的探讨玻璃体切割术在Terson综合征中应用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4月至2014年3月经我科确诊13例Terson综合征患者17只眼行玻璃体切割手术疗效。结果13例患者17只眼经玻璃体切割手术治疗后,视力均有不同程度提高,至目前无一例发生术后并发症。结论玻璃体切割手术对于Terson综合征患者而言安全有效。故临床医生需尽早明确诊断,若病情许可,宜早日手术,以避免部分患者视力发生永久性损伤。

  • 标签: TERSON综合征 玻璃体积血 玻璃体切割术 颅内压 蛛网膜下腔出血
  • 简介:目的分析泪囊鼻腔吻合术术后复发原因并探讨再次手术可行性。方法对11例泪囊鼻腔吻合术术后复发患者予以再手术治疗,随访半年至一年。结果复发原因:泪囊未完全切开2例,骨孔过小或位置错误4例,吻合腔或骨孔内肉芽组织增生堵塞5例;10例术后流泪消失,泪道冲洗通畅,占90.91%,1例流泪减轻,泪道冲洗基本畅通,占9.09%。结论泪囊鼻腔吻合术术后复发患者可以通过再次手术重建泪道,是治疗泪囊鼻腔吻合术术后复发有效方法之一。

  • 标签: 泪囊鼻腔吻合术 复发 再次手术
  • 简介:目的研究聚合酶链反应分析急性视网膜坏死综合征眼内液病毒DNA临床价值.方法聚合酶链反应检测28例37个眼内液标本疱疹病毒DNA,分析检测结果、影响因素及最终诊断.结果发现水痘-带状疱疹病毒DNA15例,单纯疱疹病毒1型DNA3例.适宜检测时间为炎症活动期,不用或短期使用抗病毒药.前房水和玻璃体均可取得可靠结果.结论聚合酶链反应检测眼内液病毒DNA,方法简便,尤其有助于疑难病例诊断.

  • 标签: 聚合酶链反应 急性视网膜坏死 致病病毒 影响因素 诊断
  • 简介:目的探讨健康体检中青光眼筛查方法及结果分析。方法采用同顾分析方法对我院健康体检数据库资料进行分析。结果在121697人健康体检中,发现青光眼1381例,患病率为1.14%,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PACG)810例,患病率为0.67%,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POAG)476例,患病率为0.39%,正常眼压性青光眼(NTG)44例,患病率为0.04%,继发性青光眼(SG)51例、患病率为0。04%。正常大陷门者112例,术发现先天性青光眼。结论青光眼筛查方法应简易、快捷、价廉及有效。对健康体检作青光眼筛查足必要并且足可行,而且在健康体检数据中为所有受检建立健康档案,这对青光眼患者诊断、治疗及评估有十分重要意义,特别对可疑青光眼受检者有一个长期跟踪观察及对比机会。

  • 标签: 青光眼 筛查 健康体检
  • 简介:图84,85随着层面降低,内听道内位听神经/面神经混合束出现,神经之间有脑脊液影,T1加权面神经为中低密度阴影,临近脑脊液池处位听神经/面神经为一混合条索状阴影,临近内听道底部神经分叉,中间有低密度脑脊液影,前部为面神经,后部为上前庭神经.

  • 标签: 面神经 脑脊液 内听道 听神经 前庭 耳影像学
  • 简介:从本期起,将讨论冠状位颞骨CT解剖标志,结合解剖标志提示其临床应用价值.由于气化程度不一,颞骨气房除了在乳突外,常常分布在颞骨岩部,颞鳞部或延伸至颧部.因此颞骨或乳突病变也会向这些部位迁延.观察冠状位颞骨CT,应该包括颞骨岩部及颧部结构,这样既可以发现中耳、内耳,内听道病变,也可以观察到颞骨相关侧颅底病变.

  • 标签: 耳影像学 CT 中耳炎 前上鼓室
  • 简介:目的对比研究单切口双切口青白联合手术治疗青光眼合并白内障疗效。方法采用临床随机对照研究。选取52例(52眼)青光眼合并白内障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单切口组(白内障超声乳化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术和小梁切除术经同一切口完成)和双切口组(上方巩膜切口行小梁切除术和透明角膜切口行白内障超声乳化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术),每组各26例(26眼)。术后随访3个月6个月和12个月,比较两组患者眼压控制情况及视力情况。结果本研究最终完成随、访资料47例,其中单切口组23例和双切口组24例纳入分析。两组术后眼压均较术前明显降低,差异3个月、6个月和12个月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间术后3个月、6个月和12个月眼压下降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52,0.38和0.47)。两组间术后3个月、6个月和12个月视力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0.789,x2=0.374;x2=0.007,x2=0.932;x2=0.537,P=0.464)。结论单切口双切口青白联合术均可安全、有效治疗青光眼合并白内障,两种术式具有相似疗效。

  • 标签: 闭角型青光眼 白内障 切口 小梁切除超声乳化联合手术
  • 简介:目的:探讨中老年人群高脂血症、糖尿病年龄相关性白内障(age-relatedcataract,ARC)关系。方法:采用以医院为基础病例对照研究方法,病例组由年龄45~85岁360例ARC患者所组成;对照为病例同期入住相同医院,未患ARC有关眼病360例患者,对照组病例采取1:1匹配方式。采用自行设计调查表对研究对象进行调查,内容包括人口学特征、生活方式、疾病既往史等,同时收集研究对象临床生化检测资料,包括空腹血糖、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总胆固醇(TC)及甘油三酯(TG)等。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估计研究因素ARC关联比值比(OR)及其相应95%可信区间(CI)。结果:调整了年龄和性别因素后,高脂血症、高脂血症病程、TC及TG发生ARC危险性无关(P〉0.05),仅HDL-C下降发生ARC危险性升高有关(OR=1.519,95%CI:1.093~2.110,P=0.013)。在调整了多种潜在性混杂因素后,经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空腹血糖受损研究对象发生ARC危险性升高了73%(OR=1.734,95%CI:1.102~2.725,P〈0.001),而已确诊糖尿病患者发生ARC危险性升高了94%(OR=1.938,95%CI:1.293~2.906,P〈0.001)。糖尿病病程也ARC呈显著性正相关,糖尿病病程〈10a和10~19a病例发生ARC危险性分别是未患糖尿病对照2倍(OR=2.347,95%CI:1.502~3.752,P=0.010)和3倍(OR=2.683,95%CI:1.267~5.683,P〈0.001)。结论:HDL-C下降及糖尿病可使中老年人群发生ARC危险性增加。

  • 标签: 年龄相关白内障 高脂血症 糖尿病 病例对照研究
  • 简介:目的通过对白内障术前剪睫毛不剪睫毛分析,探讨更适于眼科患者术前眼部备皮方法。方法患者按随机原则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50只眼)。实验组不剪睫毛,同时应用粘贴手术巾,对照组术前剪睫毛,比较两组间眼部刺激症状及眼内感染发生情况。结果实验组术后眼部刺激症状明显减轻,两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两组间均无眼内炎发生。结论白内障患者术前不剪睫毛同时联合用粘贴手术巾有利于减轻眼部刺激症状,无眼内炎发生,较剪睫毛更适用于眼部备皮。

  • 标签: 白内障 剪睫毛 比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