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5
291 个结果
  • 简介:摘要体外膜肺氧和(extracorporealmembraneoxygenation)ECMO,适用于各种原因引起的心跳呼吸骤停、急性严重心、肺功能衰竭、器官移植过渡期,各种严重威胁呼吸循环功能的疾患、酸碱电解质重度失衡、重症哮喘、溺水、冻伤、外伤、感染等的短期心肺支持治疗。这是对重症心肺疾病患者救治的重大突破,是一个综合性医院危急重症抢救水平的重要标志。ECMO使许多令医生束手无策的难题有了新的有效解决方法,为挽救患者生命提供了希望。

  • 标签: 严重呼吸循环衰竭 体外膜肺氧合 护理
  • 简介:我们对内耳膜迷路积水的认识一般来源于梅尼埃病。1938年Hallpike和Cairns发现梅尼埃病的病理学改变为内耳膜迷路积水,又称内淋巴积水。其实,膜迷路积水是许多耳科疾病内耳损伤后相同的病理改变,梅尼埃病只是其中一种,称为有症状特发性膜迷路积水。内耳膜迷路积水的基础研究,尤其是动物模型的建立,成为为研究眩晕机制且最终根治眩晕的关键。掌握不同种类膜迷路积水疾病的临床特点,有助于眩晕的诊断、鉴别诊断和临床治疗。

  • 标签: 内耳膜迷路积水 临床诊治 梅尼埃病 耳科疾病 鉴别诊断 病理学改变
  • 简介:目的:探讨颞骨手术中面神经垂直段的走行特点及其定位方法。方法应用30例(60侧)成人尸头标本,(其中3例新鲜标本,27例10%福尔马林固定标本)。在手术显微镜下模拟乳突部位手术,暴露面神经垂直段及其周围结构,观察面神经垂直段的走行特点,与周围结构的关系以及面神经管周围的骨质变化特点。结果面神经垂直段长度(16.31±1.29)mm,面神经垂直段至后半规管距离(2.65±0.85)mm,面神经垂直段至骨性外耳道口距离(17.28±1.09)mm,面神经垂直段至颈静脉球距离(3.58±1.32)mm,面神经垂直段至外耳道后壁距离(4.67±0.39)mm,面神经垂直段至乙状窦距离(6.42±2.65)mm.面神经隐窝外侧气房存在者88.33%,面神经隐窝外侧气房位于面神经管外0~2mm.接近面神经管部位血运丰富,为营养面神经的微血管所在.锥隆起在面神经管稍靠内侧,附着在面神经管内1/3以内位置,面神经垂直段位于二腹肌嵴的前端并稍靠内。鼓乳裂消失就接近面神经垂直段。结论面神经隐窝外侧气房、锥隆起、二腹肌嵴、鼓乳裂等,能够帮助我们定位面神经垂直段。解剖学实践、体会面神经垂直段与接近面神经过程中骨质的改变、颜色改变,才能更准确地定位面神经。

  • 标签: 面神经 解剖 颞骨
  • 简介:目的对云南3所特殊教育学校聋生人群进行系统性的耳聋临床资料分析,为开展耳聋基因的分子流行病学研究提供参考依据。方法了解聋生详细的耳聋病史;进行全身及耳鼻咽喉常规检查;进行纯音听阂测试及声导抗测试,了解聋生双耳听功能和中耳功能状况。结果聋生耳聋前有耳毒性药物用药史者占8.2%,有家族史者占19.5%,综合征性耳聋占5.3%,耳聋病因不明者亦占较大比例;汉族与非汉族聋生在综合征性耳聋和聋前用药史方面无显著差异,汉族聋生有家族史的比例高于非汉族聋生。结论云南省聋生可能的致聋原因有遗传性聋、药物性聋,但大部分聋生病因不明,尚需借助分子生物学理论和技术,从基因水平进行耳聋病因学的深入研究。。

  • 标签: 耳聋 遗传学 聋生
  • 简介:目的探讨妊娠期过敏性鼻炎的临床诊治。方法随机选取2016年8月-2018年8月我院收治的过敏性鼻炎患者60例,采用SPSS21.0将入组患者按先后序列号(1-60)随机分为2组,单独治疗组30例(布地奈德鼻喷剂),联合治疗组30例(布地奈德鼻喷剂联合氯雷他定药剂),对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鼻粘膜激发试验阳性情况、鼻窦炎、哮喘症状改善情况、见效时间、治疗周期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联合治疗组治愈13例,显效10例,有效6例,治疗总有效率为96.7%(29/30);单独治疗组治愈4例,显效9例,有效10例,治疗总有效率为76.7%(23/30)。联合治疗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单独治疗组(P〈0.05),鼻粘膜激发试验阳性率36.7%(11/30)、鼻窦炎90.0%(27/30)、哮喘症状改善率93.3%(28/30)均显著高于单独治疗组(P〈0.05)。见效时间(14.0±2.1)d、治疗周期(1.3±0.4)月均显著短于单独治疗组(P〈0.05)。结论妊娠期过敏性鼻炎的布地奈德鼻喷剂联合氯雷他定药剂治疗效果较单独布地奈德鼻喷剂治疗好,更能有效改善患者临床疗效及症状,缩短患者见效时间、治疗周期,值得在临床推广。

  • 标签: 过敏性鼻炎 妊娠期 临床诊治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无痛微创技术在牙槽外科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10月-2015年7月我院收治的120例需要拔除的下颌阻生齿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各60例。治疗组患者采用无痛微创技术进行治疗,对照组患者采用传统拔牙器械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治疗组患者术中畏惧、断根率、拔牙窝不完整以及敲击增隙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治疗组患者张口受限、下唇麻木、干槽症、颞下关节疼痛以及伤口感染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无痛微创技术具有创伤小、创面暴露时间短,术后并发症少等特点,可以有效地避免术前、术后患者使用抗生素,为患者带来安全、舒适的效果。值得大量地临床推广。

  • 标签: 无痛微创技术 牙槽外科 临床应用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普外科护理实施细节化护理干预的临床分析效果。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法,选取2014年3月至2015年4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300例普外科患者,随机将他们分为2组,对照组和观察者,每组150例。给予对照组患者常规护理方式进行护理,给予观察组患者细节化护理干预1,分析2组患者护理满意度。结果经过病人围手术期护理,发现观察组护理总满意度为97.3%明显高于对照组87.3%的护理总满意度,经统计学比较,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细节化护理应用于普外科护理中具有较好的效果,不仅能提高护理整体质量,而且能够提高患者满意度,促进患者康复。

  • 标签: 普外科 细节化护理 临床分析
  • 简介:目的观察Ginaton(金纳多)和Duxil(都可喜)治疗感音神经性耳聋的效果。方法采用随机分组法,观察治疗组(给予金纳多和都可喜)和对照组(使用复合维生素B和维生素C)各50例,疗程30天;治疗前后检测纯音听阈并观察副作用。比较两组间总有效率和副作用的差异。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32%(16/50),与对照组的12%(6/50)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均无严重副作用。结论金纳多和都可喜对治疗感音神经性耳聋具有一定的疗效。

  • 标签: 耳聋 感音神经性 药物治疗
  • 简介:目的探讨慢性中耳炎患者开放式鼓室成形术后听力重建效果,并对不同频率听力重建效果进行对比分析。方法回顾2008年6月至2011年1月在复旦大学附属眼耳鼻喉科医院耳鼻喉科行开放式鼓室成形术的920例患者,从中筛选具有完整随访资料患者87名,利用纯音测听对患者手术前后0.25kHz、0.5kHz、1kHz、2kHz、3kHz、4kHz、6kHz频率处的纯音气导听阈、骨导听阈和气骨导差进行评估,比较各项指标手术前后差异,探讨各频率重建效果的可能影响因素。结果术后气导听阈总体平均值在各个频率均有显著改善,听觉重建效果从低频到高频呈下降趋势,其中1kHz以下频率明显优于2kHz以上频率;术后气骨导差总体平均值在各个频率均有显著改善,且听觉重建效果从低频到高频呈下降趋势,其中1kHz以下明显优于2kHz以上;术后骨导听阈总体平均值除4kHz,其余各频率均有显著改善,1kHz重建效果显著优于其他频率,未做听骨链重建患者平均骨导听阈只有1kHz频率略有改善;术后随访期内无复发患者。结论开放式鼓室成形术在清除病灶同时可有效重建慢性中耳炎患者听觉能力,低中频显著。

  • 标签: 开放式鼓室成形术 听力重建 频率
  • 简介:目的探讨运用健听小儿听能言语发育进程规律,加速听障幼儿人工耳蜗术后的感知觉发育进程。方法选择1.5~3岁人工耳蜗植入幼儿33例。进行为期5~6个月的听觉言语训练后,考察其追赶发育实施效果。结果听觉感受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均有显著改善。结论运用小儿生长发育规律,对听障幼儿实施追赶发育,可缩短开机后听能感知时间,使其尽快在大脑中形成听觉记忆。

  • 标签: 听障幼儿 人工耳蜗 追赶发育
  • 简介:根据WHO最新统计资料推测,中国约有1.5亿听力障碍者,听力障碍正在成为影响公众身体健康和生活质量的重要因素。听障儿童的听力语言康复不但有重大的社会意义及经济意义,对听障儿童的个人发展也有深远影响。听障儿童听力语言康复的目的是最大限度地减轻听力语言残疾对患者的各种消极影响,使他们重返有声世界,平等地参与社会生活。本文就听障儿童听力语言康复效果的评价及其相关的影响因素进行综述。

  • 标签: 听力语言康复 听障儿童 影响因素 康复效果 听力障碍者 听力语言残疾
  • 简介:目的探讨诺尔康人工耳蜗植入术后效果。方法2010年3月至2014年12月我科听觉植入中心共有139例重度以上耳聋患者接受了诺尔康人工耳蜗(CS-10A)植入,其中40例植入耳蜗1年以上的患者接受了此次电话随访,回顾性分析这40例植入者的产品日常使用情况和康复效果。将这些患者分成语后聋植入组和语前聋植入组,对患者本人或其家属进行电话随访及问卷调查。随访内容包括CI植入后产品日常使用情况、生活质量改善状况、并使用听觉行为分级标准(CAP)和言语可懂度分级标准(SIR)评价植入者听觉及言语康复情况。结果本研究40例受试者人工耳蜗设备工作正常,每天均日常佩戴,所有受试者评价术后的生活水平较术前改善,对效果满意,CAP和SIR得分较术前显著提高。结论诺尔康人工耳蜗性能稳定,术后听力及言语康复效果满意,能有效提高耳聋患者的生活质量。鉴于人工耳蜗是患者需要终身使用的电子产品,长期结果仍需要进一步随访观察。

  • 标签: 诺尔康 人工耳蜗 效果分析
  • 简介:家长心理是影响聋儿康复效果的重要因素.本文对四种影响聋儿康复效果的家长心理(期望过高、依赖康复教师、自卑、内疚)进行了分析,并且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 标签: 人工耳蜗术 家长 心理学 聋儿 康复治疗 手术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感动服务在手术室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自2015年1月至今实施感动服务以来,通过对手术患者发放满意度调查表,获取满意度相关数据。结论在手术室护理中实行感动服务,能提高患者满意度。

  • 标签: 手术室护理 感动服务 满意度
  • 简介:通过对我国近30年听觉言语康复工作历程回顺,提出了影响听障儿童康复效果的五大要素,探讨了0~3岁听障儿童康复原则和听觉、语占、精神心理评估方法。明确了早期干预的时机、双耳聆听效果优化、听力补偿和重建后的听能管理、家长的康复理念和技能、康复评估指导下的日.期康复教育肢听力学服务是提高听障儿童康复质量的关键。

  • 标签: 听障儿童 听觉言语康复 放果评竹
  • 简介:目的明确耳前瘘管的遗传方式及临床特征。方法调查我院11年来先天性耳前瘘管就诊138个患者及其家系,分析就诊患者临床特征,对138个家系进行系谱分析。结果82个家系有家族史,其中垂直传递的47个家系,隔代传递的有8个家系,家族聚集的有27个家系。发病侧别无明显遗传规律。耳前瘘管患者感染好发于30岁以下。结论先天性耳前瘘管患者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可表现为外显不全;反复感染的耳前瘘管患者需手术彻底切除瘘管组织才能获得痊愈。

  • 标签: 先天性耳前瘘管 外耳畸形 常染色体显性遗传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血浆褪黑素对IgA肾病患者的临床检测意义。方法选取35例IgA肾病患者与35例体检健康者作为此次研究对象,分别将其纳入观察组与对照组,对两组研究对象的血浆褪黑素水平、血浆丙二醛(MDA)水平、尿液单核细胞趋化因子-1(MCP-1)水平、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进行测定并比较。结果观察组血浆褪黑素水平(64.2927.83)ng/L显著低于对照组(85.3741.21)ng/L,MCP-1水平(40.3616.54)ng/L高于对照组(24.8811.79)ng/L,P<0.05;观察组MDA水平(45.2917.83)ng/L高于对照组(31.3711.21)ng/L,SOD水平(40.3616.54)ng/L低于对照组(89.2327.33)ng/L,P<0.05。结论IgA肾病患者血浆褪黑素水平显著低于正常人群,其水平的下降会促进炎症反应的进行并降低机体抗氧化能力,临床治疗是可考虑外源性补充血浆褪黑素。

  • 标签: IgA肾病 血浆褪黑素 临床检测意义 观察评价
  • 简介:目的:探讨不同面神经疾病致周围性面瘫行面神经减压手术的疗效。方法对9例外伤性面瘫、3例贝尔氏面瘫及3例中耳胆脂瘤所致的周围性面瘫,经乳突-颞下迷路上隐窝进路面神经显微减压手术,术后随访0.5~2年,按面瘫H-B分级法评估面神经功能恢复程度。结果9例颞骨骨折面瘫(Ⅳ级2例,V级6例,Ⅵ级1例),伤后2~4周手术5例,术后面神经功能恢复I级4例,Ⅱ级1例;伤后5~8周手术3例,面神经功能恢复Ⅱ级2例,Ⅲ级1例;伤后9~12周手术1例,恢复Ⅳ级。3例贝尔面瘫(Ⅳ级1例,V级2例),9~12周手术2例,均Ⅱ级恢复,12周后手术1例,为Ⅲ级恢复;3例中耳胆脂瘤(Ⅲ级2例,Ⅳ1例)在1~2周内手术,均I级恢复。结论对于不同原因所致周围性面瘫患者,选择合适的时机行面神经减压术,多能取得良好疗效。

  • 标签: 面神经 减压 面神经麻痹 颞骨骨折 中耳胆脂瘤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颅内动脉瘤介入治疗的效果。方法全脑血管造影确诊后,经微导管放置GDC栓塞颅内动脉瘤30例。平均在3天之内行栓塞治疗。结果29例栓塞成功,1例栓塞过程中动脉瘤破裂出血死亡,1例栓塞术后出现大面积脑梗死,7例栓塞术后梗阻性脑积水,术后动脉瘤再破裂出血1例,余病例随访3个月,恢复良好21例,轻度残疾3例,重度残疾4例,死亡2例。结论颅内动脉瘤介入治疗创伤小,恢复快及效果好,并发症少。

  • 标签: 颅内动脉瘤 栓塞 效果 GD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