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1
209 个结果
  • 简介:罗世琪,1937年11月生于河北博野,1960年毕业于北京医学院医疗系,同年分配到宣武医院神经外科,1982年随科迁至北京天坛医院任神经外科副主任,后任天坛医院神经外科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生导师。1986年6月到1987年7月在美国田纳西州的Vanderbilt大学神经外科作为访问学者进行“脑组织移植”的动物实验研究。

  • 标签: 神经外科专家 北京天坛医院 主任医师 北京医学院 博士生导师 脑组织移植
  • 简介:目的总结70岁以上老年胃癌的临床特点和外科诊治经验。方法对2003年8月至2010年8月收治的75例70岁以上老年胃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及手术情况等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70岁以上老年胃癌患者占同期胃癌的19.6%。手术切除率61.3%,其中根治性切除率40.0%,姑息性切除率21.3%。手术并发症发生率34.7%,围手术期病死率5.3%。术后1、3、5年累计生存率分别为64.7%、29.6%、5.1%。结论70岁以上老年胃癌患者临床特征不显著,发现较晚,易误诊误治,根治性切除率较低,围手术期并发症及死亡率较高,早期发现和围手术期处理至关重要。

  • 标签: 高龄老年人 胃癌 外科治疗 手术并发症 病死率
  • 简介:随着人们对肝癌手术治疗认知的不断加深,肝癌切除术式先后经历了“盲目”肿瘤切除、楔形肝切除、规则性肝叶切除、解剖性肝段/半肝切除等多个发展阶段。在这一发展历程中,外科医生总结出肝癌手术治疗的基本原则:1彻底清除原发病灶;2切缘无肿瘤细胞残留乃至肝区段无微转移;3残余肝脏体积足够代偿患者生理功能;4尽可能减少术中及术后创伤。

  • 标签: 肝癌手术 肝切除 解剖性 肝脏储备功能 切除术式 肝段
  • 简介:惠国桢,江苏无锡人,1956年9月毕业于江苏医学院医疗系本科(现为南京医科大学),同年9月分配至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神经外科工作:1980年5月调至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神经外科

  • 标签: 神经肿瘤 惠国桢 教授 神经外科
  • 简介:1前言加速康复外科(enhaiicedrecoveiyaftersuxgery,ERAS)是基手循证医学依据的一系列围手术期优化处理措施,以达到快速康复为的。ERAS通过减轻术后应激反应、合理管理疼痛、早期恢复饮食和早期活动等措施来减少术后并发症,缩短术后住院时间,减少医疗费用.自1997年丹麦外科Kehlet提出ERAS以来,ERASB在骨科、乳腺外科、心胸外科胃肠外科、妇产科等多个外科领域开展》。

  • 标签: 加速康复外科 外科术后 肝胆胰 专家 术后应激反应 术后住院时间
  • 简介:中华医学会骨科学分会、中华医学会骨科学分会骨肿瘤学组主办,天津医院、天津医科大学肿瘤医院联合承办的“中华医学会第15届全国骨肿瘤学术会议”将于2014年5月16。18日在天津召开。本次学术大会将邀请国内外知名专家做专题报告,同时对骨与软组织肿瘤领域共同关注的热点及难点问题进行广泛深入探讨;展示本领域的新进展、新成果。届时,骨与软组织肿瘤领域专家共聚津门,兼顾前瞻与普及、基础与临床、推广指南与共识,为广大从事及热爱骨与软组织肿瘤专业的人员搭建一个良好的学术交流平台。与会者可获得国家级I类继续医学教育项目学分6分。

  • 标签: 中华医学会 学术交流 骨肿瘤 会议 骨与软组织肿瘤 继续医学教育项目
  • 简介:目的探讨内镜联合经脐单孔腹腔镜技术切除胃肠道肿瘤的可行性、安全性及有效性。方法随机选取在我院拟行腹腔镜胃肠道肿瘤手术的患者共18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实验组患者实行内镜联合单孔腹腔镜技术切除胃肠道肿瘤,对照组则采用多孔腹腔镜和开腹手术,观察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术后相关并发症的发生率及其严重程度、术后恢复情况及医疗费用的差异。结果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及术中出血量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O.05),对照组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明显高于实验组,而且观察组的满意率高于对照组。结论内镜联合经脐单孔腹腔镜技术切除胃肠道肿瘤有效安全。

  • 标签: 内镜 单孔腹腔镜技术 胃肠道肿瘤
  • 简介:目的:探讨康莱特注射液联合FOLFIRI方案治疗晚期胃肠道肿瘤的疗效及毒副反应。方法:采用数字表法将94例晚期胃肠道肿瘤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采用康莱特注射液100ml,静滴,第1-7天,联合FOLFIRI方案治疗。对照组单用FOLFIRI方案化疗,2次为1个疗程,共6个疗程。观察临床有效率,毒副反应和生活质量。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化疗后临床有效率分别为34.1%和16.0%(P〈0.05);治疗组和对照组生活质量提高分别为56.8%和12.0%(P〈0.05);治疗组的骨髓抑制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重度延迟性腹泻的发生率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康莱特注射液联合FOLFIRI方案治疗晚期胃肠道肿瘤能提高化疗疗效,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降低骨髓抑制的发生率,起到减毒增效作用。

  • 标签: 康莱特注射液 FOLFIRI方案 晚期胃肠道肿瘤 化疗治疗
  • 简介:目的:探讨腹腔热灌注化疗(hyperthermicintraperitonealchemotherapy,HIPEC)治疗晚期胃肠癌并腹膜转移的疗效及其护理体会。方法选取2015年1月至2015年12月在本院治疗的25例晚期胃肠癌伴有腹膜转移患者,行腹腔热灌注化疗,观察其并发症和临床疗效,总结护理经验。结果25例患者均顺利完成腹腔热灌注化疗。HIPEC术后短期疗效中完全缓解(completeremission,CR)80%(20/25),部分缓解(partialremission,PR)20%(5/25),总有效率为100%;术后患者无吻合瘘发生;Ⅰ~Ⅱ骨髓抑制发生率为20%(5/20);轻-中度胃肠道反应为36%(9/25);术后患者胃肠功能恢复延迟为24%(6/25);低蛋白血症占80%(20/25);切口感染和延迟愈合占4%(1/25);28%出现管周渗液(7/25);护理满意度为92%(23/25);随访4~15个月,中位生存期8.3个月。结论腹腔热灌注化疗能有效控制晚期胃肠癌恶性腹水的发展。严格的规范化护理能提高治疗的安全性,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患者满意度。

  • 标签: 腹腔热灌注 腹膜转移 恶性腹水 晚期胃肠癌 护理
  • 简介:目的探讨生长抑素抑制高危胃肠肿瘤患者术后全身炎症反应的疗效.方法将50例高危胃肠肿瘤患者术后随机分成生长抑素治疗组(26例)和对照组(24例).对照组和治疗组术后接受相同的抑酸、静脉补渍及营养支持治疗,治疗组患者术后第1d加用生长抑素(思他宁)6mg,维持24h,连续5d.所有患者均于术后开始该治疗前和术后第6d空腹抽血桩白介索6(IL-6)、白介素8(IL培)、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比较两组患者IL-6、IL-8、TNF-α水平的变化;观察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结果两组患者临床病理特征无差异.在开始本治疗前,治疗组IL-6、IL-8、TNF-α水平分别为(27.90±14.23)、(33.45±11.53)、(30.17±6.72)pg/ml,对照组为(29.89±14.15)、(32.69±11.78)、(29.35±6.85)pg/ml,两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完成本治疗后,治疗组IL-6、IL-8、TNF-α水平分别为(18.40±3.21)、(26.87±4.37)、(20.18±5.68)pg/ml,与治疗前比较,下降明显(P<0.05);对照组为(27.45±13.38)、(31.33±5.02)、(28.03±6.26)pg/ml,与治疗前比较,下降不明显(P>0.05);两组比较,治疗组下降幅度大(P(0.05).APACHEⅡ评分治疗组较对照组下降更明显(P<0.05).治疗组和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11.5%和25%,二者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生长抑素可有效抑制胃肠肿瘤术后全身炎症反应,有利于患者术后恢复.

  • 标签: 生长抑素 胃肠肿瘤 细胞固子 APACHEⅡ评分
  • 简介:目的系统评价含洛铂的化疗方案在食管癌、胃肠道肿瘤的临床疗效及其不良反应。方法计算机检索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维普期刊数据库、万方数据库、Pubmed等数据库,收集关于是否采用洛铂的化疗方案在治疗消化道肿瘤(食管癌、胃癌、大肠癌)的对照试验,应用ReviewManager5.2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最终纳入8个临床试验,共460例患者。Meta分析结果显示:洛铂联合组的客观缓解率不劣于对照组(OR=1.39,95%CI:0.94~2.07,P=0.10)。洛铂联合组神经毒性发生率较低于对照组(OR=0.28,95%CI:0.09~0.85,P=0.03)。在骨髓抑制、胃肠道反应、肝功能损害、肾功能损害及脱发等不良反应发生率方面,两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在治疗食管癌、胃癌、肠癌方面,洛铂联合化疗组的疗效不劣于对照组,但洛铂联合组不增加其他毒副反应的基础上,尚能降低神经毒性的发生率。含洛铂的化疗方案可以做为食管癌、胃癌、肠癌的治疗选择。

  • 标签: 洛铂 食管癌 胃癌 肠癌 META分析
  • 简介:直肠癌是一种常见的消化道恶性肿瘤。目前直肠癌的治疗方法很多,包括手术、放疗、化疗及靶向治疗等,但根治性手术切除依然是直肠癌治疗的首选方案。直肠癌外科手术的方式经历了萌芽、成熟、注重保护功能、器械改进、理念革新、微创化、多学科诊疗的过程,一直在不断地发展、完善。随着临床医学、临床流行病学、现代信息学、分子生物学、基因组学、组织工程、干细胞技术以及远程通讯、人工智能、激光手术器械、神经定位导航系统等生物工程学的发展,直肠癌手术必将从以往的毁损性切除、修复,进入重建、再生医学的阶段。手术方式的创新也向人性化、个体化、微创化、精准化方向发展,手术方式的发展也只有在满足患者个人生活的更大目标时才具有合理性。

  • 标签: 直肠癌 外科手术 发展
  • 简介:目的探讨胸腺瘤合并重症肌无力的外科治疗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2002年1月至2008年12月经手术治疗的胸腺瘤伴重症肌无力48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48例中手术完全切除胸腺瘤44例,4例部分切除,无手术死亡;4例Ⅱb型患者发生重症肌无力危象,经呼吸机辅助呼吸等措施治愈出院。平均随访4.6年,42例(87.5%)患者肌力恢复正常,症状完全缓解,其中I型32例,Ⅱa型10例;6例(12.5%)患者肌力较前改善,症状部分缓解,均为11b型患者。结论外科手术治疗胸腺瘤合并重症肌无力可获得良好的疗效,充分的术前准备、完善围术期管理可以减少肌无力危象的发生。

  • 标签: 胸腺瘤 重症肌无力 外科治疗
  • 简介:加速康复外科(enhancedrecoveryaftersurgery,ERAS)是指采用有循证医学证据的围术期处理的一系列优化措施。其核心是减少手术和麻醉对患者生理和心理的创伤应激,减少并发症,达到术后快速康复。目前虽然ERAS已在许多外科专业、麻醉、护理等领域得到广泛应用并取得令人满意的效果,但ERAS在临床实践中仍然面临着诸多困难和挑战。临床上要贯彻落实好ERAS的相关措施并形成规范化流程。就应高度重视ERAS围术期的全程管理,本文就现阶段此热点问题进行系统阐述。

  • 标签: 加速康复外科 围术期 管理 多学科协作团队
  • 简介:肺淋巴回流遵循一定规律,各肺叶淋巴回流通路是肺淋巴回流的解剖学基础。大量回顾性分析表明,肺原发肿瘤的位置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决定纵隔淋巴结转移的部位,其转移途径基本遵循肺淋巴回流通路。由于肺、纵隔间淋巴回流通路复杂,交通支广泛,非小细胞肺癌(NSCLC)淋巴结转移具有跨区域、跳跃性转移的特点,因此,为保证完整性切除,推荐采用系统性纵隔淋巴结廓清术。随着对纵隔淋巴结的功能及纵隔淋巴结廓清术后并发症的认识,对纵隔淋巴结廓清范围及适应证亦出现了争议。NSCLC前哨淋巴结检测技术为既保证完整性切除又减少免疫功能损伤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提供了一个新思路。纳米活性炭是一种新型淋巴示踪剂,有望在非小细胞肺癌外科治疗方面发挥作用。深入对肺淋巴回流规律的认识,可以加深对NSCLC淋巴结廓清术及NSCLC前哨淋巴结检测技术的理解,从而更加合理地进行手术,既保证手术的根治性,又避免盲目廓清所带来的损害,并能准确地进行临床分期,指导术后合理治疗

  • 标签: 非小细胞肺癌 淋巴回流 外科治疗
  • 简介:传统的围手术期护理,比较注重术后护理,包括防止感染、血栓以及常规使用引流管、鼻胃管,结肠手术后平均住院时间通常需要1~2周[1,2]。十多年前,Kehlet的小组在丹麦运用多方面的康复措施使结肠手术后平均住院时间缩短至2天,但由于没有制定指南,缺乏理论方面的依

  • 标签: 术后免疫功能 结肠手术 快速康复外科 鼻胃管 围手术期护理 流管
  • 简介:局部进展期胃癌在我国胃癌患者中占有相当大比重,是导致我国胃癌患者5年总体生存率长期低下的重要原因.局部进展期胃癌虽然有R0切除的可能,但术后复发风险较高,因此,一直是胃癌临床研究的重点与难点.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肿瘤外科统计1991年1月至2005年12月15年间手术治疗974例局部进展期胃癌(T3,T4,和/或N+),其中行R0根治术724例,根治切除率74.3%,术后5年总体生存率为40.1%,远低于早期胃癌的93.9%m.

  • 标签: 共识争议 外科治疗 局部进展
  • 简介:直肠癌是发生在直乙交界和齿状线之间的直肠黏膜上皮细胞源性恶性肿瘤,占我国大肠癌病例的50%~60%,在消化道恶性肿瘤患病率中居第2位~([1,2])。直肠癌的治疗经历数百年历史,从18世纪经会阴部切除处理,到19世纪经肛门和经骶尾部入路直肠癌局部切除术(Kraske手术),再到20世纪的Mile's手术、Hartmann手术、Dixon手术、Bacon手术、Park's手术等经典术式的确立,以及直肠癌放化疗等治疗方式的发展,目前已形成多学科规范化综合治疗模式,但根治性手术始终是直肠癌治疗的主要方式.随着全直肠系膜切除(totalmesorectalexcision,TME)、环周切缘(circumferentialresectionmargin,CRM)、保留盆腔自主神经(pelvicautonomicnervepreservation,PANP)等现代手术观点的提出,以及吻合器等手术器械的发展,直肠癌的外科治疗理念已从单纯肿瘤切除、救治生命转变为既要保证最佳的肿瘤根治效果,又要尽可能保护肛门及泌尿生殖器官的功能,提高患者术后生活质量.随着手术水平的提高.

  • 标签: 微创外科治疗 局部切除术 治疗经历 手术入路 齿状线 肠黏膜上皮
  • 简介:漏(lòu)《现代汉语词典》释义2对其解释为物体有孔或缝,东西能滴下、透出或掉出。如漏勺等。瘘(lòu)《辞海》释义2对其的解释为空腔脏器与体表或空腔脏器之间不正常的通道,常由外伤、炎症、手术并发症等造成,形成后不易自愈,常需手术治疗。医学论文中,瘘一般与瘘管、瘘道联用,指人体内发生脓肿时生成的管道,

  • 标签: 瘘管 科学期刊 空腔脏器 手术并发症 《辞海》 手术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