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16 个结果
  • 简介:2012年1月卫生部发布了《血站技术操作规程(2012版)》(以下简称《规程》)。新版《规程》在可经输血传播感染的检测项目及检测方法中规定,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乙型肝炎病毒(HBV)、丙型肝炎病毒(HCV)感染标志物的检测方法,除现行的2种ELISA试剂检测外,还可选择1种ELISA试剂检测与1种试剂检测核酸的方法。

  • 标签: 核酸检测 质量控制 实验室
  • 简介:近期1例待产妇因为类B凝集造成血型鉴定错误,现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般资料待产妇,于2011-10-02到我院妇科住院,产前做血型鉴定,多次用抗A和抗B标准血清做血型鉴定(正定型)结果,外观及镜下抗A侧凝集4+,抗B侧凝集2+,与室温放置后B侧凝集增强,但仍有部分红细胞游离(以上均未做反定型)。

  • 标签: 反定型 提示 标准红细胞 献血者红细胞
  • 简介:<正文>临床检查是临床诊断和治疗的基础,临床检查的结果直接关系到患者诊断和治疗的准确性和有效性。血常规检查作为临床检查的基本项目,可以确定血液中可见成分的质量和数量,诊断和治疗相关疾病,有效检测细菌性传染病。在生活中,无论我们是去体检还是生病,医生通常都会要求我们进行血常规检查。然而,很多人都很被动,甚至不愿意去。为什么?许多人认为血常规检查是无用的,他们无法理解。然后他们就不会依赖医生来解释为什么他们应该错误地花钱。事实上,这种想法是错误的。血常规检查是人体健康检查中最常见的检查项目。它可以直接反映人们的身体状况,为医生的诊断提供依据。那么对于患者来说,我们如何通过检查血常规报告来初步判断他们的身体状况呢?今天,让我们给你些科普知识。

  • 标签: 血常规检验
  • 简介:目的:总结本血液中心在互助献血工作中遇到的问题,分析原因,探求解决方法,以期提高无偿献血率。方法:对比统计2011、2012年1—7月的本血液中心无偿献血及互助献血的情况,对其献血量、体检不合格者数量及其原因进行分析,并总结在实际工作中遇到的普遍问题或家属质疑的问题。结果:互助献血者的体检不合格比例〉15%,明显高于采血车,其合格不献血率、持无效证件率明显高于自愿无偿献血者,人均献血量低于自愿无偿献血者。结论:互助献血面临比自愿无偿献血复杂的情况,需要引起医疗机构和采供血机构的高度重视。

  • 标签: 互助献血 无偿献血 对策
  • 简介:输血,作为救治患者不可替代的辅助治疗手段应用于临床各科至今已有百余年的历史,医学科学的迅猛发展,使输血医学也发生着日新月异的变化,从而使它成为门独立的临床医学学科——输血学。与此同时,日益严峻的血液安全现状,引起了国内外对安全输血问题前所未有的关注。发达国家早已将全面的输血医学教育纳入了常规的医学教育体系,但我国的输血医学教育起步较晚,随着医学科学技术和医学教育事业的发展,如何培养临床输血技术专业人才来参与指导临床输血,使临床医师科学、合理的使用血液及成分制品,达到安全、有效的治疗目的,也引起了各级政府和高校医学专业教育的重视。通过几年来讲授《临床输血与检验》这门课程及学生实习时的情况谈谈自己的体会和建议。

  • 标签: 临床输血与检验 教学 体会
  • 简介:目的:观察汇集血小板的血小板数量、红细胞混入量、白细胞残留量、无菌试验等指标及临床输注效果,评价汇集血小板输注有效性。方法:应用白膜法制备浓缩血小板,通过无菌接驳将混合白膜和延迟同型血浆混合在起,进行白细胞过滤,并测定46例汇集血小板的几项特定指标;比较汇集血小板与机采血小板校正增加值(CCI)和出血时间(lvy法)。结果:89.1%(37/46)的汇集血小板的几项特定指标达到国家有关标准。汇集血小板与机采血小板CCI、出血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汇集血小板应用于临床能达到较好的止血效果,并且能节约血源,满足临床用血需要。

  • 标签: 白膜 白细胞过滤 单一延迟血浆汇集血小板
  • 简介:1题名1.1题名应符合3个C:确切(correct),简练(concise),醒目(clear)题名的命名应突出论文要的词放在开始。

  • 标签: 医学论文 书写规范 英文摘要
  • 简介: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2006年起,《临床心血管病杂志》文后参考文献著录将实施GB/T7714—2005的格式。与GB/T7714—1987比较,GB/T7714~2005有以下变更:①文献序号加[];②作者姓名全部大写(Jr.除外);③文题后加[文献类型标志];④专著中的析出文献的出处与源文献的关系用“//”表示,不再用“见:(或In:)”;⑤专著中的年份后的“.”改为“:”。GB/T7714—1987与GB/T7714—2005著录格式比较的示例见表1。

  • 标签: 文献著录 临床血液学 杂志 中华人民共和国 国家标准 心血管病
  • 简介:1我国无偿献血的现状自从2010年以来,我国不少大中城市相继出现了不同程度的血液供应紧缺,有些城市甚至出现了年献血人次或献血量2位数的降幅,引起了全社会高度关注。尽管各级卫生行政部门和血站行业采取多项措施,包括重启家庭互助献血,试图力挽这局面,但仍难以从根本上奏效[1]。

  • 标签: 夜市献血点 血荒 个人自愿献血
  • 简介: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2006年起,《临床血液学杂志》文后参考文献著录将实施GB/T7714-2005的格式。与GB/T7714-1987比较,GB/T7714-2005有以下变更:①文献序号加[];②作者姓名全部大写(Jr.除外);③文题后加[文献类型标志];

  • 标签: 临床血液学 文献著录 杂志 中华人民共和国 国家标准 作者姓名
  • 简介:临床输血管理是连接医院、患者、血站的纽带和桥梁,建立先进的计算机软件系统管理临床输血全过程和输血科日常工作式已成为输血科现代化管理的需要。套系统、完善、规范、准确的临床输血全过程和输血科日常工作管理系统,将为临床输血管理提供安全、可靠的保证。网络平台不仅加快了实验数据的传送速度,为抢救患者争取了时间,同时也明确了各部门的责任,为避免发生争议提供了记录和科学依据。在医院业务迅猛发展的背景下,手工记录已不能满足医院发展的需求。本院自2010-01-2013-08利用该软件管理临床输血工作,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现将有关应用情况总结如下。

  • 标签: 计算机软件 输血管理
  • 简介:中央电视台《新闻1+1》以《血荒,心慌》为题报道我国昆明等部分城市临床血液供应得不到保障,出现“血荒”问题。随后段时间,“血荒”成为各大新闻媒体报道的焦点,从不同角度分析了发生“血荒”的原因。作者作为名血液管理工作者,结合我市采供血工作实情,认真贯彻落实卫生部提出的无偿献血工作“四个转移个延伸”[1](即由指令性计划指标献血向无指标的自愿无偿献血转移;次献血向多次献血转移;次献血量200ml向400ml转移;临床用全血向成分血、自体输血转移;无偿献血工作从城市向农村延伸),较有效地保障了临床安全、充足用血。

  • 标签: 无偿献血 安全 充足
  • 简介:目的:对ABO血型正反定型不致的样本分析原因并提出解决办法。方法:利用血型血清学方法进行试验,对ABO血型正反定型不致的样本分别采用卡式法、试管法、不规则抗体筛选、吸收放散试验等多种方法鉴定血型。结果:25例ABO血型正反定型不致的样本中,ABO血型亚型10例、抗原(抗体)减弱或消失7例、冷自身抗体1例、同种抗体3例、自身加同种抗体1例、异常血浆蛋白2例、近期输注不同型血干扰1例。结论:对ABO血型正反定型不致的样本,要结合病史,借助多种方法正确鉴定血型,指导临床安全、有效、合理用血。

  • 标签: ABO血型 正反定型 输血
  • 简介:《血站技术操作规程(2012版)》献血者血液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检测采用2个不同生产厂家的酶联免疫法(ELISA)试剂检测HIV-1和HIV-2抗体或联合检测HIV-1和HIV-2抗原和抗体,而新版(2015版)血液检测策略采用2遍血清学方法和1遍核酸检测或1遍血清学方法和1遍核酸检测。

  • 标签: 无偿献血者 人类免疫缺陷病毒 酶联免疫法 检测策略
  • 简介:目的Ax是种罕见的ABO亚型,其分子机理尚未完全阐明。本文以个Ax亚型家系和个无关的Ax亚型献血者个体为对象,研究中国人群Ax亚型的分子基础。方法ABO血清学定型、血浆N-乙酰-D-半乳糖胺基转移酶(A酶)活性测定、ABO基因7个外显子及其侧翼序列的PCR扩增、基因克隆和测序分析。结果DNA克隆和测序分析显示,家系先证者和无关献血者个体的ABO基因分别为A/O01和A/O02基因型,在第7外显子均存在426G〉C杂合突变,导致N-乙酰-D-半乳糖胺基转移酶的氨基酸发生M142I改变。在120个正常样本中未检出此突变。结论ABO基因426G〉C突变导致的N-乙酰-D-半乳糖胺基转移酶第142位氨基酸置换改变了酶的保守区域,从而降低了酶的催化活性,导致Ax表现型。本突变为国际首次报道。

  • 标签: Ax等位基因 ABO基因 血型 亚型
  • 简介:血小板输注已成为临床上不可或缺的重要支持疗法,但在临床实践中发现,些长期反复输注血液制品的患者,发生了血小板输注无效(platelettransfusionrefractoriness,PTR),不但影响了治疗效果,严重的出血可能危及患者的生命。免疫因素是导致血小板输注无效的最主要原因之,其中HLA-I类抗体是最受临床关注的关键因素,如何为患者提供HLA相合的血小板供者是成功处理免疫性PTR的关键所在。

  • 标签: 血小板输注无效 HLA Matchmaker分析技术 HLA半相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