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6
120 个结果
  • 简介:目的探讨基于脑卒中筛查的健康教育干预对孝感社区居民脑卒中防治知信行的影响。方法选取孝感社区居民,在做好脑卒中筛查各项工作时进行健康教育干预,评价干预前后社区居民脑卒中防治知信行得分情况。结果干预后社区居民脑卒中防治知识与态度得分高于干预前(P均〈0.01),干预前后社区居民脑卒中防治行为得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女性脑卒中防治行为得分高于男性(P〈0.01);不同年龄社区居民脑卒中知信行得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文化程度较高,其知识、态度得分较高(P〈0.05);不同职业、居住地居民脑卒中防治知识得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有脑卒中家族史或脑卒中史、脑卒中相关慢性病史者其知信行得分均较无者得分高(P〈0.05)。结论基于脑卒中筛查的健康教育干预对社区居民脑卒中防治知识、态度有较大的促进作用,但防治行为的改善幅度相对较小。需进一步强化与深化社区居民脑卒中防治健康教育普及工作,保持健康教育干预的连续性与持续性。同时,需根据不同特征社区居民有针对性给予健康教育干预。

  • 标签: 社区居民 孝感市脑卒中 知信行 健康教育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重庆静疗联盟内静脉输液治疗现状,为联盟内培训计划制定和持续质量改进提供依据。方法 :用整群抽样法,对重庆静静疗联盟内115所医院进行静脉输液现状调查。结果:调研当天115家医院共有住院患者75864名,其中输液患者39256名,占比51.75%;输液患者中,使用钢针、留置针、中线导管、PICC、CVC、输液港者占比分别为47.89%、47.33%、0.07%、2.18%、2.41%、0.12%;45.5%钢针为不正确使用,仅19.30%的留置针为安全型留置针,15.02%留置针和51.11%中心血管通路装置使用无针输液接头连接;80.30%留置针导管固定合格;41.81%留置针和61.39%中心血管通路装置敷料维护合格。

  • 标签: 重庆市 静疗联盟 静脉输液 横断面调查
  • 简介:目的调查杭州6所三级甲等医院临床护士"退出行为—呼吁行为—组织忠诚—忽略行为"行为反应现状,探讨社会学因素对护士行为反应的影响。方法采用方便抽样选取杭州6所三级甲等医院,并在6所医院中随机抽取408名护士为研究对象,应用一般情况调查表和"退出行为—呼吁行为—组织忠诚—忽略行为"行为量表进行调查。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和单因素方差分析法分析临床护士行为反应的社会学影响因素,将有统计学意义的因素进行多元逐步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护士行为反应4个维度条目均分从大到小排列依次为:组织忠诚(3.5±0.7)分、呼吁行为(3.3±0.7)分、退出行为(3.0±0.9)分、忽略行为(1.8±0.8)分。不同维度条目均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2.9,P〈0.05)。多元线性逐步回归分析表明:职务、年均收入与护士退出行为密切相关(P〈0.05);职务、职称与护士呼吁行为密切相关(P〈0.05);职务、科室与护士组织忠诚密切相关(P〈0.05)。结论由于护理的特性,护士行为反应水平与企业职员不同,年均收入越高,担任职务的护士离职的可能性较低,职称级别越高的护士其呼吁行为越强,担任职务的护士其组织忠诚得分越高,提示管理者应重视护士创造的社会经济效益,确保护士收入与付出相符,重视护士"主人翁"地位,加强对护士的感情付出,可以减少护士离职行为的发生。

  • 标签: 护士 行为反应 影响因素 人力资源管理
  • 简介:目的探讨护士的工作倦怠状况及其与工作压力源、控制感的关系。方法运用护士工作倦怠量表(MBI)、护士工作压力源量表(NJSI)、工作心理控制感问卷(WLCS)对随州3所医院356名护士进行调查,采用Person相关法分析工作倦怠与工作压力源、控制感的相关性。结果356名护士工作倦怠量表测评中,高度情绪枯竭者占45.5%,高度去人格化倾向者占31.4%,低度个人成就感者为38.6%。在个人成就感纬度上,中专组护士的得分显著低于大专组护士(P<0.05);在去人格化倾向纬度上,手术室组得分显著低于其他科室组(P〈0.05或P〈0.01)。相关分析表明,护士情绪枯竭和去人格化维度得分与工作压力源5个方面因子、控制感均存在显著正相关(P〈0.01或P〈0.001),个人成就感仅与管理及人际关系方面因子、控制感存在显著负相关(P〈0.05或P〈0.001)。结论临床护士普遍存在工作倦怠问题,低学历护士工作倦怠情况较严重,手术科室护士相对其他临床科室护士工作倦怠情况较轻。医院应通过降低护士工作压力源、培养护士内控的性格,以缓解其工作倦怠的情况。

  • 标签: 随州市 护士 工作倦怠 工作压力源 控制感 相关性
  • 简介:[摘 要]目的 通过调查南宁社区居民及家庭对“互联网+护理服务”的认知与需求,为该领域的未来发展提供一定的参考依据。 方法 选取广西南宁青秀区、西乡塘区、邕宁区、兴宁区、江南区、良庆区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在徐州传染病医院实施“新冠病区模拟教学”专题培训的效果。方法:采取模拟病房实境培训、防护技能培训、护理技能培训、理论培训等,对我院90名护士分批次进行“新冠病区模拟教学”培训。对比培训前后护士新冠肺炎理论知识评分、院内感染防控知识评分。结果:实施“新冠病区模拟教学”专题培训后,护士关于新冠肺炎理论知识评分明显高于培训前(P

  • 标签: 护理部 新冠病区模拟教学 培训 理论知识 实践能力 应急防控能力
  • 简介:目的了解社区护理现状,探讨和研究社区护士的培养方案。方法采用在复旦大学编写的社区管理人员对社区护理需求及社区护士现状认同调查表基础上修改的调查问卷,对临沂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管理人员进行调查。结果43.57%的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管理人员认为缺少社区护士,47.14%的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人员认为社区护士的知识技能落后是目前制约社区护理发展的主要因素,在调查的40项社区护理服务项目中,只有老年慢性病护理这一项有超过30%社区管理人员认为他们的社区护士能经常做。结论要加强社区护士的培训和培养。可以通过开展在职社区护士的知识技能培训、在学校开设社区护理专业以及社区护士脱产培训等方式发展社区护理,满足社区居民的护理需求。

  • 标签: 社区卫生服务 社区保健护理 问卷调查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不同人口学特征的社区老年人抑郁现状及影响因素,为改善老年人抑郁症状及制定相应的预防措施提供相关参考。方法 运用“老年抑郁量表(The Geriatric Scale,GDS)”对西安灞桥区社会福利中心90名老人进行抽样调查。结果 年龄、有无子女对灞桥区社会福利中心老人的抑郁程度的影响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性别、不同婚姻状况、不同收入来源的灞桥区社会福利中心老人的抑郁程度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抑郁 ,社区老人,影响因素
  • 简介:【摘要】目的 调查云南高职院校大学生急救知识,技能掌握的现状以及他们的态度及需求,为进一步开展大学生急救知识普及以及急救技能提高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自制问卷的方法对云南工商学院1000名在校大学生从急救知识的获取途径,急救技能的掌握,对急救知识的态度以及目前对急救知识的需求等方面进行调查与分析。所以开展多渠道、多元化、规范化的急救培训对于具有高知识素养的大学生是十分有必要的想,让大学生全面有效的学习急救知识和掌握急救技能。

  • 标签: 大学生 急救知识 急救技能 态度 需求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采用多学科协作精准护理帮扶对改善宜宾江安县人民医院失能老年人的护理效果。方法 将江安县人民医院2021年1月-2021年10月收治的100例失能老年人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分组的方法,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50名。对照组患者行常规护理,研究组患者行多学科协作模式进行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患者生活质量、和护理满意度。结果 研究组患者在采用多学科协作的护理干预后生活质量、护理满意度明星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多学科协作护理模式可有效提高失能老年人的生活质量,提高患者的满意度,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多学科协作 护理 基层医院 失能老年人
  • 简介:2008年12月7日,吉林护理学会第八届护理教育分会第一次学术会议在长春举行。来自全省护理院校及医疗单位的50余名代表参加了会议。吉林医学会和护理学会的领导到会并致辞。会议以护理教育和护理科研为主题,特邀吉林大学公共卫生学院于双成教授和《吉林医学》编辑部郑英善主任,就护理科研的选题思路与论文写作中常见的问题作了专题讲座。

  • 标签: 学术会议 护理教育 护理学会 吉林省 长春 《吉林医学》
  • 简介:目的:通过调查陕西二级及以上医院麻醉科护士人力资源、岗位职责及任职资格现状,为麻醉科护士人力资源配置及护士培养提供参考。方法2014年10月—2015年4月,采用自行设计的调查问卷,对陕西95所二级及以上医院麻醉科负责人进行调查,研究工具包括专家基本信息,麻醉科现况调查表,麻醉护士现况调查表,及专家对麻醉护士任职资格及岗位职责的需求调查表。结果32.6%医院现设有麻醉科护士,共有护士180名,90.4%在三级医院。76.8%的医院希望5年内配备麻醉科护士,麻醉科负责人对麻醉科护士岗位职责及任职资格需求明确,对麻醉科护士岗位职责需求率最高的条目为麻醉术后恢复室护理工作(71.6%),75.8%需求麻醉科护士具有麻醉专科知识及技能。结论陕西麻醉科护理工作开展率较低,麻醉科负责人对护理工作认可度高,希望在未来5年内大量配备护士,并对其岗位职责及任职资格有明确方向。

  • 标签: 麻醉 护士 岗位职责 任职资格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山东高校非医学大学生的“第一目击者”急救能力知信行现状及影响因素,为开展相关培训提供依据。方法 2021年12月-2022年3月随机选取山东高等院校240名非医学专业学生作为调查对象,采用一般资料调查表、第一目击者急救能力问卷对其进行调查,相关性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通过多元线性回归分析影响因素。结果 共回收有效问卷200份(83.3%)。相关分析结果显示,急救知识、态度、行为之间均存在正相关(P<0.01)。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性别、年级、是否参加过培训是非医学专业大学生的“第一目击者”急救能力主要影响因素(P<0.05)。结论 非医学专业大学生在急救知识、态度、行为的能力有待进一步提升。应基于影响因素制定规范化、针对性的培训计划、措施,以提高非医学专业大学生急救行为能力。

  • 标签: [] 非医学专业 大学生 第一目击者 知信行 影响因素
  • 简介:目的了解西安医护人员对院内突发事件应对救护能力及影响因素,为医院开展针对性的院内应急事件教育和指导提供依据。方法采用一般情况调查表,突发事件应对能力问卷,对西安3所三级甲等医院的240名医护人员进行调查。结果医护人员院内应急事件相关知识掌握情况较为一般,总分及格率为75.8%。测试总分在性别、工作性质、工作年限和工作医院性质方面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学历层次、科室类别、应急事件经历和院内应急事件教育经历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我国目前医院院内应急事件教育体系不够完善,医护人员院内应急事件应对知识和技能水平有待提高,医院可以开展多种形式的教育和培训,以提高医护人员处理院内应急事件的能力。

  • 标签: 西安市 医护人员 院内应急事件 应对能力
  • 简介:摘要 目的 调查三级甲等综合医院非肿瘤科护士化疗药物的职业防护知信行现状及防护需求、防护条件、防护管理等情况,为提高护理人员的职业防护水平提供参考。方法 采用问卷星进行网络问卷调查的方式进行资料收集,将化疗药物职业防护知信行问卷制成问卷星电子问卷,向各病区护士长说明调查的目的、意义及注意事项,转发至各科室微信群,对北京某三级甲等综合医院112名接触化疗药物的非肿瘤科室临床护士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非肿瘤科护士化疗防护知识、态度、行为标准得分分别为(19.12±4.878)分、 (32.68±5.994)分、 (68.32±14.087)分;在知识和行为水平方面,不同的工作科室间具有统计学差异。 结论 三级甲等医院非肿瘤科护士化疗防护知识、态度、行为水平不容乐观,应从预防、控制、管理等多方面着手, 提升临床护士化疗职业防护水平。

  • 标签: 护士 化疗防护 知识 态度 行为 非肿瘤科
  • 简介:目的了解临床护理带教老师对本科教育开设《成人护理》课程的态度及意见。方法采取方便取样法,使用自行设计问卷对广州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和广东省中医院的临床护理带教老师就本科教育开设《成人护理》课程的态度进行调查。结果共调查95名临床护理带教老师,对开设《成人护理》的态度总分为(3.10±0.38)分,属于比较支持水平;"可以将知识纵横联系及整合"和"使临床护理课程构成了综合性、科学性较强的有机整体"得分最高,为非常同意水平;"教师不会面对较大挑战"得分最低,为非常不同意水平。工龄与态度总分呈弱负相关(r=-0.22,P=0.03),不同工作医院、科室、学历、职称、职务的临床护理带教老师态度总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护理带教老师对本科教育开设《成人护理》持较支持态度,认为该课程可以整合护理临床课程,突出专业特色,但是首先应进行师资培养,同时应处理好课程设置与临床科室设置不一致带来的见习与实习问题。

  • 标签: 临床护理带教老师 成人护理 态度 本科教育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在儿科手足口病患儿的护理中品管圈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9年6月~20206年6月收治且符合卫生部制定的手足口病的诊断标准的100例患儿进行研究,将所有入组患儿和护士均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研究组采用品管圈对护理工作进行分析总结和改进。同时,研究组患儿家属的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 简介:【摘要】  目的:  调查广州肺结核患者密切接触者筛查现状,并分析其相关影响因素。方法:采用随机抽样的方法选取在2018年1月-2019年12月期间广州胸科医院医一分所门诊确诊的涂阳、培阳肺结核患者300例,将与患者共同居住≥6个月以上的家庭成员作为患者密切接触者,共选取648例患者密切接触者作为调查对象,调查统计患者密切接触者筛查情况,收集密切接触者一般资料,运用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患者筛查的相关因素。结果:本组648例患者密切接触者中有386例参加筛查检查,筛检率为59.57%;单因素分析,肺结核患者密切接触者在年龄、文化程度、居住地、与患者关系、患者痰检结果、家庭收入、结核病态度和是否知晓免费政策、是否接受过相关健康宣教、是否有相关症状等方面筛查率具有显著差异(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年龄、文化程度、居住地、患者PPD结果、结核病态度、是否知晓免费政策、是否接受过相关健康宣教和是否有相关症状均是影响肺结核患者密切接触者筛查率的独立性因素。结论:肺结核患者密切接触者筛查率不高,与其年龄、文化水平、居住地、对疾病的认知和了解等因素密切相关,临床中应该加强对肺结核的宣传教育,鼓励密切接触者进行早期筛查,积极进行肺结核防控。

  • 标签: 肺结核 密切接触者 筛查 现状 影响因素
  • 作者:
  • 学科: 医药卫生 > 护理学
  • 创建时间:2021-07-28
  • 出处:《护理前沿》 2021年第12期
  • 机构:作者简介: 姓名:张玮琦,性别:女,出生日期:1993年9月,籍贯:重庆市,学历:本科,职称:护 师,研究方向:手术室护理学。 通信作者:朱娅男,性别:女,出生日期:1984年4月,籍贯:重庆市,学历:本科,职称: 副高,研究方向:手术室护理学。
  • 简介:【摘要】目的 利用 ISBAR沟通模式规范手术室护理人员交接内容,提高护理交班质量及护理人员对患者有效信息的接收,以保障患者安全的同时提升专业能力,提高护患满意度、医 护满意度。方法 ①于 2020年 3月成立专案改善小组,专案改善时间为 4月至 6月,②根据 ISBAR沟通模式制定运用于手术室重点环节交班模版,组织全科护理人员培训学习,③每日晨交班由护士长抽问巡回护士对患者相关信息掌握程度,巡回护士根据术前交班模板对患 者相关信息的掌握、术中特殊用物准备进行交班,对疑难患者进行讨论,提出问题及解决方 案,④每月进行专项质控检查,对各科室病房护士进行手术室护士术后交接满意度调查,并 作出阶段性评价。结果 通过实施 ISBAR沟通模式,提高了护理交班质量,护理人员由抽问式交班转为主动式交班,患者术前信息知晓率大于 90%,患者身份核查率达 100%,交接质量提高,护士长掌握当日手术患者特殊情况,重点关注危重及疑难患者手术间,提高了病房 护士对手术室护士满意度。 【Abstract】

  • 标签: ISBAR 沟通模式 手术室 标准化
  • 简介:

  •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