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皮锁定钢板内固定术治疗胫骨下段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对某院70例胫骨下段骨折患者依据其病情的不同而制定相应的治疗方法,并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皮锁定钢板内固定术治疗后观察出血量、消肿时间、骨折愈合时间等。结果,观察组的关节功能优良率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皮锁定钢板内固定术治疗胫骨下段骨折可最大限度的保护皮肤的软组织,促进骨折愈合,值得临床推广与应用。

  • 标签: 经皮锁定钢板内固定术治疗 胫骨下段骨折 微创
  • 简介:目的:探讨给椎弓根钢板螺钉固定技术治疗寰枢椎不稳定的临床疗效及其安全性。方法:对2002年12月~2003年12月收治的13例寰枢椎不稳定患者施行经椎弓根AXIS钢板螺钉固定技术,并结合动力位X线片及CT确证寰枢椎稳定程度,记录每一例的术中并发症及术后功能恢复情况。结果:术后随访3~15个月,平均9个月,13例病例疼痛均明显减轻,唯旋转功能较差;未发生术中并发症。结论:椎弓根钢板螺钉固定技术是治疗寰枢椎不稳定的有效方法,安全性好,但技术要求高,需谨慎操作。

  • 标签: 固定技术 临床应用研究 经椎弓根螺钉 椎弓根钢板螺钉 寰枢椎不稳定 2002年12月
  • 简介:【摘要】 目的 分析在胸腰椎骨折行经皮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治疗术后康复中实施早期功能锻炼的临床效果及对患者雨后后效果的影响。方法 收集 2018 年 1 月至 2020 年 1 月我院收治的 100 例胸腰椎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接受皮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治疗术进行治疗,将 100 例患者随机平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观察组接受早期功能锻炼,比较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疼痛程度、腰椎功能、生活质量和护理满意率。结果 观察组护理后 VAS 评分、 ODI评分和 SF-36 评分均明显优于对照组, 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率为 96.00 %,对照组满意率为 80.00 %, P<0.05。结论 在胸腰椎骨折皮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患者术后实施早期功能锻炼可有效提高患者的预后效果,对于缓解患者的疼痛、改善患者的腰椎功能和生活质量效果显著,可推广应用。

  • 标签: 胸腰椎骨折 经皮椎弓根 螺钉 内固定 早期功能锻炼
  • 简介:目的:总结X线透视下椎板关节突螺钉(TLFS)成功置入时的正位、侧位、斜位影像学标准,为临床置钉提供影像学参考。方法6具成人防腐保存椎体标本(L2~S1),男5具、女1具,年龄31~61岁,均X线摄片排除畸形、骨折、肿瘤及其他腰椎病变。直视下L3/4、L4/5、L5/S1随机单侧置入4mm螺钉,TLFS进钉点选择在一侧椎板与棘突交界中下1/3处向后0.5cm,外倾角和下倾角为CT片和X线片测量所得,以X线透视安全置入TLFS全过程,并分析其标准腰椎前后位、侧位和斜位X线影像特征。结果TLFS进针完成满意后,正位片显示钉尖位于下位椎弓根投影外上缘与横突上缘之间,侧位示钉尖位椎弓根后上缘,斜位片示钉尖过下位小关节间隙中点,至上关节突投影前缘。结论术中X线透视可能为TLFS置入的准确性和安全性提供重要帮助和参考。

  • 标签: 腰椎 内固定器 经椎板关节突螺钉 X 线透视检查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对胸腰椎不稳定骨折病患应用椎弓根钉固定治疗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12月~2014年12月收治的患此疾病病患72例,对其采用椎弓根钉固定治疗法,观察其治疗效果。结果72例病患治疗后的各临床症状与治疗前相比,均得到明显改善,且治疗前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胸腰椎不稳定骨折病患应用椎弓根钉固定治疗可获取较好效果,全面改善病患临床症状,值得在临床上进一步的推广应用。

  • 标签: 经椎弓根钉固定 胸腰椎不稳定骨折 疗效
  • 简介:摘要当前静脉通路的搭建技术中PICC技术由于对于患者静脉损伤较小,操作难度小,便于维护,不影响日常生活等诸多优点,在临床使用中成为了较为热门的技术之一。关于PICC导管的体外固定方式,历来存在一些争议,本文对PICC体外固定方式进行了归纳研究,并对其优劣进行了概述,对于医护人员和患者选择PICC导管固定方式,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 标签:
  • 简介:目的总结闭合复位皮克氏针固定治疗儿童肱骨髁上骨折的疗效。方法18例儿童肱骨髁上骨折,均属GartlandⅢ型,均行闭合复位皮克氏针固定。结果平均随访6(3~12)个月,所有骨折术后平均8.8(6~12)周愈合。参照Flynn临床功能评定标准:优13例,良2例,一般3例,优良率为83.3%。结论闭合复位皮克氏针固定治疗儿童肱骨髁上骨折,是一种安全、简便、损伤小、固定可靠、有效的方法。

  • 标签: 肱骨骨折 骨折固定术 骨钉
  • 简介:  摘 要:目的 采用微创皮钢板内固定治疗胫骨骨折,观察手术情况及术后并发症,评价其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 2015年 1月~ 2017年 1月我院收治的 40例胫骨骨折患者作为实验組,对患者实施微创皮钢板内固定治疗,同时选取同期接受传统手术治疗的 40例胫骨骨折患者作为对照组,对比两组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 实验组患者的临床情况以及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 微创皮钢板内固定治疗在胫骨骨折患者的临床治疗当中疗效突出,能够有效减少术中出血量,缩短手术时间以及住院时间,降低并发症发生率,保障患处的正常愈合。  

  • 标签:   微创经皮钢板内固定术 胫骨骨折 并发症 骨骼愈合  
  • 简介:【摘 要】目的:分析闭合复位尺骨头穿针内固定治疗尺骨远端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20年2月-2021年3月在我院因尺骨远端骨折的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皮锁定钢板内固定手术治疗踝关节骨折的疗效。方法:选取2018年8月-2019年8月入住我院的踝关节骨折患者52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患者行切开复位内固定术治疗,研究组行经皮锁定钢板内固定术治疗。比较两组踝关节功能、骨愈合时间、术后发病症发生率、住院时间、手术时间。结果:研究组踝关节功能优良率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骨愈合时间、并发症发生率、住院时间均低于对照组(P<0.05),且两组手术时间对比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踝关节骨折患者采用皮锁定钢板内固定术治疗,可加快患者骨愈合,缩短住院时间,治疗效果更为显著,安全性更高,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踝关节骨折 骨愈合 并发症 切开复位内固定术 经皮锁定钢板内固定术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对骨盆前环骨折患者采用微创皮钢板内固定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22年8月至2023年8月本院接收的骨盆前环骨折的患者40例,根据患者入院时间将其分为甲乙两组,分别采用皮下内固定支架、微创皮钢板内固定两种方式进行治疗,对其治疗效果进行汇总比较。结果:研究结果显示,采用微创皮钢板内固定的方式对所选患者进行干预后,乙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及住院时间均比甲组短,乙组患者骨折复位质量优于甲组。且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盆骨前环骨折的患者采用微创皮钢板的方式进行治疗,对其临床相关指标的改善有积极临床效果,值得推广。

  • 标签: 微创经皮钢板内固定 骨盆前环骨折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 目的:探讨锁定钢板皮微创内固定手术治疗锁骨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研究起于2020.01,止于2022.12,对比研究52例锁骨骨折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为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手术治疗,实验组为锁定钢板皮微创内固定手术治疗,各26例。对比:(1)手术指标;(2)肩关节活动度。结果:实验组比较对照组患者,手术指标差异明显,(P<0.05);肩关节活动度改善好,(P<0.05)。结论:锁定钢板皮微创内固定治疗锁骨骨折疾病,具有较为明确的治疗效果,且加速骨折问题愈合,促进肩部功能的恢复,值得借鉴。

  • 标签: []锁定钢板经皮微创内固定治疗 锁骨骨折 疗效评价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术与皮钢板内固定治疗肱骨近端粉碎性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抽取特定时段我院收诊的46例肱骨近端粉碎性骨折患者,依据手术方式的差异将其以11的比例分为2组,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对照组),皮钢板内固定(观察组),对比分析术后恢复情况、住院指标。结果观察组术后恢复情况好于对照组,住院指标相关用时低于对照组,数据对比,比值P<0.05。结论在肱骨近端粉碎性骨折患者的临床治疗中使用皮钢板内固定值得推广。

  • 标签: 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 经皮钢板内固定 肱骨近端粉碎性骨折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 目的 分析交锁髓内钉内固定术与微创皮钢板内固定术治疗胫骨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8年6月-2021年5月为研究期限,选取70例胫骨骨折患者为研究样本,以治疗方式不同分组,对照组交锁髓内钉内固定术治疗,观察组采用微创皮钢板内固定术治疗,分析治疗效果。结果 观察组治疗效果及手术指标均优于对照组(P

  • 标签: 胫骨骨折 交锁髓内钉内固定术 微创经皮钢板内固定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