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细胞角蛋白19片段(CYFRA21-1)、癌胚抗原(CEA)和乳酸脱氢(LDH)对于良恶性胸腔积液患者的诊断意义。方法采用化学发光免疫法和速率法对156例已确诊良恶性患者的胸腔积液患者的CYFRA21-1、CEA和LDH进行检测。结果恶性组胸腔积液中的CYFRA21-1、CEA和LDH含量明显高于良性组,两组具有显著性的差异(P﹤0.05),良恶性胸腔积液患者胸水中的CYFRA21-1、CEA和LDH含量明显高于血清中,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CYFRA21-1、CEA和LDH联合诊断的特异度和灵敏度均高于单独检测,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细胞角蛋白19片段(CYFRA21-1)、癌胚抗原(CEA)和乳酸脱氢(LDH)的联合测定对于良恶性胸腔积液患者具有很好的诊断价值,能够提高诊断的灵敏度和特异性,具有很好的临床价值。

  • 标签: 胸腔积液 细胞角蛋白19片段 癌胚抗原 乳酸脱氢酶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联合肌钙蛋白I(CTNI)、肌酸激酶同工(CK-MB)、B型钠尿肽(BNP)在早期急性心肌梗死(AMI)中的水平变化情况,以便早期诊断AMI,对AMI及时进行干预,挽救缺血心肌,减低死亡率,改善预后,提高生存质量。方法将符合标准的入选人群分为对照组(168例)、急性心肌梗死组(168例),共两组;比较对照组与急性心肌梗死组血清中CTNI、CK-MB、BNP水平变化情况。结果AMI患者入院时CTNI、CK-MB、BNP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两组间差别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联合监测血清中CTNI、CK-MB、BNP水平对确诊AMI有重要临床价值,与冠状动脉造影(CAG)结果相关性高。

  • 标签: 肌钙蛋白I 肌酸激酶同工酶 钠尿肽 急性心肌梗死
  • 简介:摘要目的明确脂蛋白相关磷脂A2(Lp-PLA2)水平与新疆原发性高血压的发生与发展的相关性。方法选择2016年1月—2016年12月本院收治原发性高血压住院患者200例,纳为观察组;选择于我院同期体检科进行检查的健康志愿者200例,纳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血清Lp-PLA2、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以及高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并分析Lp-PLA2?与LDL-C、血压、高血压危险分层之间的相关性。结果观察组高血压分级1级、2级、3级和2级合并冠心病患者Lp-PLA2、LDL-C、hs-CRP水平、血压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血清Lp-PLA2水平与LDL-C、舒张压、收缩压以及高血压危险分层之间均呈正相关(r=0.524,0.652,0.513,0.742,P<0.05)。结论原发性高血压患者Lp-PLA2水平随患者血压、血脂指标的升高而升高,与高血压的发生与发展密切相关。

  • 标签: 脂蛋白相关磷脂酶A2 原发性高血压 相关性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急性肾损伤患者在早期诊断中检测中性粒细胞明胶相关脂质运载蛋白的价值,为临床诊断提供依据。方法选取2014年1月到2015年1月于我院就诊的急性肾损伤患者83例作为观察组,根据急性肾损伤定义和分期标准,将患者分为一期组47例、二期组36例;选取同期进行健康体检的健康患者40例作为对照组。对两组患者血清中性粒细胞明胶相关脂质运载蛋白与胱抑素C水平进行检测,综合分析得出结果。结果观察组83例患者血清中性粒细胞明胶相关脂质运载蛋白和胱抑素C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组间治疗效果比较具有明显差异,P<0.05。而且随着患者的病情发展,呈现出增长趋势。结论中性粒细胞明胶相关脂质运载蛋白对于急性肾损伤患者的早期诊断具有一定的临床价值,与胱抑素C一样具有很高的灵敏度,联合2项指标检测更有利于急性肾损伤患者的早期检查,降低漏诊率,提高预后质量,获得非常理想的治疗效果。

  • 标签: NGAL 急性肾损伤 早期诊断 检测 胱抑素C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氨溴索与α-糜蛋白联合庆大霉素雾化吸入疗法对小儿支气管肺炎的疗效,选择更佳的小儿支气管肺炎雾化方案。方法选择我院儿科确诊的支气管肺炎患儿116例,随机分为A组62例和B组54例,两组均常规予以抗感染、输液及退热等治疗,在此基础上,A组加用氨溴索7.5mg,B组加用α-糜蛋白4000U、庆大霉素8万U,均以0.9%生理盐水5ml稀释后采用雾化吸入诱导痰液,同时记录发热、咳嗽咳痰症状持续时间,治疗前后均进行肺部X片明确肺部渗出情况。结果①A组发热时间3.76±0.63天,B组发热时间4.96±0.48天,两组发热时间比较P<0.05;②A组咳嗽咳痰时间4.22±0.81天,B组咳嗽咳痰时间5.83±0.62天,两组咳嗽咳痰时间比较P<0.05;③肺部X片入院时和出院时比较,A组显著好转者56例,好转率为90.32%,B组显著好转者48例,好转率为88.89%,认为A组可能较B组肺部炎症吸收良好。结论氨溴索雾化吸入疗法较α-糜蛋白联合庆大霉素雾化吸入疗法在改善小儿支气管肺炎临床症状方面效果更显著,X片显示肺部炎症吸收可能也较好。

  • 标签: 氨溴索 &alpha -糜蛋白酶 庆大霉素 雾化吸入 小儿肺炎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胆碱脂与血清前白蛋白在各类病毒性肝炎检测中的临床意义。方法选择2016年5月—2018年7月期间本院接收的各类病毒性肝炎患者130例作为观察组研究资料,另选择同时间段健康体检者40例作为对照组,均行胆碱脂与血清前白蛋白检测,比较不同病毒性肝炎及健康者各指标水平。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各类病毒性肝炎患者胆碱酯及血清前白蛋白均明显降低,P<0.05;其中慢性重型肝炎降低程度最大,急性黄疸型乙型肝炎降低程度最小,即疾病越严重,降低程度越大。结论针对各类病毒性肝炎患者加强胆碱脂与血清前白蛋白检测可体现其肝脏功能,为预后及能否耐受手术的评估提供可靠依据,检测价值较高。

  • 标签: 胆碱脂酶 血清前白蛋白 病毒性肝炎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检测手足口病患儿肌钙蛋白I(cTnI)和心肌谱的水平,以探讨其在疾病中的临床意义及联合检测的必要性。方法收集儿科2012年3月~2013年10月手足口病住院及门诊患者600例,根据病情分为高危组(80例)和低危组(520例),分别检测患者静脉血cTnI,心肌谱α-HBDH、LDH、CK、CK-MB、AST,并与健康对照组400例的检测结果进行比对分析。结果手足口病高危组与低危组及健康对照组cTnI、心肌谱异常率比较,其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低危组与健康对照组cTnI异常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低危组与健康对照组心肌谱异常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高危组和低危组中cTnIorCK-MB与cTnI、CK-MB异常率比较,其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手足口病心肌损伤的早期诊断和监测是防止病情恶化的关键,cTnI和心肌谱的联合检测可以降低漏检率,对其诊断与治疗都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 标签: 心肌酶谱 肌钙蛋白I 手足口病 心肌损伤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不同作用机制端粒抑制剂分别作用于CNE2鼻咽癌细胞株后蛋白表达谱的变化。方法用EGCG等八种不同的端粒抑制剂分别作用于CNE2细胞,提取药物作用后细胞的总蛋白,运用基层辅助激光解析时间飞行质谱技术检测蛋白的变化,筛选共同差异蛋白。结果CNE2细胞经八种端粒抑制剂作用后,分别有14,26,27,23,31,42,26,30个蛋白低表达;分别有22,11,18,18,7,7,13,8个蛋白质高表达;均呈低表达的差异蛋白1个,相对分子量为2657.14Da,无共同高表达的差异蛋白。结论八种端粒抑制剂作用后,CNE2细胞表现出共性变化的蛋白。这些蛋白可能参与端粒活性的调控,可能是不同机制端粒抑制剂作用的共同靶点。

  • 标签: 端粒酶 端粒酶抑制剂 鼻咽癌细胞 SELID-TOF-MS
  • 简介:摘要目的细辛脑与注射用糜蛋白联用超声雾化吸入治疗小儿支气管肺炎的疗效。方法选取120例小儿支气管肺炎患儿,随机分为雾化吸入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抗感染、对症等治疗方法,雾化吸入组在对照组常规综合治疗的基础上加用细辛脑与注射用糜蛋白联用超声雾化吸入治疗。治疗期间观察患儿发热、咳嗽、气促、肺部罗音及总疗程。结果患儿发热消失时间、咳嗽消失时间、气促消失时间、肺部罗音消失时间及总疗程均小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细辛脑与注射用糜蛋白联用超声雾化吸入治疗小儿支气管肺炎疗效确切。

  • 标签: 细辛脑 注射用糜蛋白酶 超声雾化吸入 支气管肺炎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采用N-乙酰半胱氨酸治疗特发性肺间质纤维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0年3月~2012年10月收治的34例特发性肺间质纤维患者,其中男26例,女8例,将34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泼尼松进行治疗,治疗组在泼尼松治疗的基础上大剂量使用N-乙酰半胱氨酸,对两组疗效进行对比分析。结果通过疗效比较治疗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结论随着研究和临床资料的不断积累,临床对于NAC用于治疗IFP将会有更深入的广泛应用。

  • 标签: NAC 乙酰半胱氨酸 治疗 特发性肺间质纤维化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巴曲联合β-七叶皂甙钠对突发性耳聋患者血浆纤维蛋白原(FIB)水平的影响。方法选择突发性耳聋患者15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对照组给与巴曲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添加β-七叶皂甙钠治疗。于治疗前及治疗后3、5、7d检查血浆FIB。结果两组治疗后血浆FIB水平较治疗前下降显著(P<0.01),其中观察组血浆FIB水平下降更显著(P<0.05)。结论巴曲联合β-七叶皂甙钠能显著降低突发性耳聋患者血浆FIB水平,促进纤维蛋白溶解。

  • 标签: 巴曲酶 &beta -七叶皂甙钠 突发性耳聋 纤维蛋白原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ICP)患者胎盘ERp29、MPO的表达量变化。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9年1月在我院住院分娩的80例ICP孕产妇作为ICP组,选取同期在我院因胎位不正及社会因素等原因选择剖宫产的80例正常孕产妇作为对照组,对两组血清TBA、AST、ALT水平及胎盘组织ERp29、MPO表达情况进行对比分析。结果ICP组血清TBA、AST及ALT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胎盘组织ERp29表达阳性率及蛋白表达量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胎盘组织MPO表达阳性率及蛋白表达量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ERp29、MPO参与ICP的发生发展,可能成为该病治疗的新靶点。

  • 标签: ICP ERp29 MPO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凝血抑制物抗凝血III(AT-III)、蛋白C(PC)的活性变化对血栓性疾病的影响,以期探讨在血栓形成性疾病、妊高征、糖尿病中的变化及意义。方法采用发色底物法检测血栓形成性疾病、妊高征、糖尿病及其对照组血浆中抗凝血Ⅲ、蛋白C的活性。结果(1)血栓形成性疾病AT一Ⅲ、蛋白C的活性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P<O.01)。(2)正常孕妇和正常非孕妇比较AT一Ⅲ、蛋白C活性有差异但无显著意义(P<0.05),而妊高征者与正常孕妇比较差异有显著意义(P<0.01),(3)糖尿病无并发症组AT一Ⅲ、蛋白C的活性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糖尿病有并发症组与对照组比较,AT一Ⅲ、蛋白C的活性显著降低(P<0.01)。结论检测AT一Ⅲ、蛋白C在易栓症的诊断中具有重要意义

  • 标签: AT一Ⅲ 蛋白C 血栓形成性疾病 妊高征 糖尿病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冠心病患者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心肌肌钙蛋白(cTnI)、肌红蛋白(Mb)动态变化与病情发展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透射比浊法对28例初发冠心病患者血清hs-CRP、cTnI、Mb水平进行动态监测。结果hs-CRP在发病后不断上升,在48h前后达到高峰(15.22±7.01)mg/L,1周后基本降至正常水平;Mb在12h前后达到高峰(230.3±70.2)ug/L,48h基本降至正常;cTnI在24h达到高峰(16.35±4.12)ug/L,1周后检测仍然较正常水平偏高。结论动态监测血清hs-CRP、cTnI、Mb血清水平对判断病情及评估预后有重要临床价值和意义。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对治疗肝硬化肝性脑病应用利福昔明联合门冬氨酸氨酸的实际效果进行研究分析。方法选择2015年6月—2017年6月间在我院进行治疗的肝硬化肝性脑病患者共120例作为研究分析对象,使用随机数字法,将所有患者分为观察组、对照组,对照组应用门冬氨酸氨酸进行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治疗基础上应用利福昔明进行治疗,将两组患者治疗后的谷丙转氨酶、血氨水平、血清总胆红素以及实际治疗总有效率进行对比。结果在治疗之前两组患者的各项指标无明显差异(P>0.05),经过治疗后观察组的谷丙转氨酶、血氨水平以及血清总胆红素均明显的低于对照组(P<0.05),在治疗总有效率方面,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治疗肝硬化肝性脑病中,应用利福昔明联合门冬氨酸氨酸具有显著的效果,明显的改善患者的各项临床症状,在临床治疗中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利福昔明 门冬氨酸鸟氨酸 肝硬化肝性脑病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联合检测缺血修饰白蛋白和同型半胱氨酸对冠状动脉硬化性心脏病辅助诊断的临床价值。方法实验组由选择2013年3月至2014年5月确诊为冠状动脉硬化性心脏病的79例患者组成,对照组由80例同期健康体检者组成,对所有纳入对象的血清同时检测缺血修饰白蛋白和同型半胱氨酸的浓度水平,综合统计分析结果。结果实验组患者的缺血修饰白蛋白和同型半胱氨酸浓度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阳性率分析可见,患者单独检测缺血修饰白蛋白和同型半胱氨酸的阳性检出率分别为86.1%和88.6%,联合两项指标检测的阳性检出率为96.2%,单项检测分别与联合检测阳性率结果两两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以临床诊断结果为金标准,联合两项检测结果与临床诊断结果Kappa一致性分析结果为0.96。结论缺血修饰白蛋白和同型半胱氨酸都是辅助诊断冠状动脉硬化性心脏病疾病的有效指标,联合两项指标检测可以有效提高阳性检出率,降低漏诊率,适用于疾病的筛查,值得推广。

  • 标签: 冠状动脉硬化性心脏病 缺血修饰白蛋白 同型半胱氨酸
  • 简介:摘要利用免疫组织化学的方法,通过对窒息死亡组与对照组大鼠心肌细胞热休克蛋白(HSPs)表达的定量分析,表明窒息死心肌呈现出HSP60的强表达,为认定窒息死亡提供依据。

  • 标签: 窒息 热休克蛋白 免疫组化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脑脊液中乳酸脱氢及β-2微球蛋白在中枢神经系统白血病的早期诊断及鉴别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首先采用腰椎穿刺术采集脑脊液,用速率法测定对照组及疾病组(正常人及脑膜白血病患者)脑脊液中的LDH浓度,两点终点法测定β-2MG的浓度。结果中枢神经系统白血病(CNSL)组脑脊液中LDH水平为(27.06±27.04)U/L,高于对照组,两者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β-2MG水平为(1.89±1.98)U/L,高于对照组,两者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脑脊液中LDH及β-2MG检测对CNSL的早期诊断具有重要临床意义。

  • 标签: 乳酸脱氢酶 &beta -2微球蛋白 中枢神经系统白血病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D-二聚体(D-D)、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抗凝血Ⅲ(AT-Ⅲ)和梗死程度的相关性。方法选取我院2017年5月-2018年5月收治的85例脑梗死患者作为观察组,同期28名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两组均接受D-D、hs-CRP、AT-Ⅲ检查,评判上述指标和脑梗死程度的相关性。结果观察组和对照组血常规检查结果、D-D、hs-CRP、AT-Ⅲ检测结果比较,除空腹血糖(FBG)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外,其他各项指标外,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检测D-D、hs-CRP、AT-Ⅲ,可客观评价脑梗死程度。

  • 标签: D-二聚体 超敏C反应蛋白 抗凝血酶Ⅲ 脑梗死程度 相关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