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7
129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甲状腺肿瘤患者生化免疫检验中应用化学发光免疫测定技术的临床意义。方法从2016年2月—2019年2月我院收治的经病理学确诊的甲状腺肿瘤患者41例,所有患者分别采取化学发光免疫测定技术检测和放射免疫测定技术检测,收集两种检测方式的检测结果,对其进行分析对比。结果化学发光免疫测定技术检验准确度(97.56%)明显高于放射免疫检测(82.93%),甲状腺球蛋白水平明显高于放射免疫检测,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甲状腺肿瘤患者应用化学发光免疫测定技术检测准确性较高,为医生的诊断和治疗提供参考依据,值得临床应用。

  • 标签: 甲状腺肿瘤 生化免疫检验 化学发光免疫测定技术 临床意义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肿瘤患者病理诊断中开展免疫组化技术与特殊染色技术联合应用的效果。方法择取2016年10月—2018年12月收治的62例肿瘤患者,分别行免疫组化技术检查、PAS染色、网状纤维染色以及联合检查。对不同检查方式的诊断效果进行比较。结果免疫组化技术对肿瘤患者诊断准确率91.94,PAS染色技术对肿瘤患者诊断准确率93.55%,网状纤维染色技术对肿瘤患者诊断准确率90.32%,联合检测技术对肿瘤患者诊断准确率100.00%,免疫组化技术和染色技术检测准确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检测准确率显著高于免疫组化和特殊染色技术,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免疫组化联合特殊染色技术对肿瘤患者行病理诊断的准确率最高,因此该种诊断方式值得在临床中进行推广。

  • 标签: 免疫组化技术 特殊染色技术 肿瘤 病理诊断技术
  • 简介:摘要可逆性后部脑病综合征(PosteriorreversibleencePhaloPathysyndrome,PrES)是一组以头痛、意识障碍等为主要症状,病灶以对称性累及脑后部白质为主,积极治疗后临床表现及影像学可逆的临床神经影像综合征。PrES病因复杂,有研究认为其与肿瘤关系密切。本文报道了1例合并颅内肿瘤的PrES,具体如下。

  • 标签: 可逆性后部脑病综合征 颅内肿瘤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预见性护理对恶性肿瘤并发糖尿病化疗的患者护理效果。方法选择92例恶性肿瘤并发糖尿病且接受化疗的患者依据护理方法的差异分成对照组(45例)和观察组(47例),分别给予常规护理、预见性护理。结果观察组化疗不良反应、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预见性护理用于接受化疗的恶性肿瘤并发糖尿病患者,可保障化疗的安全性。

  • 标签: 恶性肿瘤 糖尿病 化疗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改良式局部切除术治疗十二指肠乳头肿瘤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5年8月—2018年7月我院收治的行手术治疗十二指肠乳头肿瘤患者42例作为研究对象,A组行传统肿瘤局部切除术,B组行改良式局部切除术,每组21例,通过观察两组患者的病理检查结果、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的情况以及术后5年内患者的1年、3年以及5年生存率,来判断两组患者的治疗疗效。结果病例诊断结果显示,A组21例患者进行病理诊断,管状和(或)绒毛状腺瘤3例;十二指肠乳头癌18例高分化腺癌8例,中分化腺癌5例,低分化腺癌5例;B组21例患者进行病理诊断,管状和(或)绒毛状腺瘤6例;十二指肠乳头癌15例高分化腺癌7例,中分化腺癌3例,低分化腺癌5例,两组患者的病理学结果无统计学差异(P>0.05);B组患者术后出现肠瘘2例(9.52%),胆管感染2例(9.52%),并发症合计出现4例(19.05%);显著少于A组患者的并发症7例(33.33%),两组的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患者的术后1年、3年及5年生存率为15例(71.42%)、11例(52.38%)及7例(33.33%);高于A组患者,但两组间差异不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改良式局部切除术在十二指肠如乳头肿瘤的治疗中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能够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并在一定程度上提高患者的生存率。

  • 标签: 十二指肠乳头肿瘤 改良式局部切除术 临床效果 生存率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八珍汤治疗恶性肿瘤化疗后白细胞减少症的效果。方法选择86例恶性肿瘤化疗后白细胞减少症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常规组、观察组,常规组给予地榆升白片治疗,观察组给予八珍汤治疗。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常规组(P<0.05)。观察组白细胞水平恢复时间、住院时间,较常规组短,差异显著(P<0.05)。结论八珍汤用于恶性肿瘤化疗后白细胞减少症治疗,可快速纠正患者的白细胞水平。

  • 标签: 八珍汤 恶性肿瘤 化疗后白细胞减少症
  • 简介:摘要目的对经尿道等离子双极电切术进行治疗的膀胱肿瘤患者进行临床护理,对患者的干预结果进行分析。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1月-2018年3月50例通过经尿道等离子双极电切术进行治疗的膀胱肿瘤患者,通过随机数字化进行分组,每组各25例。对照组患者通过常规的护理方法进行干预,观察组患者则在对照组患者基础上,通过心理疏导等综合护理方法进行干预,对两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情况以及护理满意度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只有1例患者发生血尿、1例患者发生痉挛,并发症发生率为8.0%。对照组发生血尿的患者有3例,发生痉挛的患者有3例,并发症发生率为24.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总满意度为96.0%(24/25),对照组患者的护理总满意度为68.0%(17/2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经尿道等离子双极电切术治疗的膀胱肿瘤患者通过综合护理方法进行护理,可以极大的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且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较低,值得在临床中应用。

  • 标签: 膀胱肿瘤 经尿道等离子双极电切术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带蒂组织瓣修复头颈部肿瘤术后缺损的可行性。方法纳入2016年1月-2018年6月80例头颈部肿瘤术后缺损患者,随机分组。对照组选择常规皮瓣修复,观察组选择带蒂组织瓣修复。分析两组头颈部肿瘤术后缺损修复后的美观度、语言功能恢复时间、吞咽功能恢复时间;治疗前后患者生活质量评分SF-36量表分值;并发症。结果观察组生活质量评分SF-36量表分值、头颈部肿瘤术后缺损修复后的美观度、语言功能恢复时间、吞咽功能恢复时间、并发症等观察组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头颈部肿瘤术后缺损患者实施带蒂组织瓣修复可获得较好效果。

  • 标签: 带蒂组织瓣 头颈部肿瘤术后缺损 可行性
  • 简介:摘要目的对比分析妇科良性肿瘤治疗中妇科阴式、腹腔镜、腹式手术治疗效果。方法将接诊子宫肌瘤患者共80例设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治疗术式的选择将其分为妇科阴式组28例、腹腔镜组31例、腹式手术组21例。各组均根据术式选择接受治疗,对比组间术后并发症及术中失血量情况。结果经治疗后,三组患者均治愈且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组间对比无显著差异;但腹腔镜组术中失血量显著少于阴式和腹式手术(P<0.05)。结论妇科良性肿瘤临床治疗中,妇科阴式、腹腔镜及腹式手术均具有较好治疗效果,而腹腔镜手术所具有的安全性更高,但应在诊疗中结合患者实际选择合理手术方案。

  • 标签: 妇科阴式 腹腔镜 腹式手术 妇科良性肿瘤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短肽型肠内营养剂治疗消化道恶性肿瘤的临床疗效。方法对80例消化道恶性肿瘤患者进行随机抽样分组,常规组和观察组分别给予常规治疗与短肽型肠内营养剂治疗。结果观察组的尿素氮、血清清蛋白、前清蛋白、转铁蛋白、肌酐、总质量优于常规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短肽型肠内营养剂治疗消化道恶性肿瘤可改善患者胃肠道功能,促进其身体健康。

  • 标签: 消化道恶性肿瘤 短肽型肠内营养剂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探讨肿瘤病患阿片类药物和高致吐性化疗药物联用时的相关止吐方案。方法从2017年1月—2018年5月我院收治的需要使用高致吐性化疗药物进行治疗的肿瘤病患当中,选择60例进行研究,根据随机原则将其平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观察组使用分步骤的止吐方法对病患进行止吐治疗,对照组采用常规方法对病患进行止吐,对比两组止吐的效果。结果通过对比发现,观察组的止吐效果似乎优于对照组的止吐效果;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的概率似乎低于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的概率,但都无显著差异(P>0.05)。观察组病患对治疗的满意程度要高于对照组对治疗的满意程度(P<0.05)。结论对肿瘤病患使用阿片类药物和高致吐性化疗药物连用时,采用分步骤的止吐方法进行治疗具有良好的满意度,关于止吐效果和降低不良反应效果,还需继续观察。

  • 标签: 肿瘤病患 阿片类药物 高致吐性化疗药物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延续护理对恶性肿瘤患者出院后口服抗血管生成靶向药物治疗临床疗效的影响。方法60例恶性肿瘤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用药期间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用药期间采用延续护理,每组30例。两组分别干预6个月后,比较两组患者的用药依从性、健康教育知晓率、患者满意度、不良反应及Barthel指数评分等指标。结果观察组用药依从性、健康教育知晓率、患者满意度及Barthel指数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出院后恶性肿瘤患者实施延续护理指导可提高患者的遵医行为,及早干预不良反应,降低因不良反应发生率,使患者整体生存获益。

  • 标签: 延续护理 恶性肿瘤 抗血管生成靶向药物 出院患者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对胸部肿瘤手术患者在常规呼吸训练的基础上加用呼吸功能训练器干预对患者术后康复的影响。方法选择我科2018年3月—9月收治手术切除胸部肿瘤患者25例为对照组,另取2018年10月—2019年2月手术切除胸部肿瘤患者25例为实验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配合呼吸训练方案,实验组在常规护理配合呼吸训练基础上以呼吸功能训练器强化训练,对比护理效果。结果实验组患者住院时间、胸引管引流时间以及引流量均少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对胸肿瘤患者在常规护理与呼吸训练的基础上联合呼吸功能训练器强化训练能够加快患者的康复进程,预后效果理想。

  • 标签: 呼吸功能训练器 胸部肿瘤 并发症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自制简易灌肠器改良开塞露深部灌肠法在胸部肿瘤患者药源性便秘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4月-11月我科住院胸部肿瘤患者中因服用阿片类镇痛药物致便秘五天以上未解大便的60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对照1组、对照2组三组,每组20人,观察组采用自制简易灌肠器开塞露深部灌肠,对照1组患者自行使用开塞露,对照2组由护士对患者进行常规肥皂水灌肠,半小时后,通过护士观察和患者评价表对其效果进行评价。结果与对照1组和对照2组相比,观察组灌肠后便意更强烈,排便效果更好,患者疼痛感更轻,观察组与对照1组、2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自制简易灌肠器进行开塞露深部灌肠,相比传统开塞露和肥皂水灌肠效果好,可更有效缓解药源性便秘,减轻插入时疼痛,改善患者感受。

  • 标签: 阿片类药物 便秘 灌肠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对胸部肿瘤手术患者在常规呼吸训练的基础上加用呼吸功能训练器干预对患者术后康复的影响。方法选择我科2018年3月—9月收治手术切除胸部肿瘤患者25例为对照组,另取2018年10月—2019年2月手术切除胸部肿瘤患者25例为实验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配合呼吸训练方案,实验组在常规护理配合呼吸训练基础上以呼吸功能训练器强化训练,对比护理效果。结果实验组患者住院时间、胸引管引流时间以及引流量均少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对胸肿瘤患者在常规护理与呼吸训练的基础上联合呼吸功能训练器强化训练能够加快患者的康复进程,预后效果理想。

  • 标签: 呼吸功能训练器 胸部肿瘤 并发症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手术室精细化护理流程对腹腔镜胃肠肿瘤手术患者的效果。方法选择2016年9月-2018年9月我院收治的胃肠肿瘤患者122例,遵照双盲法分组标准分为研究组、对照组,各61例,分别采取常规护理管理与精细化流程管理,对比两组护理效率和满意度。结果研究组满意率为98.36%,与对照组的77.05%相比优势明显;对照组工作效率低于研究组,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精细化管理应用于胃肠肿瘤患者的手术室护理中,可提升患者满意程度,值得推广。

  • 标签: 精细化流程管理 胃肠肿瘤 手术室护理管理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广州市某三甲医院2014-2018年恶性肿瘤新发首诊住院病例的疾病分布特点,为恶性肿瘤防治工作提供依据。方法收集该医院2014-2018年间共94611份恶性肿瘤出院病例的病案首页资料进行整理和分析。结果本次共纳入24377例新发首诊恶性肿瘤患者,平均年龄为53.8±15.1岁,患者数量逐年增长(F=80.7,β=302.0,t=9.0,P<0.05);其中男性15695人,平均年龄为54.8±14.7岁,女性8682例,51.9±15.6岁,男性平均年龄高于女性(t=14.1,P<0.05);5年间恶性肿瘤构成比排名前五位的依次为肝癌、肺癌、甲状腺癌、乳腺癌与结肠癌,男性为肝癌、肺癌、前列腺癌、结肠癌、胃癌,女性为乳腺癌、甲状腺癌、肝癌、肺癌、宫颈癌,不同性别恶性肿瘤构成有所不同;患者年龄集中于40~59岁,此年龄段患者恶性肿瘤构成与总构成基本一致,<40岁患者数量相对较少,且恶性肿瘤构成有较大差异,白血病、淋巴瘤、皮肤癌以及脑癌等患者例数较多。结论该医院收治恶性肿瘤患者数量逐年增长,且不同性别、年龄恶性肿瘤构成存在差异,应采取针对性的措施,提高恶性肿瘤的防治效果。

  • 标签: 恶性肿瘤 疾病谱 住院病人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腹腔镜和结肠镜双镜联合微创术治疗结直肠良恶性肿瘤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6年10月—2018年10月在我院接受诊治的80例结直肠良恶性肿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0例。观察组采取腹腔镜和结肠镜双镜联合微创术治疗,对照组采取开腹治疗。结果观察组患者的出血量、术后引流量比对照组少,具有显著差异(P<0.05);观察组患者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术后引流时间、术后肛门排气时间均比对照组短,具有显著差异(P<0.05)。观察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比对照组低,具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腹腔镜和结肠镜双镜联合微创术治疗结直肠良恶性肿瘤的临床效果显著,具有恢复快、创伤小、出血量少、痛苦轻、手术时间短的优点,且定位准确,病变切除完全,手术成功率高,值得临床应用。

  • 标签: 腹腔镜 结肠镜 微创术 结直肠良恶性肿瘤 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恶性肿瘤患者化疗过程中实施PICC置管个性化护理效果。方法选择我院恶性肿瘤化疗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1例,对照组给予一般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个性化护理,观察比较两组患者一次穿刺成功率、导管留置时间、并发症发生情况及生活质量。结果观察组一次性穿刺成功率高于对照组,导管留置时间较对照组长,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SF-36量表评分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个性化护理可提高恶性肿瘤化疗患者PICC穿刺成功率,延长导管留置时间,并减少并发症发生,利于其疾病治疗和预后。

  • 标签: 恶性肿瘤 化疗 PICC管 个性化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柴胡加龙骨牡蛎汤加减方联合心理干预治疗肿瘤后抑郁的效果。方法本次研究的对象为2016年11月—2018年1月来我院接受治疗的肿瘤后抑郁患者104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52例。对观察组患者进行柴胡加龙骨牡蛎汤加减方治疗,同时在用药后联合心理干预,对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治疗。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治疗前,两组的密顿抑郁量表积分没有显著差异,治疗后,观察组患者明显低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柴胡加龙骨牡蛎汤加减方治疗联合心理干预,不但可以提高肿瘤后抑郁患者的治疗有效率,而且还可以降低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 标签: 柴胡 龙骨牡蛎汤 加减方 联合 心理干预治疗 肿瘤后抑郁 临床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