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6
113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中医骨伤患者外治法的组方结构及临床应用。方法:选取2018年6月-2020年8月200例中医骨伤科收治采用外治法的膝骨关节炎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统计外治法组方结构以及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本次研究中200例患者中主要采用的外治法包括穴位敷贴、中药涂搽、中药熏洗等方法,其中单一用药58例,联合用药142例。穴位敷贴中用药频率前三位的中药材为续断、骨碎补、牛膝;中药涂搽中用药频率前三位的中药材为红花、桃仁、细辛;中药熏洗中用药频率前三位的中药材为鸡血藤、伸筋草、莪术。200例患者中痊愈108例、显效52例、有效35例、无效5例,总治疗有效率为97.5%。结论:中医骨伤外治法有很多,目前多数患者多采用联合治疗的方法,且总体疗效较高,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中医骨伤科学 外治法 应用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 老年脑血管疾病致精神障碍 的患者 采用丙戊酸镁缓释片联合奥氮平 的 治疗 效果。 方法: 本次研究 实验 选取 了 201 9 年 1-2019 年 6 月本院收治的 58 例 老年脑血管疾病致精神障碍患者作为 此次 研究的对象, 对照组患者采用 奥氮平 片治疗干预,观察组则对照组的基础上加 丙戊酸镁缓释片 给予治疗干预,对比两组的临床治疗效果。 结果:从 治疗结果上 看,观察组 第一周改善结果 为( 4.79±1.14 ) 分, 第四周改善结果 为( 3.67±0.93 ) 分, 第七周改善结果 为( 2.32±0.43 ) 分,对照组 分别 为( 4.77±1.12 ) 分、( 3.89±0.97 ) 分 、 ( 2.99±0.61 ) 分, 具有统计学意义( P < 0.05 ),与此同时,在不良反应发生率的调查上,观察组患者为 1 例,不良反应发生率为 3.44% ,明显优于对照组的 20.69% ( 6/29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结论:采用丙戊酸镁缓释片 与 奥氮平 片相结合的治疗方法来 治疗老年脑血管疾病致精神障碍 疾病,有明显的治疗效果 , 并有助于减轻患者的不良反应率,值得临床大力推广。

  • 标签: 丙戊酸镁缓释片 奥氮平 片 老年脑血管疾病致精神障碍 不良事件发生率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摘要 】 目的: 探究 氯氮平片联合利培酮片治疗难治性精神分裂症的临床效果。 方法: 选取我院 2016 年 1 月 -2018 年 12 月收治的 60 例难治性精神分裂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数字随机表法分为对照组 30 例和观察组 30 例。对照组单纯实施氯氮平片治疗,观察组实施氯氮平片联合利培酮片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 结果: 对照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 73.33% ( 22/30 ),观察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 93.33% ( 28/30 ),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 0.05 )。 结论: 氯氮平片联合利培酮片应用在难治性精神分裂症的治疗中,具有理想的治疗效果,值得临床广泛推广应用。

  • 标签: 氯氮平片 利培酮片 精神分裂症 效果
  • 简介:摘要: 目的 :研究舍曲林联合利培酮治疗精神分裂症阴性症状的疗效和安全性。 方法 :选取医院诊治的 78 例精神分裂症阴性症状患者并随机分为人数相同的两组( n=39 ),一组采用利培酮治疗(对照组),另一组在此基础上联合舍曲林治疗(研究组),对比两组治疗效果。 结果 :研究组治疗有效率高于对照组, P<0.05 ,且研究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 P<0.05 。 结论 :舍曲林联合利培酮在精神分裂症阴性症状患者治疗中有着良好应用效果,可以提升治疗有效率,且不良反应发生率较低,安全性较高,值得大力推广和引用。

  • 标签: 舍曲林 利培酮 精神分裂症 阴性症状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老年精神分裂症患者诊疗、预后中总胆红素、血清D-二聚体的相关性。方法:分析病例选择于2019.3~2020.3时间段在我院就诊的老年精神分裂症患者、健康体检老年人各85例,分别以实验、对照2组进行命名,实验组同时开展药物治疗,对对照组、实验组(治疗前后)的总胆红素水平、血清D-二聚体进行检测,并对患者预后情况进行观察。结果:相对比于健康体检老年人,治疗前老年精神分裂症患者总胆红素水平降低明显,血清D-二聚体提升明显,比较差异性较大(P

  • 标签: 老年精神分裂症 总胆红素 血清D-二聚体 相关性
  • 简介:摘要:目的: 本次实验将采用氨磺必利与利培酮治疗首发精神分裂症, 分析临床应用的疗效,以及安全性保障结果。 方法: 本次实验选取了 2019 年 2 月 -2019 年 6 月前来本院进行疾病检查及治疗的患者为对象,经过专业的科室检查,其归属为手首发精神分裂症,并需要开展对症治疗。在自愿参与实验调查的患者中,采用 计算机随机数字表 法,对 38 例患者进行病情结果讨论。对照组患者采用氨磺必利,观察组则为 利培酮治疗, 分析成果。 结果: 从 改善结局 上看,观察组 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 为 84.2% ,对照组为 78.9% , 组间对比差异并不大,无统计学意义。与此同时,在 SEPS 锥体外系副反应评定量表中,观察组患者的空腹血糖、血浆泌乳素测定和心电图检查上均以观察组的情况更佳。 结论: 采用利培酮治疗首发精神分裂症 效果与氨磺必利的差异不大,两种药物均有利于改善阴性症状,提升治疗有效性,并具有安全性上的保护,可以推广应用。

  • 标签: 氨磺必利 利培酮 首发精神分裂症 安全性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与丙戊酸钠结合用于治疗双相躁狂症临床效果影响。方法:选定本院2016.06-2020.02收诊的62例双相躁狂症患者,便利取样法分为研究组(31例,丙戊酸钠联合奥氮平)与对照组(31例,丙戊酸钠)2组,比较组间双相躁狂症患者的BRMS评分与复发率。结果:研究组用药后双相躁狂症患者的BRMS评分(10.16±1.96)分、复发率(6.45%),较对照组低(P

  • 标签: 双相躁狂症 丙戊酸钠 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
  •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在对社区严重精神障碍患者进行动态监护以及同伴支持服务的作用。方法 按照对比护理观察的方式展开分析,选入患者60例,为我社区2021年1月至12月内管理的严重精神障碍患者,结合组内盲选的方式,取其中30例,按照常规方式进行管理,作为对照组,剩下患者则进行动态监护并展开同伴支持服务,作为观察组。分析干预效果。结果 结合对两组生活质量以及病症控制情况对比,观察组均优于对照组,P

  • 标签: 社区严重精神障碍患者 动态监护 同伴支持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分析阿立哌唑与奥氮平两种药物治疗精神分裂症的疗效及对患者糖脂代谢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1月到2019年12月期间本院收治的共计100例精神分裂症患者作为观察对象,通过电脑分组法将所有的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患者分别为50例,对照组给予阿立哌唑进行治疗,观察组患者给予奥氮平进行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整体治疗效果和糖脂代谢(包括LDL、HDL、TG、TC、FPG指数)水平。结果:两组精神分裂症患者分别接受不同药物治疗后,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90.00%)高于对照组(74.00%),组间数据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的LDL、HDL、TG、TC、FPG指数数据对比无明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建立规范化管理结构在肠内营养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本次以胃癌需实施肠内营养的患者为研究对象,于2017年3月-2019年5月间在我院实施治疗的患者中随机抽取68例,并将其均分为两组,分组标准为入院先后顺序。将肠内营养规范化管理及常规肠内营养管理分别应用于34例实验组及34例参照组患者中,分析比较其营养代谢指标,并发症发生率及满意度数据。结果:实验组患者各项营养代谢指标数据均优于参照组,同时并发症发生率比参照组低,而满意度高于参照组,分析评估上述数据之间的差异,可知统计学意义存在参考价值(P

  • 标签: 肠内营养 规范化管理 临床应用
  • 简介:摘要:目的:针对临床PICC置管治疗患者采取结构过程结果三维质量评价模式的效果开展分析。方法:研究涉及时间段是2019年9月-2020年9月,研究对象主要是我院进行PICC置管治疗的患者90例,基于患者护理方式差异来开展分组,采取普通护理的患者作为普通组,采取结构过程结果三维质量评价模式的患者作为研究组,观察两组感染发生率。结果:研究组的感染发生率低于普通组,p<0.05。结论:PICC置管治疗患者在临床中采取科学的结构过程结果三维质量评价模式护理,可以有效预防相关性感染的发生。

  • 标签: PICC 相关性感染 结构过程结果三维质量评价模式
  • 简介:

  •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