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于产妇中应用助产士护理干预对分娩质量产生的影响。方法:以2019年2月~2020年1月选取我院132例产妇作为研究对象,以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6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助产士护理干预,比较两组产妇分娩方式和新生儿窒息、巨大儿以及产后出血率。结果:观察组产妇自然分娩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新生儿窒息率、产妇产后出血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产妇分娩应用助产士护理干预的临床效果显著,可显著降低剖宫产发生率,降低新生儿窒息率、产妇产后出血发生率,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助产士护理干预 分娩质量 剖宫产
  • 简介:【摘 要】 目的:研究妊娠晚期护理干预应用于产妇护理中对选择分娩方式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1-12月我医院接收的120例产妇资料。根据不同的护理方式分为常规组(n=60,接受常规护理)和护理组(n=60,在常规护理基础上接受妊娠晚期护理干预),比较两组分娩方式选择情况,记录两组总产程时间、子宫康复时间及新生儿Apgar评分。结果:常规组选择剖宫产和自然分娩分别为17例(28.33%)、43例(71.67%);护理组选择剖宫产和自然分娩分别为8例(13.33%)、52例(86.67%)。护理组选择剖宫产率少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妊娠晚期护理干预 产妇 分娩方式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助产士护理对产妇分娩质量的影响。方法:选择2018年7月-2019年8月接受的58例产妇为对象,将其随机分组,对照组和观察组分别是29例,分别采取的是常规护理以及助产士护理方式,护理指导之后对结果分析和对比。结果:观察组的第一产程、第二产程、第三产程时间少于对照组。 分析和对比两组两组案例的负面情绪评分可知,观察组的SAS评分SDS评分低于对照组。观察组的不良反应几率低于对照组。结论:针对产妇分娩的过程中实施助产士护理方式,效果明显,可缓解产妇的疼痛现象,值得借鉴和实施。

  • 标签: 助产士护理 产妇 分娩质量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分娩产妇的院前抢救和护理配合体会。方法:研究人员在2018年12月至2019年12月期间,对收治的分娩产妇当中选择出30例进行回顾性分析。主要分析内容为分娩产妇的院前抢救以及整个护理过程。结果:30例分娩产妇均经过院前抢救均实现的安全抵达医院,在护理配合下,完成了顺利分娩。结论:医护人员需要在出诊之前落实好药品、医疗设备仪器、救护车以及出诊人员等准备工作,提高分娩产妇抢救的有效成功率。这就要求了护理人员需要有着熟练的抢救技能,扎实的抢救知识,保证开展针对性的有效护理,实现分娩产妇的顺利分娩,得到珍贵的抢救时间。

  • 标签: 分娩产妇 院前抢救 护理配合 体会
  • 简介:【摘 要】目的:评价产妇接受助产士的护理对分娩质量会产生的影响。 方法:本课题中共纳入产妇 56 例,均在我院分娩,时间限定在 2017 年 9 月 -2019 年 6 月间,将摸球法作为依据进行分组,对照组共有产妇 28 例,实施的是产科常规护理,研究组同样有产妇 28 例,实施的是助产士护理,对比指标为两组的分娩质量。 结果:研究组总产程时间与对照组比较显著缩短,产后 2h 出血量与对照组比较显著减少,产后抑郁评分比对照组低的同时新生儿 Apgar 评分比对照组高,差异上有显著性,即 P < 0.05 。 结论:于产妇分娩期间开展和落实助产士的护理,不仅可促使分娩质量进一步提升,还能保障母婴健康。

  • 标签: 产妇 分娩质量 助产士
  • 简介:摘 要:目的 分析高龄产妇分娩过程中助产护理模式对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 将入选研究范围的 114例高龄产妇作为研究样本分派到研究组和对照组,研究对象入院时间范围是 2018年 5月 -2019年 6月期间,助产护理和常规护理方法分别应用到研究组和对照组。结果 小组间新生儿的宫窘迫以及窒息情况发生几率比较结果显示统计学差异性( P<0.05),对比结果表明研究组内的患儿并发症发生率( 7.02%)比对照组患儿( 26.32%)低;以小组产妇的分娩方式各项指标作为资料参与统计学对比研究,差异性有统计学意义( P<0.05),自然分娩率比较上研究组( 66.67%)高于对照组( 52.63%)。结论 高龄产妇妊娠过程中以助产护理模式干预产妇分娩活动,能够提升自然分娩率,对新生儿的并发症预防效果也十分显著,临床上对助产护理模式持肯定态度。

  • 标签: 助产护理 高龄产妇 妊娠结局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低剂量舒芬太尼行分娩镇痛临床效果。方法:随机选取我院 2016年 8月至 2017年 8月收治的 141例产妇作为本次临床研究资料 ,所有产妇均采用舒芬太尼行分娩镇痛,根据不同的用药剂量将患者分为三组,其中观察组用药量为 5μg,另设两个对照组,对照组Ⅰ用药剂量为 3μg、对照组Ⅱ用药剂量为 7μg,对比三组产妇镇痛效果。结果:三组产妇镇痛效果比较中, 使用 3 μg舒芬太尼的 对照Ⅰ组,分娩镇痛 起效时间最长、持续时间最短,而使用 7 μg舒芬太尼的 对照Ⅱ组 VAS 评分 最低。 结论:高低剂量 舒芬太尼 均具 有缓解 分娩镇痛的作用,而过低剂量 舒芬太尼起效时间长、持续时间短,而高剂量 舒芬太尼 VAS 评分 低,易引发不良反应,因此在应用 舒芬太尼度产妇 行分娩镇痛时,要合理选择药剂量。

  • 标签: 低剂量 舒芬太尼 分娩镇痛 效果观察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心理护理在自然分娩孕妇产前护理中的作用效果。方法:抽取本院2018年5月-2020年5月时段内收治的自然分娩孕妇共100例,依据护理方式的不同划分为常规组(50例)、心理组(50例)。常规组施行产前常规护理,心理组施行产前心理护理,比较孕妇心理状态、产程进展。结果:常规组焦虑评分和抑郁评分较高于心理组,数据比较有意义(P<0.05)。心理组产程进展较快于常规组,数据比较有意义(P<0.05)。结论:针对自然分娩孕妇,心理护理可显著改善孕妇心理状态,加快产程进展,应加大推广。

  • 标签: 心理护理 自然分娩孕妇 产前护理 心理状态 产程进展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临床采用间苯三酚治疗分娩时宫颈水肿的实际治疗效果。 方法: 选择本院 2018 年 4 月至 2019 年 4 月期间接收分娩宫颈水肿患者 100 例,采用数字随机分配方式,将患者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其中对照组患者采用阿托品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间苯三酚治疗,对比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 结果: 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存在较大差异。其中对照组患者治疗效果显著低于观察组,两组患者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含义( P<0.05 )。 结论: 针对分娩时宫颈水肿患者采用间苯三酚药物治疗效果显著,可有效缓解患者临床症状,确保患者妊娠结局安全,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 标签: 间苯三酚 阿托品 宫颈水肿
  •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临床采用间苯三酚治疗分娩时宫颈水肿的实际治疗效果。 方法: 选择本院 2018 年 4 月至 2019 年 4 月期间接收分娩宫颈水肿患者 100 例,采用数字随机分配方式,将患者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其中对照组患者采用阿托品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间苯三酚治疗,对比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 结果: 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存在较大差异。其中对照组患者治疗效果显著低于观察组,两组患者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含义( P<0.05 )。 结论: 针对分娩时宫颈水肿患者采用间苯三酚药物治疗效果显著,可有效缓解患者临床症状,确保患者妊娠结局安全,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 标签: 间苯三酚 阿托品 宫颈水肿
  • 简介:摘要:目的:本次实验将针对剖宫产产妇的再次妊娠,且为阴道分娩的产妇进行护理措施的强化管理,为产妇的生命健康提供保障。 方法:本次实验选取了 2018 年 1 月 -2018 年 12 月在本院进行再次妊娠阴道分娩的产妇为对象,而符合实验要求的人数有 114 例,在随机分组下进行不同护理措施的讨论,对照组为常规护理措施,观察组则为整体护理干预,分析产妇分娩全过程的护理措施,以及产妇和新生儿结果。 结果:从护理质量上看,观察组的护理满意度为 96.5% ,明显优于对照组的 86.0% ,因此,我们认为观察组护理更佳。 结论:采用整体护理措施能够更好地优化护理流程,有利于对再次分娩产妇提供产程上的帮助,有助于缓解产妇的紧张情绪,减轻痛苦,其护理效果显著。

  • 标签: 剖宫产 再次妊娠 阴道分娩 产妇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镇痛配合体位护理对产妇镇痛的效果。方法:收取2019年3月-2020年4月接受的60例产妇为对象,结合不同的护理方案分组,对照组和观察组均是30例,前者进行常规护理,后者进行分娩镇痛配合体位护理,干预后总结效果。结果:观察组的总有效率更高,是93.3%,和对照组的资料对比得知,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第一产程、第二产程、第三产程时间均短于对照组。观察组的剖宫产几率是6.7%,对照组的剖宫产几率是13.3%,观察组的轻度窒息几率是3.3%,对照组的轻度窒息患者几率是13.3%。结论:针对产妇实施分娩镇痛配合体位护理方式,其优势相对明显,镇痛效果显著,值得借鉴和落实。

  • 标签: 分娩镇痛 体位护理 产妇阵痛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产前护理干预对于高危妊娠初产妇分娩结局的影响。方法:选取 2015年 1月 -2019年 1月 60例高危妊娠初产妇,随机划分为对照组(常规护理)、实验组(产前护理干预),各组 30例,观察产妇分娩结局情况。结果:实验组 SAS评分较低于对照组( P< 0.05)。实验组 25例顺产, 5例剖宫产, 1例新生儿窒息,对照组 18例顺产, 12例剖宫产, 8例新生儿窒息,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 0.05)。结论:向高危妊娠初产妇予以产前护理干预,可以改善产妇焦虑情绪和分娩结局,提高护理满意度。

  • 标签: 产前护理干预 高危妊娠 初产妇 分娩结局
  • 简介:摘要:目的: 对产妇分娩的过程中,给予产妇心理护理的效果进行深入的研究。 方法: 选择我院于 2017 年 5 月至 2018 年 6 月期间收治的产妇作为研究对象,产妇共计 120 例。在对产妇进行分组的过程中,采用随机分组的方式,将产妇平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 60 例产妇。给予对照组产妇常规分娩护理,观察组产妇则在对照组的基础上,为产妇提供心理护理服务,以此为基础对两组产妇的护理效果进行对比。 结果: 在对两组产妇的护理效果进行调查的过程中发现,在疼痛问题上,观察组产妇明显较对照组产妇更优( P < 0.05 ),具有统计学意义;除此之外,观察组产妇在分娩过程中不良情况明显较对照组患者更低( P < 0.05 ),具有统计学意义。 结论: 在产妇分娩的过程中,通过给予产妇心理护理服务,可以很好的降低产妇分娩过程中疼痛感,同时也可以有效提升自然分娩发生率,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 标签: 分娩 心理护理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80例剖宫产后再次妊娠经阴道分娩产妇的护理。方法:对2019年5月-2020年5月我院的剖宫产后再次妊娠经阴道分娩产妇80例进行调查研究,根据产妇到院顺序进行编号,将编号为单数的产妇分为对照组,编号为双数的产妇分为观察组,两组产妇采用不同的护理措施。护理后,对比两组产妇分娩时出血量、产程时间以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护理后,观察组产妇分娩时出血量、产程时间以及并发症发生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产妇各研究指标,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剖宫产后再次妊娠经阴道分娩产妇进行全程护理干预具有重要意义,能有效的减少产妇分娩时出血量,降低产妇并发症发生率,值得推广。

  • 标签: 剖宫产 妊娠 阴道分娩 护理
  • 简介:摘要:本文阐述了产妇生产过程中接受医护人员的看护对于生产品质的作用。案例从某医院二零一五年到二零一七年中一共一百六十例生产手术中选择,并进行深入探究,根据产妇接受的看护形式分成了参考组和考察组。参考组沿用以往的看护形式,考察组则接受医护人员的看护,由此比较两者生产的区别。两个组别对比后可以发现,考察组生产过程比较顺利,整体时间较短,顺产的几率较高,阿氏评分也相对较高,婴儿产生窒息的可能性较低。最终可以得出一个结论,孕妇接受医护人员的看护可以减少生产时间,更加顺利地进行分娩,进而降低了因为子宫收缩无力使得生产时间变长而出血的可能性,如此一来就能帮助孕妇进行顺产,保障新生儿的健康。

  • 标签: 分娩质量 助产士 护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