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护士对癌痛规范化治疗的认知及行为现状。方法采用半结构式访谈的方法采集10名肿瘤科护士的信息,用质研究中现象学分析法对资料进行分析。结果护士掌握癌痛规范化治疗知识很局限;护士接受相关知识培训的机会较少且缺乏主动学习;在药物止痛疗法中护士是被动执行的角色;对患者及家属癌痛控制知识宣教力度不够;医务人员、患者及家属对癌痛治疗存在错误观念影响了癌痛规范化治疗的实施。结论目前护士对癌痛规范化治疗知识掌握不全面,参与积极性不高;加强护士相关知识培训及疼痛专科护士培养势在必行;加强癌痛治疗护理管理是保障癌痛规范化治疗顺利实施的关键环节之一。

  • 标签: 护士 癌痛规范化治疗 认知
  • 简介:目的观察用红花注射液联合西医常规疗法治疗慢性肺心脏病的临床效果。方法60例慢性肺心脏病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给予控制感染、解痉、吸氧等西医常规治疗;治疗组则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红花注射液静脉滴注,14d后观察患者动脉血气指标的变化情况,检测治疗前后血浆脑钠肽(BNP)的水平变化;监测心功能、血液流变的改善情况,计算临床治疗的有效率。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经治疗后血气分析指标均有所改善,PaO2水平有所提高,PaCO2水平有所下降,治疗组的变化更为突出(P〈0.05);治疗后患者血浆脑钠肽(BNP)水平有所降低,治疗组的降低幅度更大(P〈0.05);患者经治疗后心功能有所改善,以治疗组改善更为明显(P〈0.05);两组血液流变指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结论红花注射液联合西医常规疗法能有效改善慢性肺心脏病患者的临床症状,改善肺通气功能及心功能,降低血浆BNP水平,降低血液黏度,疗效确切。

  • 标签: 慢性肺源性心脏病 中西医结合疗法 红花注射液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割治贴药按摩综合治疗周围神经麻痹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78例周围神经麻痹的患者随机分为2组,2组在一般治疗的基础上,治疗组89例给予割治贴药按摩综合治疗;对照组89例给予普通针灸治疗。经治疗后,据面神经功能评分判定康复情况。结果治疗组愈显率为91.01%,总有效率为98.88%;对照组愈显率为74.16%,总有效率为89.89%。2组痊愈率、总有效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结论割治贴药按摩综合治疗周围神经麻痹的方法高效。

  • 标签: 割治 贴药 按摩 周围性面神经麻痹 综合治疗
  • 简介:目的:通过文献分析了解针刺治疗神经吞咽困难的临床研究概况及选穴规律。方法:从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万方学术期刊全文数据库及OvidGateway中检索1999.2014年间所有与针刺治疗神经吞咽困难相关的中英文文献。把纳入文献的数据。如患者平均年龄、选穴、疗程、疗效及随访等情况录入MicrosoftExcel2010数据表。结果:共纳入51篇文献,涉及4606位患者。针刺治疗神经吞咽困难平均疗程24.8d,平均留针时间26.2min,平均总有效率91.2%。廉泉、风池、风府和翳风为最常用的经穴,占经穴总数的63.4%。金津、玉液为最常用的经外穴,占经外穴总数的45.9%。使用步页次较高的经脉依次是任脉、足少阳胆经及足阳明胃经,占涉及经脉的63.3%。结论:针剃对神经吞咽困难的疗效良好,选穴以康泉、风池、风府为主,多位于任脉、胆经及胃经这些与咽喉项部紧密联系的经脉上。

  • 标签: 针刺疗法 吞咽困难 文献 选穴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蒙医针刺疗法结合微波治疗周围神经麻痹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9年9月~2020年9月收治的周围神经麻痹患者114例作为研究对象,将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采取西医治疗,实验组采取蒙医针刺联合微波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心理状态改善水平和生活质量评分。结果:实验组患者治疗有效率高于对照组,两组患者治疗效果对比具有差异,P〈0.05统计学有意义。评估两组患者的心理状态改善水平,实验组患者治疗后的SAS评分和SD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两组患者治疗后的心理状态改善水平对比具有差异,P〈0.05统计学有意义。实验组患者治疗后生活质量改善水平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患者治疗后生活质量评分对比具有差异,P〈0.05统计学有意义。结论:为周围神经麻痹患者实施蒙医针刺联合微波治疗,能够有效提高患者的治疗有效率,促进患者面部功能改善,改善患者的不良情绪,提高患者生活品质。

  • 标签: 蒙医针刺疗法 微波治疗 周围性面神经麻痹 治疗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索温针灸联合面部闪罐法治疗周围神经麻痹的疗效。方法:研究之中,以院内2020年1月-2022年3月我院门诊及会诊周围神经麻痹患者为对象,共计80例,随机电脑抽选下,对照组患者接受温针灸治疗共40例,研究组患者则联合面部闪罐法治疗共40例,对比分析两组治疗结局。结果:研究组症状消失时间,小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治疗后面神经功能积分,高于对照组(P<0.05);对比两组治疗前面神经功能积分,无明显差异(P>0.05);研究组临床治疗效果,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周围神经麻痹患者,接受温针灸联合面部闪罐法治疗,可改善患者神经功能积分,促进患者症状消失,提高临床治疗效果,临床价值明确。

  • 标签: 周围性面神经麻痹 温针灸 面部闪罐法 临床治疗效果
  • 简介:目的:探讨滋阴固本颗粒对实验自身免疫脑脊髓炎(EAE)大鼠视神经碱性髓鞘蛋白(MBP)表达的影响。方法:雌性Wistar大鼠随机分成正常组、模型组、激素组及滋阴固本颗粒(中药)低、中、高剂量组。除正常组外,均用豚鼠脊髓匀浆(GPSCH)+完全福氏佐剂(CFA)+百日咳疫苗(PV)致敏雌性Wistar大鼠,建立EAE模型。造模后次日即给予相应干预,激素组给予醋酸地塞米松6.25mg·kg-1·d-1,中药低、中、高剂量组分别给予中药液13.33g·kg-1·d-1、26.67g·kg-1·d-1、53.33g·kg-1·d-1,正常组和模型组给予等容量0.9%NaCl溶液,1次/d,连续灌胃14d。干预结束后对大鼠进行神经功能评分,免疫组化法检测视神经组织内MBP表达情况。结果: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神经功能评分明显升高(P<0.01);与模型组比较,激素组与中药中、高剂量组大鼠的神经功能评分均明显降低(P<0.01)。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视神经MBP表达明显降低(P<0.01),激素组和中药低、中、高剂量组MBP表达水平均明显高于模型组(P<0.01);激素组与中药高剂量组MBP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中药中、高剂量组MBP表达高于中药低剂量组(P<0.01)。结论:滋阴固本颗粒对EAE大鼠具有防治作用,其作用可能与其增强视神经组织内MBP的表达有关。

  • 标签: 滋阴固本颗粒 实验性自身免疫性脑脊髓炎 视神经 碱性髓鞘蛋白 大鼠
  • 简介:【摘要】目的 探析 PDCA护理对肿瘤患者 PICC置管依从及护理质量的影响。方法 将 2019年 6月至 2020年 2月于本院行 PICC置管治疗的肿瘤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 86例),所有患者以随机数字表法分成 2组,各 43例,对照组行常规护理,实验组行 PDCA护理,随后将 2组间患者依从、护理质量予以对比。结果通过两组护理质量与依从可知,实验组患者中 PICC置管留置时间、维护效果、日常生活影响、护理满意度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而且依从高,差异显赫, P< 0.05。结论 对于 PICC肿瘤置管患者实行 PDCA护理模式,其依从明显提高,护理质量好,值得临床广泛应用。

  • 标签: 肿瘤 PDCA护理 护理质量 PICC置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