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0
181 个结果
  • 简介:写生对于任何绘画门类来说,都是必不可少的用于捕捉对象形象和神态的重要过程和手段,中国画亦无出其外。中国画的主要理论架构约束下所形成的审美价值体系中,对"形""神"概念的阐述分析,决定了写生之于中国画的特定重要地位。对形神进行比较明确阐述的人可以上溯至东晋人物画家顾恺之。"凡生人,亡有手揖眼视而前亡所对者。以形写神而空其实对,荃生之用乖,传神之趋失矣。"①"手挥五弦易,目送归鸿难。"②由此可知,

  • 标签: 中国画 写生 意义 价值体系 以形写神 顾恺之
  • 简介:翁云鹏很早就对电视有兴趣,还是在90年代末,他的油画就以电视为题材。这个题材包括两方面的表现,一个是电视的环境,具体地说是电视机的环境,一般是把电视机放在日常的,甚至是破旧的室内环境中;另一个是电视的内容,也就是电视的图像,这些图像一般是政治性的(这与他后来的影像有关系)。

  • 标签: 图像 影像 寓言 艺术 复制 室内环境
  • 简介:本文主要探讨的是风景这一传统艺术题材在当代所发生的美学与表征转向。首先清理了艺术史上经典的风景美学观的来源及此后对这一美学观念的批判;在此基础上围绕现代主义以来的风景作品及与之相关的研究,探讨了风景艺术所发生的形态与理解方式的转变;最后,针对当前新的艺术创作趋势与特点,本文提出并分析了一种新的当代风景艺术模式,将风景艺术这一传统题材的观念与表征模式拓展到了当代。

  • 标签: 风景 审美主义 数据再造 当代艺术
  • 简介:2006年10月19日至21日,“西安·当代美术批评模式探讨会”在西安美术学院举行。会议由西安美术学院主办,《中国美术馆》、《中国艺术》、《美术报》、《画刊》、《当代美术家》、《美术文献》、雅昌艺术网、樊洲画馆协办,学术部分由西安美术学院艺术研究所策划和组织。本次大会以讨论《西安宣言》、专题发言、学术报告等形式进行,会议由多位学者轮流主持。《西安宣言》提出了此次会议的主要议题——当代美术批评模式探讨,与会代表从美术评论、展览策划、美术出版、美术传播等方面进行了讨论,而对这些会议主题的探讨,将会促使美术批评焕发出新的活力。参加该次会议相关讨论的批评家有杨小彦、王林、冯博一、孙振华、鲁虹、吕澎、朱青生、皮道坚、范迪安、江梅、李建国、王平、沈伟、徐永林、吴鸿、俞可、杨凯、傅晓东、赵孝萱、陈云冈、徐虹、陈孝信、管郁达、张渝、佟玉洁、岳路平、赵农、彭德等。以下为全文正式发表的《西安宣言》。

  • 标签:
  • 简介:处于大数据的时代背景下,传统媒体与新媒体混合的“混媒体”“全媒体”的信息传播体系日渐成型.众多媒体之中,将海量信息数据与受众紧密连接的手机媒体颇受瞩目,被认为可以引领受众从“读图时代”迈入“读屏时代”.手机媒体广告形式多样,短信广告、WAP广告、应用程序广告、二维码广告等等是其主要表现形式.得益于设计观念与科学技术的更新,手机广告也朝着更注重消费者感受与个人体验的方向迈进.随着4G通讯网络时代的到来,立法及监管机制的健全,手机广告将在未来广告市场中发挥愈加重要的作用.

  • 标签: 全媒体 手机媒体 广告设计
  • 简介:柳编艺术是我国传统民间工艺美术门类之一,在产品造型领域取得了诸多突破,体现出器形、体量多样化,器物造型组合化,器物色彩丰富化的时代特征。本文对当代柳编工艺美术品主要造型特征进行了分析、总结,以期为传统工艺的成功发展提供借鉴。

  • 标签: 柳编 工艺美术品 造型特征
  • 简介:马书林简介马书林,现任中国美术馆副馆长、教授、中国美术家协会理事、第三届中国画艺委会委员、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1956年生于沈阳。1977年考入鲁迅美术学院工艺系。1982年毕业留本院任教。曾历任鲁迅美术学院副院长兼附中校长、《美苑》杂志副主编、院学术委员会副主任、中国画硕士研究生导师、辽宁美术家协会副主席。中国画作品多次参加国内外重大美术展览并获奖,出版摄影专集《西藏游踪》、画集《笔墨本无界-马书林画集》、《书林画戏》。

  • 标签: 中国画艺术 “语言转向” 笔墨 中国美术家协会 鲁迅美术学院 学术委员会
  • 简介:徐悲鸿是近现代著名的美术教育家、享誉中外的画家。其一生致力于美术教育和美术改革,并留下了大量的艺术作品.其中有国画、油画、书法、素描等,另外其于诗、文也有很高的建树和修养,这种综合的艺术修养共同构成了徐悲鸿的艺术高度。长期以来,徐悲鸿的这种艺术高度是由其画名支撑的,以至于人们提到徐悲鸿,就想到了他的“画”。其书法在时代背景和康有为的影响下,采用碑帖结合,以碑入行,在碑体行草书的探索上也获得了卓越的成就,形成了“多劲气”与“见天真”的独特书风。长期以来,徐悲鸿的书名被画名所掩盖,下面从时代背景q-分析其书名被掩盖的深层原因。随着艺术文化学的发展,作为徐悲鸿艺术思想重要组成部分的书法,已慢慢地焕发出新的光辉。

  • 标签: 徐悲鸿 书名 主动选择 美术教育家 艺术作品 艺术修养
  • 简介:《江行初雪图》卷被学界普遍认为作于南唐为蔡先生的论点是站不住脚的。是论证南唐画院存在的重要证据,然据我以前考察,实则该画应为宋初画院学生赵斡临摹王维《捕鱼图》之习作。蔡星仪先生对我的上述论点提出了详细商榷意见,本文一一覆案后,认为蔡先生的论点是站不住脚的。

  • 标签: 南唐 李煜 画院 赵幹 《江行初雪图》
  • 简介:在具有五千年悠久历史文化的中国,书法是独具特色的艺术之一。在各类艺术宝库中,书法艺术的形式最为独特。之所以独特,是因为她在最初以结绳记事、刻划符号来表示;以后随着历史的沿革、人们在劳动、生活中又不断地创造,逐渐由象形、指事、形声、会意、转注、假借发展到今日的通用文字。在此基础上,又通过古代书法家借助大自然赋予的意象,使文字的功能升华,达到能圆满地表达作者的意境和抒发作者的感情的高度而自成体系,而有别于其它任何艺术。

  • 标签: 书法艺术 时代性 民族性 历史文化 结绳记事 刻划符号
  • 简介:本文在服务经济与体验经济高速发展背景下探讨公共设计的新思路,明确公共设计的定义,从公共空间及环境设计、公共设施及服务设计、公共艺术设计等方面进行研究,揭示互联网、移动互联网及物联网的技术及趋势给公共设计带来的变革。

  • 标签: 服务经济 体验经济 公共设计 服务设计 体验设计
  • 简介:四川美术学院的教学和创作有自己的特色,这源于川美勇于探索,勇于尝试的精神。"时代质感——四川美术学院作品展"不仅呈现了四川美院过去辉煌的成果,更加表明川美将在原来的基础上继续跨步前进。

  • 标签: 学院美术 艺术教育 教学实验
  • 简介:历史常常会和我们开这样的玩笑,由于某种偶然的机遇,一些本来无足轻重的小人物成了后人永志记忆的对象.例如清初民间画师沈南蘋,他在雍正九年(1731)东渡扶桑、鬻画授艺后,其勾染工整、赋色浓艳的写实花鸟画便在异

  • 标签: 日本江户时代 写实主义 日本学者 西画影响 紫石 文人画家
  • 简介:2001年10月亚太经济合作组织在上海举行的APEC峰会,其主题是"新世纪,新经济:在全球化中发展".这是一个信号,新经济的时代已经到来.面对"新经济",设计教育应该如何适应、如何改革?本文提出了这一问题,并进行了一般思考.

  • 标签: 新经济 旧经济 新经济时代 设计教育
  • 简介:所谓“工业题材绘画”似乎是中国才有的一个题材品种,因为从世界艺术史的范围来看,与工业有关的绘画,在其早期,也就是说在近代工业化运动开始萌动的时期,机器、大工业化生产,以及与之相关的近代工业社会机制,就已经成为了一种与人的本性相违背的异化力量。近代工业文明所代表的大机器生产的方式,首先是与人无限增长的、贪婪的欲望相关联的,在西方近代文学、艺术中,大量的作品都将近代西方的社会动荡、贫富分化、战争等等,

  • 标签: 工业题材 工业时代 绘画 近代工业化 抒情 机器生产
  • 简介:在哲学诠释学看来,艺术经验不是一种科学经验,而是一种诠释学经验,重视经验自身的历史性(境遇性)和辩证的否定性,以对话方式呈现,因而是一种可以开启无限意义的有限经验。以游戏方式存在的艺术作品在自我再现和表现中,与接受者同构而成,明显具有一种境遇性和对话结构,本质上属于一种诠释学经验。将艺术经验理解为一种诠释学经验,必然会带来对艺术经验的全新理解,并由此导致一场美学观念革命。

  • 标签: 艺术经验 美学 诠释学
  • 简介:四川美术学院未来的发展,不仅需要创新,更需要回溯悠久的历史传统,在当代现实和丰富历史的交叉轴中,寻求灵感和资源。

  • 标签: 创新 历史传统 当代
  • 简介:四川美术学院具有持续性的全国影响。作者作为1982年、1984年和今天展览的见证者,见证了川美30多年的创作历程。中国当代艺术开场是从川美开始的,"伤痕"与"乡土"之后,四川美院在各个不同的历史时期都有新的艺术家涌现,都有代表性的作品,没有断代,有很好的创作传统,这尤其难得。

  • 标签: 学院艺术 学统
  • 简介:"笔墨当随时代"是清初大画家石涛在《大涤子题画诗跋·跋画》中首先提出的,他的原文是:"笔墨当随时代,犹诗文风气所转。上古之画迹简而意淡,如汉魏六朝之句然;中古之画如晚唐之句,虽清洒而渐渐薄矣;到元则如阮籍、王粲矣,倪黄辈如口诵陶潜之句,悲佳人之屡沐,从白水以枯煎,恐无复佳矣。"石涛所说的"笔墨",当然不是指狭义上的用笔和用墨,而是指大"艺术"的范畴。

  • 标签: 大涤子题画诗跋 石涛 汉魏六朝 法国艺术 用墨 画迹
  • 简介:四川美院艺术创作上的成就,得益于多个因素,是对原有文脉的拓展与延伸,体现了对时代、社会的关注,自由、包容的创作氛围,传承与超越的激情,以及发散与聚合所释放出的能量。

  • 标签: 学院艺术 现实 自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