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3
56 个结果
  • 简介:媒介素养研究在国内已走过10个年头,学界在介绍国外媒介素养理念及实践的同时,从不同视角探讨了我国开展媒介素养教育的必要性及路径,但普遍认为我国没有媒介素养教育历史可以追溯,该理念为舶来品。本文对此提出异议,作者通过文献研究及深度访谈,分析了我国,尤其是北京地区高校自上个世纪80年代以来开设的电影公选课,认为30年来我国高校开展的电影公选课可视为原生性的媒介素养教育实践,并就其自身特点和历史发展脉络与国外媒介素养教育进行比较分析及批判性解读。

  • 标签: 中国媒介素养教育 高校电影公选课 原生性 本土性
  • 简介:“与其在悬崖上展览千年,不如在爱人肩头痛哭一晚”,1981年6月,当代女诗人舒婷在长江之滨写下著名的《神女峰》一诗。一年之后,新诞生的《三峡晚报》将“与其在别处仰望,不如在这里并肩”刻在了报纸发展的初始。此后,三峡阔,晚报情长。2012年,《三峡晚报》跨入弱冠之年。这20年,改革开放高潮迭起、宜昌经济高速发展,作为城市的名片——《三峡晚报》心怀为民之心,肩扛如椽之笔,在鄂西大地生根、成长……唯一不变的,就是面对不断变化的报纸生态环境,始终心怀改变创新之心,并付诸行动。,

  • 标签: 《三峡晚报》 纪实 创办 经济高速发展 报纸发展 《神女峰》
  • 简介:《广州日报》一直坚持办高格调、走主流路线的严肃大报的办报方针,已成为广东乃至全国报业市场上的主导传媒.'好看、重要、有用'三个基本要素使《广州日报》成为具有'必读性'的一份报纸.文章绘声绘色,包装色香俱全,体现了'好看';报道关注群众生活息息相关的现实问题、政策调整,体现了'重要性';蕴涵了各种各样消费信息的大量广告则体现了'有用性'.

  • 标签: 广州日报报业集团 《广州日报》 新闻报道 报道策划 人文关怀
  • 简介: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明确提出,要深化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加强中国特色新型智库建设。2018年3月,原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印发《关于加快新闻出版行业智库建设的指导意见》,鼓励主流新闻出版单位建设媒体型智库。这既是对主流媒体已有探索的充分肯定,也为主流媒体开展智库建设提供了政策指引。

  • 标签: 南方报业传媒集团 主流媒体 智库 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 智慧 新闻出版行业
  • 简介:作为我国政治生活中的重要事件,全国两会一直都是观察我国政经动态、政策走向的重要窗口,因此,每年全国两会都会吸引数以千计的中外记者前往采访。各大媒体也都把这样每年一次的战役性报道看成是检验媒体实力、展示媒体形象的一次重要机会。每年两会期间,会场内外都进行着硝烟弥漫的媒体大战。

  • 标签: 全媒体 立体化传播 两会 传媒集团 道观 报业
  • 简介:没有预警,没有前兆,2004年12月26日,一场由印度洋地震引发的海啸,造成历史性悲剧.2005年1月4日,CCTV播出了一位北京游客张磊在泰国海滩拍摄的海啸DV画面.让人深思的是游客都不知道发生了什么,还把汹涌的海潮当作难得的"美景"欣赏、拍摄.当他们撤退到安全地区看了当地电视才知道真相.

  • 标签: 灾害预警 媒体 应急机制 北京电视台
  • 简介:百年奥运,举世瞩目。从8月6日到8月25日,新华日报除在要闻版突出报道之外,还刊出20期《奥林匹克风》特刊,124个专版(其中6个影像版)。一篇篇精彩飞扬的报道,一张张鲜活动感的图片,一个个富有创意的版式,新华日报以文字、镜头和版面将无与伦比的“北京时刻”一一记录与定格,出新、出色、出彩、出规模地打了一场漂亮的北京奥运报道战,为读者送上了一道丰盛的视觉奥运饕餮大餐。从版面美学角度看,无论头版的编排筹划,还是特刊的报头版式,可以说,在整个信息处理上,包括对整体风格的把握上,较以往又有了突破、有了创新。本文试图就新华日报的奥运版面编排实践为例,探讨当下地方党报如何在版面上表现重大事件新闻亮出独特创意的操作技巧和实战策略。

  • 标签: 北京奥运会 版面编排 新华日报 设计特色 视觉 奥林匹克
  • 简介:2007年10月至11月,首届“四川卫视俱乐部杯·SBG网络主持人选拔大赛”在四川的七所高校举行,活动过程通过四川卫视、四川电视台第四频道、第六频道、公共频道、四川广播电台岷江音乐频率、四川广播电视报等多家媒体推出。本次大赛由四川广播电视集团神韵在线、四川卫视俱乐部承办。活动通过报道人才选拔的过程,既是四川广电与高校的互动,也是对四川广电的节目改革、主持人素质提高、节日源提供等方面进行的一次探索,是电视媒体品牌和网络资源联姻的典范实践。

  • 标签: 四川电视台 主持人选拔 网络资源 广电集团 媒体品牌 大赛
  • 简介:2015年4月9日下午,由北京大学影视戏剧研究中心主办的"批评家周末"文艺沙龙举行了"粉丝经济·青年文化·电影本体——关于综艺电影的深度思考"学术研讨。本次学术研讨由北京大学艺术学院副院长、博士生导师陈旭光教授主持。本次研讨主讲刘强博士在归纳和区分了综艺电影的含义和类型后,结合大量的例证和具体分析,将综艺电影的艺术特征归纳为:纪录片式的跟踪拍摄和细节展现。

  • 标签: 青年文化 文艺沙龙 学术综述 戏剧研究 跟踪拍摄 特征归纳
  • 简介:<正>北京广播学院新闻系播音教研室于一九七九年八月二十七日在广播学院召开了全国部分省市播音员播音语言表达座谈会。应邀参加会议的有十七个省市的播音员代表,会议历时二十一天。在这次座谈会上,播音专业的教师和来自部分省市的播音员交流了播音语言表达方面的经验,探讨了播音的有关问题,并对广院播音教材《播音基础(语言表达部分)》提出了修改的意见。这些宝贵的意见和建议对促进播音理论的研究,提高教学质量都起了一定的作用。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精神鼓午下,大家始终解放思想,畅所欲言,各抒己见。

  • 标签: 播音员 语言表达 座谈会 有关问题 广播 教学质量
  • 简介:基于对北京市郊区农民宣讲团的组织者、组织过程、宣讲者、培训者访谈资料分析,研究发现,作为个体农民的文化传播实践,既是一个被引导的过程,也是一个主动参与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政府一方面对农民的文化生产与传播进行引导,另一方面,农民作为演讲者自身,从个体主义的视角,对乡村文化进行再生产与再传播,在乡村文化再生产与传播实践过程中,形成了显性的制度引导和隐性的个体文化传播实践之间的合作与冲突。这种合作与冲突,也构成了乡村基层治理中的一种新路径。

  • 标签: 乡村治理 乡村文化 生产与传播 农民 宣讲团
  • 简介:农民观念的提升是一个农民主动参与和"反被动参与"的过程,他们以行为"对抗"社会组织和媒介对他们的想象,同时又依靠他们作为传统价值观念携带者的"优势",对政府、培训者、基层管理者进行"反想象",这种"反想象"带有一种失去土地之后的灵魂漂移的意识,也带有一种"被动个体化"之后的无奈心理。在这种现代化过程中,在地方知识、地方时间和地方空间中,如何在农民的媒介消费与生存伦理中找到结合点,以及如何在外来者的信息提供和农民的信息反需求之间更新培训知识体系,是认知中国农民现代化转型的一种重要途径。

  • 标签: 农民观念 信息需求 现代化 个体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