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呼吸合胞病毒(RSV)肺炎患儿血清IgA、IgG、IgM水平变化的临床意义。方法抽取2015年11月至2020年10月郑州大学附属郑州中心医院收治的332例呼吸感染患儿。根据患儿血清是否存在RSV,将其分为RSV组(138例)与非RSV组(194例),检测并比较RSV组与非RSV组患儿血清IgM、IgA与IgG水平及阳性率。根据年龄不同将RSV组患儿分为在5~9岁RSV患儿组(12例)、12个月~5岁RSV患儿组(28例)、6~12个月RSV患儿组(48例)及0~6个月RSV患儿组(50例),比较4组患儿的IgM、IgA与IgG阳性率。结果与非RSV组比较,RSV组患儿IgM(t=10.776,P<0.001)与IgG水平(t=7.703,P=0.010)均降低,IgA(t=11.853,P<0.001)水平升高。在4个不同年龄RSV患儿组中,5~9岁RSV患儿组的IgG的阳性率(χ2=26.211,P<0.001)与IgA的阳性率(χ2=26.906,P<0.001)最高;12个月~5岁RSV患儿组的IgA的阳性率最高(χ2=26.906,P<0.001)。结论RSV感染肺炎患儿血清IgG、IgA与IgM水平会发生变化,但IgG、IgA与IgM等三种免疫球蛋白都不能单独用于RSV感染的早期辅助诊断。RSV感染肺炎的早期临床诊断依据影像学、临床症状与体征三种因素联合。

  • 标签: 呼吸道合胞病毒 免疫球蛋白 肺炎
  • 简介:摘要目的利用多重荧光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分析急性下呼吸感染患儿4种病毒:人腺病毒(HADV)、人博卡病毒(HBoV)、人偏肺病毒(HMPV)、人呼吸合胞病毒(HRSV)的感染情况。方法收集1 045例急性呼吸感染的住院患儿鼻咽深部分泌物标本,采用多重荧光RT-PCR进行呼吸病毒4项指标检测,就病毒分布情况、季节因素等方面进行临床流行病学特点分析。结果1 045例患儿中有281例4种呼吸病毒阳性,总阳性率为26.89%;其中单一病毒感染194例(69.04%)、混合病毒感染87例(30.96%),HMPV感染最多,为120例(42.70%)、其次为HRSV感染119例(42.35%);在各年龄组中≤3岁组阳性229例(36.06%),4~7岁组阳性114例(42.22%),≥8岁组阳性63例(45.00%)。从季节分布来看,春、夏、秋、冬四季的检出率分别为25.68%、28.24%、49.34%、65.57%。结论多重荧光RT-PCR法能快速检测乌鲁木齐地区儿童急性呼吸病毒,呼吸病毒感染主要为HMPV和HRSV感染;呼吸病毒患儿感染率最高年龄段为≥8岁;以秋季和冬季为呼吸病毒感染高发期。

  • 标签: 呼吸道感染 呼吸道合胞病毒 流感病毒 博卡病毒 偏肺病毒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胸腔内肿瘤剔除术患者术后呼吸感染危险因素及干预措施。方法2017年1月至2018年12月选取寿光市人民医院收治的行胸腔镜肿瘤剔除术患者128例,记录患者术后呼吸感染发生情况,应用单因素及Logistic多因素分析患者术后呼吸感染发生危险因素。结果胸腔内肿瘤剔除术患者术后呼吸感染发生率15.62%(20/128)。经单因素分析可知,年龄>60岁、合并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术前肺功能异常、吸烟、合并低蛋白血症、合并糖尿病、术后引流时间>3 d、手术时间>120 min、术前预防应用抗生素、术前健康指导是胸腔内肿瘤剔除术患者术后呼吸感染的相关因素(P<0.05)。经Logistic多因素分析可知,合并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吸烟、合并低蛋白血症、合并糖尿病、术后引流时间>3 d、是胸腔内肿瘤剔除术患者术后呼吸感染危险因素(P<0.05),而术前预防应用抗生素、术前健康指导则是胸腔内肿瘤剔除术患者术后呼吸感染的保护因素(P<0.05)。结论引起胸腔内肿瘤剔除术患者术后呼吸感染的危险因素较多,术前预防应用抗生素,对患者加强健康教育,将有助于预防患者术后呼吸感染。

  • 标签: 胸腔内肿瘤剔除术 术后呼吸道感染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老年下呼吸感染患者铜绿假单胞菌对常用抗菌药物的耐药性。方法选取2018年2月至2019年5月本院所收治老年下呼吸感染患者110例,进行痰标本细菌培养,对其中铜绿假单胞菌进行体外药敏试验,并对试验结果进行分析。结果110例老年下呼吸感染患者中共计分离得到铜绿假单胞菌60株,检出率为54.6%;60株铜绿假单胞菌对庆大霉素的耐药率高达63.3%,其次为妥布霉素、哌拉西林、环丙沙星等;对氨曲南的耐药率最低,仅为13.3%;15例β-内酰胺酶阳性铜绿假单胞菌体外药敏试验结果显示,其对于庆大霉素、妥布霉素、哌拉西林、环丙沙星、哌拉西林/他唑巴坦的耐药率均为100.0%,其次为头孢吡肟、阿米卡星、头孢哌酮,以氨曲南最低,耐药率仅为20.0%。结论铜绿假单胞菌对于庆大霉素、哌拉西林、头孢哌酮等常用抗生素均具有较高的耐药性,但其中氨曲南对此类致病菌仍可表现出明显的抗菌活性,可作为替代药物用于铜绿假单胞菌感染所致的老年下呼吸感染患者的临床治疗。

  • 标签: 呼吸道感染 假单胞菌,铜尿 微生物敏感性试验
  • 简介:摘要IBD的肠外表现多种多样,可累及各个系统。呼吸系统受累最常见的是亚临床型肺部损伤,表现为影像学或肺功能检测中偶然发现异常。虽然临床上有意义的IBD相关肺部疾病不常见,但伴有呼吸系统症状的IBD患者却具有较高的死亡率,故临床医师需高度警惕。IBD累及呼吸的发病机制尚不明确,可能与IBD自身因素相关,亦可能与IBD治疗药物诱发相关,临床上较难区分,若患者停药后呼吸系统症状迅速缓解则提示多由药物诱导所致。

  • 标签: 炎性肠疾病 肠外表现 呼吸道 治疗药物
  • 简介:摘要口腔科临床诊疗中气溶胶污染有导致呼吸传染病院内交叉感染的潜在风险。本文通过纵向文献综述,说明在口腔科环境下,绝大多数呼吸传染病的气溶胶传播途径是机会性的,因此可防可控。同时横向综合了美国、澳大利亚和世界卫生组织的牙科感染防控措施,为制定我国的口腔感染防控策略提供参考。

  • 标签: 气溶胶 呼吸道传染病 口腔科 感染控制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气管插管全身麻醉术后下呼吸感染的病原菌特点。方法选择诸暨市人民医院2016年1月至2017年12月择期在气管插管全身麻醉下手术患者6 000例,将术后下呼吸感染151例作为感染组,术后未发生下呼吸感染者5 849例为对照组。检测下呼吸分泌物病原菌并进行药敏试验。结果气管插管全身麻醉手术患者6 000例中发生术后下呼吸感染151例,术后下呼吸感染率为2.52%。术后下呼吸感染病原菌中革兰阴性菌74株,占81.32%,主要为铜绿假单胞菌24株和鲍曼不动杆菌21株,分别占26.37%和23.08%;革兰阳性菌16株,占17.58%,主要为金黄色葡萄球菌9株,占9.89%;白色假丝酵母菌1株,占1.10%。铜绿假单胞菌对头孢他啶和头孢哌酮的耐药率分别为83.33%和79.17%,鲍曼不动杆菌对头孢哌酮和头孢他啶的耐药率分别为85.71%和76.19%。金黄色葡萄球菌对红霉素的耐药率为100.00%,对青霉素G的耐药率为88.89%。结论气管插管全身麻醉术后下呼吸感染患者病原菌以革兰阴性菌为主,主要革兰阴性菌对头孢他啶和头孢哌酮耐药率较高。

  • 标签: 麻醉,全身/副作用 插管法,气管内 呼吸道感染 病原菌 抗药性,微生物 外科手术/副作用 头孢菌素
  • 简介:摘要呼吸合胞病毒(respiratory syncytial virus,RSV)在全球造成了严重的疾病负担,特别是在年龄小于2岁的儿童中。目前仍没有安全有效疫苗和特异性的抗病毒药物可供使用。了解病毒感染宿主细胞的机制,可为研发新型抗RSV药物提供靶点。近年来,靶向融合蛋白阻止病毒进入和靶向病毒RNA依赖的RNA聚合酶抑制病毒复制是RSV抑制剂及单克隆抗体研究热点。此外,以宿主因子为靶点研发抗RSV药物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本文就RSV感染的致病机制、药物作用靶点及其代表药物做一概述。

  • 标签: 呼吸道合胞病毒 药物靶点 病毒抑制剂 单克隆抗体
  • 简介:摘要目的明确2018-2019年广东地区急性呼吸感染人群的病原谱,并了解其流行病学特征和感染特点,为防控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2018年5月至2019年5月,以广东地区200余家医院送检至金域医学检验中心的急性呼吸感染患者鼻咽拭子为标本,应用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技术进行流感病毒、鼻病毒、腺病毒等10余种常见呼吸病原体检测,描述其流行情况,其中流感病毒流行数据与国家流感中心发布的南方地区监测数据进行比较。结果广东地区呼吸感染人群检出率最高的是呼吸合胞病毒(14.69%),其次是腺病毒(13.98%)、EB病毒(10.09%)、甲型流感病毒(9.31%)、柯萨奇CA16病毒(7.99%)、肺炎支原体(6.44%)、副流感病毒(6.18%)、巨细胞病毒(6.16%)、鼻病毒(5.91%)。同时,人鼻病毒、EB病毒、甲型流感病毒、呼吸合胞病毒、腺病毒等病原体检出率在秋季(9~11月)开始明显上升,但乙型流感病毒、副流感病毒在冬季后检出率才有明显上升。另外,本研究中甲型流感病毒检出率高峰有2个(分别为2018年22~26周和2018年48周至2019年18周),后者与国家流感中心南方地区的发布高峰(2018年45周至2019年18周)相近。但在流感散发的时间段,本研究监测到的平均阳性检出率(5.88%)高于国家流感监测中心(1.04%)。结论总体上,广东地区呼吸感染人群病原谱丰富,其中本地区呼吸感染儿童呼吸合胞病毒的检出率高达19.48%。临床医师诊疗过程中应注意尽快明确病原体,减少儿童肺炎的发生。另外,本地区呼吸病原体季节流行规律比较明晰,可以为防控工作提供科学依据。

  • 标签: 急性呼吸道感染 病原谱 监测
  • 简介:摘要目的对儿童下呼吸流感病毒感染所致的危重症病例临床特征进行分析,旨在提高对流感危重症的认识,为临床早期识别及诊治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回顾分析2018年10月至2019年10月深圳市儿童医院收治入院的下呼吸流感病毒感染危重症病例(危重症组)30例,并将其临床资料与下呼吸流感病毒感染的普通重症病例(普通重症组,n=40)进行比较。结果危重症患儿以小于5岁多见(19例,63.33%),以男孩为主(25例,83.33%)。与普通重症组相比,危重症夏季发生比例明显升高(χ2=7.050,P=0.008),肺部湿啰音发生率明显升高(χ2=5.222,P=0.022),出现重症肺炎比例明显增加(χ2=32.651,P<0.001),危重并发症中呼吸衰竭多见(18例,60.00%),出现塑型性支气管炎比例显著升高(χ2=7.797,P=0.005)。危重症组患儿血常规以中性粒细胞增高为主,中性粒细胞绝对值高于普通重症组(Z=-3.805,P<0.001),CRP升高比例显著增加(χ2=5.833,P=0.016);灌洗液培养以肺炎链球菌为主(9例,30.00%),EB病毒检出比例高于普通重症组(χ2=6.909,P=0.009)。结论下呼吸流感危重症多见于5岁以下儿童,夏季高发,当肺部出现湿啰音,血常规以中性粒细胞增高为主,CRP升高明显,特别是合并肺炎链球菌、EB病毒感染时需警惕危重症的发生,密切关注呼吸系统的重症肺炎、呼吸衰竭、塑型性支气管炎并发症,早期抗病毒治疗,控制合并感染,积极给予对症治疗、生命支持能改善预后。

  • 标签: 儿童 下呼吸道感染 流感病毒 危重症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河北省儿童医院呼吸感染的病原体流行病学特点。方法选取河北省儿童医院2019年呼吸感染患儿848例,采集标本为鼻拭子、痰液、支气管肺泡灌洗液。检测11种病原体,包括鲍曼不动杆菌、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肺炎链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流感嗜血杆菌、结核分枝杆菌复合群、铜绿假单胞菌、肺炎支原体、嗜麦芽窄食单胞菌。对所得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病原学检测阳性率为49.8%。支原体感染检出率为15.0%,其次为多重感染(10.3%)。肺炎支原体在支气管肺泡灌洗液中检出率最高,革兰阳性菌、革兰阴性菌均在鼻拭子中检出率最高。年龄因素与支原体感染相关,学龄期组支原体感染的阳性率明显高于婴幼儿组(37.1%比10.8%,χ2=65.759,P<0.05)。不同季节病原菌的检出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9.049,P=0.004)。结论河北省儿童医院2019年呼吸病原的检出率为49.8%,支原体是最主要的病原体。肺炎支原体在支气管肺泡灌洗液中检出率最高。年龄因素与肺炎支原体感染相关。秋季病原菌检出率最高。

  • 标签: 儿童 感染 病原体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福州市病毒性急性呼吸感染(acute respiratory infection, ARI)病原谱及其流行特征。方法收集2019年福州市三家不同类型医院的ARI病例信息并采集呼吸标本,采用实时定量荧光PCR(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PCR)对标本进行腺病毒(adenovirus, AdV)、博卡病毒(human bocavirus,HBoV)的检测,采用实时定量荧光RT-PCR(reverse transcription-PCR,RT-PCR)对标本进行甲型、乙型流感病毒(influenza virus A/B, IFV-A/B)、呼吸合胞病毒(respiratory syncytial virus,RSV)、副流感病毒1~4型(parainfluenza virus 1~4,PIV-1~4)、偏肺病毒(human metapneumovirus,HmpV)、冠状病毒(coronavirus,CoV)-229E/OC43/HKU1/NL63、鼻病毒(rhinovirus,RV)的检测,应用卡方检验、Fisher精确检验分析ARI病例流行病学特征。结果726例ARI病例的316例(43.53%)标本中检出病毒,其中40例为双重感染,9例为三重感染,不同年龄组的病毒检出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检出的主要病毒病原体为IFV(12.40%),其次为Adv(10.61%)、RV(8.82%)、RSV(5.51%)等。AdV在男性ARI病例中的感染更为常见,IFV-B、PIV、RSV、RV、AdV在儿童中的检出率更高,IFV、RSV、RV有明显的季节性分布。结论福州市ARI病例的主要病毒病原包括IFV、AdV、RV、RSV等,不同病毒检出率存在年龄和季节分布差异。

  • 标签: 急性呼吸道感染 病毒 病原 流行病学
  • 作者: 康琳琳
  • 学科: 医药卫生 >
  • 创建时间:2023-05-31
  • 出处:《中国结合医学》2023年第5期
  • 机构:赣州市人民医院儿科,江西赣州341000
  • 简介:目的:探究分析优质护理干预在小儿雾化吸入治疗呼吸感染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随机抽选我院从2019年6月份到2022年6月份的收治的80例呼吸感染患儿,将这80例患儿分为两组,一组普通组采用常规护理,另一组研究组采用优质护理,各组人数均为40例。比较两组肺功能指标和症状缓解情况。结果:研究组FEV1、FVC、SaO2高于普通组;研究组咳嗽缓解时间、退热时间、肺部哕音消失时间短于普通组(P<0.05)。结论:优质护理在常规护理干预基础上,将小儿雾化吸入治疗呼吸感染护理工作更精细化,经过两组干预后患儿肺功能指标和小儿配合度结果相比研究组采用的优质护理干预更加高效,更加的有利于让患儿的身体和精神得到充分的发展。这对帮助小儿成功地进行雾化吸入治疗有非常好的影响。

  • 标签: 小儿雾化吸入治疗;呼吸道感染;优质护理干预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广州地区呼吸过敏性疾病与呼吸感染性疾病患者屋尘螨合并烟曲霉致敏情况,并分析屋尘螨过敏原和烟曲霉过敏原合并致敏与哮喘、过敏性鼻炎、过敏性鼻炎合并哮喘、肺炎、上呼吸感染、支气管炎、血清总免疫球蛋白E(total Immunoglobulin E,tIgE)及年龄的相关性,为广州地区呼吸过敏性疾病与呼吸感染性疾病的预防和治疗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收集2017年4月至2021年6月期间就诊于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的门诊或住院部,同时采用ImmunoCAP系统检测了屋尘螨和烟曲霉并且确诊为呼吸过敏性疾病与呼吸感染性疾病患者2 535例,年龄范围1~84岁、中位数年龄5岁、平均9岁;分为≤3岁组n=894例,4~6岁组n=721例,7~18岁组n=615例,19~49岁组n=207例,>49岁组n=98例;男性1 596例(62.96%),女性939例(37.04%)。呼吸过敏性疾病组1 279例,呼吸感染性疾病组1 256例;不同疾病组具体分为哮喘组411例、过敏性鼻炎组458例、过敏性鼻炎合并哮喘组410例、肺炎组463例、上呼吸感染组299例及支气管炎组494例,分析屋尘螨、烟曲霉单一致敏和两者合并致敏阳性率及屋尘螨和烟曲霉特异性IgE(specific IgE,sIgE)、tIgE水平差异。连续变量用Mann-Whitney U检验;分类资料用χ²检验或者Fisher精确检验进行统计分析。结果1 313例(51.79%)患者为屋尘螨过敏原sIgE阳性,65例(2.56%)为烟曲霉过敏原sIgE阳性,50例(1.97%)为两者同时阳性。呼吸过敏性疾病组中877例(68.57%,877/1 279)为屋尘螨过敏原sIgE阳性,57例(4.46%,57/1 279)为烟曲霉过敏原sIgE阳性,44例(3.44%,44/1 279)为两者同时阳性;呼吸感染性疾病组中436例(34.71%,436/1 256)为屋尘螨过敏原sIgE阳性,8例(0.64%,8/1 256)为烟曲霉过敏原sIgE阳性,6例(0.48%,6/1 256)为两者同时阳性。在单一致敏中,过敏性鼻炎伴哮喘组中屋尘螨过敏原sIgE致敏率最高,为80.24%(329/410)。男性患者屋尘螨过敏原sIgE阳性率为53.76%(858/1 596),女性患者阳性率为46.22%(434/939),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²=13.449,P<0.001)。在合并致敏中,哮喘患者(5.35%,22/411)对屋尘螨合并烟曲霉致敏阳性率最高,其次是过敏性鼻炎患者(3.06%,14/458)、过敏性鼻炎伴哮喘(1.95%,8/410)。呼吸感染性疾病,如肺炎(0.43%,2/463)、上呼吸感染(0.33%,1/299)及支气管炎(0.61%,3/494)屋尘螨合并烟曲霉阳性率极低。学龄前儿童患者(≤3岁组,0.34%,3/894;4~6岁组,0.97%,7/721)屋尘螨合并烟曲霉致敏阳性率显著低于青少年和成人患者(7~18岁组,3.58%,22/615;19~49岁组,6.28%,13/207;>49岁组,5.10%,5/98)。在屋尘螨和烟曲霉合并致敏的患者中,屋尘螨sIgE水平在各个级别均有分布,烟曲霉sIgE水平主要在1、2和3级。结论呼吸过敏性疾病如哮喘、过敏性鼻炎及过敏性鼻炎伴哮喘患者屋尘螨合并烟曲霉致敏阳性率更高,提示在临床中应该重视哮喘和过敏性鼻炎患者同时合并屋尘螨和烟曲霉致敏,尤其是成年人更容易屋尘螨合并烟曲霉致敏。

  • 标签: 屋尘螨 烟曲霉菌 免疫球蛋白E 过敏原 过敏性疾病
  • 简介:摘要目的本研究旨在通过对呼吸机管路不同更换频率,呼吸机管路细菌学及下呼吸细菌学的研究分析,为ICU感染控制及有创机械通气患者人工气护理措施制定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前瞻性随机抽样调查研究方法,入选2012年12月至2015年12月入住昆明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急诊重症加强治疗病房(EICU)接受有创机械通气≥3 d的患者,根据患者更换呼吸机管路频率分为3 d组、7 d组和10 d组,比较各组患者呼吸机管路细菌学及下呼吸细菌学相关性。结果呼吸机管路中检出的细菌以革兰氏阴性杆菌为主,检出率最高的是鲍曼不动杆菌(47.0%),其次为肺炎克雷伯菌(16.7%)和铜绿假单胞菌(12.1%);下呼吸细菌检出与呼吸机管路细菌检出具有一致性,检出最高为鲍曼不动杆菌(59.6%),其次为肺炎克雷伯菌(19.1%)和铜绿假单胞菌(12.8%)。3 d组呼吸机延长管、呼气段、吸气段、呼气段积液杯、吸气段积液杯的细菌检出率分别为36.7%、36.7%、33.3%、33.3%、20.0%;7 d组细菌检出率分别为73.0%、67.6%、62.2%、62.2%、54.1%;10 d组5个管路部位的细菌检出率均为90.3%。3 d、7 d和10 d组的下呼吸细菌检出阳性率分别为30.0%、48.6%、64.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呼吸机管路使用时间越长,管路细菌污染程度越严重,下呼吸细菌检出率越高。

  • 标签: 机械通气 呼吸机管路 呼吸道感染 细菌学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宁波市儿童呼吸感染病原体的流行特征,为临床防控和诊治提供参考依据。方法收集2019年7~10月份间宁波市妇女儿童医院就诊急性呼吸感染患儿的标本共3 103例,通过基于毛细电泳的多重RT-PCR法检测常见的13种呼吸病原体,并对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3 103例患儿中2 053例呼吸病原体检测阳性,总阳性率为66.16%。检出率前3位分别为肺炎支原体(Mycoplasma pneumoniae, Mp)33.19%(1 030/3 103)、鼻病毒(human rhinovirus, HRV)24.20%(751/3 103)和腺病毒(human adenovirus, HADV)8.77%(272/3 103)。病原体在男性患儿和女性患儿中的检出率分别为65.70%(1 157/1 761)和66.77%(896/1 342),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386, P=0.535);在年龄≤1岁组、1~≤3岁组、3~≤6岁组和6~≤16岁组检出率分别为58.02%(626/1 079)、74.37%(589/792)、73.78%(543/736)和59.48%(295/496),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84.770, P=0.000);7~10月份检出率依次为71.64%(341/476)、68.81%(536/779)、67.01%(648/967)和59.93%(528/88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24.395, P=0.000);单一感染率为52.30%(1 623/3 103),2种及以上病原体混合感染率为13.86%(430/3 103),其中以2种病原体混合感染多见。结论宁波市儿童呼吸病原体检出以Mp和HRV为主,病原体检出率在不同年龄阶段和不同月份间存在一定差异。

  • 标签: 儿童 呼吸道病原体 多重RT-PCR法
  • 作者: 逄锦香
  • 学科: 医药卫生 >
  • 创建时间:2023-05-16
  • 出处:《中国药理学报》2023年第5期
  • 机构:青岛市黄岛区妇幼保健院,山东 青岛 266400
  • 简介:目的:探讨小儿急性上呼吸感染实施健康教育的临床价值。方法:对我院2020年3月-2021年8月收治的46例小儿急性上呼吸感染患儿作为此次研究病例,用计算机表法的形式将患儿分组实验组与参照组,参照组行常规护理,实验组行健康教育干预,比较两组患儿的依从性,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并对比两组家属的健康知识评分、护理满意度评分。结果:实验组依从性(96.88%)高于参照组(71.88%),实验组健康知识评分与护理满意度评分高于参照组,实验组不良反应发生率(6.25%)低于参照组(31.25%),差异呈P<0.05。结论:将健康教育干预措施应用在小儿急性上呼吸感染中的效果确切,可舒缓患儿不适,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健康教育;小儿急性上呼吸道感染;不良反应
  • 简介:摘要目的建立经呼吸雾化定量吸入生物气溶胶暴露模型,研究炎症应激损伤敏感性早期评价指标。方法以铜绿假单胞菌(ATCC15692)为模拟生物气溶胶,6周龄雄性SD大鼠为暴露对象。将实验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24只,无菌磷酸盐缓冲液(PBS)雾化暴露;低剂量暴露组28只,1.6×104 cfu/ml ATCC15692雾化暴露;中剂量暴露组40只,8.0×104 cfu/ml ATCC15692雾化暴露;高剂量暴露组48只,1.6×105 cfu/ml ATCC15692雾化暴露。Masson染色检测肺组织弹性纤维,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ELISA)检测血清C-反应蛋白(CRP)、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10(IL-10)、降钙素原(PCT)、血清淀粉样蛋白A(SAA)、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CC16蛋白(CC16)分泌水平。结果与对照组比较,暴露后实验组CRP、IL-6、PCT、SAA、TNF-α和CC16血清分泌水平明显升高,中剂量暴露组升高更显著(t=-4.71~-14.88,P<0.01;t=-9.28~-28.29,P<0.01;t=-6.04~-12.97,P<0.01;t=-8.93~-19.12,P<0.01;t=-9.65~-148.76,P<0.01;t=-8.91~-11.90,P<0.01);实验组血清IL-10浓度在暴露后24、48、72 h 3个检测时间点下降明显,中剂量暴露组下降更显著(t=-6.74~28.86,P<0.01),在暴露后144 h则明显升高(t=-4.06~-6.12,P≤0.01)。同一实验剂量组不同时间点比较,CC16血清浓度测量值总体呈下降趋势,低剂量暴露组暴露后24~48 h内下降明显(t=2.78,P=0.05),中剂量暴露组第144 h下降显著(t=4.41,P=0.01);中剂量暴露组血清TNF-α浓度测量值在暴露后48 h下降显著(t=4.56,P=0.01);2个实验剂量组血清IL-6测量值暴露后24~72 h内呈升高趋势,暴露后144 h则显著下降(t=5.91~28.45,P<0.01);低剂量暴露组血清CRP、PCT、SAA浓度在整个测量时程内呈升高趋势,而中剂量暴露组在暴露后72 h内先升高、在暴露后144 h显著下降(t=2.10~22.27,P<0.01)。结论生物气溶胶定量雾化吸入暴露可有效诱导呼吸系统炎性应答,血清CRP、IL-6、IL-10、PCT、SAA、TNF-α和CC16分泌水平随时间变化规律明显,可作为生物气溶胶吸入暴露早期评估敏感候选指标。

  • 标签: 生物气溶胶 呼吸道定量暴露 炎症应激 炎症因子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新型冠状病毒疫情常态化期间北京地区儿童常见呼吸病原体的流行特征改变。方法收集2020年1—12月因急性呼吸感染就诊于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的9 728例患儿血清标本,采用间接免疫荧光法对8种常见呼吸病原体的IgM抗体进行检测,并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8种常见呼吸病原体包括甲型流感病毒(influenza virus A, FluA)、乙型流感病毒(influenza virus B, FluB)、呼吸合胞病毒(respiratory syncytial virus,RSV)、腺病毒(adenovirus,ADV)、副流感病毒(parainfluenza virus,PIV)、肺炎支原体(Mycoplasma pneumoniae,Mp)、肺炎衣原体(Chlamydia pneumoniae,Cp)、嗜肺军团菌(Legionella pneumophila,Lp)。结果9 728例患儿呼吸病原体检出率为41.71%(4 058/9 728),呼吸病毒(FluA、FluB、RSV、ADV、PIV)占检出病原体的46.18%(2 343/5 074)。3种常见病原体(Mp、FluB、FluA)占检出病原体的84.73%(4 299/5 074),其检出率分别为24.27%(2 361/9 728)、11.49%(1 118/9 728)、8.43%(820/9 728)。其中846例检出双重病原体,最常见的组合是Mp+FluB。男女患儿检出率分别为37.56%(2 089/5 562)、47.26%(1 969/4 166),不同性别间总病原体检出率、PIV检出率及Mp检出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学龄期患儿(6~12岁)检出率最高,为52.26%(1 535/2 937)。不同月份呼吸病原体的检出率在30.12%(203/674)~49.81%(268/538)之间,秋冬季节检出率较高[42.45%(1 304/3 072)、43.29%(1 618/3 738)]。FluA、FluB分别在夏季[11.46%(195/1 701)]、冬季[14.63%(547/3 738)]检出率较高,RSV在夏季检出率较高[1.35%(23/1 701)],Mp检出率全年均较高,尤其冬春季节[27.21%(1 017/3 738)、25.64%(312/1 217)]。门诊组呼吸病原体的检出率高于住院组[46.48%(1 583/3 406),39.15%(2 475/6 322)],重症组检出率为26.10%(71/272)。总病原体、FluB及Mp的检出门诊患儿高于住院患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FluA、PIV及ADV的检出住院患儿高于门诊患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总病原体、FluB及Mp的检出轻症患儿明显高于重症患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RSV的检出重症患儿明显高于轻症患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COVID-19疫情常态化期间采取的防护措施,可以有效预防呼吸病毒的传播,对呼吸病原体高发人群及典型季节性分布有一定的影响,但对于Mp的防控作用影响较小,尚且需要研究新的预防措施,应对儿童高发季节的Mp感染。

  • 标签: 急性呼吸道感染 呼吸道病原体 防控措施 流行特征改变
  • 简介:摘要铜绿假单胞菌是难治性下呼吸感染最常见致病菌之一,由于其耐药严重和易形成生物被膜,特别是近10多年来碳青霉烯类耐药株的出现,使其治疗更为困难;同时新的治疗药物和治疗策略不断问世,有必要加以评估以指导临床合理应用。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感染学组在《铜绿假单胞菌下呼吸感染诊治专家共识(2014年版)》的基础上进行更新,并以临床诊治和预防的思路和技术为重点,以期为临床医生规范化诊治铜绿假单胞菌下呼吸感染提供切实可行的参考。

  •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