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7
132 个结果
  • 简介:为严惩走私犯罪活动,根据刑法分则第三章第二节的规定,现就审理走私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的若干问题解释如下:第一条根据刑法第一百五十一条第一款的规定,具有下列情节之一的,属于走私武器、弹药罪“情节较轻”,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一)走私军用子弹十发以上不满五十发的;(二)走私非军用枪支二支以上不满五支或者非军用子弹一百发以上不满五百发的;(三)走私武器、弹药虽未达到上述数量标准,但具有走私的武器、弹药被用于实施其他犯罪等恶劣

  • 标签: 具体应用 刑事案件具体 审理走私
  • 简介:本刊讯2012年10月16日至17日,自治区检察院党组书记、检察长张少康在天等、宁明调研时强调,把维护稳定落实到具体的办案工作中,依法履行法律监督职责,为维护社会和谐稳定提供司法保障,迎接党的十八大胜利召开!

  • 标签: 维护稳定 办案工作 检察长 强调 调研 宁明县
  • 简介:1988年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惩治贪污罪贿赂罪的补充规定》颁布以后,挪用公款罪中的有关法律问题引起了司法实践部门和刑法学界的激烈争论,特别是对“归个人使用”是否为挪用公款罪必备要件问题的分歧尤甚。笔者拟对此谈点看法,并为完善挪用公款罪的立法提出个人设想。

  • 标签: 挪用公款罪 个人使用 惩治贪污 司法实践部门 国家工作人员 使用行为
  • 简介:为依法惩治走私犯罪活动,根据刑法和刑法修正案(四)的规定,现就人民法院审理走私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的若干问题补充解释下:第一条走私各种口径在六十毫米以下常规炮弹、手榴弹或者枪榴弹等分别或者合计不满五枚的,属于刑法第一百五十一条第一款规定的“情节较轻口以走私弹药罪判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 标签: 走私犯罪活动 法律若干问题 最高人民法院 刑事案件 法院审理 刑法修正案
  • 简介:<正>(2006年6月26日由最高人民法院审判委员会第1391次会议通过2006年7月21日最高人民法院公告公布自2006年7月28日起施行)法释[2006]4号为依法惩治有关环境污染犯罪行为,根据刑法有关规定,现就审理这类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的若干问题解释如下:第一条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属于刑法第三百三十八条、第三百三十九条和第四百零八条规定的“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

  • 标签: 刑事案件 公私财产 犯罪行为 量刑标准 三人 突发环境事件
  • 简介:我国历史上存在绝然相反的两种法官形象:他们在道德上贪赃枉法、腐败堕落……;他们在业务上技术娴熟、考量周全……。长期以来,人们谈论古代的法官时也各取所需,各有侧重。这种思维定势直到今天仍然影响着人们对法官的评价,阻碍着现代法官形象建设。为了探求现代法官形象的建立路径,本文以文化人类学的自我阐释权剥夺理论为分析工具,

  • 标签: 法官形象 历史记忆 现代启示 阐释 文化人类学 形象建设
  • 简介:<正>一、调研情况概述在2007年的两会上,党的十六大提出了建设"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战略目标。在这样的大背景下,农村的和谐与稳定问题越来越成理论界的焦点。然而,在农村的现实生活中,情况却是不容乐观的:矛盾纠纷的数量逐年上涨;群体性事件、民转刑案件也屡见报端;上访大军

  • 标签: 民事纠纷解决 解纷 调查研究报告 纠纷主体 行政裁决 乡土社会
  • 简介:刑法第114条与第115条第1款之间是基本犯与结果加重犯的关系。第114条包含具体危险和轻实害结果两种情形,两种结果在规范上均属于具体危险犯。第115条第1款包括行为人对加重实害结果有故意和过失两种情形,均属于结果加重犯。第114条既遂的标准是危险状态的出现,着手的标准是出现侵害法益的紧迫危险,着手认定与实行行为可以分离,第114条有犯罪预备、预备阶段的犯罪中止,没有犯罪未遂,也没有犯罪既遂后的中止,具体危险状态出现后行为人中止的作为酌定量刑情节。第115条第1款的严重实害结果是加重的犯罪构成,与第114条的“尚未造成严重后果”共同构成量刑规则,在法定刑的选择上量刑规则起决定作用。故意的结果加重犯未遂时,适用第114条犯罪既遂。故意的结果加重犯中止时,适用第114条犯罪既遂,同时将中止作为酌定量刑情节。

  • 标签: 具体危险犯 结果加重犯 既遂 未遂 中止
  • 简介:<正>《联合国少年司法最低限度标准规则》(以下简称《北京规则》)第1.4条规定:少年司法应视为是在对所有少年实行社会正义的全面范围内的各国发展进程的一个组成部分;第1.6条规定:应逐步建立和协调少年司法机关,以便提高和保持这些机关工作人员的能力,包括他们的方法、着手办法和态度。我国《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司法部关于办理少年刑事案件建立互相配套工作体系的通知》第2条规定:人民检察院应根

  • 标签: 检察制度 暂缓起诉 少年犯罪 刑事案件 未成年人犯罪 司法性
  • 简介:关于不当得利"无法律上原因"要件证明责任的分配有多种学说,在实务操作上也不尽一致。对各个学说的比较分析,"统一说"中的"请求原因说"不失为一个恰当的选择。对于由此在一些情形下给主张返还权利人带来的证明困难,则可以通过相对人具体化义务的强化来加以缓解和平衡。

  • 标签: 不当得利 无法律上原因 证明责任 具体化义务
  • 简介:<正>1.2011年5月23日最高人民法院审判委员会第1523次会议通过2.2011年6月7日最高人民法院公布3.法释〔2011〕13号4.自2011年6月13日起施行为依法惩治破坏广播电视设施等犯罪活动,维护广播电视设施运行安全,根据刑法有关规定,现就审理这类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的若干问题解释如下:第一条采取拆卸、毁坏设备,剪割缆线,删除、修改、增加

  • 标签: 刑事案件 广播电视 定罪处罚 危害公共安全 缆线 运行安全
  • 简介:(2006年12月25日最高人民法院审判委员会第1411次会议通过2007年1月12日最高人民法院公告公布自2007年2月1日起施行)法释[2007]1号为正确处理侵犯植物新品种权纠纷案件,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等有关规定,结合侵犯植

  • 标签: 侵犯植物 具体应用 审理侵犯
  • 简介:今年7月份全国检察长座谈会暨全国检察教育培训工作会议召开后,广西梧州市人民检察院以认真贯彻落实会议精神为契机,紧紧围绕“保增长、保民生、保稳定、保持广西良好发展势头”,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突出重点,锐意创新,不断加大工作力度,全面履行法律监督职责,推动检察工作持续、健康、创新发展,为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提供有力的司法保障。

  • 标签: 检察工作 办案工作 民生 稳定 做法 执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