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今天是星期二,我们又可以上好玩的"科学实验秀"了!老师带着微笑说:"我们今天要做的实验很刺激,你们期待吗?""期待——"我们异口同声地回答。老师又说:"那我们马上开始!"我的内心充满了期待,只见老师将一个大罐子提上了讲台,说道:"这个是今天实验的主角——液氮。它是一种特殊的液体,温度在常温常压下是-196℃,是用氮气压缩制成的。好了,现在开始第一个实验——液氮爆气球。"老师拿出了一个小瓶子,把液氮倒进去,把气球套在瓶口上,只见液氮因遇热变成气体,慢慢地,慢慢地。

  • 标签: 液氮 科学实验 常温常压 老师 期待 气球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对产妇产后盆底肌力康复治疗过程中行盆底肌训练+盆底刺激联合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6年4月—2017年5月收治的108例产妇随机分为两组进行研究,按照所采取的训练方式不同分为综合组和单一组,每组分别为54例。单一组仅行盆底肌训练,综合组则在单一组的基础上联合使用盆底刺激治疗,观察并比较两组治疗效果以及治疗前后盆底压力的改善情况。结果综合组的治疗有效率51例(94.44%)显著高于单一组40例(74.07%),两组治疗前的收缩压和静息压均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后综合组的收缩压和静息压均高于单一组,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产妇行盆底肌训练+盆底刺激联合治疗,能够有效改善产妇的盆底压力,治疗效果十分理想和确切。

  • 标签: 盆底肌训练 盆底电刺激 产妇 盆底肌力 康复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盆底肌刺激联合盆底肌肉锻炼治疗产后盆底器官功能障碍的疗效。方法选取在2016年5月—2017年5月时间内来我院进行治疗的患有产后盆底器官功能障碍的100例患者,随后分为肌肉锻炼组(50例)与联合肌刺激组(50例)。我院医师对肌肉锻炼组患者采取单纯肌肉锻炼进行治疗,而我院医师对联合肌刺激组患者则在盆底肌肉锻炼治疗的基础上,联合采取盆底肌刺激进行治疗。结果联合肌刺激组与肌肉锻炼组患者的产后盆底综合肌力以及压力性尿失禁发生+情况等数据具有显著差异,前者显著优于后者,数据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盆底肌刺激联合盆底肌肉锻炼治疗产后盆底器官功能障碍的疗效显著,值得进一步推广。

  • 标签: 盆底肌电刺激 盆底肌肉锻炼 产后盆底器官功能障碍
  • 简介:摘要尾部藏毛窦以尾部反复感染、破溃、流脓、硬结为主要表现,在临床中较为少见,容易漏诊、误诊,诊治不当可致切口、反复感染、不愈合。探究国内外对尾部藏毛窦的认识、诊断及治疗,提高疗效、降低复发率。

  • 标签: 骶尾部藏毛窦 诊断 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迷走神经刺激术治疗难治性癫痫的围手术期护理在临床中的应用,并总结经验,造福临床。方法收集于2014年2月-2017年2月期间就诊于我院的难治性癫痫并行迷走神经刺激术治疗的患者,共36例,治疗期间仍坚持口服药物治疗,从术前准备、术中护理、术后观察、预防并发症的发生、向患者及家属进行健康教育及在院期间全程的心理护理等方面进行观察,并分析总结。结果所有患者均成功完成迷走神经刺激术治疗,手术过程顺利,治疗效果良好,癫痫发作次数减少,术后无出血、感染等并发症,随诊未发现血管及神经损伤。提高了患者生活质量。结论围术期的全方位科学、合理、高效的护理能够保证手术的顺利进行。

  • 标签: 围手术期 护理 迷走神经刺激术 难治性癫痫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盆底肌功能锻炼与刺激联合生物反馈对产后盆底功能障碍的干预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3月至2018年1月在我院进行产后盆底功能障碍治疗的186例患者,将其随机分为两组,分别进行单纯盆底肌训练指导(常规组)及刺激、生物反馈联合盆底肌功能锻炼(研究组),比较其治疗效果及患者对治疗的满意度。结果研究组治疗有效率为94.62%,对治疗的满意度为92.47%,分别显著优于常规组的75.27%及73.12%(P<0.05)。结论对产后盆底功能障碍患者采用盆底肌功能锻炼与刺激联合生物反馈进行治疗,能够有效且快速改善患者相应症状,对促进患者正常生活具有重要意义。

  • 标签: 盆底肌功能锻炼 电刺激 生物反馈 产后盆底功能障碍
  • 简介:【摘要】 目的 分析神经与肌肉刺激仪及硬膜外分娩镇痛效果和产妇、新生儿结局情况。方法 分析本院于 2017年 1月 -2018年 1月收治的分娩产妇 88例临床资料,按照不同治疗方案分成两组,将行硬膜外分娩镇痛 44例患者作为对照组,将行神经与肌肉刺激仪治疗 44例患者作为观察组,比较两组效果和产妇、新生儿结局。结果 两组疼痛评分所占比例对比无明显差异( P> 0.05);两组产妇剖宫产 9.09%与 6.82%、顺产 90.91%与 93.18%和产后出血量大于 400毫升所占比例 2.27%与 4.55%对比均无明显差异,且新生儿胎心音异常比例 4.55%与 2.27%均未显示高度差异( P> 0.05)。结论 对分娩产妇应用神经与肌肉刺激仪及硬膜外分娩镇痛效果相当,临床可灵活应用。

  • 标签: 硬膜外分娩镇痛 神经与肌肉刺激仪 结局
  • 简介:背景:髌外侧高压综合征是一种常见的髌关节疾病,影响患者生活质量。目的:探讨关节镜下髌外侧支持带松解配合术后刺激治疗髌外侧高压综合征的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1月至2016年10月于我院治疗的髌外侧高压综合征患者100例,根据治疗方案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观察组予关节镜下髌外侧支持带松解配合术后股内侧斜肌刺激治疗,对照组予关节镜下髌外侧支持带松解术,观察两组治疗效果、VAS评分、Lysholm评分,肌肉萎缩的改善,膝关节CT评估髌骨适合角(congruenceangle,CA)、髌骨倾斜角(patellartiltangle,PTA)和髌骨外移度(patellarlateralshift,PLS);同时采用ISOMED2000等速肌力仪和MEGA6000-T16表面肌测试仪检测治疗前后屈伸肌力比值和肌振幅比值。结果:观察组治疗效果明显好于对照组,观察组和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96.0%和86.0%;治疗后6个月观察组VA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2.6±1.0)vs(4.3±1.1)分,P<0.05];Lysholm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91.0±6.2)vs(82.1±6.0)分,P<0.05];两组CA、PTA和PLS均较治疗前改善(P<0.05);两组CA、PTA、PLS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髌上10cm周径明显高于对照组[(45.10±3.24)vs(42.16±3.10)cm,P<0.05];观察组屈伸肌肌力比值、股内侧肌/股直肌肌振幅比值、股内侧肌/股外侧肌肌振幅比值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关节镜下髌外侧支持带松解配合术后刺激治疗髌外侧高压综合征的效果较好,有助于提高髌骨的动力稳定结构,改善髌骨轨迹。

  • 标签: 关节镜 髌外侧支持带松解 髌外侧高压综合征 电刺激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并研究改良管阻滞方法麻醉效应的临床。方法将40例选用管阻滞麻醉的患儿随机分为两组,一组采用坐标法,另一组采用计算法,分别用于手术用药量和用药方法的指定标准,观察两组的用药总量、持续时间、平面不足及麻醉效果。结果两组麻醉药容积和麻醉平面符合率均为10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计算法组患者平均达到麻醉的时间明显短于坐标法组,差异有统学意义(P<0.05)。两组平均麻醉持续时间差异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对于小儿手术患儿,使用七氟醚复合管阻滞麻醉能够取得较为良好的效果,术后苏醒时间短,术中追加药物量少,并发症低,值得进一步在临床中推广。

  • 标签: 改良骶管 阻滞方法 麻醉效应
  • 简介:为了总结近年来我国生理事业取得的新成就和推进我国生理学事业的进一步发展和提高,拟定于2019年7月上旬召开全国神经生理学、心脏生理学及肌诱发电位学新进展学术研讨会,具体事宜通知如下:1.研讨会内容神经生理学、心脏生理学及肌诱发电位学新进展及展望2.以上三个专业分三个会场分别进行研讨和讲述以及交流3.会议论文及讲稿陆续在《现代电生理学杂志》上发表4.时间安排共4天,第一天报到,第二天学术交流,第三天参观访问,第四天离会5.会务费300元,交通费及食宿费自理,食宿由会议统一安排6.会议地点:河北省承德市,具体地点在第二轮通知上通知7.会议时间:2019年7月上旬,具体时间见第二轮通知

  • 标签: 神经电生理学 心脏电生理学 诱发电位学 学术研讨会 肌电 会议论文
  • 简介:新《语文课程标准》对作文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带来了作文教学理念的全面更新,只有在实践中借助新的教学理念,摒弃传统习作教学,让作文教学成为师生积极的生命互动,让学生“写自己想说的话,乐于书面表达,增强习作自信”,才能唤起学生对写作的兴趣。本文在认真学习《新课标》后,并根据自己的实践和不断探究,进而归纳出初中语文作文教学的几点有效方法,希望能对作文教学有一些帮助。

  • 标签: 新课标 刺激 积极性
  • 简介:肾结石患者大概没想过,有一天体内的“结石”会随着过山车的速度与激情而离开.在美国佛罗里达州迪士尼乐园里,有一个叫作“大雷鸣山矿车”的过山车,许多乘坐过的泌尿系结石患者表示,体内的结石自己排出来了.于是,科学家利用硅树脂做的肾输尿管人造模型,装上三枚不同大小的真结石,重现了乘坐过山车时肾结石在肾输尿管中的移动过程.

  • 标签: 过山车 迪士尼乐园 佛罗里达州 硅树脂 科学家 患者
  • 简介:摘要随着汽车族和电脑手机族的日趋增多,运动量的逐步减少客观上提高了髂关节损伤的发病基率。加之平时缺乏对腰部、臀腿部等部位肌肉科学的和必要的功能锻炼,一旦发生急性扭挫伤,就很容易出现髂关节错缝的情况,而髂关节后下错位的发生率近年来更有逐年增多的趋势。

  • 标签: 骶髂关节 错位 病因 诊断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探讨肛肠手术中相同剂量不同容量局麻药对管阻滞效果影响。方法选取实施肛肠科手术的患者200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10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低容量管麻醉;观察组患者则给予高容量管麻醉,分别对2组患者的麻醉效果、麻醉时间、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等指标进行比较。结果对照组患者和观察组患者的麻醉优良率分别为87%和99%,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9%和4%,观察组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麻醉时间分别为(4.0±1.2)h和(3.9±1.3)h,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实施肛肠手术的过程中采用高容量低浓度管麻醉的方法具有操作简单、安全有效、效果更佳的优点,是比较理想的麻醉方法。

  • 标签: 肛肠手术 高容量低浓度骶管麻醉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对比经皮髂螺钉、髂关节前方钢板固定对不稳定性骨盆骨折的治疗价值。方法从本院自2017年2月至2018年2月收治的不稳定性骨盆骨折患者中随机选择86例,组别分类根据固定方法进行,对照组(43例)的固定方法为髂关节前方钢板固定,观察组(43例)的固定方法为经皮髂螺钉内固定,比较疗效。结果在手术指标(伤口长度、术中出血量和手术时间),对照组显然差于观察组;在复位优良率上,对照组显然低于观察组,差异较为显著。结论对不稳定性骨盆骨折经皮髂螺钉内固定,可以将复位优良率显著提高,疗效显著,推广使用价值较高。

  • 标签: 骶髂关节前方钢板固定 经皮骶髂螺钉内固定 不稳定性骨盆骨折
  • 简介:摘要目前对于非专业的高校学生来说,毕业以后若从事模相关行业会存在一定的难度,所以,对于非专业学生要想学好模及实验,要以电子技术方向来培养,开展最基础的模数电教学实验课程,让学生掌握最基本的电子教学相关知识,提高学生的电子技术在其今后工作中的实际应用能力。

  • 标签: 非电专业模电数电实验教学改革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经皮穴位刺激(transcutaneouselectricalacupointstimulation,TEAS)辅助七氟醚控制性降压麻醉用于鼻内镜手术中对胃粘膜的保护作用。方法选择接受鼻内镜手术的全麻患者80名,年龄18~60岁,美国麻醉医师学会(American?SocietyofAnesthesiologists,ASA)分级?Ι~Ⅱ级,随机分为两组经皮穴位刺激组(T组)和单纯七氟醚组(S组)。S组诱导以静脉输注异丙酚1.5mg/kg、舒芬太尼0.4μg/kg、维库溴胺0.15mg/kg,行气管插管,控制呼吸,术中以吸入七氟醚维持麻醉。全麻后插入胃管,在胃管末端接胃二氧化碳张力仪,并行桡动脉穿刺置管,监测动脉血压。麻醉稳定后通过加大七氟醚吸入浓度行控制性降压,降低平均动脉压(MAP)到达目标值65~75mmHg。T组诱导前30min于两侧足三里和内关予以TEAS诱导并持续到手术结束。每次刺激持续30min,频率2/100Hz,强度以患者最大耐受为度,其间间隔15min。麻醉诱导、维持方式及控制性降压方式同七氟醚组。分别在麻醉前(T0)、达目标MAP后30min(T1)、MAP恢复到基础值时(T2)、MAP恢复到基础值后30min(T3)等时点采动脉血获得动脉血pH值(pHa)、胃粘膜pH(pHi)和胃粘膜二氧化碳分压(PgCO2)值。同时记录各观察时间点的MAP和心率(heartrate,HR)。结果胃粘膜pHi值组内比较S组,T1比T0显著降低(P<0.05),其他观察时间点与T0无显著差异(P>0.05)。pHi值组间比较T1时间点S组与T组比较有显著统计学差异(P<0.05)。PgCO2值组内比较S组,T1比T0显著升高(P<0.05),其他观察时间点与T0无显著差异(P>0.05)。PgCO2值组间比较T1时间点S组与T组比较有显著统计学差异(P<0.05)。T组胃粘膜pHi值和PgCO2值分别行组内比较,T1、T2、T3各观察时间点与T0比较均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TEAS在七氟醚行控制性降压麻醉中可以维持pHi和PgCO2的稳定,具有一定的胃粘膜保护效应。

  • 标签: 经皮穴位电刺激 控制性降压 鼻内镜 pHi PgCO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