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目的介绍经颅开切除眼球后肿瘤手术技术经验及预后。方法回顾总结了经颅手术切除内肿瘤13例临床资料,探讨手术过程中保留视力,美容重建等难点和技巧。结果其中血管瘤8例和1例视神经鞘脑膜瘤全部切除,2例视神经鞘脑膜瘤次全切,1例假性肿瘤和1例错构瘤部分切除;随访7例(6例失去联系),其中6例术前突眼视力下降3~6个月内均恢复,1例突眼眼外展未恢复。结论经颅入路可根据肿瘤位置适当调整手术入路,更好的暴露眼眶内容物及肿瘤,能较好地保护内容物,基本不影响容貌。

  • 标签: 眶内球后 经颅 肿瘤切除
  • 简介:区骨质结构特殊.在受到外力打击后易导致视觉、神经甚至中枢神经功能障碍.而成为一种特殊类型的多发伤.深入研究颅联合伤的救治,已成为神经外科、眼科、颌面外科的共同课题。本院2003~2005年共收治严重颅联合伤42例.现将诊治情况报道如下。

  • 标签: 颅眶联合伤 疗效分析 Ⅰ期手术 急性重型 中枢神经功能障碍 骨质结构
  • 简介:(汝南县中医院CT室河南汝南463300)摘要目的探讨眼眶内侧壁骨折的临床特点,并评价CT检查对其诊断价值。方法以56例内侧壁骨折为研究对象,均行眼眶横断及冠状位薄层CT检查。结果56例均能明确诊断眼眶内侧壁骨折,其中8例为双侧。结论薄层CT检查是诊断眼眶内侧壁骨折最好的方法,能为临床治疗及司法鉴定提供可靠的依据。

  • 标签: 眼损伤 骨折 计算机体层
  • 简介:目的总结3例颅沟通伤的急救和护理要点。方法对2014年1月~2015年3月收治的3例颅沟通伤患者进行术前急救和术后护理,包括常规护理、眼部护理、脑脊液鼻漏、心理护理和预防感染等。结果3例患者住院时间8~23d,中位数13.00d,其中1例发生脑脊液漏,1例左眼球破裂,经治疗和护理患者全部康复出院,出院后生活自理,其中1例左眼失明,2例面部毁容。结论颅沟通伤患者病情危重,良好的急救和护理措施是患者获得良好预后的关键。

  • 标签: 颅脑外伤 颅眶沟通伤 急救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眼眶壁骨折CT影像学诊断效果。方法  选取本院2021年3月-11月期间收治的100例眼眶壁骨折患者进行研究,所有患者都采用CT影像学检查,分析诊断结果。结果  CT检出骨折类型:爆裂、直接、复合性分别为32例、50例、18例;骨折部位:内壁、下壁、外壁、上壁、两壁以上分别为26例、22例%、20例、14例、18例;骨折影像表现:骨质连续性中断、伴有移位、累及双壁、累及三壁分别为44例、10例、10例、8例;壁骨折伴发局部或邻近副鼻窦内软组织阴影40例,其中累及筛窦、上颌窦、上颌窦积血、额窦积血分别为24例、10例、4例、4例;眼外肌增粗、肿胀移位及嵌顿16例,其中累及内直肌、上直肌、下直肌、外直肌分别为8例、2例、4例、2例。结论 临床上眼眶壁骨折十分常见,以往临床中所使用的X线片分辨率不高,容易出现漏诊、误诊问题,通过CT能够清晰地显示出壁骨折的部位、类型,同时还能够将损伤临近软组织的程度显示出来,能帮助医生更全面的、准确的了解壁骨折情况,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 标签: 眼眶眶壁骨折 CT影像学 诊断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切口骨科无菌手术后出现感染的相关因素,并探讨手术室护理干预对策。方法择取2015年4月至2016年6月我院收治的104例骨科无菌手术患者,对其进行分组研究,常规组52例患者行以常规护理干预,研究组52例患者行以手术室护理干预,对两组患者的护理干预效果进行分析和比较。结果出现切口感染的主要因素包括手术类型、手术部位、手术地点、手术时间、参观人员等。所选患者中,17例出现切口感染症状,发生概率为16.3%。其中,3例出现在研究组,其余14例出现在常规组,可见研究组患者出现切口感染的概率明显低于常规组(P<0.05)。结论针对无菌骨科手术患者出现切口感染的因素行以对应手术室护理干预,可有效避免切口感染情况的发生,具有一定临床意义。

  • 标签: 骨科无菌手术 切口感染 因素 手术室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将腮腺浅叶切除手术耳V形切口与传统Blair切口及发际线N形切口进行对比,探讨耳V形切口的可行性。方法对2015年1月至2016年1月就诊于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需行腮腺浅叶部分切除手术的60例符合入组标准的患者,其中男47例,女13例,年龄25~63岁,通过抽签随机分为3组:V形切口组(VI组20例)、Blair切口组(BI组20例)和发际线N形切口组(NI组20例)。比较3组在术中、术后及随访各项指标上是否有差异,并比较VI组内不同位置肿瘤的手术时间、引流量是否有差异。采用SPSS 18.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在手术操作时间、引流量、术后住院时间、耳麻木感、腮瘘、疼痛评分、面瘫、术后第3个月伤口瘢痕评分方面,3组切口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在术后第6个月外观满意度评分方面,VI组优于BI组及NI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VI组比BI组:9.00[8.00, 9.00]比5.00[4.00, 5.25],χ2=6.629,P<0.001;VI组比NI组:9.00[8.00, 9.00]比7.00[6.00, 8.00],χ2=2.942,P=0.010;BI组比NI组:5.00[4.00, 5.25]比7.00[6.00, 8.00],χ2=-3.687,P=0.001)。位于腮腺前、上、中部的肿瘤中,3组不同切口的手术时间、引流量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位于腮腺下部的肿瘤,3组切口所需要手术时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7.278,P=0.010),经过两两比较,VI组所需要的手术时间多于BI组及NI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VI组比BI组:(181.00±22.89) min比(132.50±9.01) min,t=3.694,P=0.004;VI组比NI组:(181.00±22.89) min比(149.00±15.94) min,t=2.585,P=0.025;BI组比NI组:(132.50±9.01) min比(149.00±15.94) min,t=1.257,P=0.235]。位于腮腺下部肿瘤的引流量3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VI组内比较不同位置肿瘤手术时间及引流量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结论在腮腺良性肿瘤手术中应用V形切口,仅位于腮腺下部的肿瘤手术时间会延长。对于不同部位的肿瘤均不增加手术并发症,能达到更好的美容效果。

  • 标签: 腮腺肿瘤 外科手术 手术切口 V形切口
  • 简介:摘要目的在骨科手术切口感染当中,应用护理干预等方法分析自2013年01月~2016年12月202例骨科无菌手术病例,感染3例,从手术时机、持续时间和软组织损伤,以及是否有糖尿病的出现和术区处理状况,这一系列的内容当中对感染原因加以分析,并在分布处理感染患者之后,比较早期的一些处理结果。结果研究可以发现骨科手术切口出现感染的因素比较多,其中比较关键的是手术操作、环境以及器械等内容。护理干预在这方面有重要的效果。结论手术室在术中进行感染预防有重要的效果。

  • 标签: 骨科 切口感染 原因 早期处理
  • 简介:【摘要】目的 本文研究单纯切口引流术与切除根治术治疗肛脓肿的效果差异。方法  研究时间:2020年1月到2022年4月。研究对象:我院收取的80例肛脓肿患者,随机进行分组,每组患者数量:40例。单纯组采用单纯切口引流术。根治组采用切除根治术。收集并分析患者的治疗有效率、术后疼痛感、不良事件情况等数据。结果  根治组治疗有效率高于单纯组,P

  • 标签: 单纯切口引流术 切除根治术 肛周脓肿 效果差异
  • 简介:【摘要】目的 本文研究单纯切口引流术与切除根治术治疗肛脓肿的效果差异。方法  研究时间:2020年1月到2022年4月。研究对象:我院收取的80例肛脓肿患者,随机进行分组,每组患者数量:40例。单纯组采用单纯切口引流术。根治组采用切除根治术。收集并分析患者的治疗有效率、术后疼痛感、不良事件情况等数据。结果  根治组治疗有效率高于单纯组,P

  • 标签: 单纯切口引流术 切除根治术 肛周脓肿 效果差异
  • 简介:摘要采用一期切开挂线、多切口对口引流术治愈肛多间隙脓肿300例,治愈率98.6%,疗程25—36天,无肛门变形、狭窄、失禁及肛门移位,随访2年无复发。该术式不仅切除了原发病灶,保护了肛门括约功能及肛门整体观,同时避免了二次手术的痛苦。

  • 标签: 肛周多间隙脓肿 一期手术 切开挂线 引流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弧形小切口结合置管引流术治疗高位肛脓肿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将60例高位肛脓肿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30例,治疗组采用小切口加置管引流术,对照组采用常规切开旷置引流术,两组术后处理相同。观察两组术后24h有无尿潴留、首次换药时疼痛评分(VAS)、创面完全愈合时间、术后肛门功能(Wexner评分)、术后6个月内疾病有无复发等情况。结果两组患者在术后24h尿潴留、首次换药时疼痛评分、创面完全愈合时间、术后肛门功能评分、术后6个月内疾病有无复发等方面差异显著(P<0.05)。结论弧形小切口结合置管引流术治疗高位肛脓肿可减少术后尿储留,减轻术后换药疼痛,缩短创面愈合时间,保护肛门功能,降低复发率。

  • 标签: 弧形小切口 置管引流 高位肛周脓肿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改良子宫切口剖宫产用于完全性前置胎盘中的护理方法及效果。方法48例完全性前置胎盘孕妇,均给予改良子宫切口剖宫产,根据护理方法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24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综合护理,比较两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术中出血量(417.89±39.14)ml、术中排气时间(21.34±6.98)min、住院时间(4.25±1.63)d、围术期并发症发生率(8.33%)均低于对照组的(521.01±21.36)ml、(26.78±6.67)min、(6.12±2.10)d、37.50%),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改良子宫切口剖宫产行综合护理,可有效减少或防止产后出血的发生,降低围术期并发症,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 标签: 改良子宫切口剖宫产 完全性前置胎盘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切口引流预防肥胖患者腹壁切口脂肪液化的作用。方法2002年1月至2011年12月施行肥胖患者腹部手术107例,按手术顺序奇数为对照组,偶数为治疗组(切口引流),其中对照组54例、治疗组53例。对照组按传统方法,切口内不置引流;治疗组于前鞘和皮下脂肪间置引流管,术后持续负压吸引。结果对照组发生切口脂肪液化19例,平均住院时间17.5天;治疗组发生切口脂肪液化6例,平均住院时间11.5天。两组差异显著(P<0.01)。结论切口内置引流对肥胖患者腹壁切口脂肪液化有较好的治疗和预防作用。

  • 标签: 肥胖 腹壁切口脂肪液化 切口引流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报导鼻部真菌感染致尖综合征。方法临床观察两例真菌性鼻—鼻窦炎致尖综合征诊治及疗效。结果鼻毛霉菌病患者常因尖综合征首诊或就诊于眼科,应引起眼科医生的高度重视。

  • 标签: 鼻部真菌感染 眶尖综合征
  • 简介:摘要上神经痛是指上神经分布范围内(前额部)持续性或阵发性疼痛,部分严重者出现严重头痛、恶心、呕吐,不能正常学习、生活、工作,是眼科门诊的多发病,常易被内科医生漏诊。青少年学习繁重,生活节奏紧张,患上上神经痛的青少年日渐增多。2005年8月份—2010年12月份,笔者应用强的松治疗125例青少年上神经痛,取得十分满意的疗效。

  • 标签: 强的松 青少年 眶上神经痛
  • 简介:摘要下区容量缺失是老化的典型表现,对于该区域的解剖层次和命名不统一,治疗方式主要有手术和非手术注射填充,注射填充材料有透明质酸、胶原蛋白、自体脂肪等。治疗方式各有其优缺点,透明质酸因其可降解、可塑性强、恢复期短的特点广泛使用。下区凹陷与其他面部凹陷(如鼻唇沟容易矫正)不同,由于凹陷的宽度、皮肤变薄以及邻近的眼眶脂肪垫存在,泪槽沟的改善需要应用综合技术。

  • 标签: 泪槽 睑颊沟 透明质酸 填充 年轻化
  • 简介:摘要-颅-脑干异物贯穿伤在临床十分罕见。南昌大学第二附属医院神经外科收治1例经皮--颅-脑干竹质贯穿伤患者,手术完整取出异物,经综合治疗病情好转。至外院进一步行高压氧舱等康复治疗。随访2年,目前格拉斯哥预后评级(GOS)为Ⅲ级。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眼眶骨骨折的相关临床法医学鉴定。方法:选择我院司法鉴定中心2019年1月至2022年1月受理的眼眶骨骨折伤者的案例资料来开展本次研究,对所有被纳入本次研究案例资料中伤者的眼眶骨骨折伤者开展临床法医学鉴定分析。结果:在被纳为本次研究样本的84例伤者中,骨单纯性骨折伤者共计45例(53.57%),鉴定为轻伤,爆裂性骨骨折合并眼球损伤者共计22例(26.19%),鉴定为重伤,多次复查无动态变化者共计13例(15.48%),鉴定为陈旧性骨折,眼眶变异者4例(4.76),不予进行损伤程度鉴定。伤者之间对比结果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对眼眶骨骨折伤者开展临床法医学鉴定期间,CT检查的方式可以有效对伤者的伤情进行反应,保证鉴定的准确性。

  • 标签: 眶骨骨折 临床法医学鉴定 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