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近年来,随着医疗技术的发展,PICC(经皮中心静脉导管)在临床上的应用日益广泛,尤其在长期输液、化疗、肠外营养等领域。然而,PICC导管相关血流感染(CRBSI)作为一项严重的并发症,对患者健康构成了重大威胁。本文旨在探讨影响CRBSI发生的因素,并对预防和治疗策略进行综述。通过文献回顾和数据分析,我们发现感染控制措施的执行、导管材料的选择、护理操作的规范性、患者的基础健康状况以及导管留置时间是影响CRBSI发生的主要因素。此外,我们还探讨了抗生素封管、定期更换导管以及患者教育等预防措施的有效。本文强调了多学科团队合作在预防CRBSI中的重要,并提出了基于循证医学的干预措施,以期降低CRBSI的发生率,改善患者预后。

  • 标签: PICC导管 血流感染 影响因素 预防策略 循证医学
  • 简介:审判中如何最大程度地还原案件事实,是不同法系共同所要面对的问题,而如何理解证据相关,是正确评价证据可采的关键,同时也是发现案件事实真相的关键。将证据相关用贝叶斯概率方法进行刻画是一种有益的理性尝试,可以将证据相关进行量化比较,然而却存在着以封闭理论假设应对纷繁复杂外部环境的理论困难。本文对此理论困难的成因进行了分析,提出主观概率的选择困难来自于参考类的不当选取。针对案件事实发现的对话认知过程,从新论辩术理论的视角探讨了案件事实发现过程的对话类型,主张证据相关具有论辩术维度,根据案件事实发现过程中多主体参与的说服论证特征,提出证据相关的理解还具有修辞学维度。

  • 标签: 相关性 贝叶斯概率 论辩术 修辞学
  • 简介:年龄相关黄斑变性(age-relatedmaculardegeneration,ARMD)是一种多发于50岁以上人群的慢性进展性疾病,是发达国家老年人群的主要致盲眼病,也是发展中国家老年人群不可逆视力损害的主要原因,ARMD包括地图状萎缩及脉络膜新生血管两类。由于其具体病因和发病机制尚不明确,大多数学者认为这是一种多因素疾病。近年来Toll样受体3(Toll-likereceptor3,TLR3)与ARMD关系的研究成为热点,本文就近年来相关研究进展做一综述。

  • 标签: 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 TOLL样受体3 单核苷酸多态性 TOLL-LIKE RECEPTOR 3
  • 作者: 邵翔 司超增 甄凯元 张竹 王静 王丁一 雷洁萍 万钧 谢万木 翟振国 王辰
  • 学科: 文化科学 >
  • 创建时间:2020-08-10
  • 出处:《中华医学杂志》 2020年第20期
  • 机构:北京中医药大学中日友好临床医学院,北京 100029 ,中日友好医院信息中心,北京 100029 ,中日友好医院临床研究所,北京 100029 ,中国医学科学院 北京协和医学院,北京 100730 ,北京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北京 100730 ,中日友好医院临床研究所临床研究数据与项目管理平台,北京 100029 ,中日友好医院呼吸中心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北京 100029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医院相关静脉血栓栓塞症(VTE)的临床特征及相关危险因素。方法入选2017年1月1日至12月31日在中日友好医院住院确诊为急性VTE的患者。根据患者VTE事件是否发生在住院期间或发生VTE前90 d内是否有住院经历(内科患者住院超过2 d或外科患者在麻醉下进行手术)分为医院相关VTE组(HA-VTE组)和社区相关VTE组(CA-VTE组)。比较两组之间基线资料、临床表现、危险因素、结局事件之间的差异。结果本研究共纳入437例急性VTE患者,HA-VTE组266例,CA-VTE组171例。在危险因素方面,CA-VTE组更多合并静脉曲张、久坐、长途旅行,HA-VTE组更多合并近期手术(<1个月)、卧床、活动性恶性肿瘤、肺部感染、急性脑梗死、骨折、中心静脉置管等危险因素(均P<0.05)。CA-VTE组患者下肢疼痛、呼吸困难、胸痛、胸闷等临床症状均显著高于HA-VTE组(均P<0.05),HA-VTE组患者合并较少临床症状但猝死比例更高(0比3.4%,P=0.035)。在HA-VTE患者中,有92.8%的患者VTE发生在住院期间及出院后1个月内,中位时间为13 d。在全因死亡率方面,HA-VTE组高于CA-VTE组(8.3%比1.2%,P<0.001),其中住院期间发生VTE的患者高于出院后90 d内发生VTE的患者(12.2%比3.4%,P<0.001)。结论超过半数VTE事件的发生与近期住院经历相关。与CA-VTE相比,HA-VTE的常见危险因素不同、合并较少临床症状但全因死亡率更高。应增加对于住院患者VTE的关注,减少HA-VTE事件的发生。

  • 标签: 静脉血栓形成 住院 疾病特征 危险因素
  • 简介:摘要目的为了更好的指导临床对小儿抗生素相关腹泻的治疗,探讨影响疗效的相关因素。方法根据随机原则的相关要求从2016年12月至2017年12月在我院治疗的小儿抗生素相关腹泻患儿中选取174例作为研究对象,回顾分析入组患儿的临床资料并对差异进行比较,探讨影响疗效的相关因素。结果单因素分析发现,小儿抗生素相关腹泻的发生和患儿年龄、病情严重程度、住院时间、是否接受侵入操作、应用微生态制剂、血细胞分析中中性粒细胞的百分比和血红蛋白含量、是否应用激素等因素有关联;进行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患儿年龄小以及接受侵入操作独立危险因素,而应用微生态制剂治疗是保护因素。结论小儿抗生素相关腹泻的治疗效果受多因素影响,其中患儿年龄小以及接受侵入操作属于独立危险因素,应用微生态制剂能够明显提高治疗效果,值得推广。

  • 标签: 小儿 抗生素 腹泻 影响因素 相关性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抑郁相关危险因素在中老年人群不同抑郁积分患者中的聚集及分布状况,为老年抑郁症早期干预提供依据。方法对新疆某地区中老年人根据Zung自评抑郁量表(SDS)测定抑郁程度,分为抑郁组和非抑郁组,分别检测其血压、血脂、血糖等指标,并调查有无高血压、冠心病、糖尿病、脑卒中等慢性疾病史以及吸烟、饮酒不良生活习惯。结果两组收缩压、三酰甘油抑郁组低于非抑郁组,收缩压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舒张压、总胆固醇、血糖抑郁组较非抑郁组高,但无统计学意义。抑郁组各类相关疾病患病率及不良生活习惯具有均高于非抑郁组。且具有3个以上危险因素者两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结论具有的相关危险因素越多,发生抑郁症的危险越高。早期干预将有助于延缓和减少抑郁的发生发展。

  • 标签: 抑郁 高血压 危险因素
  • 简介:摘要目的对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回顾分析及其预后相关因素进行分析探讨,为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的临床治疗工作提供一定的参考。方法本次研究对象,为我院2013年6月1日至2017年6月1日期间,接受治疗的47例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对患者的临床治疗资料进行回顾分析,根据患者生存与否分为生存组以及死亡组,死亡组患者38例,探讨分析患者病死率的影响因素以及预后相关因素探讨。结果本次研究中9例患者病死,病死率为40.43%,致病的主要原因包括肺炎以及多发性创伤,其中生存组患者的APACHEⅡ评分、白蛋白水平、以及病发至确诊时间与死亡组相比,均有明显的差异。P<0.05认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影响患者预后的主要因素为APACHEⅡ评分、低蛋白血症、以及病发至确诊时间、肺外脏器功能损伤数目。结论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的病死率仍较高,而影响患者预后的相关因素主要为APACHEⅡ评分、低蛋白血症、以及肺外脏器功能损伤数目、病发至确诊时间,应对患者的器官进行保护,提早采取预防措施,尽可能的对患者的病死率进行降低。

  • 标签: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 预后 相关性因素 回顾性分析
  • 简介: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peroxisomeproliferator-activatedreceptors,PPARs)属于核激素受体家族。PPARs包括3个亚型即α亚型δ亚型和γ亚型,PPARγ2亚型有两个常见多态:C1431T和Pro12Ala。研究证实在人类PPARγ基因多态与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可导致冠心病的发生发展,并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多个危险因素,如2型糖尿病、高血压、肥胖、血脂异常、代谢综合征有关。因此PPARγ基因多态不仅直接参与了冠心病发生发展的多个环节,并可通过增加冠心病的危险因素来进一步促进冠心病的发生与发展。临床通过测定PPARγ基因多态有可能分析出发生2型糖尿病、高血压、代谢综合征、血脂异常、肥胖和冠心病发病的可能和风险,发现与诊断冠心病的高危人群。

  • 标签: PPARΓ 基因多态性 2型糖尿病 动脉粥样硬化
  • 简介:摘要目的调查腹膜透析(腹透)患者胃肠道症状和胃肠道疾病的发生率,探讨其与腹透相关腹膜炎的相关关系。方法前瞻纳入2016年3月1日至2017年12月31日在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腹透中心随访的腹透患者为研究对象,追踪随访至患者退出腹透或研究终止日期2019年12月31日。收集患者胃肠道症状、胃肠道疾病及腹膜炎发生情况,用胃肠道症状评定量表评估患者胃肠道症状严重程度,比较胃肠道疾病组与无胃肠道疾病组患者人口学及临床资料的差异。采用Poisson回归模型筛选腹透患者发生腹透相关腹膜炎的影响因素。结果共471例腹透患者入选本研究,其中387例(82.2%)患者出现至少1种胃肠道症状,142例(30.2%)患者患有胃肠道疾病。患者总体腹膜炎发生率为0.094次/患者年,革兰阳性菌腹膜炎发生率为0.034次/患者年,革兰阴性菌腹膜炎发生率为0.027次/患者年。多因素Poisson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胃肠道疾病是总体腹膜炎及革兰阴性菌腹膜炎发生的独立影响因素(分别OR=1.852,95%CI 1.252~6.369,P=0.002;OR=3.324,95%CI 1.616~6.836,P=0.001);腹泻症状得分较高是革兰阴性菌腹膜炎发生的独立影响因素(OR=2.832,95%CI 1.616~4.963,P<0.001)。结论腹透患者胃肠道疾病的发生率较高,胃肠道疾病是总体腹膜炎及革兰阴性菌腹膜炎发生的独立影响因素,腹泻症状是革兰阴性菌腹膜炎发生的独立影响因素

  • 标签: 腹膜透析 腹膜炎 胃肠疾病
  • 简介:本文运用相关分析法及个人访谈法对来源于高职院校三大类学生的归因倾向、学校环境、兴趣水平、焦虑水平、学习策略水平、动机水平、动机行为、自我效能感水平分别与他们的自我效能感水平、兴趣水平作了相关分析。

  • 标签: 兴趣水平 学习策略 相关分析 高职院校 大学生 自我效能感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改良中线导管相关血栓形成的危险因素,并提出对策。方法采用回顾分析的方法,将2018年2月至2020年7月入住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鼓楼医院神经内科病区留置改良中线导管患者分为血栓组9例和非血栓组117例。采用单因素分析和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患者发生导管相关血栓的危险因素。结果留置改良中线导管的患者血栓发生率为7.14%(9/126)。单因素分析显示,患者发生导管相关血栓与原发病类型(χ2值为6.331,P<0.05)和导管预处理(χ2值为4.016,P<0.05)有关。多因素分析显示,原发病类型和导管预处理方式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脑炎患者和0.9%氯化钠预处理导管的血栓发生率较高,在血栓发生前需进行预防护理,血栓发生后需尽早溶栓治疗。

  • 标签: 静脉血栓形成 导管,留置 危险因素 回顾性研究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改良中线导管相关血栓形成的危险因素,并提出对策。方法采用回顾分析的方法,将2018年2月至2020年7月入住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鼓楼医院神经内科病区留置改良中线导管患者分为血栓组9例和非血栓组117例。采用单因素分析和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患者发生导管相关血栓的危险因素。结果留置改良中线导管的患者血栓发生率为7.14%(9/126)。单因素分析显示,患者发生导管相关血栓与原发病类型(χ2值为6.331,P<0.05)和导管预处理(χ2值为4.016,P<0.05)有关。多因素分析显示,原发病类型和导管预处理方式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脑炎患者和0.9%氯化钠预处理导管的血栓发生率较高,在血栓发生前需进行预防护理,血栓发生后需尽早溶栓治疗。

  • 标签: 静脉血栓形成 导管,留置 危险因素 回顾性研究
  • 简介:摘要肠杆菌科细菌是临床上最常见的细菌之一,其所致的感染率及耐药率逐年升高,尤其是耐碳青霉烯类肠杆菌更成为临床上抗感染的一大难题。目前临床上针对肠杆菌科细菌感染的相关风险因素研究较为丰富,且针对肠杆菌科细菌感染的季节特征已较为明确。本文对环境温度、平均湿度及人口密度三个重要因素与常见的肠杆菌科细菌感染率之间的相关进行综述,为临床及公共卫生制定控制肠杆菌科细菌感染措施提供依据。

  • 标签: 肠杆菌科感染 环境温度 平均湿度 人口密度 季节特征
  • 简介:摘要目的本课题通过对某院2010-2015年恶性肿瘤患者发生药物不良反应的相关因素进行统计分析,为医护工作人员采取相关医疗措施预防和减少恶性肿瘤患者不良反应的发生提供科学依。方法从国家药品不良反应监测系统中提取某院2010~2015年所有上报的ADR报告,共1024例,其中诊断为肿瘤的病例共93例,93例中有59例为非抗肿瘤药物导致的,本研究对59例非抗肿瘤药物导致的ADR展开研究。结果59例肿瘤患者中98.3%为男性,1.7%为女性;30.5%的患者为肺部恶性肿瘤,27.0%的患者为上消化道恶性肿瘤;27.1%的患者正在接受化疗,40.7%的患者肝功异常,27.1%的患者肾功异常,17.0%的患者有过敏史或过敏史不详。结论肿瘤患者发生药物不良反应可能与性别、肿瘤类型、患者肝肾功能异常有关,与过敏史的相关尚不明确。

  • 标签:
  • 简介:摘要手术室是进行手术治疗抢救的相对独立的封闭区域,是一个高科技、高风险、快节奏的特殊科室。环境、技术、管理、护士和手术中出现的问题都有可能成为手术室护理的危险因素。本文就手术室护理危险因素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关的预防措施。

  • 标签: 手术室护理 危险因素 预防 对策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温州地区儿童流感样病例与气象因素的关系。方法收集2011年5月至2017年12月于温州医科大学附属育英儿童医院就诊的流感样病例及温州市气象数据,应用SPSS26.0进行相关和回归分析。结果温州市儿童流感样病例在大多数年份中呈春夏、冬季双峰流行,高发时月平均气温多在10 °C及30 °C左右,发病数与平均风速(X1)及平均相对湿度(X2)均呈负相关,回归方程为=2 286.870-234.589X1-19.693X2(P<0.01)。结论气象因素与儿童流感样病例发病密切相关,对建立流感早期气象预警系统有一定意义。

  • 标签: 流感,人 流感样病例 气象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