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目的探析急性重症病毒性心肌炎的临床疗效。方法抽选2013年1月至2015年11月时间段内我院治疗的56例急性重症病毒性心肌炎患者为研究对象,分为两组进行治疗,统计分析与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有效率、死亡率、并发症发生率分别是85.7%、14.3%、14.3%,对照组分别是64.3%、35.7%、32.1%,存在显著差异性(P〈0.05)。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时间是(36.5±15.5)d,对照组是(69.9±36.1)d,存在显著差异性(P〈0.05)。结论急性重症病毒性心肌炎的临床诊治遵循早诊断、早治疗的原则,实施综合治疗,能够提高患者的临床疗效,避免患者死亡。

  • 标签: 急性重症病毒性心肌炎 临床疗效 死亡率
  • 简介:中国传统生物学研究带有更多的经验性和实用性,但缺乏理论性概括。虽然我国传统生物学基本上停留在描述阶段,但是在生物教学中应用我国传统生物学知识,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1丰富课程资源《普通高中生物课程标准(实验)》(以下简称《课标》)指出,充分利用现有的课程资源,积极开发新的课程资源,是深化课程改革、提高教学效益的重要途径。

  • 标签: 生物学知识 中国传统 生物教学 《普通高中生物课程标准(实验)》 意义 课程资源
  • 简介:生物安全学报》是中国植物保护学会与福建省昆虫学会共同主办的面向生物安全科学国际前沿的中英文学术杂志,2010年创刊,于2011年起正式在国内外出版发行,征稿要求(简介)如下:1.主要登载有关生物入侵、农业转基因生物、农用化学品、新技术等带来的生物安全科学问题的原始性研究论文、文献综述及研究简报等。

  • 标签: 生物安全 学术杂志 福建省昆虫学会 农业转基因生物 生物入侵 农用化学品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所有地球生命都有一个共同的起源,都是"地球生命树"开枝散叶的结果,所以它们拥有一些共同的特征。从只在显微镜下才能看得到的细菌,到海洋中最庞大的蓝鲸,构成生命基础的都是DNA"字母表",以及以DNA语言为基础的编码方式。

  • 标签: 生物工程 世界 生命树 编码方式 DNA 显微镜
  • 简介:摘要生物学教学呼唤教师要在整个教学过程中,不断创设教学情境,诱发学生学习生物学的兴趣,结合学科教学的特点,引导学生通过亲自观察、实践和实验的方法以获取生物学的相关知识,摒弃传统机械讲授、注入式的教学方法,采用多媒体教学,适宜采取室外实践式的教学手段开展生物学教学,既充实了学生的社会实践生活,又培养了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更符合人才培养的需要,达到了学科教学和社会适应人才综合素养培养的双重目标。

  • 标签: 生物课激发爱学生物学兴趣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对病毒性肝炎患者行整体护理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我院自2015年1月1日~2016年1月1日收治的病毒性肝炎患者共计80例,将其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平均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每组40例患者。对对照组患者行常规护理,对实验组患者行整体护理,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护理效果。结果实验组患者的治疗依从性、疾病知识掌握情况、健康心理、生活方式以及护理满意度方面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均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病毒性肝炎患者行整体护理,能够有效的提升护理效果,激发患者配合治疗的主动性,降低并发症的发生几率,促进患者身体的快速康复。

  • 标签: 病毒性肝炎 整体护理 应用价值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慢性重型乙型肝炎患者预后影响因素。方法选取本院2013年11月—2015年9月收治的94例慢性重型乙型肝炎患者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将患者分为死亡组与好转组,血清中的HBV-DNA水平、胆碱酯酶(CHE)、甲胎蛋白(AFP)、总胆固醇(CHOL)以及凝血酶原活动度(PTA)进行密切观察。结果年龄越大,死亡率与HBV-DNA水平越高,病情发展越快,导致预后越差;CHE、AFP、CHOL以及PTA越低,表明预后越差,死亡率也越高。结论慢性重型乙型肝炎预后的影响因素有年龄、HBV-DNA水平、CHE、AFP、CHOL以及PTA。

  • 标签: 慢性重型乙型病毒性肝炎 预后 影响因素
  • 简介:在以往藻红外测试技术的急性毒性测试中,每次每个测试杯测试1个藻温,共2个测试组,并用藻最大响应温差1个指标进行毒性评价,测试结果的可行性和稳定性不理想,针对这个问题提出了改进方法:1)每次每个测试杯连测3个藻温;2)改为3个测试组;3)将单指标法改为三指标法;4)增加测试结果的重现性分析。通过蒸馏水毒性测试实验和重金属毒性测试实验,分析改进方法的效果。结果显示,不同指标方法中,三指标法控制假结果出现率为20%,控制效果最好;在测试4元重金属共存(总浓度0.066~0.156mg·L^-1)的毒性时,测试3个藻温的所有指标法的平均重现率(%)/重现性(%)均为100%/100%,测试1个藻温的三指标法的平均重现率(%)/重现性(%)为67%/100%,表明测试高浓度的重金属毒性时,不同指标法都有很好的评价效果;在测试一元重金属(0.001~0.1mg·L^-1)毒性时,只有三指标法的平均重现率(%)/重现性(%)是100%/100%,远高于其他指标法,表明只有三指标法才可准确测试低浓度重金属的毒性。在测试5种不同重金属共存的毒性时,三指标法的平均重现率(%)/重现性(%)平均为86.8%/100%。研究表明,改进后的技术用于化学品急性毒性测试,灵敏度高和稳定性好,结果可靠。

  • 标签: 化学品 藻红外测试 三指标法 技术改进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病毒性肝炎常见的化验指标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对2015年1月至2015年12月入住我院的100例病毒性肝炎孕产妇患者血清中的可溶性CD30(sCD30)水平以及运用生化检测仪对患者血清中的ALT的水平进行检测与分析另外选择50例ALT正常的乙型肝炎病毒(HBV)携带者作为乙型肝炎对照,选择50例健康体检者作为正常对照组。结果各种类型的病毒性肝炎患者血清中的sCD30以及ALT水平均要显著地高于健康对照组,ALT水平升高的乙型肝炎患者较ALT正常的HBV携带者血清中的sCD30水平具有显著的统计学差异(P<0.01);各种类型病毒性肝炎患者血清中sCD30水平与ALT水平呈现出正相关性(P<0.05)。结论病毒性肝炎患者血清中的可溶性CD30(sCD30)能够作为肝炎活性的一个重要的检测化验指标,具有十分重要的临床检测意义。

  • 标签: 病毒性肝炎 可溶性CD30(sCD30) ALT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并探讨消旋卡多曲治疗小儿病毒性肠炎的临床治疗效果,并分析其应用价值。方法将我院从2013年2月16日至2015年2月16日期间收治的60例小儿病毒性肠炎患者进行研究,将60例小儿病毒性肠炎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30例)以及实验组(30例),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治疗法,实验组患者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添加消旋卡多曲药物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各30例)的临床治疗效果以及临床指标改善差异。结果实验组患者的治疗效果以及临床指标改善差异均显著优于对照组患者(P<0.05),差异较大,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消旋卡多曲治疗小儿病毒性肠炎的疗效良好,应用价值较高,值得借鉴和推广。

  • 标签: 消旋卡多曲 小儿病毒性肠炎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脂肪酸属于脂肪乳剂,将其用于逆转局麻药心肌毒性,效果显著,为了提高其临床应用效果,本文综述了局麻药心肌毒性的药理机制,重点探讨了脂肪酸逆转局麻药心肌毒性的药理机制,旨在指导临床实践,增强局麻药解毒剂的有效性与安全性。

  • 标签: 脂肪酸 局麻药 心肌毒性 药理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