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 研究信迪利单抗注联合仑伐与仑伐单药治疗Ⅲ期原发性肝癌临床对比。 方法 选择我院2020年1月-2021年1月期间收入的30例Ⅲ期原发性肝癌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均15例,其中对照组采取单独仑伐治疗,研究组实施信迪利单抗注联合仑伐治疗,观察两组患者客观缓解率、肝功能、总生存。 结果 两组治疗前肝功能指标无变化,经过治疗后两组之间无差异,P>0.05,研究组治疗客观缓解率86.67%高于对照组60.00%,研究组生存率73.33%高于对照组53.33%,差异显著,P<0.05。 结论 对于Ⅲ期原发性肝癌可采取信迪利单抗注联合仑伐治疗,提高客观缓解率、总生存时间,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值得应用。

  • 标签: 信迪利单抗注 仑伐替尼 Ⅲ期 原发性肝癌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阿帕联合吉奥用于老年晚期胃癌治疗中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30例单纯应用吉奥治疗的老年晚期胃癌患者为对照组,抽取30例联合阿帕吉奥治疗老年晚期胃癌为联合组,比较两组疗效。结果联合组总缓解率23.3%、疾病控制率93.3%均高于对照组6.7%、73.3%,差异显著(P<0.05)。结论阿帕+吉奥治疗老年晚期胃癌的疗效高于单纯吉奥治疗的疗效。

  • 标签: 老年晚期胃癌 阿帕替尼 替吉奥 疗效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伊立康联合阿帕对晚期胃癌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选取上海市闵行区肿瘤医院2016年1月至2018年10月收治的晚期胃癌患者62例,其中,采用阿帕治疗30例(对照组),采用伊立康联合阿帕治疗32例(观察组)。两组在给药前均给予预防呕吐、提升白细胞、补充营养等常规对症干预治疗。治疗期间定期进行血常规、肝肾功能等检查,根据情况调整药物剂量。化疗方案为每3周1次,两组均接受4个周期的治疗。在治疗3个月后评价近期疗效,比较两组治疗效果,并分析不良反应发生情况。随访12个月,应用Kaplan-Meier法绘制生存曲线,分析两组无进展生存(PFS)时间、总生存(OS)时间。结果观察组和对照组近期总缓解率分别为9.38%(3/32)、3.33%(1/3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203,P=0.652);观察组疾病进展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8.13%(9/32)比53.33%(16/30),χ2=4.089,P=0.043]。两组血小板下降、血红蛋白下降、白细胞下降、腹泻、恶心呕吐、肝损害、骨髓抑制发生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中位PFS、OS时间分别为5.8个月(5.0~6.3个月)和8.1个月(7.2~9.3个月),较对照组的4.9个月(4.7~5.1个月)和6.0个月(5.2~6.9个月)延长,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结论伊立康联合阿帕治疗可降低晚期胃癌患者的疾病进展率,延长生存时间,且未增加不良反应。

  • 标签: 胃肿瘤 预后 不良反应 阿帕替尼 伊立替康
  • 简介:摘要肺癌是最常见的恶性肿瘤。阿帕作为国内自主研发的第一代口服小分子酪氨酸激酶抑制剂,可高度选择性地阻断多种信号通路,通过抑制肿瘤血管生成发挥抗肿瘤作用,且不良反应安全可控。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阿帕可用于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二线及以上治疗。文章将对阿帕治疗肺癌的作用机制及临床研究进行综述。

  • 标签: 肺肿瘤 阿帕替尼 不良反应 预后
  • 简介:摘要甲磺酸伊马是治疗慢性髓性白血病和恶性胃肠道间质肿瘤的一线用药,其皮肤黏膜不良反应的发生率较高。作者通过复习国内外文献描述该药导致的各种皮肤黏膜症状,并总结其发病机制和治疗对策,旨在帮助皮肤科医生提高对该药皮肤黏膜不良反应的认识,给予及时诊治。

  • 标签: 药物毒性 皮肤 黏膜 伊马替尼
  • 简介:摘要克唑是一种作用于间变性淋巴瘤激酶(ALK)、细胞间质表皮转化因子及c-ros肉瘤致癌因子1(ROS1)的多靶点小分子酪氨酸激酶抑制剂,临床主要用于治疗ALK阳性和/或ROS1阳性的晚期非小细胞肺癌。肝损伤是克唑十分常见的不良反应之一,多数患者表现为无临床症状的转氨酶水平升高,极少数患者可出现致命性肝衰竭;发生机制与线粒体介导的细胞凋亡和过度自噬、氧化应激、过敏反应等有关。克唑相关肝损伤的危险因素包括既往肝病史,乙型肝炎病毒感染,联合使用免疫检查点抑制剂或H2受体拮抗剂/质子泵抑制剂,以及信号转导与转录激活因子1和细胞色素P450基因多态性等。应用克唑前,须对患者肝功能进行综合评估,治疗过程中加强监测,必要时采取暂时(再次使用时减量)或永久停药等措施。

  • 标签: 酶抑制剂 药物毒性 化学和药物性肝损伤 克唑替尼 酪氨酸激酶抑制剂
  • 简介:摘要1例64岁女性左肺腺癌并颈部淋巴结转移患者接受培美曲塞+卡铂方案化疗,首次化疗后查体颈部肿块大小约5.0 cm×4.0 cm。根据基因检测结果给予埃克125 mg口服、3次/d。4 d后颈部淋巴结转移灶迅速增大并伴红肿、疼痛,同时出现头晕、恶心等症状;患者自行增加剂量至250 mg口服、3次/d,2 d后,颈部CT示左侧锁骨上窝淋巴结大小约7.7 cm×6.4 cm。考虑患者颈部淋巴结转移灶的迅速增大为埃克所致肿瘤超进展。停用埃克,给予贝伐珠单抗+培美曲塞+卡铂联合化疗1个周期,同时给予阿美。治疗3 d后患者疼痛明显减轻,9 d后颈部肿块缩小,7周后CT示左侧锁骨上窝淋巴结大小约4.6 cm× 5.3 cm,疗效评估为部分缓解。

  • 标签: 肺肿瘤 淋巴转移 埃克替尼 疾病超进展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病案摘要

  • 标签:
  • 简介:目前恶性实体瘤的化学治疗主要依靠细胞毒性药物.传统细胞毒性药物不能区分肿瘤细胞和宿主细胞,因此针对性差,治疗有效性不高,治疗后肿瘤易复发和产生耐药性,而且毒副作用严重,病人的依从性差.目前,恶性实体瘤的化学治疗已达到了一个平台期,需要具有新机制、高效抗肿瘤活性和更好耐受性的药物才能进一步延长肿瘤患者的生存期,提高生存质量.

  • 标签: 吉非替尼 细胞毒性药物 恶性实体瘤 口服 靶向治疗 化学治疗
  • 简介:1例17岁男性慢性粒细胞白血病患者服用伊马400mg,2次/d,治疗约4个月无效,后改用达沙70mg,2次/d。约1个半月后,患者开始出现发热(39.2℃),之后出现全身肌肉、骨骼和关节疼痛。给予吲哚关辛栓50mg,3次/d塞肛和地塞米松2.5mg静脉滴注,患者疼痛减轻。因病情需要,患者继续服达沙,再次出现疼痛,给予吲哚美辛栓塞肛治疗。

  • 标签: 达沙替尼 肌痛 骨痛 关节痛 不良反应
  • 简介:摘要晚期胃癌目前无明确有效治疗手段,现报道1例安罗治疗晚期胃癌病例,并对其临床疗效和安全性进行分析。

  • 标签: 胃肿瘤 安罗替尼
  • 简介:摘要甲磺酸伊马作为第一个分子靶向治疗药物,用于治疗慢性髓系白血病(CML)和胃肠道间质瘤(GIST)的一线药物,近年来出现新的适应症。本文就甲磺酸伊马的疗效、不良反应、合成路线和作用机制等方面对甲磺酸伊马进行综述。

  • 标签: 作用机制 合成路线 临床研究 不良反应
  • 简介:摘要目的针对肾癌患者口服舒的方法进行治疗,并探究分析其用药的临床效果。方法将自2014年4月至2015年4月经本院手术治疗的24例转移性肾癌根据随机投掷的方法分成试验组与对照组,平均每组12例,对照皮下注射干扰素,试验组口服舒,将两组患者用药后的疗效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试验组的临床有效率(91.67%)显著高于对照组的(58.33%),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的不良反应情况(25.00%)与对照组的(41.67%)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舒可以作为治疗转移性肾癌的有效方法广泛应用在临床中。

  • 标签: 肾癌 转移性 舒尼替尼 疗效 安全
  • 简介:帕格尼尼颠覆了人们对音乐的传统认识。他惊人的技巧带给观众狂潮般的兴奋早已成为众所周知的事实。“我不敢相信竟然可以演奏出这样的声音!”德国伟大的诗人海因里希.莱尔斯塔伯(HeinrichRellstab)1829年听了帕格尼尼在柏林的首演之后感叹道,“他诉说,

  • 标签: 帕格尼尼 小提琴 音乐 演奏
  • 简介:在从卡泰里到纳尔迪的这一段时期里意大利小提琴学派继续向前发展。泰里对技巧艰深的小提琴演奏与作品的写作有巨大的影响。索米斯与普尼亚通过他们的弟子把意大利风格引进了法国。塔尔蒂是巴罗克时期晚期时的最重要小提琴家,纳尔迪发展了他的教师塔尔蒂留下的传统。

  • 标签: 洛卡泰里 意大利 小提琴演奏技巧 发展 纳尔迪尼
  • 简介:2017年5月16日上午.应邀来京出席“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的意大利总理真蒂专程来到我馆,观看了《领袖·人民——馆藏现代经典美术作品展》《中国古代青铜器艺术》展和《创意改变生活——意大利设计艺术展》。

  • 标签: 意大利 总理 青铜器艺术 高峰论坛 国际合作 艺术展
  • 简介:德尔维草纸文献是现存较旱的古希腊语写本,损毁较多、文字本身晦涩难懂,现代研究都带有很大程度的猜测成份。但文献对莉努丝的职司与形象演变的相关记载,对于理解希腊宗教的发展脉络则有着十分重要的参考价值。

  • 标签: 德尔维尼草纸 厄莉努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