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背景与目的:胶质内最常见的肿瘤,其弥漫性浸润的特点给诊断和治疗带来了很大的困难,术前区分肿瘤的不同成分及正常组织,明确重要纤维束浸润情况有重要的意义。本研究探讨各向同性显著扩散系数(isotropicapparentdiffusioncoefficient,ADCiso)值与部分各向异性(fractionalanisotropy,FA)值的测定在区分肿瘤不同组织成分与正常组织中的作用。测定肿瘤侧锥体束通过不同解剖部位的FA值,探讨星形细胞病例肿瘤对锥体柬侵犯的情况。方法:对确诊的35例胶质进行弥散张量成像(diffusiontensorimaging,DTI),测定肿瘤实质强化部分、肿瘤实质不强化部分、内囊变坏死组织、周水肿组织及周围正常白质的ADCiso值和FA值:对6例Ⅰ-Ⅱ级,7例Ⅲ-Ⅳ级幕上型累及单侧大脑半球的病例,测定锥体束通过不同区域的FA值。结果:肿瘤实质组织、内囊变坏死区、周水肿组织的ADCiso值同正常组织相比均有显著性差异,肿瘤实质组织、囊变坏死组织、周水肿组织ADCiso值之间比较有显著差异。肿瘤实质组织、内囊变坏死组织、周水肿组织的FA值同正常组织比较均有显著差异;肿瘤实质组织的FA值同内囊变坏死组织、周水肿组织比较无显著差异;内囊变坏死组织FA值同周水肿组织比较无显著差异。高级别星形细胞病例中,肿瘤最大层面、内囊后肢层面肿瘤侧锥体束FA值较健侧低,中脑大脑脚、桥层面锥体束肿瘤侧FA值与健侧比较无显著差异;低级别星形细胞病例中,肿瘤最大层面、内囊后肢层面、中脑大脑脚、桥层面锥体束肿瘤侧FA值与健侧比较均无显著差异。结论:ADCiso值可以区别肿瘤实质组织、内囊变坏死区、周水肿组织、正常组织。FA值可将肿瘤实质组织、内囊变坏死区、周水肿区与正

  • 标签: 胶质瘤 星形细胞瘤 磁共振成像 弥散 张量
  • 简介:树突细胞能致敏原初T淋巴细胞,可能恢复机体抗肿瘤免疫的有效性,树突细胞疫苗被认为是最具应用前途的肿瘤疫苗。随着组织的免疫原性被逐渐认识,树突细胞疫苗对胶质的治疗价值开始显现。本文复习近年树突细胞疫苗治疗胶质的临床研究结果,讨论树突疫苗的研究发展方向。

  • 标签: 树突细胞疫苗 脑胶质瘤 联合治疗 临床试验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胶质是一种常见的颅内恶性肿瘤,治疗难度大,预后较差。免疫治疗作为一种新兴的治疗手段,为胶质的治疗带来了新的希望。本文综述了胶质免疫治疗的研究进展,包括免疫治疗的原理、各种免疫治疗策略及其优缺点,以及目前面临的挑战和未来的发展方向。

  • 标签: 脑胶质瘤 免疫治疗 研究进展 综述
  • 简介:摘要:目的:进行神经外科治疗胶质的临床效果分析。方法:病例总数40例(2022年1月-2023年1月),随机数字分成对照组(传统开颅手术方法)和观察组(神经外科显微治疗),比较效果。结果:观察组总疗效率更高(P<0.05),手术用时、术后恢复时间更快(P<0.05),随访一年复发率更低(P<0.05)。结论:神经外科显微手术方法治疗胶质能提高切除率和疗效,降低复发率,也能促进患者尽快康复,有借鉴意义。

  • 标签: 神经外科 脑胶质瘤 显微手术
  • 简介:目的探讨核仁纺锤体相关蛋白1(NUSAP1)在胶质样本的高表达,以及沉默NUSAP1对胶质细胞系LN229细胞功能的影响。方法收集南京医科大学附属科医院30例胶质手术标本以及10例癫痫病灶手术样本,采用荧光实时定量(qRT-PCR)和Westernblot技术检测40例样本中NUSAP1的表达情况,用lentivirus和siRNA干扰LN229细胞系中NUSAP1表达后,采用CCK-8法、流式细胞仪法检测其对细胞增殖、凋亡、细胞周期的影响。结果NUSAP1在胶质组表达量明显高于癫痫组(对照)。NUSAP1表达被干扰后。胶质细胞LN229功能降低。结论NUSAP1在胶质中高表达,干扰其在LN229细胞株表达后,LN229增殖能力下降,细胞G2/M期停滞。提示NUSAP1可能成为一个新的胶质治疗靶点。

  • 标签: NUSAP1 脑胶质瘤 LN229细胞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脑神经胶质病的诊断与治疗及其临床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8例经开颅手术或定向活检证实为脑神经胶质病的临床表现、影像学资料及治疗效果。结果8例CT扫描共发现20个病灶,其中病灶累及3个叶者5例,累及2个叶者4例。CT平扫病灶呈高密度5个,等密度5个,低密度13个,大多数病灶强化不明显,周轻中度水肿。4例行MRI检查发现胼胝体肥大2例。9例均获得6个月以上随访。结论脑神经胶质病CT扫描易误诊为转移,MRI扫描对脑神经胶质病的诊断有一定的价值,确诊有待于病理检查。手术切除程度是决定预后的重要因素,术后分割放疗是控制肿瘤生长及延迟复发的重要辅助治疗手段。

  • 标签: 肿瘤 神经上皮 诊断 治疗
  • 简介:胶质是颅内发病率较高的恶性肿瘤之一,伽玛刀不论是作为首选或主要治疗方法,还是辅助治疗措施,均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本文就伽玛刀的优势、相关病例的选择、治疗方法及疗效等作一综述。

  • 标签: 神经胶质瘤 放射外科手术
  • 简介:

  • 标签:
  • 简介:脑干胶质的预后相当不理想,放疗和化疗是两种非常重要的辅助治疗手段,而无论是放疗还是化疗都要求有明确的病理诊断。但是,对于弥漫生长而无法切除的脑干胶质活检的必要性至今仍颇受争议,很多学者认为脑干部位弥漫生长的肿瘤活检面临很大风险却缺乏直接治疗作用.而且认为即使没有病理诊断也能够获得比较可靠的临床诊断。因此,对于有脑干胶质典型临床和影像学表现的患者,我们是否还有必要活检呢?本文报告一例临床诊断为桥胶质的女性患者,患者没有接受活检,仅经过放疗和化疗,取得了非常理想的效果。

  • 标签: 脑干胶质瘤 活检 放疗 化疗
  • 简介:目的探讨老年胶质的临床诊疗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24例老年(年龄≥60岁)胶质的临床资料,平均年龄64.7岁,合并其他系统疾病17例,均经手术治疗。结果术后最常见并发症为神经功能障碍、颅内和肺部感染。20例病人随访2.4-38.5个月,1年生存率为54.9%,2年生存率为36.6%。术后替莫唑胺(TMZ)同步放化疗者平均生存期为(29.8±5.0)个月,术后单纯化疗者为(6.6±1.3)个月,单纯手术者为(6.2±2.4)个月。结论老年胶质容易误诊,合并症多,需加强围手术期管理,最大安全范围切除肿瘤,术后进一步行TMZ同步放化疗可延长生存期。

  • 标签: 神经胶质瘤 老年人 显微外科手术 化学疗法 放射疗法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淀粉样前体蛋白(APP)在胶质组织和患者脑脊液中的表达水平及意义。方法(1)收集西南医科大学附属中医医院神经外科自2015年1月至2020年12月手术切除并经病理确诊的胶质标本56例,其中世界卫生组织(WHO)分级Ⅰ级9例、Ⅱ级14例、Ⅲ级18例、Ⅳ级15例,另外收集同期4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行血肿清除术时切除的坏死组织作为对照,采用Western blotting、实时荧光定量PCR(RT-qPCR)分别检测胶质组织和对照组织APP蛋白和mRNA的表达。(2)除了上述56例胶质患者,另外选择同期收治的4例病毒性脑膜炎、4例细菌性脑膜炎、4例自身免疫性脑炎、5例癫痫和3例偏头痛患者及3例正常对照者,采用ELISA法检测所有受试者脑脊液中APP含量。结果(1)Western blotting、RT-qPCR检测结果显示WHO分级Ⅰ、Ⅱ、Ⅲ、Ⅳ级胶质组织APP蛋白和mRNA的表达均高于对照组织,且WHO分级Ⅰ级和Ⅱ级、Ⅲ、Ⅳ级胶质组织APP蛋白和mRNA的表达依次增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WHO分级Ⅰ级和Ⅱ级胶质中,首发组与复发组间脑胶质APP蛋白和mRNA表达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WHO分级Ⅲ级和Ⅳ级胶质中,复发组胶质APP mRNA的表达均高于首发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ELISA检测结果显示,病毒性脑膜炎、细菌性脑膜炎、自身免疫性脑炎、癫痫和偏头痛患者与正常对照者脑脊液中APP含量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WHO分级Ⅰ、Ⅱ、Ⅲ、Ⅳ级胶质患者脑脊液中APP含量均高于正常对照者,且WHO分级Ⅰ级和Ⅱ级、Ⅲ、Ⅳ级胶质患者脑脊液中APP含量依次增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胶质组织和胶质患者脑脊液中APP呈高表达,其含量与胶质病理等级有关,脑脊液中APP表达量可作为早期筛查胶质患者的新方法。

  • 标签: 淀粉样前体蛋白 神经胶质瘤 脑脊液 胶质瘤筛查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胶质组织中调节性T细胞(regulatory T cells,Tregs)、辅助性T细胞(helper T cell, Th)17及其细胞因子与病理特征的相关性。方法收集2014年1月至2019年1月重庆市急救医疗中心收治的胶质患者100例,术中获取胶质组织和癌旁组织,采用免疫荧光染色及逆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reverse transcription-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 RT-PCR)法检测组织中Tregs、Th17细胞、白细胞介素(interleukin, IL)-10、IL-17表达量,Pearson线性相关性分析Tregs、Th17细胞、IL-10、IL-17与胶质患者病理特征的相关性。结果胶质组织中Tregs和IL-10 mRNA较癌旁组织显著增加,Th17细胞和IL-17 mRNA较癌旁组织显著减少,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9.45±3.28) ×106个比(5.73±2.26)×106个,(0.73±0.23)比(0.53±0.26),(8.47±3.08)×106个比(10.75±2.91)×106个,(0.78±0.12)比(0.91±0.17),t值分别为9.34,5.38,5.76和6.25,P值均<0.05)]。Pearson线性相关性分析显示Tregs、Th17细胞、IL-10、IL-17 mRNA与年龄无明显相关性(P>0.05)。男性与女性胶质患者中Tregs、Th17细胞、IL-10、IL-17 mRNA表达量比较均无显著差异(P>0.05)。与世界卫生组织(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WHO)Ⅰ-Ⅱ级的胶质患者比较,WHO Ⅲ-Ⅳ级的胶质患者Tregs和IL-10 mRNA显著增高,而Th17细胞和IL-17 mRNA显著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9.09±1.87)×106个比(9.86±1.76) ×106个,(0.63±0.21)比(0.84±0.19),(8.98±1.80)×106个比(8.02±1.78)×106个,(0.87±0.18)比(0.70±0.22),t值分别为2.11,5.22,2.68和4.20,P值均<0.05)]。胶质组织中Tregs、IL-10mRNA与原发癌灶直径明显正相关,Th17细胞、IL-17 mRNA与原发癌灶直径呈明显负相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r值分别为0.34、0.32、-0.27、-0.43,P值均<0.05)。结论胶质组织中Tregs及IL-10高表达,Th17细胞及IL-17低表达,且Tregs、IL-10 、Th17和IL-17表达量与胶质WHO分级和肿瘤大小有关。

  • 标签: 脑胶质瘤 调节性T细胞 辅助性T细胞17 细胞因子 病理特征
  • 简介:目的探讨雄激素受体(androgenreceptor,AR)在不同级别胶质的表达及意义。方法收集12例正常组织和73例不同级别胶质组织标本.其中WHOⅠ级8例,Ⅱ级15例,Ⅲ级23例,Ⅳ27例。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和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AR蛋白及ARmRNA表达情况,并分析正常组织和不同级别胶质间AR表达差异。结果各级别胶质组织中的AR蛋白阳性率和mRNA水平均明显高于正常组织(均P〈0.05)。胶质WHO分级与AR阳性细胞率呈显著正相关(m=0.584,P〈0.001),胶质WHO分级与ARmRNA表达呈显著正相关(rs=0.885,P〈0.001)。结论AR在胶质组织中表达增加.其表达水平与病理级别密切相关,提示AR可能在胶质的生物学行为中发挥重要作用。

  • 标签: 脑胶质瘤 雄激素受体 荧光定量PCR检测 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 mRNA水平 receptor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胶质患者术后并发症与临床护理。方法将2017年2月-2018年2月8例胶质患者术后并发症患者随机分组,对照组遵循常规护理,实验组落实针对性护理干预。比较两组胶质患者术后并发症患者满意水平;并发症消失的平均时间、患者术后住院总天数、护理服务整体质量;护理前后患者焦虑积分;医疗纠纷发生率。结果实验组胶质患者术后并发症患者满意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并发症消失的平均时间、患者术后住院总天数、护理服务整体质量优于对照组,P<0.05;护理前两组焦虑积分相似,P>0.05;护理后实验组焦虑积分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医疗纠纷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针对性护理干预在胶质患者术后并发症护理中的干预结果确切,减少护理纠纷和加速并发症消失,缩短住院的时间,提高护理服务质量以及减轻患者的心理负担,提高满意度。

  • 标签: 脑胶质瘤患者 术后并发症 临床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医院神经外科复发高级别胶质再手术预后的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7年1月至2015年5月收治的25例复发高级别胶质再手术患者临床资料,比较年龄、复发时卡氏评分(KPS)、复发时间、肿瘤切除范围、肿瘤病理分级,并分析再手术预后的影响因素。结果28例患者中13例全切除,15例次全或者大部分切除。患者总体生存期为2~45个月,平均17.8个月。单因素分析提示患者复发时KPS评分、复发时间、再手术后肿瘤病理分级、再手术肿瘤切除程度以及辅助治疗是患者再次术后生存期的重要影响因素;cox回归分析提示患者复发时KPS评分高、复发时间长是患者再手术预后保护因素,而再手术后肿瘤病理级别高是预后危险因素。结论复发时KPS评分≥70,术后较低的病理级别,复发时间超过6个月的复发高级别胶质患者再手术治疗效果比较好。

  • 标签: 复发高级别脑胶质瘤 再手术 预后
  • 简介:大量实验研究证明树突状细胞(dendriticcell,DC))疫苗是治疗胶质的一种很有前景的技术。常用的DC负载肿瘤抗原的方法有肿瘤抗原肽致敏DC、肿瘤细胞提取物致敏DC和DC/肿瘤融合等,本文综述这几方面的研究进展。

  • 标签: 树突状细胞 疫苗 DC 治疗 脑胶质瘤 肿瘤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胶质术后行化疗同步放疗治疗的应用。方法将我科收治的恶性胶质术后病例72例随机分为联合组41例和治疗组31例,治疗组患者术后单纯行放射治疗;联合组在治疗组的基础上加用化学疗法。化疗与放疗同步进行,两组对比近期及远期疗效。结果联合组12、24、36月生存率分别明显高于治疗组(P<0.01)。联合组出现恶心、呕吐、白细胞和血小板下降等不良反应,经对症处理后迅速缓解。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胶质术后行同步放化疗比术后单纯放疗治疗胶质的疗效显著,且无明显不良反应,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脑胶质瘤 放射治疗 化学治疗
  • 简介:[摘要]:手术切除程度是影响胶质术后远期生存率的重要因素。传统的手术方式,即术前影像学评估联合术中手术医生的经验判断,无法保证病灶影像学完全切除。术中磁共振可以使术中病灶整体可视化,检测残余的肿瘤组织,能最大限度保证肿瘤的切除,近年来得到较多应用。笔查阅相关文献,就近年来术中磁共振成像在胶质的应用进展进行综述。

  • 标签: 磁共振成像,术中 神经胶质瘤 神经外科手术 功能神经导航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构建列线图护理预测模型分析胶质患者术后谵妄发生的相关危险因素并加以验证。方法选取2021年1月至2022年1月山东省立医院神经外科收治的304例胶质手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留出法分为训练集(234例)和验证集(70例)。以意识模糊评估表(confusion assessment method,CAM)将训练集和验证集患者分为谵妄组和非谵妄组,分析训练集和验证集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并通过Logistic回归分析明确术后谵妄的危险因素,建立胶质术后谵妄预警模型。利用校准曲线和ROC曲线分别在训练集及验证集中进行内、外部验证,评价预测模型精确度和区分度。结果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表明年龄>60岁(OR=4.089,95%CI=1.898~9.103,P<0.001)、糖尿病(OR=2.825,95%CI=1.316~6.186,P=0.008)、高血压病(OR=2.176,95%CI=1.041~4.587,P=0.008)、吸烟(OR=2.432,95%CI=1.063~5.648,P=0.036)、既往癫痫发作史(OR=4.457,95%CI=1.924~10.689,P=0.001)、肺功能差(OR=2.452,95%CI=1.132~5.374,P=0.023)、疼痛视觉模拟量表(visual analog scale,VAS) >7分(OR=3.394,95%CI=1.591~7.456,P=0.002)焦虑或抑郁(OR=2.746,95%CI=1.285~5.976,P=0.010)和手术时长>4 h(OR=2.731,95%CI=1.255~6.062,P=0.012)是胶质术后谵妄的独立危险因素,基于上述危险因素建立列线图护理预警模型,内部验证ROC曲线下面积AUC=0.852,外部验证ROC曲线下面积AUC=0.914。结论胶质术后谵妄护理预警模型能有效预测胶质术后谵妄的发生风险,有一定的临床推广价值。

  • 标签: 脑胶质瘤 术后谵妄 危险因素 预测模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