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1
209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极低出生体重儿(very low birth weight infant,VLBWI)和超低出生体重儿(extremely low birth weight infant,ELBWI)住院期间人乳喂养情况。方法采用多中心回顾性病例队列研究,病例来源于2018年江苏省NICU母乳喂养质量改进临床研究协作组中的19家单位,选择胎龄≤35周且生后24 h内入院的VLBWI/ELBWI临床资料。人乳喂养包括亲母母乳喂养和(或)捐赠母乳喂养,人乳喂养率为住院期间接受过亲母母乳和(或)捐赠母乳喂养的比例。结果(1)共收治VLBWI/ELBWI 1 359例,占早产儿总数的9.5%(1 359/14 346)。符合纳入标准的1 132例VLBWI/ELBWI中VLBWI 986例(87.1%),男580例(51.2%),胎龄(29.8±2.0)周,出生体重1 257(1 100,1 390) g,多胎280例(24.7%)。(2)19家单位中仅有1家VLBWI/ELBWI在住院期间均有人乳喂养,有6家单位无纯人乳喂养,其余12家单位均为人乳喂养、人乳喂养+配方奶喂养和配方奶喂养3种喂养方式;19家单位VLBWI/ELBWI住院期间平均人乳喂养率为73.8%,1家单位达100%,最低19.4%,其中15家在50%以上,2家单位在40%以下。(3)19家单位住院期间人乳喂养量占比中位数为70.6%,最高100%;日均人乳喂养量中位数为46.3 ml/(kg·d),最高118.0 ml/(kg·d),4家单位日均人乳喂养量中位数为0 ml/(kg·d)。(4)19家单位VLBWI/ELBWI生后0~7 d人乳喂养占比在50%以下,随着日龄的增长逐渐增加,0~28 d为75.0%。日均人乳喂养量也呈上升趋势,生后0~7 d<5 ml/(kg·d),0~28 d为12.7 ml/(kg·d)。(5)住院期间的人乳喂养量占比和日均人乳喂养量成线性相关。结论2018年江苏省NICU母乳喂养质量改进临床研究协作组19家单位VLBWI/ELBWI人乳喂养率、人乳喂养量占比、日均人乳喂养量存在很大差距,需加强VLBWI/ELBWI住院期间人乳喂养质量改进工作,提高人乳喂养率。

  • 标签: 婴儿,极低出生体重 婴儿,超低出生体重 母乳喂养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初乳口腔护理对极/超低出生体重儿建立全肠道喂养过程的影响。方法选取在济宁医学院附属医院新生儿监护病房住院的62例极/超低出生体重儿,根据患儿入院顺序将患儿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观察组实施初乳口腔护理,对照组使用0.9%氯化钠溶液进行口腔护理,擦拭方法及频次相同。观察2组患儿完全无胃潴留的时间、完全经口进奶时间、达到肠内喂养的时间(100 ml·kg-1·d-1)、达到足量肠内喂养时间(150 ml·kg-1·d-1),出院时的体质量、头围、身长,和相关感染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患儿出生第10天胃潴留发生次数为(1.90 ± 1.30)次,显著低于对照组(2.77 ± 1.50)次,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值为-2.449,P<0.05);观察组患儿达到肠内喂养和足量肠内喂养的时间分别是(24.63 ± 9.42)、(29.75 ± 10.15)d,明显短于对照组的(33.90 ± 2.73)、(35.13 ± 9.29)d,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值为-4.621、-2.362,P<0.01或0.05);观察组患儿出院时体质量为(2.19 ± 0.18)kg,高于对照组的(2.10 ± 0.12)kg,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值为4.677,P<0.05)。结论初乳口腔护理可以减少极/超低出生体重儿发生胃潴留的次数,改善患儿喂养不耐受,缩短患儿达到全肠道喂养的时间,促进生长发育,但并不能证实可以降低相关感染并发症的发生率。

  • 标签: 初乳 口腔护理 极低出生体重儿 超低出生体重儿 肠内营养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胸骨上超低位小切口甲状腺切除术的疗效,并与传统手术方式进行比较。方法将30例行胸骨上超低位小切口甲状腺切除术与行传统甲状腺切除术的甲状腺疾病患者临床资料进行比较。结果二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住院时间及切口美观度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01)。结论胸骨上超低位小切口甲状腺切除术切口小,创伤小,术中出血少,术后恢复快,切口美观度高,费用低,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胸骨上 超低位 小切口 甲状腺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超低位颈前小切口手术治疗42例甲状腺腺瘤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4年6月—2015年6月至我院进行甲状腺腺瘤切除治疗的患者42例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行超低位颈前小切口术。观察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引流量、住院时间、患者临床疗效、瘢痕长度以及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手术时间(83.42±25.44)min,术中出血量(20.47±8.30)ml,术后引流量(68.24±12.53)ml,住院时间(4.41±0.62)d,瘢痕长度(3.42±0.27)cm。总有效率为95.24%,并发症发生率为2.38%。结论超低位颈前小切口手术对甲状腺腺瘤具有很好的临床疗效,其有效率高,并发症发生率低,安全可靠,且具有很好的美容效果。

  • 标签: 超低位颈前小切口手术 甲状腺腺瘤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前临床上应用最广泛的肝脏保存方式为静态低温保存技术,理论上仅可保存肝脏12 h。随着静态低温保存时间的延长,肝脏的活性会逐步下降。这限制了器官的运输和匹配。超低温(不结冰)保存联合亚常温机械灌注技术可以显著延长大鼠肝脏的有效保存时间长达3~4 d。这对保证肝脏的公平分配,降低肝脏的废弃率,具有极大的现实意义和临床价值。本文综述了超低温联合亚常温机械灌注保存肝脏实验技术研究进展。

  • 标签: 超低温 亚常温机械灌注 冷冻保护剂 肝脏保存
  • 简介:目的总结低位或超低位直肠癌前切术围手术期的护理要点。方法2006年1月-2007年12月对74例大肠癌患者实施低位或超低位直肠癌前切术,并配合围手术期护理。结果74例患者术后均康复出院,平均住院天数17.3d,所有患者切口均Ⅰ期愈合,1例患者并发肺部感染;随访1年,无复发病例。结论术前做好患者心理护理及术前准备,术后密切观察病情变化,预防并发症发生,能使患者平稳渡过围手术期,降低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手术治疗效果。

  • 标签: 大肠癌 围手术期 护理
  • 简介:目的探讨直肠癌超低位前切除术吻合口漏的原因及对策。方法2002年1月~2003年12月采用常规方法行双吻合器直肠癌超低位前切除11例(对照组),2004年1月~2005年11月采用改良技术行双吻器直肠癌超低位前切除术31例(改良组),术中行会阴助推,注意吻合器穿刺头穿刺点的选择,行远侧直肠密闭试验及吻合口压力试验,经肛门置管至吻合口以上,骶前放置引流管经腹壁引出。结果对照组发生吻合口漏2例,经横结肠造瘘或保守治疗治愈。改良组无吻合口漏,其会阴助推方法显示盆腔直肠的长度平均增加3cm;远侧直肠密闭试验阳性6例,均经缝合后消除,吻合口漏气4例,其中3例经缝合后消除,另1例因位置太低无法缝合而行预防性回肠造瘘,术后未发生吻合口漏。结论会阴助推、注意吻合器穿刺头穿刺点的选择、远侧直肠密闭试验与吻合口压力试验在双吻合器直肠癌超低位前切除术中的应用,对预防吻合口漏有一定的帮助。

  • 标签: 直肠肿瘤 超低位前切除术 吻合口漏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超低频经颅磁刺激(ILF-TMS)联合药物治疗抑郁症的疗效。方法将75例抑郁症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37例)和治疗组(38例),对照组患者给予抗抑郁药治疗,治疗组在抗抑郁药的基础上联合超低频经颅磁刺激治疗,定位于全脑,利用脉冲磁场,作用于大脑皮质感应电流,刺激N细胞产生动作电位,引起大脑产生兴奋或抑郁的效应。每周5次,每次20分钟,10次为一疗程。治疗4周后,应用哈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对两组患者疗效进行评估。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HAMD评分进行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治疗前相比,对照组和治疗组的HAMD评分均有显著改善;治疗组治疗后HAMD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较组内治疗前,治疗组HAMD评分有所改善(P<0.05)。对照组较治疗前的HAMD评分有所改善(P<0.05)。与对照组治疗后进行对比,治疗组治疗后HAMD评分优于对照组。治疗后,对照组痊愈、显效、有效、无效例数分别为8例、9例、11例、9例,治疗组痊愈、显效、有效、无效例数分别为21例、10例、5例、2例,治疗组治疗总有效率(94.73%)显著高于对照组(75.6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超低频经颅磁刺激联合药物对抑郁症患者的抑郁疗效明显优于单纯的药物治疗,且安全有效,有待于广泛应用临床。

  • 标签: 抑郁症 超低频经颅磁刺激 疗效
  • 简介:[摘要] 目的 研究对超低出生体重儿进行脐静脉置管后,并发乳糜胸的相关原因与其特点,以提升对该疾病具有的认知、诊疗。方法 回顾性收集超低出生体重儿脐静脉置管并发乳糜胸相关的资料,共1例。结果 对于该早产超低体重儿而言,在生后的第1天,处于B超下,对其进行脐静脉置管手术,并经X线确定位置合适,开始输注营养液,在置管的第5天,该患儿发生呼吸困难、缺氧,经胸腔进行穿刺、抽液,确定出现乳糜胸,极有可能是因为脐静脉置管引发中心静脉压较高,对胸导管回流带来影响,引发导管扩张与破裂,引起营养液渗漏至胸腔。经胸腔进行穿刺与抽液(在右侧胸腔,共30ml,左侧胸腔抽出11ml,均为乳白色液体,经检验明确为营养液)处理,患儿呼吸困难、缺氧明显缓解。经胸腔进行穿刺与引流,并拔脐静脉导管,B超监测胸腔积液逐渐吸收,3天后继续予外周输注营养液,无上述情况发生。结论 对新生儿进行脐静脉置管会引发乳糜胸,临床中对进行脐静脉置管的患儿发生呼吸困难,需仔细查体,并及时完善胸片、B超检查,除外并发乳糜胸的可能。

  • 标签: 超低出生体重儿 脐静脉置管 乳糜胸
  • 简介:摘要2021年4月13日,日本政府决定将福岛第一核电站的核废水排放入海。这一消息引起了世界各国人民的密切关注,核废水排放入海会对海洋环境和公众健康造成严重影响。笔者就日本福岛第一核电站核废水中存在的放射性核素种类、含量、检测手段及其可能产生的危害进行述评,并针对此次事件提出一些可行性的建议。

  • 标签: 福岛核事故 放射性有害物质释放 放射性同位素 核废水
  • 简介:摘要随着我国绿色经济发展模式在各个行业的不断深入和发展,人们对于环境保护工作的重视程度越来越高,科学化发展工作理念大幅提升。现代煤制油化工生产废水零排放是响应我国绿色经济发展模式号召的重要措施。现代煤制油化工生产废水零排放工作还存在一定的问题,本文通过对其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提出合理化的废水零排放措施,推动现代煤制油化工行业的科学化发展。

  • 标签: 煤制油化工生产 废水零排放 存在的问题 处理技术
  • 作者: 李春亮 唐瑜 吕石华
  • 学科: 医药卫生 >
  • 创建时间:2022-12-13
  • 出处:《中国小儿急救医学》 2021年第05期
  • 机构:桂林市人民医院新生儿科 541002 中国人民解放军第181医院(桂林)全军计划生育优生优育技术中心新生儿科 541001,桂林市妇女儿童医院新生儿科 541002,广西壮族自治区南溪山医院新生儿科,桂林 541002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腹膜透析(peritoneal dialysis,PD)治疗极低及超低出生体重儿急性肾功能衰竭(acute renal failure,ARF)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至20l9年10月桂林市人民医院NICU收治的27例极低及超低出生体重儿ARF的临床资料,治疗组15例采用连续性PD,对照组12例采用常规治疗。比较两组患儿治疗前后血清尿素氮、血肌酐、血钾、血钠、pH值、乳酸、体重的变化及转归、肾功能恢复情况;并观察PD过程中堵管、渗漏、腹膜炎、坏死性小肠结肠炎等并发症情况。结果治疗组透析前与透析后血尿素氮、肌酐、血钾、乳酸、体重水平降低,血钠、HCO3-、pH值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对照组中常规治疗前后血尿素氮、肌酐、血钾、乳酸、体重水平降低不明显,血钠、HCO3-、pH值升高不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后上述指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两组治疗前后肾功能恢复情况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治疗组治愈出院10例,3例家属放弃治疗出院后死亡,2例并发症严重住院过程中死亡;对照组2例治愈出院,6例放弃治疗后死亡,4例并发症严重死亡。治疗组3例置管处渗漏,2例发生堵管需肝素冲管,无一例发生腹膜炎、坏死性小肠结肠炎。结论极低及超低出生体重儿ARF是NICU危重症之一,病死率高,预后差,在基础治疗上加用PD治疗可改善极低及超低出生体重儿预后,提高存活率。

  • 标签: 急性肾功能衰竭 腹膜透析 早产儿 极低出生体重儿 超低出生体重儿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初乳口腔涂抹对管饲超低/极低出生体重早产儿唾液中分泌型免疫球蛋白A(secretory immunoglobulin A,sIgA)含量的影响。方法选择2020年8月至2021年1月南方医科大学附属深圳妇幼保健院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收治的出生体重<1 500 g管饲早产儿90例进行前瞻性研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每次管饲喂奶前使用初乳涂抹口腔黏膜,每3 h一次,至出生后7 d;对照组按照科室常规每次喂奶前予以生理盐水清洁口腔,其余护理措施均同观察组。分别在生后2 h、生后7 d收集并检测患儿口腔唾液中sIgA含量,应用SPSS 26.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结果共有81例早产儿完成研究。观察组(42例)生后7 d唾液中sIgA含量高于生后2 h[15.4(0.6,106.7)μg/ml比0.6(0.0,5.3)μg/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39例)生后7 d唾液中sIgA含量与生后2 h[0.0(0.0,1.4)μg/ml比0.0(0.0,5.2)μg/ml]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生后7 d唾液中sIgA含量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唾液中sIgA含量与初乳涂抹开始时间成负相关(r=-0.330,P<0.05),与涂抹完成总次数成正相关(r=0.388,P<0.05)。结论初乳口腔涂抹可以提高管饲超低/极低出生体重儿唾液中sIgA含量。

  • 标签: 婴儿,超低出生体重 婴儿,极低出生体重 初乳口腔涂抹 唾液 免疫球蛋白A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脐静脉置管术在极低及超低出生体重儿中的应用效果及护理方法。方法采用整群抽样,对我院新生儿重症监护室(NICU)2011年9月—2016年9月行脐静脉置管术的极低及超低出生体重儿临床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选择106例置管的极低及超低出生体重儿,其中102例导管置入顺利,置管成功率96.23%;导管留置平均时间(7.1±1.2)天;临床并发症较少,仅以腹胀6例(5.66%)和导管细菌定植5例(4.72%)为常见,导管相关性血液感染的发生率仅为2例(1.89%),偶见导管脱出、堵管及液体外渗。结论脐静脉置管术操作简单、安全,能快速建立有效的静脉通路,留置时间长,可避免反复静脉穿刺,值得在极低及超低出生体重儿中推广应用。同时,也存在相关并发症,尤其是喂养不耐受和感染,所以要严格无菌操作及护理、严密监测生命体征,密切观察腹部情况、尽早拔管是预防和减少并发症的主要措施。

  • 标签: 脐静脉置管术 极低出生体重儿 超低出生体重儿 并发症 护理
  • 作者: 李春亮 唐瑜 吕石华
  • 学科: 医药卫生 >
  • 创建时间:2021-05-30
  • 出处:《中国小儿急救医学》 2021年第05期
  • 机构:桂林市人民医院新生儿科 541002 中国人民解放军第181医院(桂林)全军计划生育优生优育技术中心新生儿科 541001,桂林市妇女儿童医院新生儿科 541002,广西壮族自治区南溪山医院新生儿科,桂林 541002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腹膜透析(peritoneal dialysis,PD)治疗极低及超低出生体重儿急性肾功能衰竭(acute renal failure,ARF)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至20l9年10月桂林市人民医院NICU收治的27例极低及超低出生体重儿ARF的临床资料,治疗组15例采用连续性PD,对照组12例采用常规治疗。比较两组患儿治疗前后血清尿素氮、血肌酐、血钾、血钠、pH值、乳酸、体重的变化及转归、肾功能恢复情况;并观察PD过程中堵管、渗漏、腹膜炎、坏死性小肠结肠炎等并发症情况。结果治疗组透析前与透析后血尿素氮、肌酐、血钾、乳酸、体重水平降低,血钠、HCO3-、pH值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对照组中常规治疗前后血尿素氮、肌酐、血钾、乳酸、体重水平降低不明显,血钠、HCO3-、pH值升高不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后上述指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两组治疗前后肾功能恢复情况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治疗组治愈出院10例,3例家属放弃治疗出院后死亡,2例并发症严重住院过程中死亡;对照组2例治愈出院,6例放弃治疗后死亡,4例并发症严重死亡。治疗组3例置管处渗漏,2例发生堵管需肝素冲管,无一例发生腹膜炎、坏死性小肠结肠炎。结论极低及超低出生体重儿ARF是NICU危重症之一,病死率高,预后差,在基础治疗上加用PD治疗可改善极低及超低出生体重儿预后,提高存活率。

  • 标签: 急性肾功能衰竭 腹膜透析 早产儿 极低出生体重儿 超低出生体重儿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全直肠系膜切除(totalmesorectalexcision)即TME术,运用于超低位直肠癌的保肛治疗的可行性及临床疗效。方法对20例超低位DuksB、C期直肠癌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手术过程顺利,术后2例出现吻合口瘘,2例排便控制性较差。随访6-12个月,无一例患者死亡,无局部复发及远处转移17例,1例出现肝脏转移,2例出现局部复发。无1例出现排尿障碍和性功能障碍。结论在TME解剖理论基础下行直肠癌根治术能够降低直肠癌术后复发率、死亡率,减少了传统直肠癌根治术后出现排尿功能及性功能障碍的问题,并为更多的直肠癌患者,解决了保肛的难题,在TME下行直肠癌根治术具有较大的应用前景。

  • 标签: 直肠癌直肠全系膜切除术超低位保肛
  • 简介:摘要本次研究的是综合性护理干预用于剖腹产中对超低体重和极低体重婴儿的体温的作用。选择2013年6月-2014年6月采用平常产科护理的超低和极低体重剖腹产儿33例设为对照组,另外选取2015年7月-2016年7月施行综合性护理干预的超低和极低体重剖腹产儿33例设为研究组,剖析两组相异的护理后的剖腹产儿的体温状况。通过不同照理,研究组里体温大部分比对照组高,研究组中的婴儿低体温发生率为15.15%,相对于对照组中的45.45%,明显偏低,两组间形成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新生儿的即测体温(36.2±1.2)℃相对照组的(35.3±1.1)℃明显偏高,两者不同有统计学意义(P<0.05)。所以得出的结论是超低及极低出生后体温普遍偏低,如果对其采用综合护理干预,可以有效的提高新生儿的体温,此方法具备临床参考的应用价值。

  • 标签: 剖腹产 超低体重儿 极低体重儿 综合护理干预 体温
  • 简介:目的探索大型车载超低容量喷雾机在登革热疫情防控中的应用。方法应用大型车载超低容量喷雾机对空旷地域不同距离挂笼中白纹伊蚊进行定点喷雾,研究其有效灭蚊距离;模拟大型绿化带喷雾实验,探索大型车载超低容量喷雾机药物渗透能力;现场绿地灭蚊喷雾实验,验证大型车载超低容量喷雾机在登革热疫情应急处置中的灭蚊效果。结果大型车载超低容量喷雾机有效灭蚊距离可以达到50m;绿植有效渗透距离为20m;现场灭蚊率为100%。结论大型车载超低容量喷雾机具有快速、有效杀灭空旷地域或绿植中伊蚊的能力,在登革热疫情防控中具有重要的作用。

  • 标签: 登革热 媒介控制 大型车载式超低容量喷雾机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针对性护理模式在早产超低体重新生儿护理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7年2月~2020年5月在本院出生的40例早产超低体重新生儿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成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各2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针对性护理模式。比较两组的生长发育情况、不良事件发生率、住院时间及家属满意度。结果护理后,观察组的身高、头围、体重增长大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针对性护理模式 早产超低体重 新生儿护理 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