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高DF摄入对该病的预防和治疗都有一定的作用,  4.4 结肠憩室病与膳食纤维,  4 膳食纤维与肠道疾病

  • 标签: 纤维肠道 肠道功能 膳食纤维
  • 作者: 王丽
  • 学科: 医药卫生 >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
  • 创建时间:2019-03-13
  • 出处:《中国保健营养》 2019年第3期
  • 机构:          (山东电力中心医院超声科  山东济南  250001)     【摘  要】目的:探讨组织多普勒多系数相互结合对甲状腺功能亢进患者右心功能的临床价值。方法:收集单纯甲亢、甲亢心患者各30例作为研究组,同时取相同年龄段健康体检者30例作为对照组,通过常规超声心动图经心尖四腔心切面测量右室舒张末横径 (RVDE),同时手动勾画右室舒张末期及收缩末期的面积,计算右室面积变化率(RVPCA)。双平面simpson法计算右室射血分数(RVEF)。M型超声格式下经心尖四腔心切面测量三尖瓣瓣环侧壁收缩期最大位移(TAPSE)、组织多普勒格式下经心尖四腔心切面测量三尖瓣收缩期最大运动速度(TVSPV)、三尖瓣舒张晚期Em至下一个舒张早期Am的时间a,收缩时间b,计算Tei指数,Tei指数=a-b/b。结果:单纯甲亢 组与对照组比较,RVED、TAPSE、Tei指数增高,p>0.05,差距无统计学意义,RVEF、RVPCA减低 ,p>0.05,差距无统计学意义,TVSPV减低p<0.05,差距有统计学意义。甲亢心与对照组比较,RVDEV增高,p>0.05,差距无统计学意义,Tei指数增高,p<0.05,差距有统计学意义,RVEF、 TVSPV、RVPCA 、TAPSE减少,p<0.05,差距有统计学意义。甲亢心与单纯甲亢组比较,RVED增高,p>0.05,差距无统计学意义,Tei指数增高,p<0.05,差距有统计学意义,RVEF、 TVSPV、RVPCA 、TAPSE减少,p<0.05,差距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组织多普勒多系数结合常规超声心动图能较好地评价甲亢患者各期的严重程度,进而更敏感地评价右心功能,指导临床治疗,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
  • 简介:【摘要】 目的 分析早期护理干预和功能锻炼对手部烧伤整形患者手部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 收集 2018 年 3 月至 2019 年 3 月 60 例来我院接受手部烧伤整形治疗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 30 例患者接受常规护理,作为对照组, 30 例患者接受早期护理干预,作为观察组,比较两组患者护理前后心理状态、手部关节活动度和护理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护理后 SAS、 SDS和手术部关节活动度评分均明显优于对照组, 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率为 93.33 %,对照组为 80.00 %, P<0.05。结论 早期护理干预与功能锻炼可有效缓解手部烧伤整形患者不良心理状态,对于提高患者手部功能恢复效果和护理满意率效果显著,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功能锻炼 早期护理干预 手烧伤 手部功能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为脑卒中患者实施早期康复护理对其运动功能及认知功能的影响分析。方法选取2018年6月-2019年1月在我院神经内科收治的60例脑卒中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将老年患者分为两组,即研究组、参照组,每组各30例。为参照组患者提供常规护理干预,为研究组患者提供早期康复护理干预。观察两组患者的认知功能评价指标、神经功能恢复指标,并对其进行比较分析。结果研究组护理后的认知功能改善情况明显好于参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护理后神经功能恢复情况明显好于参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脑卒中患者应用早期康复护理干预取得的效果极其显著,不仅能够快速的恢复患者的运动功能,还能够大大的改善患者的认知功能,使其能够尽快的回归正常生活。

  • 标签: 早期康复护理 脑卒中 运功功能 认知功能
  • 简介:摘要目的为了验证一种自主研发的平板足底压力测定装置,观察在糖尿病足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纳入无足病糖尿病患者、糖尿病足患者、健康对照组,采用压力平板测定接触面积、压力峰值、平均压力等,并结合传统参数进行比较。结果本装置重复性符合要求,糖尿病足患者压力峰值显著升高,三组之间平均压力两两存在差异。结论本装置符合设计要求,可以协助糖尿病足的早期预防。

  • 标签: 足底压力测定 糖尿病足 振动觉阈值
  • 简介:(1)多药耐药相关基因(如MDR1、MRP1、BCRP、LRP等)表达的上调,同时进行多种MDR基因的检测将成为研究白血病患者多药耐药发生发展的有力手段,MDR1的高表达或其蛋白活性的增加与AML多药耐药的发生及预后差有肯定的相关性

  • 标签: 临床研究新进展 基因临床研究 白血病药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本地区结核分枝杆菌利福平耐药基因的突变特征。方法利用基因芯片检测346例经鉴定为结核分枝杆菌的菌株利福平耐药基因,分析本地区利福平耐药基因突变特征。结果346例结核分枝杆菌中利福平耐药基因发生突变的例数为58例(16.7%)。利福平rpoB基因耐药位点分布如下531位点为58.6%,526位点为31.1%,511位点为6.9%,516位点为3.4%。结论本地区MTB对利福平耐药rpoB基因耐药位点以531位点最多,526位点次之。

  • 标签: 结核分枝杆菌 基因突变 利福平
  • 作者: 崔静1杨丽琳1宋蜀伶2方虹3
  • 学科: 医药卫生 >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
  • 创建时间:2019-04-14
  • 出处:《中国保健营养》 2019年第4期
  • 机构:(中国人民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第九二○医院病理科云南昆明650032)【摘要】目的:探讨云南地区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外周血中表皮因子生长受体(EGFR)基因突变情况。方法:收集2017年10月-2019年7月本院云南地区晚期NSCLC患者外周血标本37例,运用ARMS-Taqman探针法检测标本中EGFR基因突变情况。结果:37例血液标本中,14例(37.8%)存在EGFR基因突变,其中19Del占总突变的28.6%(4/14),L858R占总突变的42.8%(6/14),L858R、19Del占总突变的71.4%(10/37),有2例同时存在L858R、T790M突变;2例同时存G719X、S768I双突变14.3%(2/14);2例存在L861Q突变14.3%(2/14)。结论:云南地区外周血EGFR基因突变检测率与国内其他报道一致,主要以EGFR基因L858R及19Del突变为主;但云南地区的S768I则明显高于其他地区。【中图分类号】R821.4+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7484(2019)04-0091-02肺癌是一种高度异质性的恶性肿瘤,其中非小细胞肺癌(NSCLC)约占肺癌的80%~90%,恶性程度高。在我国,肺癌已成为恶性肿瘤第一死因,而云南省的肺癌发病率与死亡率一直在国内位居榜首,特别是云南宣威地区,发病率是全国平均水平的20倍。70%~80%的NSCLC患者确诊时已处于晚期,失去了手术治疗或根治性放疗的机会,晚期NSCLC全身化疗中位生存期仅为8~10个月。随着对肺癌生物标志物的深入研究和致病机理的逐步阐明,分子靶向治疗已经成为肺癌综合治疗中的最新模式,受到广泛关注。目前NSCLC治疗的重要方向之一是以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为靶点的分子靶向治疗。EGFR基因突变主要发生在18~21外显子,大量临床研究显示检测EGFR基因突变可以筛查对EGFR酪氨酸激酶抑制剂(epidermalgrowthfactorreceptortyrosinekinaseinhibitors,EGFR-TKIs)靶向药敏感的患者,从而实现靶向个体化治疗。但是临床上常由于多种原因,如肺癌病理组织标本过少、患者病情过重无法耐受获取组织标本的相关检查,创伤大,操作繁琐等,导致无法进行组织学EGFR突变检测,从而缺乏使用EGFR-TKIs治疗的依据。近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摘要:目的进一步研究早期功能锻炼配合针灸治疗对脑卒中患者的肢体功能的恢复的效果。方法收集了 2017年 3月 ~2018年 10月我院收治的 120例脑卒中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详细研究,将上述患者随机分为两组, 60例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疾病护理; 60例实验组患者接受针灸治疗联合早期功能锻炼。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的各项积分与治疗前相比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治疗后实验组运动功能积分、日常生活能力积分显著高于对照组, P< 0.05,具有差异统计学意义。实验组患者步行能力显著优于对照组, P< 0.05,具有差异统计学意义。结论早期功能锻炼配合针灸治疗能够显著提高脑卒中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与运动功能,临床应用效果显著,显著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关键词:脑卒中;针灸治疗;早期功能锻炼;肢体功能恢复    脑卒中指 [1]的是因急性脑动脉阻塞或破裂,引起到全脑或局部神经功能障碍超过 24h或死亡,主要包括脑梗死、脑出血以及蛛网膜下出血等。相关研究资料证实 [2],我国每天脑卒中发病率呈现逐年上升趋势,该疾病的死亡率非常高,存活患者的致残率高达 75%左右,脑卒中复发率约为 45%。为了进一步研究早期功能锻炼配合针灸治疗对脑卒中患者的肢体功能的恢复的效果,收集了 2017年 3月 ~2018年 10月我院收治的 120例脑卒中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详细研究: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收集了 2017年 3月 ~2018年 10月我院收治的 120例脑卒中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详细研究,上述患者经 CT检查确诊,并与 [3]脑血管学会的临床诊断标准相吻合,排除合并严重心、肝、肾或神经功能障碍患者。将上述患者随机分为两组, 60例对照组,其中, 32例男, 28例女,患者年龄 41~77岁,平均年龄为( 45.3±5.2岁), 33例脑梗死, 27例脑出血。 60例实验组,其中, 37例男, 23例女,患者年龄 40~79岁,平均年龄为( 48.1±3.2岁), 29例脑梗死, 31例脑出血。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肢体功能障碍等方面, P> 0.05,具有差异统计学意义。     1.2方法 60例对照组患者在治疗原发病基础上,给予改善血液循环、活化剂、提高脑细胞代谢等药物治疗,并指导患者正确的卧姿、坐位与直立平衡以及正确步态等常规疾病护理。     60例实验组患者接受针灸治疗联合早期功能锻炼,具体方法:     1.2.1针灸醒脑开窍法:选择患者极泉穴、内关穴、尺泽穴、三阴交、委中穴刺入以患肢抽动为宜,上星透百会、人中穴至流泪为宜,点刺不留针。    矩阵针灸:选择患者完骨穴( 2)、颞穴( 2)、四中穴,配合肢体的太冲穴、阳陵泉穴、足三里穴、血海穴、环跳穴、合谷穴、外关穴、曲池穴,留针 30min,每天清晨一次。下午取患者天柱穴、完骨穴、风池穴,留针 20min。     1.2.2康复训练采用神经异化技术,通过促进技术,重点锻炼患者的运动功能,与此同时,预防并发症的发生,尽可能控制与防止患者肢体痉挛。维持训练关节活动度与良肢位摆放,每关节至少活动 2次, 20min/次。     1.2.3医疗体操结合患者肢体功能的具体恢复情况,可以针对性选择三期医疗体操,上期、中期以及偏瘫期, 1次 /d医疗体操,保证 5次 /w。     1.2.4坐位、站位训练以及步行训练每天在专业治疗师的指导下,锻炼患者的坐位平衡能力、站位平衡能力,以及步行能力,训练 1h/d。每天可以由患者家属协助,帮助患者进行各项训练。     1.2.5 作业治疗结合患者上肢护肤功能,针对性的设计不同训练方法,结合患者兴趣、能力等进行不同的作业治疗。比如说,接球、抛球、翻牌、插积木等训练,进一步锻炼患者手部功能,至少进行 3次 /w训练, 30min/次。在整个早期康复治疗过程中,持续进行日常生活能力锻炼。     1.2.6心理护理医护人员必须以热情、积极、主动的护理态度加强与患者的交流、沟通,认真倾听患者的需求与心理变化,及时掌握患者心理,尽可能满足患者需求。避免患者情绪波动,充分认识健康生活与健康心理的关系。     1.3观察指标选择运动功能积分评定法 Fugl-Meger,对患者治疗前后的运动功能情况进行评估。对患者 ADL日常生活能力进行评估,选择 Barthel指数评价患者的步行能力,包括患者站立情况、辅助步行、监视步行、卧床、轮椅等级别。     1.4统计学方法采用 SPSS17.0数据处理软件对收集数据进行综合处理分析,组间进行 t检验、 χ2检验, P< 0.05,具有差异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积分情况治疗前两组患者的运动功能积分、日常生活能力积分非常相近, P> 0.05,无显著差异性。治疗后,两组患者的各项积分与治疗前相比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 P< 0.05,具有差异统计学意义。治疗后实验组运动功能积分、日常生活能力积分显著高于对照组, P< 0.05,具有差异统计学意义。     2.2两组患者步行能力情况分析实验组患者步行能力显著优于对照组, P< 0.05,具有差异统计学意义。     3讨论    临床研究以及现代医学实验证实,通过针灸方式能够有效扩张血管,进一步促进脑血管建立侧支循环,提高血浆纤溶活性,有效改善患者血液粘稠情况,抑制血小板大量聚集、降低红细胞聚集性,改善肢体循环以及脑部循环,使病灶部位得到充足血供,促进血栓溶解,加强新陈代谢能力,激发细胞活性,有效促进上下运动神经的恢复。在患者各项生命体征平稳之后,可以进行早期的康复训练流程,它能有效调动脑组织的残余细胞,调动其发挥脑组织代偿功能,促进脑组织机能重新恢复与再建,减少伤残程度。同时脑卒中患者易出现抑郁、恐惧、焦虑等异常心理状况,面对患者的心理障碍,必须加强心理护理,及时排解不良情绪。多使用鼓励性、安慰性语言,帮助患者树立健康向上的生活态度,以正确的态度面对疾病,提高治疗依从性,加强与医生、护理人员的配合。通过本文研究证实,治疗后实验组运动功能积分、日常生活能力积分显著高于对照组,实验组患者步行能力显著优于对照组, P< 0.05,具有差异统计学意义。     4结论    脑卒中患者通过科学合理的进行康复训练,能显著提高患肢的功能恢复,防止关节挛缩和变形。在良好心理状态下,配合早期功能锻炼以及针灸治疗能够显著提高脑卒中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与运动功能,从而减轻心理障碍,其有效性是药物不可替代的。对患者能早日回归社会、家庭甚至回归职业,消除焦虑、抑郁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全国第四次脑血管病学术会议.各类脑血管疾病诊断要点 [J].中华神经科杂志, 2012, 29(6):379-380.     [2]许琳琳,郭根平,王珏,等.脑卒中后偏侧感觉障碍的康复进展 [J].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2012, 11(1):30- 3l.     [3]林滨,李中元,吴成晖,等.运动模仿训练对脑卒中后本体感觉障碍及 ADL 的疗效 [J].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2011, 20(9):665- 667.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对比不同盆底功能锻炼对阴道分娩产妇盆底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12月至2018年12月期间于我院接受分娩的66例产妇,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3例,两组均进行对症康复训练,其中观察组进行三位一体盆底肌锻炼,对照组则实施缩肛训练,比较两组间的治疗效果及盆底肌力。结果观察组产妇的治疗总有效率为,对照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两两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随访,产后6周,两组产妇的各类纤维得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产后3个月,三组间产妇的各类纤维得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三位一体盆底功能锻炼的治疗效果显著,且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产妇的盆底肌力,具推广优势。

  • 标签: 盆底功能锻炼 阴道分娩 产妇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临床行髋关节置换术采用术前功能锻炼对于早期功能恢复的影响效果。方法:选取我院在 2017年 1月 -2018年 6月期间 46例行髋关节置换术的患者,采用单盲法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 23例,给予对照组主要应用常规护理的方式,而观察组则在此基础上进行术前功能锻炼的指导干预。结果:两组患者髋关节功能恢复情况比较,观察组优良率为 91.30%明显优于对照组 73.91%;同时观察组患者疼痛程度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比较结果存在明显差异( P< 0.05)。结论:予以临床髋关节置换术患者进行术前功能的锻炼,不仅有助于髋关节功能的恢复,同时对于降低患者的疼痛程度可发挥重要的作用,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 标签: 髋关节置换术 术前功能锻炼 早期功能恢复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分析检测肝功能指标在甲状腺功能亢进患者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择我院 2018年 3月至 2019年 9月收治的 46例甲状腺功能亢进患者作为观察组,选择 2019年 3月 -2019年 9月来我院健康体检的健康人群 46例作为对照组,检测所有观察对象的肝功能指标,主要包括谷氨酞转移酶( GGT)、谷草转氨酶( AST)、血清总胆红素( TB)、谷丙转氨酶( ALT)、梅毒螺旋体抗体( TP)、碱性磷酸酶( ALP)、白蛋白( ALB)、直接胆红素( DBIL)。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 AST、 ALT、 ALP、 GGT、 TB及 DBIL水平均明显升高, TP、 ALB水平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甲状腺功能亢进患者的肝功能水平异常,提示患者可能有肝损伤,故甲状腺功能亢进患者应该定期接受肝功能的检测。

  • 标签: 甲状腺功能亢进 肝功能检测 甲状腺激素 肝损伤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临床行髋关节置换术采用术前功能锻炼对于早期功能恢复的影响效果。方法选取我院在2017年1月-2018年6月期间46例行髋关节置换术的患者,采用单盲法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23例,给予对照组主要应用常规护理的方式,而观察组则在此基础上进行术前功能锻炼的指导干预。结果两组患者髋关节功能恢复情况比较,观察组优良率为91.30%明显优于对照组73.91%;同时观察组患者疼痛程度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比较结果存在明显差异(P<0.05)。结论予以临床髋关节置换术患者进行术前功能的锻炼,不仅有助于髋关节功能的恢复,同时对于降低患者的疼痛程度可发挥重要的作用,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 标签: 髋关节置换术 术前功能锻炼 早期功能恢复
  • 简介:摘要目的对吞咽功能训练对改善老年痴呆吞咽障碍患者吞咽功能的效果进行调查。方法以80例老年痴呆吞咽障碍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分组的方式将其分为管理组、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患者予以常规治疗,管理组患者同时予以吞咽功能训练,对患者治疗后吞咽功能进行评估。结果管理组患者治疗后吞咽障碍评估为Ⅰ级者6例、Ⅱ级者13例,均高于对照组,P<0.05,患者吞咽障碍评估为Ⅲ级者17例、Ⅳ级者4例,均少于对照组,P<0.05。管理组患者无肺部感染者,仅有2例营养不良病例,对照组患者肺部感染发生率为12.5%,营养不良发生率为20.0%,P<0.05。结论开展吞咽功能训练能够提升老年痴呆吞咽障碍患者吞咽功能

  • 标签: 吞咽功能 老年痴呆 吞咽障碍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分析针刺联合呼吸功能训练治疗脑卒中后吞咽功能障碍患者的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9月-2018年8月收治的脑卒中后吞咽功能障碍患者92例,采用随机数字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联合组,每组46例。对照组患者仅接受针刺治疗,联合组患者在此基础上加用吞咽功能训练。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及治疗前后吞咽困难的改善情况。结果联合组总有效率为93.48%,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8.2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联合组治疗后标准吞咽功能评分降低显著,吞咽困难分级量表评分升高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刺联合吞咽功能训练治疗脑卒中后吞咽功能障碍的临床疗效显著,可以有效改善脑卒中患者的吞咽功能,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针刺 呼吸功能训练 脑卒中 吞咽障碍 临床疗效
  • 简介:目的分析甲状旁腺功能亢进(hyperathyroidism,HPT)的临床特点、诊断与手术治疗策略。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至2015年6月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普外科同一组手术医师治疗44例HPT类型、临床特点及手术疗效评估。结果手术治疗HPT患者共44例,原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primaryhyperparathyroidism,PHPT)26例(59.1%),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secondaryhyperparathyroidism,SHPT)17例(38.6%),三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tertiaryhyperparathyroidism,THPT)1例(2.3%)。PHPT组病灶大小,术前血甲状旁腺激素(parathyroidhormone,PTH)、血钙水平、血磷水平及碱性磷酸酶(alkalinephosphatase,ALP)与SHPT组患者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年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前与术后血钙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血PTH下降率PHPT组为79%;SHPT组为87%。结论HPT患者以PHPT多见,且病灶大小及相关血清生化指标与SHPT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手术治疗对PHPT及药物治疗无效的SHPT患者能取得良好疗效。

  • 标签: 甲状旁腺功能亢进 原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 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
  • 简介:

  •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