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基因编辑(geneediting)是对生物体的基因组及其转录产物进行定点修饰或者修改,以改变目的基因或调控元件的序列、表达量或功能。早期基因编辑技术包括归巢内切酶、锌指核酸内切酶和类转录激活因子效应物。近年来,以CRISPR/Cas9系统为代表的新型技术使基因编辑的研究和应用领域得以迅速拓展。

  • 标签: 基因组 编辑 核酸内切酶 转录激活因子 转录产物 调控元件
  • 简介:[摘 要]基因编辑婴儿作为新事物的存在而遭受诟病似乎是理所当然的,但诟病的真正原因是否在安全问题与伦理问题却值得怀疑,批判大可为之但虚假的批判后隐藏着什么有必要向人们展示出来。对于基因编辑问题,我们必须再思考,深刻考察其技术的中立性与技术的运用,而对于基因编辑所关涉的主体,如基因编辑的决定者、基因编辑的对象与实施者,我们也应对其所涉及的伦理问题进行再反思。此外,基因编辑的影响也应放在人类历史的进程中加以思考。

  • 标签: []基因编辑 技术中立性 生命权 社会公平
  • 简介:摘要:本文针对基因编辑技术带来的影响进行辨证分析,提倡用发展的眼光来看待问题,用好基因编辑技术,创造良好的技术应用场景,为人类谋福利,推动社会发展进步。

  • 标签: 基因工程 基因编辑技术 伦理探究
  • 简介:摘要基因编辑技术是利用生物体DNA链自然解旋断裂后修复等原理而衍生出来的一种碱基对编辑技术。利用基因编辑可以很大程度上改变生物体蛋白质表达进而改变生物体的性状。因此,该技术自发明以来便备受重视。在具有广阔应用价值的同时,我们同样不应忽视其可能的发展弊端,正如“基因编辑婴儿”事件背后所反映出的伦理性、安全性等相关问题等。因此,做到对这一技术全面了解,谨慎利用才是进一步发展该技术的关键。

  • 标签: 基因编辑 CRISPR-Cas9发展 技术伦理
  • 简介:摘要基因编辑技术是以改变靶基因序列为目的,实现定点突变、插入或敲除的技术。作为生命科学的新兴研究领域,基因编辑技术的不断发展与完善为基因的功能研究、基因检测和治疗提供了强有力的工具,极大地推动了生命科学的发展。本文首先介绍了基因编辑技术发展过程中的三种主要技术—锌指核酸酶(zinc-finger nucleases,ZFNs),类转录激活因子效应核酸酶(transcription activator-like effector nucleases,TALENs)和CRISPR-Cas9。通过改造现有Cas9核酸酶以及寻找新的具有特异性识别和切割目的序列的蛋白,适用范围更广泛的基因编辑系统被开发出来,推动了基因编辑技术的发展。本文同时对基因编辑技术的应用和存在的机遇及挑战进行了探讨,以增进对该技术及其未来研究的整体认识。

  • 标签: 基因编辑 CRISPR ZFN TALEN Cas核酸酶
  • 作者:
  • 学科: 医药卫生 > 免疫学
  • 创建时间:2016-11-21
  • 出处:《医药前沿》 2016年第11期
  • 机构:前不久,英国人工授精与胚胎学管理局(HFEA)首次批准了“在人类胚胎上使用基因编辑技术”的实验。研究人员将能深入了解健康的人类胚胎发育过程中出现的各种变化,并在此基础上改善体外人工授精培养的胚胎的发育质量,为不孕患者提供更好的治疗方法。
  • 简介:

  • 标签:
  • 简介:在对待"基因编辑婴儿"等类似事件中,生命伦理学、医事法学、卫生法学以及生命法学各自的视角与关注的面向是存在极大差异的。生命伦理学往往会立足于应用伦理尤其是基因伦理的视角研究事件背后的哲理和事件所反映出的伦理缺失以及强化对此类事件伦理审查和监管的必要性与紧迫性,医事法学则通常会立足于私法调整的角度探讨事件中诸如受体权益保障与救济等在内的私法原理与技术,卫生法学往往更习惯于从行政规制的视角查找事件所反映出来的卫生监管或伦理审查的问题及其对策,只有生命法学会在了解和明确相关生命伦理与哲理的基础上,全面研究事件所折射出的包括民法、刑法以及行政法等各个部门法在内的诸多法理问题,并在全面考量其法理的基点上,分析这类事件的法律风险及其立法对策。就此而言,相比于医事法学与卫生法学,生命法学具有更为宽阔的视野以及更为科学的研究方法,它实际上更有助于从学理上解释并从实践中解决诸如"基因编辑婴儿事件"等在内的诸多生命伦理与法律事件。

  • 标签: “基因编辑婴儿” 生命法 生命伦理学 生命法学
  • 简介:基因编辑婴儿的诞生'引爆'了全球科学界和舆论界。该技术在畜牧业早有使用,虽然不能拿动物和人相比,但是作为人类的科学家,他们有责任考虑每项科技的后果。2018年11月下旬,一对名叫'露露'和'娜娜'的基因编辑婴儿在国内诞生的新闻刷屏了。这个消息震撼了国内外科学界和媒体界,旋即掀起了一阵舆论热潮。

  • 标签: 基因编辑技术 蓝耳病
  • 简介:摘要: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各类基因技术不断成熟,其中较为突出、引起较大争议的就是人类基因编辑技术。不可否认,这项技术为一些无法攻克的医学难题提供了一种新思路,即从根源上杜绝患病的可能性。但是任何科技都是一把双刃剑,人类基因编辑技术的滥用难免会面临一系列伦理乃至是法律问题,比如对于“定制婴儿”如何约束?如何保障基因编辑技术使用正当?基因编辑的广泛使用带来的社会阶级固化和两极分化如何避免?这些都是我们在学习、使用基因编辑技术时候不得不面对和思考的问题。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我们不妨借鉴国外经验探索健全伦理和法律的同步规范;设立独立的伦理委员会,充分发挥社会监督作用并不断加强科研人员、医疗工作者的伦理道德修养。

  • 标签: 人类胚胎基因编辑技术 法律与伦理
  • 简介:摘要CRISPR(Clusteredregularlyinterspacedshortpalindromicrepeats,成簇的规间隔短回文重复序列)/Cas(CRISPR关联)系统属于原核生物的免疫防御系统,该系统可识别外源DNA并将其切断来抵抗病毒干扰。根据其原理,CRISPR/Cas技术借助sgRNA(singleguideRNA)来引导Cas9核酸酶结合到特定的核酸序列实现目的基因位点的切割。CRISPR/Cas9是继锌指核酸酶(ZFN)和转录激活因子样效应物核酸酶(TALEN)后的一种广泛应用于基因组定位点编辑的有效工具,具有操作简单、实验周期短、成本低廉的优势,不可否认,这种基因编辑技术存在脱靶风险。为验证CRISPR/Cas9基因编辑的有效性和精确性,本实验将CPT1A基因作为靶基因,通过PCR增殖、靶基因与PCAG-EGxxFP载体连接,来形成载有CPT1A基因的质粒并转化入293T细胞系。研究图片显示,CPT1A载体在荧光显微镜下呈荧光,证明CRISPR/Cas9技术可进行基因编辑;只有部分基因呈现荧光状态,从而推测引导RNA的选择、非同源末端连接(HDR)修复效率低以及同源重组修复(NHEJ)的随机性影响了基因编辑效率,所以CRISPR/Cas9技术仍存在改善之处。

  • 标签: CRISPR/Cas9基因编辑技术 CPT1A基因 基因编辑效率
  • 简介:摘要自CRISPR/Cas9问世以来,基因编辑技术愈发受到关注,尤其是核酸酶仅由单一蛋白组成的Ⅱ类系统,其功能蛋白包括Ⅱ型Cas9、Ⅴ型Cas12和Ⅵ型Cas13等,可以精准编辑基因组DNA或RNA。失活型CRISPR/Cas9突变体还能够将转录因子、表观遗传因子或碱基修饰酶等效应元件特异性地募集至目标基因位点发挥功能。此外,光遗传学技术能够从时间和空间水平精确地控制生物反应。结合CRISPR和光遗传学技术可实现细胞和动物体内的动态化时空特异性基因编辑,在生物学和医学领域发挥巨大的应用潜力。本文综述了光控CRISPR系统的研究进展,介绍其设计方法和应用策略,讨论其局限性,为这一新兴领域的发展提供参考。

  • 标签: CRISPR/Cas9 光遗传学 基因编辑
  • 简介:据BerteroA2016年12月1日[Development,2016,143(23):4405—4418.]报道,英国韦尔科姆基金会桑格研究所和剑桥大学的研究人员构建出一种更加高效的和可控的CRISPR基因编辑平台——80蹦K0或sOPTiKD。该优化单步骤系统能了解基因如何在体内每个细胞和每个发育步骤中发挥作用。该新方法将有助科学家们开展发育生物学、组织再生和癌症研究。

  • 标签: 发育生物学 PR基因 编辑 人类 研究人员 组织再生
  • 简介:英国纳菲尔德生物伦理委员会发布的最新报告《基因编辑和人类生殖》认为,遗传基因编辑本身在道德上并非是不可接受的。本文节选了报告中有关遗传基因编辑和人类生殖健康、遗传基因编辑和社会伦理的主要内容,重点介绍确保人类遗传基因编辑以符合道德标准的方式进行的两个基本原则:一是有利于未来人们福利的原则;二是社会公平正义和稳固原则,并阐释了报告所提出的人类遗传基因编辑治理建议。

  • 标签: 基因编辑 人类生殖 伦理原则
  • 简介:2018年11月26日,“世界首例免疫艾滋病基因编辑婴儿”事件持续发酵。虽然项目方标榜,此举意味着在基因编辑技术用于疾病预防领域实现了历史性突破,但这激起的更多的是质疑,生物医药圈更是普遍对此持反对态度。

  • 标签: 编辑技术 基因 婴儿 潘多拉 疾病预防 生物医药
  • 简介:摘 要:基因编辑、克隆胚胎技术的发展对科学研究、植物、动物以及人类有着不同程度的影响,但由于其危害后果难以预测、风险评估不足,若该技术被滥用将造成难以估量的后果。2020年10月我国《生物安全法》的出台为基因编辑、克隆胚胎技术的发展提供了行政法规制依据,但对于滥用基因编辑、克隆胚胎技术的情节严重的行为,上述行政法手段有显得不足,鉴于此,2020年12月的《刑法修正案(十一)》将该行为入罪。总体而言,刑法修正案十一为该该行为所设置的罪刑条款具有值得称道之处,但同时也存在不少司法适用问题亟待分析和解决。

  • 标签:
  • 简介:摘要:近年来,基因编辑技术、RNA干扰技术、合成生物学等转基因新技术发展迅速,特别是2020年获得诺贝尔化学奖的基因编辑技术——间隔聚集短回文重复序列及相关蛋白,已成为最流行的转基因工具,为基因功能研究和生物育种开创了新局面。2021年,中央一号文件、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中央农村工作会议明确提出“尊重科学、严格监督、有序应用生物育种产业化”,“打赢种子产业的转机”。基因编辑无疑是生物育种产业化应用和种子产业扭亏为盈的关键核心技术,为政策的实施提供了重要支持。

  • 标签: 基因编辑产品 检测技术 措施
  • 简介:摘要:转基因是将高产、抗逆、抗病虫、提高营养品质等已知功能性状的基因,通过现代科技手段转入到目标生物体中,使受体生物获得新的功能特性,产生新的品种和新的产品。转基因在医药、工业、农业、环保、能源领域得到广泛应用。

  • 标签: 玉米 类受体激酶 ZmRLK7 基因编辑 等位突变
  • 简介:摘要:习总书记强调:“牢固树立改革创新意识,踊跃投身教育创新实践。”我国著名学前教育家陈鹤琴先生曾说:“小孩子是生来好动的,是以游戏为生命的。”通过最新的基因编辑技术,打造《基因编辑探索者》,一个以基因编辑为主题的模拟游戏。游戏通过简单操作和引人入胜的剧情,科普基因编辑知识。玩家扮演年轻科学家,在虚拟世界中进行基因编辑实验和探索,解决挑战和任务,培养科学思维和创新能力。游戏提供科学资讯和最新研究进展,引导玩家做出明智选择。以娱乐方式普及基因编辑知识,激发年轻人对科学的兴趣,提高科学素养。

  • 标签: 养成模拟类游戏 基因编辑大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