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1
402 个结果
  • 简介:就存世文献而言,在西周和春秋时期虽有纣妃之事,却无妲己之名,直到战国时期才出现关于妲己其名、其事的记载.将殷商之亡的责任归诸妲己的说法由来已久,至《列女传》《潜夫论》等书,则进而将纣之不善悉委之于妲己.《武王伐纣平话》则将作为苏护之女的真妲己和作为狐精的假妲己区分开来,对妲己的出身和罪行都予以完整的且是神异化的描述,《封神》系列作品中的妲己形象皆奠基于此.在妲己形象生成演化的过程中,儒家“女祸论”的政治思维和民众喜奇好异的审美心理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 标签: 妲己 女祸论 《武王伐纣平话》 《封神演义》
  • 简介:汪懋麟是清初著名学者,生平交游颇广.就其本集诗、文、词及相关资料,其交游对象大致分为师长前辈、遗民隐士、同年友人、当朝权贵、仁宦之友、同乡彦友、博学鸿儒、艺术之交、方外交游、乡里后贤十个群体.对其交游群体进行考察,有助于深入了解汪氏的生平、心理、思想、创作及其在清代学术史上的地位.

  • 标签: 汪懋麟 交游 生平
  • 简介:印章与兵符为古今金石收藏鉴赏雅玩品之大宗,古代多将其纳入金石类藏品中著录,专门记述者较少,此即清《四库全书简明目录》编者为朱象贤撰《印典》一书所作提要中云‘古来专著’书言篆刻者较少。

  • 标签: 《四库全书简明目录》 虎符 官印 典籍 中华
  • 简介:<正>一、问题的提出刘鹗是太谷学派第二传南宗山长李龙川的弟子,这已为学界所知。严薇青先生曾在两处说过:相传龙川生前,曾有“将来天下,二巳传道”的话,所谓“二巳”,即指刘鹗与黄葆年。因刘鹗生于咸丰七年,丁巳:黄葆年生于道光二十五年,乙巳。可见李对刘鹗的器重。

  • 标签: 太谷学派 龙川 关系论 归群 所知 周易
  • 简介:吓我一跳"考生岳海上场!"考场外一声宣招,使岳海的心跳遽然加速。他报考这所著名的高等学府,过关斩将经历几番考试总算顺利通过了,只剩下今天的命题小品表演最后一关了,事关决胜局,一锤定音,就看运气如何了。岳海一进复试考场,见考官七人严肃地坐列一排,莫可名状的紧张感油然而生,他恭敬地向主考官一鞠躬,报上姓名和准考证号。

  • 标签: 准考证号 紧张感 正中间 抽题 规定情境 跑来跑去
  • 简介:杜甫的诗和仇兆鳌的《杜诗详注》共同构成了杜诗学史上的两个“集大成”,对杜诗本身的研究俯拾即是,而对杜诗学者仇兆鳌个人的研究则寥寥无几。本文《仇兆鳌年谱略》即是笔者硕士论文《杜诗详注注释学研究》的附录部分《仇兆鳌注杜之史地背景系年》的补充,意在通过揭示仇兆鳌的生平来印证他的学术,围绕仇兆鳌注杜的史地背景来考察他的生平与学术情况。

  • 标签: 仇兆鳌 年谱 考证
  • 简介:乾隆三十二年春夏间刻竟的十八卷本《聊斋志异》,是稍晚于青柯亭本的第二个《聊斋志异》刻本。选刻者王金范的生平家世,陈乃乾、袁世硕两位前辈学者,已做了卓有成效的探究。今由江苏金坛《义门王氏族谱》,得见王金范生平家世新材料,略作申说,以就正同道。

  • 标签: 聊斋志异 十八卷本 王金范 生平家世
  • 简介:蒲松龄,字留仙,一字剑臣,别号柳泉居士,室名聊斋,生于明崇祯十三年庚辰(1640),卒于清康熙五十四年乙未(1715),终年76岁,一生著述颇丰,以《聊斋志异》最著,被称为世界短篇小说之王。1966年,在破“四旧”运动中,蒲松龄墓葬在劫难逃,也被列为...

  • 标签: 蒲松龄 《聊斋志异》 印章 “仙” 康熙年间 戴本孝
  • 简介:比起现代动辄好几页的高考试卷,民国时期的试卷多半短小精悍,甚至只有几道题。例如,1923年的北大国文试卷是这样的:(1)下列之文,试加以标点符号:自入莱芜谷夹路连山百余里水隍多行石涧中出药草饶松柏林藿绵蒙崖壁相望或倾岑阻径或回岩绝谷清风鸣条山壑俱响凌高降深兼惴栗之惧危蹊断径过悬度之难未出谷十余里有别谷在孤山谷有清泉泉上数丈有石穴二口容人行人穴丈余高九尺许广四五丈言是昔人居山之处薪爨烟墨犹存谷中林木致密行人鲜有能至矣

  • 标签: 民国时期 英语 数学 高考试卷 标点符号 行人
  • 简介:莫言小说中的主要人物都是以自己家族的亲戚为原型的:余占鳌是以大爷爷和三爷爷为原型,戴凤莲是以奶奶和二姑为原型,“二奶奶”恋儿是以三奶奶为原型。《生死疲劳》中的蓝脸是以莫言的爷爷和邻村一个姓孟的单干户为原型。《丰乳肥臀》中的母亲是以莫言的母亲为原型。莫言二十余年的农村生活经历是他小说写作的根本,它是莫言的写作素材、文学观念,也决定了莫言历史叙事的意识形态品格。

  • 标签: 莫言 人物原型 历史语境
  • 简介:秦观的《鹊桥仙》是宋词经典,又被谱成当代流行歌曲,传唱古今。《鹊桥仙》为谁而歌?从文艺创作心理的角度来看,这首词绝非空穴来风,有它特定的本事、时空和情境。此词的意旨大体有两种说法:一是思君说,二是爱情说。本文认为是爱情说。根据秦观交接之女性,可以为《鹊桥仙》寄情的对象设置六种备选答案:徐文美说、越艳说、蔡州营妓说、王朝云说、边朝华说、长沙义倡说。本文认为《鹊桥仙》是为长沙义倡而歌,写于横州,时当绍圣四年(1097)的七夕。

  • 标签: 《鹊桥仙》 本事 考辨
  • 简介:奚林和尚事迹略张崇琛《聊斋文集》卷五中有一篇《为武定州知州请奚林和尚开堂启》,内容是请奚林和尚到武定(清初为济南府属州,治所在今惠民)开堂的。虽是代人之作,但从《启》中的描绘来看,蒲松龄对奚林和尚也并不陌生:大师雪山罗汉,鹫岭仙人。石室出家,垂须拂...

  • 标签: 蒲松龄 李之藻 普照寺 武定 临济宗 和尚
  • 简介:人们对《景船斋杂记》及其作者章有谟的认识存有欠缺之处。它是一部清初文言笔记小说集,是反映明末清初松江一带社会生活的一面镜子。经考证,作者身世也比较清楚,他是抗清的明臣之后,曾从学王夫之,终生布衣,而后代则是清臣了。蒲松龄没看过《景船斋杂记》,所以,将其中的内容作为《聊斋志异》的本事是有欠妥当的。

  • 标签: 景船斋杂记 章有谟 文言小说 聊斋志异 蒲松龄
  • 简介:本文根据祁穷藻《松江铁仙太守文康饷惠泉水一罂,绦拎出雀舌茶试之,色香味三绝》一诗,以及光绪十年刊本《松江府续志》,台湾“中央研究院”史语所内阁大库文档所收录的“移会”等资料,考证出《儿女英雄传》的作者文康于道光十七年正月授松江府知府。道光十七、十八年文康在松江知府任上,道光十八年十一月因为要回避新任苏松粮道的堂弟文俊而离任。文康在松江知府任内一直在督修华亭海塘,并最终完成。马从善在为《儿女英雄传》作的《序》中提到的文康“出为郡守”一说,由此藉以落实。

  • 标签: 文康 松江知府 海塘
  • 简介:<正>《笔记小说大观》中收有《謏闻续笔》四卷。在二十年代上海进步书局印行的线装石印本中,题为明末遗民著。提要中说:“明遗民著,姓氏不可考。凡四卷。謏闻而曰续笔,未识初笔安在也。”1983年江苏广陵古藉刻印社重行整理校打印行《笔记小说大观》时,将《謏闻续笔》收入第三十册,目录中题作“清·佚名”著,

  • 标签: 笔记小说 明末遗民 明遗民 二十年代 遗民诗人 光剑
  • 简介:<正>一、前言《姑妄言》是辽东文人曹去晶以南京为故事背景编撰的一部白话小说,正文共二十四回近百万言,全书完成于清雍正八年(1730),然而清代书目文献和孙楷第《中国通俗小说书目》等专著均未著录。民国三十年(1941),上海藏书家周越然见过某一“清初素纸精抄本”残篇,相当于《姑妄言》全抄本之第八回而不足,且略有删节,因此也还无法得知其作者、年代与作品的全貌。直到本世纪中叶(1964),保存完整的二十四册抄本,在莫斯科被B.Riftin(李福清)意外发现,学界才知道这部清代长篇小说于咸丰八、九年间

  • 标签: 《姑妄言》 素材来源 曹去晶 雁荡山 白话小说 男主角
  • 简介:姜宸英是清初著名古文家、诗人、书法家、史学家.他交游广泛,在数十年的南北奔波中,结识了一大批各个领域中的杰出人物,对他的思想和创作都有着深刻的影响.考察姜宸英的社会交游,有利于深入地探究他的创作个性与作品风格发生、发展的原因,客观评价他的文学成就及其在文学史上的地位与影响.集中考述姜宸英的与清初文苑、诗坛等重要人物的往来及相互影响,可为进一步研究姜宸英的文学创作提供基础和前提.

  • 标签: 姜宸英 交游 王猷定 魏禧 徐乾学 纳兰性德
  • 简介:河南板头曲是河南乃至全国的稀有乐种,属中原文化之瑰宝,曾经在中原大地盛极一时,然而现在却呈现极其衰落的发展态势。2006年河南板头曲被列入首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本文着重对板头曲的源流进行分析与研究,力求在保护这项音乐文化遗产、充实河南板头曲的理论研究、弘扬民族传统文化等方面有所贡献。

  • 标签: 河南板头曲 大调曲子 源流《八板》板头曲的形成
  • 简介:清初由叶继武、吴宗潜、顾炎武等遗民组成的"惊隐诗社",是古代文人结社史上的一个重要社团,学术界历来十分关注,已经有过不少研究成果。但该社成员众多,不少人物的生平事迹还不甚清楚,各种相关的错误也时或可见。本文就其中吴宗潜、吴江戴笠、金始桓、金瓯、范风仁等人的有关问题,做一些补充辨的工作,或可有助于该社的进一步研究。

  • 标签: 清诗 惊隐诗社 成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