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9
164 个结果
  • 简介:根据徐荣谦教授与全国中医药儿童健康工程办公室提出、认定儿童亚健康状态体质,介绍偏阴虚质儿童亚健康状态辨识诊断、发生原因与食疗药膳调理。

  • 标签: 儿童 亚健康 偏阴虚质 食疗 药膳
  • 简介:目的探讨防哮颗粒对儿童哮喘缓解期临床疗效及治疗机理。方法将90例哮喘缓解期儿童随机分为3组,分别给予防哮颗粒(中药治疗组)、固本咳喘片(中成药对照组)口服,普米克都保(西药对照组)雾化吸入,观察患儿用药前后主要症状、体征、呼吸道感染次数、肺功能变化及对患儿气道炎性因子、免疫因子影响,并统计3组之间疗效。结果防哮颗粒总有效率为93.33%,在减轻患儿主要症状、体征,减少感冒次数等方面优于两对照组;在改善肺功能方面与普米克都保疗效相近,而明显优于固本咳喘片(P〈0.01);并能降低哮喘缓解期儿童血清中炎性因子TNF-α、EOS、免疫因子IgE含量,抑制气道慢性炎症反应;提高IgA、IgG、IgM水平,增强患儿免疫力。结论防哮颗粒通过抑制气道慢性炎症,降低气道高反应性,调节患儿免疫功能,改善其肺功能,从而达到防治本病目的。

  • 标签: 儿童哮喘缓解期 防哮颗粒 临床研究
  • 作者: 丁婷,刘海荣
  • 学科: 医药卫生 > 药品
  • 创建时间:2023-06-22
  • 出处:《护理前沿》2023年第15期
  • 机构:江苏泗洪医院,江苏泗洪223900
  • 简介:目的:观察PDCA循环法对规范病区药品管理价值。方法:我院自2021年7月开始在病区药品管理中应用PDCA循环法,实施前(2020年6月至2021年6月)、后(2021年7月至2022年7月)病区各类药品管理达标率。结果:与实施前相比,实施后病区药品管理达标率高,P<0.05。结论:病区药品管理中应用PDCA循环法,能提高各类药品管理达标率,保证药品管理规范性,值得借鉴。

  • 标签: PDCA循环法;病区药品管理;效果
  • 简介:目的:了解Turner综合征临床表型细胞遗传学特点。方法:对12例Turner综合征患儿外周血淋巴细胞制备常规染色体标本,采用G显带技术进行核型分析,对患儿临床表型遗传学特点进行总结分析。结果:12例Turner综合征染色体核型中,45,XO共5例,占41.7%;45,XO/46,XX共2例,占16.7%;46,Xi(Xq)共2例,占16.7%;45,XO/46,Xi(Xq)1例,占8.3%;45,XO/47,XXX1例,占8.3%;45,XO/46,XY1例,占8.3%。结论:Turner综合征不同临床表现取决于染色体核型异常程度及异常核型正常核型细胞系比例,不同患者表现度可存在差异。

  • 标签: TURNER综合征 核型分析 细胞遗传学
  • 简介:就近5年来针刺对神经发育与修复方面的实验研究做综述。目前研究从大脑神经结构方面主要集中在神经干细胞增殖分化、星形胶质细胞增殖、神经突触形成上,功能方面集中在神经递质含量、神经细胞能量代谢上,其他影响因素则集中在神经营养类物质、大脑微循环方面。

  • 标签: 针刺疗法 神经发育 神经修复 综述
  • 简介:目的探寻不同治疗方案管理方案对儿童哮喘治疗效果影响。方法将256例住院门诊哮喘患儿按照随机、对照方法分为3部分进行了对照研究,分别为哮喘急性发作激素治疗组常规治疗组对照研究,中度哮喘发作中西医结合治疗组西药治疗组对照研究,哮喘家庭管理组与哮喘非管理组对照研究,验证不同治疗方法管理方案对儿童哮喘治疗效果。结果哮喘急性发作激素治疗组中患儿急性发作缓解时间明显快于常规治疗组,哮喘缓解天数也少于对照组;中西医结合治疗组疗效显著优于西药治疗组ⅠⅡ,西药治疗组Ⅰ显著优于西药治疗组Ⅱ;家庭管理组哮喘儿童年发作次数明显少于非管理组,发作程度明显轻于非管理组。结论不同治疗方案管理方案对儿童哮喘治疗效果不同。

  • 标签: 儿童哮喘 糖皮质激素 中西医结合 家庭管理 孟鲁司特
  • 简介:在儿科学教学过程中采取课堂讲授、多媒体应用及课堂互动等综合教学方法,可提高教学质量、培养学生自学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尤其是课堂互动将被动接受学习变为主动学习,课堂学习气氛活跃,提高了学生学习积极性,在有限理论学习过程中基本掌握儿科学基本理论技能,为今后临床工作打下坚实基础。

  • 标签: 儿科学教学 课堂互动 实践探讨
  • 简介:探讨青少年腰椎间盘突出症病因病理,认为外伤是造成青少年腰椎间盘突出症主要原因,而椎间盘退变或发育缺陷、先天性畸形等是其内在基础,其主要病理改变多是软骨板破裂,髓核突出或脱出,椎间盘骨化、钙化较少见。

  • 标签: 青少年 腰椎间盘突出症 病因病理
  • 简介:总结了李盛华教授治疗儿童肱骨髁上骨折手法整复切开复位经验。其中手法整复中要掌握个原则,处理好两个关系,即“欲合先离”牵引原则,牵引过程中纠正侧方移位、端提接骨屈肘角度关系。切开复位要严格掌握手术适应证,并介绍了具体手术技巧及注意事项。

  • 标签: 李盛华 儿童肱骨髁上骨折 经验
  • 简介:就中医对小儿多发性抽动症病名、病因病机、辨证论治及综合治疗及调护等方面的研究认识作了综述。

  • 标签: 小儿 多发性抽动症 综述
  • 简介:刘弼臣,男,汉族,生于1925年6月6日,江苏省扬州市中共党员,农工党员。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儿科研究室主任、教授,中国著名中医儿科专家、儿科教育家、研究生导师。国务首批享受政府特殊津贴专家、国家教委确定全国九位中医终身教授之。中华中医儿科学会名誉会长,全国中医药高等教育学会儿科分会理事长,全国中医儿科科研成果评审委员会主任,高等中医药院校教材编审委员会委员,第八、第九、第十、第十一届北京市人大代表,第八届全国政协科教文卫体委员会委员。

  • 标签: 中医儿科 刘弼臣 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 教授 评审委员会 中医药高等教育
  • 简介:近10年来小儿病毒性肺炎治疗,除常规辨证分型、分期治疗外,还包括专方专药治疗、中西医结合等治疗方法,在提高治愈率、降低病死率方面,收到了较好疗效。给药途径也从传统口服汤剂发展到口服液、静脉注射、雾化吸入、中药灌肠、敷贴给药等多种途径,表明中医药治疗小儿病毒性肺炎有着广阔发展前号。

  • 标签: 小儿病毒性肺炎 中医药疗法 综述
  • 简介:目的:为了探讨适合我国国情脑性瘫痪(脑瘫)康复模式,于2000年~2002年对脑瘫实施了传统医学康复临床治疗对照研究.方法:对6个月~7岁150例脑瘫患儿选用Bobath、上田正法物理治疗(PT)与作业治疗(OT)、语言治疗(ST),配伍针灸、按摩、水疗、中医辨证施治等传统医学康复措施,以为教材,对患儿家长进行定期培训、指导.结果:传统医学康复组100例近期(3个月)效果显著,大运动发育商(DQ)、精细动作DQ、运动发育指数(MQ)、小儿脑瘫运动量表(GMFM)治疗后较治疗前显著升高,P<0.05或P<0.01.远期效果(9个月)稳定,传统医学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西医康复训练组,t=6.926,P<0.01.传统医学康复组头颅CT脑萎缩、软化、白质发育不良者,治疗后有25.92%好转或正常,西医康复训练组有2.56%好转或正常,两组有非常显著性差异,t=4.106,P<0.01.结论:传统医学康复配合西医康复训练效果显著,既改善了脑病损伤区神经细胞功能,抑制了异常运动模式与异常姿势反射,又实施了持久家庭传统医学康复,提高了患儿生存质量与生活自理能力.

  • 标签: 脑性瘫痪 物理治疗 传统医学 康复
  • 简介:以中医基础理论为指导,通过对文字、图形、图像及多媒体资料深加工,形成有利于推广并普及融医疗、教学及科研于新型教材、课件及多媒体软件。

  • 标签: 教学 中医儿科学 体例 修订
  • 简介:目的观察息风平肝合益肺固卫方治疗小儿多发性抽动症(TS)阳亢风动、肺虚卫疏证临床疗效及其对体液免疫功能影响,探讨其治疗TS作用机制。方法对32例TS患儿予以息风平肝合益肺固卫方治疗8周后,检测治疗前后TS患儿30例健康儿童免疫球蛋白及补体水平。结果1)疗效观察:与治疗前比较,症状总积分、证候总积分及病证总积分均明显减少(P〈0.01),总有效率为93.7%;停药1月后评估症状总积分、证候总积分与治疗后差异无统计意义(P〉0.05)。2)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免疫球蛋白IgA、补体c3明显降低,2组间差异有高度统计意义(P〈0.01),IgG,IgM及补体C4组间差异均无统计意义(P〉0.05);治疗后IgA、补体C3较治疗前明显升高(P〈0.01)。结论息风平肝合益肺固卫方能有效地持续改善TS阳亢风动、肺虚卫疏证临床症状,可能系通过提高体液免疫功能达到治疗作用。

  • 标签: 小儿多发性抽动症 阳亢风动 肺虚卫疏证 息风平肝合益肺固卫方 体液免疫功能
  • 作者: 陈文清
  • 学科: 医药卫生 > 药品
  • 创建时间:2022-08-16
  • 出处:西药房;高危药品;管理;用药;安全性
  • 机构:广西来宾市武宣县人民医院,广西来宾545900
  • 简介:目的:分析西药房高危药品管理方法及用药安全性。方法:2021年1月-2021年1月12月在西药房高危药品实施安全管理干预,期间随机选择使用高危药品治疗患者50例,分析总结不良管理事件发生状况、患者用药安全性状况。结果:120次检查中发现药品摆放零乱不集中1例(2%),标识不清1例(2%),未出现存储不当、药品近效期状况。患者用药中未出现用药错误、用药不合理状况,出现用药不良反应2例(4%)。结论:西药房高危药品实施安全管理干预效果良好,不良管理事件发生率低,可提升用药安全性。

  • 标签:
  • 简介:中医证候诊断与判效标准是目前中医药研究与发展主要瓶颈之,借鉴生存质量量表产生理念、评价方法,建立符合中医特点证候诊断及判效标班,是奠定高质量中医药临床研究基础,进而推动中医理论体系发展。

  • 标签: 中医证候 诊断 判效标准 生存质量量表
  • 简介:目的分析浙江地区小儿性早熟病因及证候分布。方法采用调查表临床研究方法共调查儿童192例,经Spearman检验对调查问卷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性早熟患儿中女童占95.8%,男童占4.2%。性早熟发病情况与食用牛初乳、蜂皇浆、蚕蛹等有相关性;与父母青春期发育情况、患儿出生时情况、饮食习惯、生活习惯等多种因素无相关性。186例性早熟儿童中136例属于肾虚火旺型(占73.12%),36例为肝经郁热型(占19.35%),14例为痰湿阻滞型(占7.53%)。结论性早熟以女童多见,病因学分析显示本病发病与使用牛初乳、蜂皇浆、蚕蛹等有相关性,临床中以肾虚火旺型为常见。

  • 标签: 性早熟 病因分析 证候学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