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9
170 个结果
  • 简介:目的:以原代培养的大鼠大脑星形胶质细胞进行缺血再灌注损伤处理,观察钩藤(Rsy)对星形胶质细胞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1~3d龄SD大鼠乳鼠大脑星形胶质细胞原代培养,含连二亚硫酸钠的无糖Earle’s液进行缺血缺氧处理造模,MTT法测定细胞存活率,Hoechst33258荧光显微镜观察细胞形态学变化,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坏死、凋亡率,用LDH试剂盒测定LDH漏出率。结果:与模型组比较,钩藤0.02、0.2mg·mL^-1。均能显著提高细胞存活率,显著降低细胞坏死率和细胞凋亡率,也能显著降低细胞LDH漏出率。结论:钩藤对缺血再灌注损伤后星形胶质细胞的坏死凋亡具有显著抑制作用,提示钩藤可能通过抑制星形胶质细胞凋亡和坏死而对脑缺血损伤产生保护作用。

  • 标签: 钩藤碱 星形胶质细胞 缺血再灌注 细胞凋亡 流式细胞仪
  • 简介:目的:建立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硝酸毛果芸香注射液的含量及有关物质。方法:采用Cls柱,流动相为甲醇一合0.002m01·L-1。磷酸二氢铵和0.0018mol·L-1。四丁基氢氧化铵的水溶液(30:70),检测波长220nm。用外标法测定含量,不加校正因子的自身对照法测定有关物质。结果:有关物质浓度在0.510—153.1μg·mL-1,含量测定浓度在51.58~515.8la,g·mL-1范围内与峰面积呈良好的线性关系。硝酸毛果芸香主成分峰与有关物质峰的分离度均符合要求,硝酸毛果芸香的检出限为4ng。结论:本方法简便、准确,灵敏度高,适用于该制剂的含量及有关物质测定。

  • 标签: 高效液相色谱法 硝酸毛果芸香碱注射液 有关物质 含量
  • 简介:从常山中分离得到一种新的生物,命名为新常山,还分离得到已知的常山、异常山、香豆素、双氢黄酮和香草醛。新生物的结构通过波谱解析和与自常山的半合成产品对照来确定。

  • 标签: 常山 虎耳草科 生物碱 异常山碱 常山碱 新常山碱
  • 简介:目的:研究肝乐康胶囊的质量控制标准。方法: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对制剂中君药苦参进行生物含量测定。色谱条件:所用保护柱为Shim-PackGLC-ODC(5μl,150mm×60mm),分析柱为VP-ODC(150L×4.6),流动相为乙腈-甲醇-水-三乙胺(10:50:40:0.002,V/V);柱温为室温,检测波长为215nm,流速为0.6ml/min。结果:苦参在50~600μg范围内呈良好线性关系。肝乐康胶囊中苦参的含量为1.3%,CV(%)=1.2;平均回收率为98.13%,CV(%)=2.1。结论:本方法简便、准确、重现性好,能排除其它成分的干扰,对蒙药新药肝乐康胶囊的质量标准研究具有参考价值。

  • 标签: 肝乐康胶囊 苦参碱 高效液相色谱法 含量测定
  • 简介:羟基喜树(hydroxycamptothecin,HCPT)是具有抗癌谱广、毒副作用小、抗癌作用机制特殊等特点的抗癌药,已被广泛应用于消化道肿瘤、白血病、膀胱癌等的治疗并取得可喜疗效.从1995年8月起,我们应用HCPT与5-氟脲嘧啶(5-Fu)、叶酸(CF)方案(即LF方案)联合治疗晚

  • 标签: 羟基喜树碱 化疗方案 治疗 晚期大肠癌
  • 简介:【摘要】目的:苦参在临床上的作用有很多,特别是针对肾损伤有着各种疗效,例如抗化疗、抗内毒素、抗尿酸、抗免疫性以及抗糖尿病等肾病有着非常好的作用。苦参对肾脏的保护机制属于一种对受体的识别表达,可以对下调脂多糖进行识别,通过对ERK1/2进行通路抑制,达到阻断NF-κB、TGF-β1/Smad的目的,从而产生对肾脏炎性基质的沉积阻断作用,最终可以产生对肾脏的保护延缓作用,从而让肾脏纤维化的更慢一些。

  • 标签: 苦参碱肾病药理机制研究进展
  • 简介:摘要:目的  建立测定麻杏甘石合剂中盐酸麻黄含量的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RP-HPLC法)。方法  采用AgiLent C18柱(250mm×4.6mm,5μm),以乙腈:0.1%磷酸(8.5:91.5)为流动相,流速为1.0mL/min,检测波长为207nm,柱温30℃。结果  盐酸麻黄进样量在0.3~3.2μg范围内与峰面积线性关系良好,回归方程y=2490185.09x+58908.73,r=0.9993(n=6),平均加样回收率99.87%,RSD=0.35%(n=6)。结论 RP-HPLC法简便、准确,重现性好,稳定可靠,可用于麻杏甘石合剂的质量控制。

  • 标签: 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 麻杏甘石合剂 盐酸麻黄碱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麦角新联合垂体后注射液治疗产后出血的作用。方法:共选择100例产妇,均为产后出血病例,2020年1月至2021年10月,入院时间分组,研究组、参照组各50例。参照组以垂体后叶注射液治疗,研究组联合麦角新和垂体后叶注射液进行治疗,对比两组止血时间、注射药物12h后出血情况。结果:研究组产妇止血时间明显比参照组短,用药12h后产后出血量明显比参照组少,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产后出血中联合麦角新和垂体后叶注射液治疗,可缩短止血时间,减少出血量,临床推荐使用。

  • 标签: 产后出血 麦角新碱 垂体后叶注射液 止血时间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麦角新联合卡孕栓治疗产后出血的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21年8月至2022年8月收治的92例剖宫产手术的产妇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6例。对照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采用麦角新进行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采用麦角新联合卡孕栓进行治疗。比较两组产妇的产后2h和产后24h出血量、止血时间、宫缩持续时间和住院时间。结果:观察组的产妇产后2h、产后24小时的出血量、止血时间和住院时间明显低于对照组,观察组的产妇宫缩持续时间明显长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麦角新联合卡孕栓治疗产妇产后出血的效果较好,有利于产妇的产后康复。

  • 标签: 麦角新碱 卡孕栓 产后出血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麦角新联合卡孕栓治疗产后出血对止血时间的影响。方法:研究选取2020年9月-2021年8月期间于我院行剖宫产分娩后发生产后出血的产妇78例为对象,按照数字表随机重组排序法将其分为两组各39例,即接受麦角新单独治疗的对照组与联合卡孕栓治疗的观察组,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产后2h及24h的出血量少于对照组,止血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产后出血的产妇选用麦角新联合卡孕栓治疗的效果甚佳,可加快止血效率,减少产后出血量,值得推广。

  • 标签: 剖宫产 产后出血 麦角新碱 卡孕栓 出血量 止血时间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马来酸麦角新注射液在产后出血患者群众中辅助疗效。方法:选择2021.1-12,随机择取78例宫缩乏力产后出血患者分为参照组(缩宫素)与管理组(马来酸麦角新+缩宫素),对比止血效果。结果:与参照组相比,管理组止血效果更好,差异显著(P<0.05)。结论:产后出血临床治疗,选择马来酸麦角新辅助治疗有较好的止血疗效。

  • 标签: 马来酸麦角新碱注射液 产后出血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麦角新联合卡孕栓治疗产后出血对止血时间的影响。方法:研究选取2020年9月-2021年8月期间于我院行剖宫产分娩后发生产后出血的产妇78例为对象,按照数字表随机重组排序法将其分为两组各39例,即接受麦角新单独治疗的对照组与联合卡孕栓治疗的观察组,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产后2h及24h的出血量少于对照组,止血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产后出血的产妇选用麦角新联合卡孕栓治疗的效果甚佳,可加快止血效率,减少产后出血量,值得推广。

  • 标签: 剖宫产 产后出血 麦角新碱 卡孕栓 出血量 止血时间
  • 简介:目的:研究石斛生物总对缺氧缺糖所致原代培养神经元损伤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方法:原代培养大鼠皮质神经元,以低糖结合物理性缺氧(95%N2+5%CO2)模拟缺血性损伤,复氧和复糖模拟再灌注损伤。分别在缺氧缺糖(1h、2h、4h)和缺氧缺糖2h/复氧复糖(3h、12h、24h)等不同时点检测细胞活性、乳酸脱氢酶(LDH)漏出率,以及缺氧缺糖2h/复氧复糖12h检测线粒体膜电位(MMP)、细胞内游离Ca^2+浓度,观察形态学变化。结果:石斛生物总0.025mg·L-1、0.25mg·L^-1、2.5mg·L^-1浓度范围内能明显增高模型损伤细胞的活性,显著降低模型细胞乳酸脱氢酶(LDH)漏出率;明显降低细胞内游离钙,保护线粒体功能,呈浓度依赖性。结论:石斛生物总能明显减轻缺氧缺糖/复氧复糖致原代培养神经元损伤,其机制可能与抑制细胞内Ca^2+超载、改善能量代谢有关。

  • 标签: 原代培养神经元 氧糖剥夺 缺血性损伤 石斛生物总碱 神经保护作用
  • 简介:目的: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清胃黄连丸中盐酸小檗含量。方法:色谱柱Spherisorb—C8柱,4.6×200mm,柱温25℃;流动相乙腈-水(78:22)含0.01%庚烷磺酸钠,流速1.0ml/min;检测波长254nm。结果:线性范围为16μg/ml-48μg/ml.回归方程为:Y=517628X+2911,r=0.9979。平均回收率为100.4%,RSD=1.10(n=6)。结论:准确、可靠可用于制剂中盐酸小檗的含量测定。

  • 标签: 高效液相色谱法 含量测定 清胃黄连丸 盐酸小檗碱
  • 简介:目的:用长春新(vincristine,VCR)建立家兔化疗性静脉炎(chemotherapeuticphlebitis,CP)模型。方法:42只日本大耳白兔随机分成3组:对照组、0.01%VCR组和0.02%VCR组,每组14只,分别从耳缘静脉注射0.9%NaCl注射液2ml/kg、0.01%VCR0.2mg/kg和0.02%VCR0.2mg/kg。根据给药速度不同(左耳12ml/h、右耳6ml/h),每组又分为A、B两个亚组。用数字皮温计测定给药前和给药后不同时间的兔耳缘皮温;肉眼观察外观变化,并根据严重程度记分。于给药后48、96h随机各取7只家兔处死。取耳缘组织切片,光镜下观察病理改变,记录每个标本各种病理变化的分值,并计算每个标本炎症反应积分。结果:与对照组比较,兔耳皮温在给药后12h开始下降,变化可持续到给药后48h,甚至84h(P〈0.01,P〈0.05)。注射局部肉眼观察及组织病理学观察可见:相同浓度的VCR,注射速度慢比注射速度快引起的CP更严重,而注射速度相同时,低浓度VCR引起的CP比高浓度严重。结论:兔耳缘静脉以6ml/h注射0.01%VCR0.2mg/kg建立的CP最严重。

  • 标签: 长春新碱 化疗药物 静脉炎 家兔
  • 简介:目的:制备含有不同冻干保护剂的N-三甲基壳聚糖(TMC)包衣去氢骆驼蓬脂质体(TMC-HM-LP)的冻干粉,并筛选其最佳制备工艺。方法:用“薄膜分散-pH梯度法”制备去氢骆驼蓬脂质体,并采用孵育包衣法、低温高速离心法和结合高效液相色谱(HPLC)定量方法测定其包衣脂质体的包封率;以其冻干粉的外观在冻干前和复溶后脂质体的粒径、包封率作为对比指标,优选出最佳的冻干工艺以及冻干保护剂的种类及比例。结果:以葡萄糖-乳糖-甘露醇(2∶1∶0.5)作为冻干保护剂,通过“分步预冻”的方法和-80℃冷冻干燥技术得到的TMC-HM-LP外观良好,冻干前后粒径和包封率变化较小。结论:采用冷冻干燥技术并结合冻干保护剂的优选,可显著提高包衣脂质体的稳定性。

  • 标签: 氢骆驼蓬碱 脂质体 冷冻干燥 保护剂 冻干粉 稳定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