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新生呼吸衰竭(neonatalrespiratoryfailure,NRF)是新生时期的一个重要临床问题,伴有高发病率、高死亡率和高医疗费用,也是新生死亡的重要原因之一,我院新生病房中,NRF发病率在42.9%左右。为探讨其中的原因,现将我院20014年3月-2005年2月收治的127例新生呼吸衰竭临床情况分析如下。

  • 标签: 新生儿 呼吸衰竭 诊断 治疗 病例
  • 作者: 余琼
  • 学科: 医药卫生 > 药学
  • 创建时间:2019-06-16
  • 出处:《药物与人》 2019年第6期
  • 机构:大安区妇幼保健院余琼我们都知道,刚出生的新生儿由于身体尚未发育成熟,其抵抗力十分差,容易受到外界病菌侵袭,引发疾病的发生。新生儿时期即使是个小感冒、小咳嗽都不可以忽视,如果一旦病情加重,很可能导致肺炎的发生。肺炎是临床上较为常见的新生儿疾病,但很多新生儿家属对该疾病并不了解,面对新生儿肺炎往往手忙脚乱,不知所措。由于肺炎发生后会对新生儿的肺部造成损害,并进一步伤及新生儿心脏,还具有发病急促、病死率较高的特点,严重威胁着新生儿的生命安全,因此需要提高重视,做好早期预防、诊断并尽早接受治疗。那么是什么原因导致新生儿发生肺炎、新生儿发生肺炎后早期的临床表现有哪些、又有什么有效的治疗方法呢,本文将围绕这些问题进行分析和阐述。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我科根据蓝油烃油膏对烫灼伤能促进组织再生,加速创面愈合,对皮肤有消炎作用的原理,试用于治疗新生尿布皮炎105例,见效快、病程短,无不良反应。方法及疗效:(1)去掉导致尿布性皮炎的不良因素。(2)局部用温水清洁创面凉干,将油膏涂敷患处,

  • 标签: 新生儿尿布皮炎 蓝油 烃油 尿布性皮炎 墨市 组织再生
  • 简介:目的:观察母婴同室对新生健康发育的影响,方法:观察组285例,采用母婴同室,新生一出生后就和母亲皮肤相接触,24小时在一起,按需哺乳,对照组250例,实行母婴分室,定时喂奶,结果:母婴同室新生发病率明显低于母婴分室,结论:实行母婴同室有利于降低新生常见病发病率,有利于促进新生健康发育。

  • 标签: 母婴同室 新生儿 常见病 健康发育
  • 简介:新生高胆红素血症(以下简称高胆)对病儿神经毒性的影响,越来越受到临床医务工作者的广泛关注,特别是对听力的损害备受重视,为了更有效的防治新生高胆对患儿的危害,本文收集了我院新生高胆158例,分析其病因,进一步探讨防治措施。

  • 标签: 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 防治 病因 临床医务工作者 神经毒性
  • 简介:R722.16我院新生重症监护室(NICU),自1995年以来共收治新生硬肿症58例,经积极治疗和精心护理,全部成活,现就其护理特点分析如下。1保温由于新生体温调节中枢发育尚不完善,皮下脂肪层薄,散热快,又缺少肌颤产热功能,加之寒冷、早产、低体重、窒息,感冒等致病因素,患儿体温常降至35℃以下,体温持续不升或下降,可造成周围循环衰竭和各器官功能衰竭等严重后果;因此首先应对患儿复温。复温时遵循逐渐复温的原则,开始可用棉被包裹,加以热水袋(60℃),将温箱内温度升至26℃时加棉被置于温箱.升温时每小时升高箱温1℃,4—6h箱温调至30一32℃。应使体温在12—24h内恢复正常或稍高水平。而后将箱温调定于28℃:,此间每2h测体温一次,并做好记录。此外箱内湿度应保持在50—65%,以防失水过多。

  • 标签: 新生儿 硬肿症 护理 喂养 保温 药物治疗
  • 简介:目的分析新生颅内出血常见病因,了解导致颅内出血的高危因素。方法对本院儿科自2002年1月至2006年1月间收住院的126例新生,均经头颅CT检查,明确存在颅内出血,按胎龄、窒息史、生产方式、产伤史等几个常见因素进行比较、分析。结果出血部位:蛛网膜下腔出血为102例,占总病例数80.9%,早产儿为86例,占总病例数68.2%,窒息新生为113例,占89.6%,产钳式生产为35例,占27.7%,有宫内窘迫史为36例,占28.5%。结论新生颅内出血常见部位为蛛网膜下腔出血,其高危因素包括早产、窒息、生产方式、产伤史等,其中以早产、窒息为主要高危因素。

  • 标签: 新生儿颅内出血 高危因素 早产 窒息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新生疾病筛查采血护理对策。方法:选取2021年1月至2022年9月30日疾病筛查采血新生60例为研究对象,分为两组,即参照组、研究组,各30例,分别应用常规护理、优质护理干预,对比护理效果。结果:试验组新生一次采血成功率高于参照组,P<0.05。试验组新生血片合格率高于参照组,P<0.05。试验组新生家长护理后HAMA评分、HAMD评分均优于参照组,差异P<0.05。试验组新生家长采血环境评分、采血技术评分、服务态度评分均高于参照组,差异P<0.05。结论:疾病筛查采血新生应用优质护理干预,具有显著护理效果,有助于提高一次采血成功率、血片合格率,同时还可消除新生家长的负性情绪,得到满意评价。

  • 标签: 血片合格率 优质护理干预 新生儿 疾病筛查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规范化小组护理模式在新生护理中的临床效果及在新生安全管理中的作用。方法 选择我院2022年10月至2023年10月期间入住新生监护病房的100例新生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分组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5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而观察组则采用规范化小组护理模式。对比两组新生家属的护理满意度、新生的住院时间及不良事件发生率。结果:观察组的家属护理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且观察组新生的住院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不良事件发生率也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规范化小组护理模式在新生护理中不仅能提高家属的护理满意度,还能缩短新生的住院时间并降低不良事件发生率,对新生的安全管理具有积极的影响。

  • 标签: 规范化小组护理模式 新生儿护理 临床效果 安全管理
  • 简介:目的探讨病理性黄疸对新生听力的影响。方法于2018年04月--2019年04月本院接收的100例病理性黄疸新生,为此次研究观察对象。以血清胆红素水平,将其分为轻微组(36例)、中度组(40例)、严重组(24例)。均接受听力测验。结束测验后,统计三组新生听力水平。结果轻微组新生听力测验通过率明显高于中度组、严重组,而中度组新生听力测验通过率明显高于严重组,三组数据对比,统计学意义成立(p<0.05)。结论病理性黄疸新生极易引起听力损伤,且随着病情的加重,听力损伤程度就更为严重。

  • 标签: 病理性黄疸 新生儿 听力
  • 简介:新生颅内出血的防治是围产医学重要研究课题,本科自2004年5月至2007年5月收住新生颅内出血20例,现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20例患儿中,男12例,女8例,成熟儿16例,未成熟儿4例,18例有窒息史,其中12例为宫内窘迫,窒息时间短者2min,长者10min,异常分娩15例,其中产钳助产10例,剖宫产及胎头吸引各2例,臀位产1例。

  • 标签: 颅内出血 新生儿 产伤
  • 简介:

  • 标签:
  • 简介:目的分析新生窒息复苏流程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本次研究时间选择为2016年1月~2018年2月,将2016年1月~2017年1月的500例新生设定为对照组,而2017年2月~2018年2月的500例新生则为观察组。结果实施新生窒息复苏流程后,观察组的新生窒息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数据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但是在两组窒息新生资料方面则不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利用新生窒息复苏流程课余减少新生窒息的发生率,切实保证新生的健康,具有非常重要的临床意义。

  • 标签: 新生儿 窒息复苏流程 应用效果
  • 简介:1例28d男性新生患感染性腹泻给予头孢甲肟0.1g溶于0.9%氯化钠注射液20ml静脉滴注治疗。治疗开始后约2—3min,患儿突然出现紫绀,意识丧失,HR80次/min,股动脉搏动消失。立即停药,给予吸氧,胸外心脏按压,静脉推注0.1%肾上腺素0.3ml和地塞米松3mg。约20S后,患儿呼吸心跳停止,立即给予气管插管、心肺复苏及输液扩容。抢救约4min后,患儿呼吸、心跳恢复。

  • 标签: 头孢甲肟 新生儿 心跳呼吸骤停 不良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