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11 个结果
  • 简介:我院自1999年始,应用微型磨钻及气动铣刀,对15例椎管内良性肿瘤患者,采用半侧椎板切开切除椎管内肿瘤,然后再将切下的椎板回植,术后对病人的病情转归、回植的椎板X线表现进行了研究,以探讨椎管内良性肿瘤最佳手术入路.

  • 标签: 良性肿瘤 椎管内 外科手术
  • 简介:重型颅脑损伤病人保持呼吸道通畅,改善脑组织缺氧状态,降低昏迷病人肺部感染的发生对成功抢救十分重要,气管切开则是其有效措施[1].

  • 标签: 气管切开 重型颅脑损伤
  • 简介:目的探索胼胝体全段一期切开的安全性,观察该术式治疗癫疒间性脑病的有效性。方法回顾性分析我科手术治疗的37例癫疒间性脑病的临床资料。经临床症状学、神经电生理学、神经影像和神经心理学综合评估后,于全麻下额部切口、经前纵裂入路显微镜下一期切开胼胝体全段。依Engel分级标准评判手术效果。结果随访18~34个月,Engel-Ⅰ级3例,Engel-Ⅱ级25例,Engel-Ⅲ级7例,Engel-Ⅳ级2例,手术总有效率达75.7%。跌倒发作、强直发作、痉挛发作和强直-阵挛发作的有效率分别为86.2%、77.5%、61.6%和40.8%。14例患者出现不同程度的手术后并发症,缄默11例、轻偏瘫7例、颅内感染1例。其中13例患者分别在出院时和出院后1月内痊愈,1例患者仍遗留轻偏瘫。结论胼胝体全段一期切开安全、微创,无新发并发症;它能有效减少癫疒间性脑病的癫疒间发作频率、减轻发作程度。

  • 标签: 胼胝体全段切开 一期手术 癫疒间性脑病 癫疒间发作
  • 简介:目的探讨重型颅脑损伤早期气管切开术后肺部感染的相关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至2016年12月收治的156例伤后早期行气管切开术的重型颅脑损伤的临床资料。根据气管切开术后3周内根据临床表现、X线检查、支气管肺灌洗液或痰液培养确定肺部感染。结果156例中,发生肺部感染46例,发生率为29.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合并伤、气管导管留置时间长、入院时GCS评分低、体质指数高是重型颅脑损伤早期气管切开术后发生肺部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重型颅脑损伤发生肺部感染与气管导管留置时间长、术前体质指数高、入院时GCS评分低、有合并伤等具有较高相关性,建议采取相应的干预措施,以减少肺部感染,提高治疗效果。

  • 标签: 重型颅脑损伤 气管切开术 肺部感染 危险因素
  • 简介:重型、特重型颅脑损伤合并颞叶钩回疝者是颅脑损伤高危群体,病死率高,且病程愈长,预后愈差。自2001年3月-2007年4月,我院收治上述患者114例,采用标准外伤大骨瓣切口清除血肿,去骨瓣减压并切开天幕裂孔,收到较好效果,总结报告如下。

  • 标签: 特重型颅脑损伤 天幕切开 大骨瓣开颅 应用 脑疝 颞叶钩回疝
  • 简介:特重型颅脑损伤(GCS〈5分)^[1]的患者伤情危重,发展迅速,残死率高,是神经外科治疗最棘手的问题。我院自2007年1月至2010年8月收治的特重型颅脑损伤并脑疝的患者实验组60例行“大骨瓣减压小脑幕切开术”,对照组60例行“大骨瓣减压术”,对两组患者的治疗结果进行对比分析,评价其临床疗效。

  • 标签: 大骨瓣减压 小脑幕切开 特重型颅脑损伤 颞叶钩回疝
  • 简介:目的探讨经天幕裂孔切开联合标准大骨瓣减压术治疗重型颅脑损伤(sTBI)的疗效。方法2013年11月至2016年2月收治符合标准sTBI66例,根据治疗方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33例。对照组采用标准大骨瓣减压术,观察组采用经天幕裂孔切开+标准大骨瓣减压术。术后3个月采用GOS评分评估预后。对比分析两组术后颅内压、血清血清前白蛋白(PA)、髓鞘碱性蛋白(MBP)水平变化。结果术后1~3d,两组颅内压逐渐降低,且观察组颅内压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与术前比较,术后两组血清MBP水平降低,PA水平升高;而且,观察组对照组变化更明显(P<0.05)。观察组并发症总发生率(15.2%,5/33)明显低于对照组(39.4%,13/33;P<0.05)。术后3个月,观察组恢复良好率(60.6%,20/33)明显高于对照组(30.3%,10/33;P<0.05)。结论经天幕裂孔切开联合标准大骨瓣减压术治疗sTBI效果显著,可有效改善病人血清PA及MBP水平,降低颅内压,改善预后。

  • 标签: 重型颅脑损伤 经天幕裂孔切开术 标准大骨瓣减压术 颅内压
  • 简介:目的观察沐舒坦静脉注射联合纤支镜下肺灌洗对重型颅脑损伤气管切开术后患者肺部感染的疗效。方法将广州市花都区人民医院神经外科自2009年1月25日至2010年11月25日收治的42例重型颅脑损伤气管切开术后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联合治疗组(沐舒坦静脉注射±纤支镜下肺灌洗)和对照组(纤支镜下肺灌洗),每组各21例。气管切开术后第1、3、5、7天取患者支气管肺灌洗液做细胞学检查,并观察气管切开术后1月内患者肺部感染及控制情况、气管套管拔除例数。结果联合治疗组患者支气管肺灌洗液中白细胞数在气管切开术后第5、7天明显降低.多形核细胞数在第3、5、7天明显降低,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治疗组患者气管切开术后1月内肺部感染例数(12例)、感染控制时间[(7.08±2.10)d]以及拔除气管套管例数(13例)与对照组[19例,(11.86±3.63)d,5例]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沐舒坦静脉注射联合纤支镜下肺灌洗可减轻重型颅脑损伤气管切开术后患者早期气道炎症反应,对肺部感染防治及气道恢复较单纯肺灌洗疗效更明显。

  • 标签: 沐舒坦 肺灌洗 颅脑损伤 气管切开 肺部感染 肺炎
  • 简介:自1992年3月到1996年5月,作者采用鼻小柱正中切开经鼻中隔蝶窦入路行垂行腺瘤切除术20例,现将初步体会报告如下。

  • 标签: 鼻小柱 蝶窦 垂体瘤手术
  • 简介:目的探讨单侧额部开颅大脑镰切开治疗不对称性双额挫裂伤手术方法的优缺点。方法回顾性分析我科2002年2月~2011年11月采用单侧额部开颅大脑镰切开术救治不对称性双额挫裂伤38例患者的临床经验。结果25例患者恢复至简单的生活能自理;10例患者出现肢体偏瘫、神志淡漠、定向力障碍等不同程度神经体征;2例患者呈睁眼昏迷状态;1例高龄患者因合并严重的肺部感染、应激性溃疡而放弃治疗。结论单侧额部开颅大脑镰切开救治双额叶挫裂伤具有缩短了手术时间,减少了出血,加快了手术进程,保留了较多生理解剖结构,同时避免或减少了镰下疝的发生的优点。

  • 标签: 镰下疝 大脑镰切开 脑挫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