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P1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中药煎煮管理新模式在提高中药民族药煎煮质量中的效果。方法:从本院2022年1月-12月收治的患者中抽取200例并等分为对照、实验两组,每组100例。对照组饮用传统模式煎煮的中药民族药,实验组饮用新模式煎煮的中药。结果:实验组成品药液有效成分提取率提高15%,杂质含量降低20%,批次间一致性显著改善,煎煮时间缩短30%,P<0.05。结论:新模式提升了煎煮过程标准化水平,增强了质量控制准确性,患者接受度和满意度均有所提高。在提高中药煎煮质量方面具有显著优势,能为中药产业的现代化、标准化发展提供支持。

  • 标签: 中药煎煮 管理新模式 煎煮质量 效果研究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在子宫内膜癌中miR-495-3p靶向调节BUB1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 数据下载于TCGA数据库,应用R筛选差异基因,String数据库进行GO功能注释及KEGG通路分析。Cytoscape确定Hub基因,GEPIA数据库分析Hub基因表达情况;TCGA-portal数据库分析Hub基因与分期及预后相关性。应用ENCORI数据库预测Hub基因上游miRNA;ENCORI数据库分析miRNA表达情况及预后情况。结果 子宫内膜癌组织中BUB1表达异常升高,BUB1表达水平随着子宫内膜癌临床分期升高而升高,且高表达BUB1子宫内膜患者总体生存时间较低表达患者明显缩短。通过ENCORI数据库预测BUB1的上游microRNA,发现miR-495-3p评分最高。子宫内膜癌组织中miR-495-3p表达水平明显低于癌旁正常组织;高表达miR-495-3p子宫内膜癌患者较低表达患者生存时间明显延长;相关性分析BUB1与miR-495-3p表达水平呈负相关。结论 BUB1在子宫内膜癌组织中呈高表达,其高表达患者预后较差,miR-495-3p表达患者预后更佳,生信分析表明子宫内膜癌中miR-495-3p靶向调节BUB1表达抑制子宫内膜癌进展,为进一步实验验证奠定研究基础,可能作为子宫内膜癌治疗靶点的潜力。

  • 标签: miR-495-3p BUB1 子宫内膜癌
  • 简介:颅脑和颌面部直接遭受外力致伤者,常引起严重的颅底骨折,造成口腔鼻内大量出血或脑脊液漏,加之脑外伤后原发或继发性昏迷,咳嗽反射、吞咽反射减弱或消失,血性物常误吸入呼吸道,引起误吸伴低氧血症,同时合并伤多,治疗中并发症多。作者自2006年1月至2010年12月对急诊收治颅脑颌面部外伤53例患者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以进一步指导临床。总结如下。

  • 标签: 颅底骨折 救治分析 颌面部外伤 继发性昏迷 脑脊液漏 大量出血
  • 简介:目的观察结直肠癌组织和细胞中微小RNA-221(miR-221)和CDKN1C/P57表达情况,并探讨特异性miR-221抑制剂对癌细胞增殖、凋亡及CDKN1C/P57表达的影响.方法应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34例结直肠癌组织和相应癌旁组织、以及4种人结直肠癌细胞系HT-29、Lovo、SW-480、Caco2中miR-221表达情况;采用半定量RT-PCR和Western-blot法分析CDKN1C/P57mRNA及蛋白表达情况;将miR-221和anti-miR-221寡核苷酸通过脂质体转染Caco2细胞系,通过MTT法及流式细胞仪观察细胞的增殖及凋亡情况.结果miR-221在结直肠癌组织中的相对表达量为2.041±1.401,明显高于癌旁组织(0.806±0.341,P<0.01);同样,miR-221在4种人结直肠癌细胞系中的表达亦高于正常对照细胞.CDKN1C/P57mRNA水平在结直肠癌与癌旁组织中差异并不显著;但其蛋白相对表达量结直肠癌组织显著高于癌旁组织(3.019±1.708比0.972±0.316,P<0.01).癌细胞转染anti-miR-221后,CDKN1C/P57蛋白表达上调,细胞增殖受抑,细胞凋亡率增高,G0/G1期细胞比例增加同时S期细胞比例下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miR-221可能通过转录后基因沉默机制使CDKN1C/P57蛋白表达水平下降,从而促进结直肠癌发生发展;anti-miR-221可通过抑制细胞增殖同时诱导细胞凋亡,以抑制结直肠癌细胞生长;miR-221有可能成为结直肠癌生物治疗的新靶点.

  • 标签: 结直肠肿瘤 微小RNA-221 CDKN1C/P57 增殖 细胞凋亡
  • 简介:目的探讨p21活化激酶1(PAK1)蛋白与大肠癌发生及生物学行为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染色法对10例正常大肠黏膜、40例大肠绒毛状或管状腺瘤及60例大肠癌组织进行标记分析。结果PAK1蛋白在正常大肠黏膜中的阳性率为10.0%,在大肠腺瘤伴轻、中、重度异型增生中的阳性率分别为25.0%、33.3%和33.3%,在大肠癌中的阳性率为65.0%。大肠癌PAK1蛋白阳性率高于正常大肠黏膜(P〈0.01)及大肠绒毛状或管状腺瘤(P〈0.01),且高于伴轻度异型增生腺瘤(P〈0.01)及伴中度异型增生腺瘤(P〈0.05)。低分化大肠癌患者PAK1蛋白阳性率高于高分化大肠癌患者(P〈0.05);而有淋巴结转移者PAK1蛋白阳性率高于无淋巴结转移者(P〈0.05);Dukes分期中的C期和D期患者PAK1蛋白阳性率高于A期患者(P〈0.05)。结论PAK1蛋白的表达与大肠癌的发生有一定的相关性,可作为判断大肠癌生物学行为及预后的一个有用指标。

  • 标签: 结直肠肿瘤 p21活化激酶1 免疫组织化学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高危型HPV分型和蛋白表达于宫颈病变诊断的作用。方法将我院纳入的宫颈疾病患者作为实践对象,观察不同类别患者检测结果。结果HPV高危型阳性宫颈病变中,检验13种高危型亚型,表现出不同宫颈病变HPV分型结果一致。HPV阴性宫颈炎及宫颈癌组织中的P16蛋白表达阳性率具有明显差异。讨论本次实践表示宫颈疾病病情加重,P16蛋白表达指标递增,HPV分型及p16蛋白检测能够判定宫颈疾病严重程度,对疾病诊断具有重要意义。

  • 标签: 高危型HPV分型 p16蛋白表达 宫颈病变 诊断
  • 简介:在临床工作中,我们有时遇到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症状表现不典型,现报告如下。1对象与方法1.1对象我们从2008-03-2011-08确诊为急性心肌梗死的患者中,选取了53例不典型心肌梗死患者,其中男34例,女19例,年龄41~76岁。1.2方法使用日本光电公司产ECG-9130P型12导联同步心电图机,记录全导心电图,

  • 标签: 心肌梗死 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宫外孕的急诊处理方法并总结相关护理体会。方法择取2014年1月到2015年1月这两年间于笔者所在医院就诊的急诊宫外孕患者共53例,基于其临床基本资料,对急诊科的急诊处理方式进行分析,并对相关护理措施进行总结。结果急诊以手术方式为患者实施全面干预,再辅以有效的急诊护理以改善患者预后,全部53例患者均得到有效治疗,最终痊愈出院。结论急诊接待宫外孕患者后通过及时的评估、处理与相应护理措施实现了有效的治疗。

  • 标签: 急诊护理 急救治疗 宫外孕 急诊科 病情评估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贲门癌53例X线征象。方法收集53例贲门癌,纤维内窥镜检查作为对照组,实施X线征象检查作为观察组。结果纤维内窥镜检查11例为贲门癌后,进行纤维内窥镜检查,活检诊断为腺癌。通过X线检查有50例贲门癌,术中所见及病理学检查进行手术切除35例,手术中见贲门区都有大小不等且不规则肿块,并有不同程度累及食管下段、胃底部、胃小弯处等。观察组诊断方法的敏感度94.34%和特异性98.11%高于对照组敏感度37.74%和特异性56.60%,相比较,差距大(P<0.05)。结论各种类型贲门癌的形成是由多种因素综合的影响,一种类型贲门癌一般不会向另一种类型贲门癌转变。如果出现不典型情况,应该根据它的主要X线表现来确定类型,最好不要将其划分为混合型。对于分型用名的问题,本人认为用肿块命则更为确切。

  • 标签: 贲门癌 x线征象 诊断
  • 简介:目的:探讨乳腺癌组织p21WAF1基因多态性与EGFR、TGF-β1表达的关系.方法:采用SSCP-PCR法检测100例乳腺癌组织p21WAF1DNA结构改变,同时运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EGFR和TGF-β1蛋白表达水平.结果:18例乳腺癌组织出现p21WAF1基因多态性,48例EGFR阳性,49例TGF-β1阳性;p21WAF1基因多态性与EGFR(x2=18.97,γ=0.19,P<0.01)和TGF-β1(x2=4.74,γ=0.22,P<0.05)呈正相关.结论:由此推测乳腺癌组织p21WAF1基因多态性与EGFR和TGF-β1表达有关.

  • 标签: 乳腺癌 P21^WAF1基因 基因多态性 EGFR TGF-β1 表皮生长因子受体
  • 简介:目的研究椎间盘突出症患者椎间盘中NGF及其受体TrkA、P75的表达及与临床腰腿痛关系。方法该研究包括62例单节段腰椎间盘突出症手术患者,手术切除椎间盘组织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NGF及其受体TrkA、P75的表达及应用ELISA法检测NGF蛋白表达水平。比较轻度退变及高度退变椎间盘NGF蛋白水平,应用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椎间盘NGF蛋白水平的影响因素,患者腰腿痛及功能障碍分别采用VAS疼痛评分及ODI评分,比较不同的NGF蛋白水平对患者临床症状的影响。结果NGF及其受体TrkA、P75均在椎间盘类软骨细胞中表达,NGF蛋白表达水平在轻度及高度退变椎间盘中无明显差异,NGF蛋白表达水平同NGF及其受体TrkA细胞阳性率明显相关,术前患者腰腿痛同NGF蛋白水平无明显相关,术后残留腰腿痛在高NGF水平组患者中更明显。结论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中,椎间盘中存在NGF及其受体TrkA、P75的表达,椎间盘细胞自分泌NGF是椎间盘中NGF重要来源,术前椎间盘NGF水平同术后腰腿痛残留明显相关,这种结果显示椎间盘NGF促进腰腿痛的发生。

  • 标签: 腰椎间盘突出症 椎间盘 神经生长因子 神经生长因子受体 腰痛
  • 简介:目的:探讨血小板活化指标P-选择素和CD63在溃疡性结肠炎患者结肠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作用.方法:收集青岛大学医学院附属青岛市市立医院80例溃疡性结肠炎住院患者及20例健康查体者的临床资料及结肠镜活检组织.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结肠组织中P-选择素和CD63的表达,分析表达水平与溃疡性结肠炎临床炎症程度、临床分型、累及范围、分期及有无肠外表现的关系.结果:溃疡性结肠炎组结肠组织中P-选择素和CD63表达明显高于对照组,不同严重程度和临床类型溃疡性结肠炎患者结肠组织P-选择素和CD63表达存在差异(P<0.05).结论:P-选择素和CD63在溃疡性结肠炎结肠组织中表达明显上调,推测两者可能协同促进溃疡性结肠炎的发生发展.

  • 标签: 溃疡性结肠炎 P-选择素 CD63 免疫组织化学
  • 简介:摘要目的对宫腔诊刮组织中PTEN与p16的表达与子宫内膜癌病理分期的关系进行分析和研究。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4月-2016年1月收治的82例子宫内膜癌患者为观察组,以同期与我院进行健康体检的82例正常人为对照组,比较两组受试者宫腔诊刮组织中PTEN与p16的表达,同时分析PTEN与p16的表达与子宫内膜癌病理分期之间的关系。结果观察组患者p16、PTEN在子宫内膜组织中的mRNA含量、蛋白含量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受试者(P<0.05);病理分期越高患者p16、PTEN在子宫内膜组织中的mRNA含量、蛋白含量越低,G1、G2、G3患者p16、PTEN表达量之间的两两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宫腔诊刮组织中PTEN与p16的表达与子宫内膜癌病理分期之间的关系密切,随着病理分期的升高,PTEN、p16将降低。

  • 标签: 宫腔诊刮组织 PTEN p16 子宫内膜癌病理分期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联合检测P27,P63,P504s对于诊断鉴别前列腺良恶性疾病的价值。方法:选取38例前列腺良恶性疾病患者为研究对象,检测患者P27,P63,P504s蛋白表达情况。结果:良性前列腺增生疾病P27、P63蛋白表达阳性率高,前列腺癌P504s蛋白表表达阳性率高。结论:P27,P63,P504s联合检测对于鉴别诊断前列腺良恶性疾病的准确率高。

  • 标签: P27 P63 P504s 联合检测 前列腺良恶性疾病 诊断
  • 简介:痛经是指妇女正值经期或行经前后,出现周期性小腹疼痛或痛引腰骶,甚则剧痛昏厥,亦称经行腹痛,是妇女常见病之一。笔者根据临床观察,应用阳和汤加味治疗痛经患者(肾虚寒凝型)53例,疗效显著。现总结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全部病例均为2010~2011年本院门诊收治的53例痛经患者,入选患者主要症状为经期或行经前后少腹冷痛而喜温喜按,或轻按即痛,重按反舒。

  • 标签: 痛经 阳和汤 温经散寒
  • 简介:传统会阴侧切分三层缝合即:阴道内膜层、肌层、皮层。由于缝线等异物存在其中,易造成红肿、硬结、哆开等,需要5d拆线出院。给患者及医护人员造成诸多不便。我院自2005年3月~2005年8月采用改良内“8”字缝合会阴侧切。取得较好的临床效果,现报道如下。

  • 标签: 传统缝合 改良缝合 会阴侧切
  • 简介:目的探讨老年性急性肠梗阻的临床表现及治疗特点。方法对1995年1月~2005年12月收治的53例老年性急性肠梗阻患者的临床表现及治疗过程进行回顾分析。结果53例患者中误诊15例,误诊率为28.3%:恶性梗阻28例,占52馏%;并发1种或1种以上合并症38例;死亡3例,占5.7%。结论老年性急性肠梗阻病人以恶性梗阻多见,误诊率高,合并症多见,病死率高,早期诊断、早期手术是治疗的关键。

  • 标签: 老年性 急性肠梗阻 诊断 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