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目的研究Miles术后骶前引流和会阴缝合切口的处理方法。探索Miles术后会阴切口感染的防治方法。方法109例直肠癌Miles手术患者,随机分为A组57例,行经会阴切口旁骶前引流;B组52例,联合行经右髂部合并经会阴切口旁骶前引流。如术后发生会阴切口感染,A组拔除经会阴切口旁引流管行开放换药;B组除拔除经会阴切口旁引流管行开放换药外,同时保留经右髂部引流管进行主动引流。结果A组会阴切口感染率为19.3%(11/57),与B组的17.3%(9/52)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会阴切口感染后,A组换药时间为35~50d,平均(42.8±5.4)d;B组换药时间为21~35d,平均为(27.8±4.9)d,A组明显长于B组,P<0.05。结论Miles术后联合经右髂部合并经会阴切口旁骶前引流有利于盆腔创面的愈合;一旦会阴切口发生感染,拔除经会阴切口旁引流管,保持经右髂部引流管进行主动引流,会阴切口经换药可较快愈合。

  • 标签: 直肠肿瘤 MILES术 引流术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患者女性,49岁,患者16岁曾行“阑尾切除术”,2006因右下腹嵌顿疝在外院行嵌顿疝还纳、疝修补术,术后半年疝复发。2007年8月以腹壁切口疝入我院。体检,右下腹有一长约20cm的手术瘢痕,其下有一大小约15cm×15cm的可回纳性包快。于2007年8月29日行无张力腹壁疝修补术,术中见疝囊极其菲薄,

  • 标签: 术后感染 疝补片 聚丙烯 右下腹嵌顿疝 腹壁切口疝 疝修补术
  • 简介:摘要目的对开颅术后颅内感染的临床治疗效果作出较为深入的分析。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6月-2014年6月中进行过开颅手术的30例颅内感染患者,对他们的临床治疗效果作出回顾性的分析。结果29例患者的颅内感染症状得到了有效的缓解,死亡1例。讨论严格依照临床治疗的要求,对颅内患者进行无菌操作,同时对其实行微创手术;术后,再实施抗生素治疗,剂量适中,就可以降低其开颅术后颅内感染出现的概率。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研究普外科肝癌患者术后感染的预防及护理。方法选取在本院普外科接受手术治疗的10例肝癌患者开展此次研究,选取时间范围从2016年01月到2019年02月,采取数字表法将10例患者均分为两组,参照组和研究组,每组各5例。其中给予传统常规护理的为参照组,给予综合护理的为研究组,比较两组不同护理模式下患者感染的发生情况及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程度。结果参照组护理模式下患者的总体满意度显著低于研究组(P<0.05),而研究组患者术后感染率跟参照组相比明显更低(P<0.05)。结论应用综合护理在普外科肝癌患者术后感染的预防中起到了良好的作用,降低了感染发生率,并且取得了十分满意的护理效果,具有推广价值。

  • 标签: 肝癌 术后感染 预防及护理 总体满意度
  • 简介:[摘要]目的 对 神经外科术后引起 颅内感染的风险因素进行分析研究 ,以此探讨相应的 预防措施。方法 选取 2017 年 5 月至 2019 年 5 月 我院神经外科接受 开颅手术治疗的 300 例患者, 对其临床 完整资料进行 分析研究 ,其中术后 发生颅内感染的患者有 32 例 ,颅内感染的发生率为 10.67% 。 将相关数据输入 统计学软件 SPSS22 . 0进行运算分析,探寻 开颅手术后引发颅内感染的有关 因素。结果 经过分析发现:患者的 年龄、性别及 术前使用抗菌药物与否 与术后颅内感染的 相关性不明显 (P> 0. 05),而手术时间 长 、合并基础性疾病、急诊手术和 术后放置引流管的患者极易 发生颅内感染 (P< 0.05)。结论 神经外科术后 引发 颅内感染的风险因素主要有以下几点: 手术时间长 、患者合并慢性基础疾病、急诊手术、 术后 引流管的放置与 护理。

  • 标签: []神经外科 术后 颅内感染 影响因素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对急诊外科创伤手术患者术后的切口感染危险因素进行了分析探究。方法:研究过程中,以我院收治的 180例急诊外科创伤手术患者为主要的研究对象,之后根据患者治疗期间的临床档案对性别、年龄、身体质量指数( BMI)、伤口部位、创伤分数( TS)、术前抗生素使用情况和手术时间等指标进行了分析对比,并根据切口感染的发生情况将所有患者分成了实验及对照两组。其中,实验组内患者在术后发生了切口感染,而对照组患者则没有发生切口感染。此外,研究过程中还对手术室环境卫生、手术前的准备工作、手术季节以及手术过程中的无菌操作情况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具体来说,本研究所涉及到的 180例急诊外科创伤手术患者中共有 23例患者出现了术后切口感染问题(实验组),另外 157例患者没有出现术后切口感染问题(对照组),实际感染率为 12.78%。需要注意的是,患者的年龄、身体质量指数、 TS和术前的抗生素使用情况都是造成切口感染的主要因素,结论差异显著( P< 0.05)。此外,手术室环境卫生、术前准备工作、无菌操作情况和手术季节等因素也会造成切口感染,结论同样存在显著差异( P< 0.05)。结论:对急诊外科创伤手术患者来说,医护人员要在明确切口感染危险因素的基础上做好临床护理工作,以降低患者的感染风险、帮助其尽快康复。

  • 标签: 急诊外科创伤手术患者 切口感染 危险因素
  • 简介: [摘要]目的:探討并分析隆鼻整形患者术后发生感染的影响因素,为降低术后感染风险提供重要依据。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法,收集2015年1月-2018年12月笔者医院接收的431例隆鼻整形患者临床资料,对所有患者随访1年后,根据其术后是否发生感染,将其分为感染组(n=22)及对照组(n=409)。仔细阅览患者病历资料,记录患者术后发生感染情况,设计一般情况调查问卷,详细记录患者一般情况,并将可能的影响因素纳入,经单因素与多因素分析找出术后发生感染可能的影响因素。结果:将可能的影响因素纳入,经卡方检验单因素分析与非条件多项Logistic回归分析检验结果显示,鼻部毛孔粗大、假体修雕不理想、是否有鼻翼软骨处理、术后鼻部碰撞、局部组织张力过大均可能是诱发隆鼻整形患者术后发生感染的危险因素(OR>1,P

  • 标签:   []鼻整形 假体 感染 局部组织张力 鼻翼软骨 影响因素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在本文中,主要分析了眼科患者术后护理措施及感染的危险因素。方法:2020年1月至2021年12月回顾性分析80例眼科患者的临床资料,其分为44例对照组(非感染组)和36例观察组(感染组)。选择单因素回归分析,术后感染的危险因素并提出护理措施。结果,眼科手术患者 80例中,36例(45.00%)发生术后感染,(33.75%)切口感染发生率最高,单因素分析表明,两组在侵入性手术、抗生素使用、手术时间、术中玻璃体溢出、糖尿病史、年龄、接触检测等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患者术后感染 高危因素 护理对策
  •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预防阑尾炎术后感染给予细节护理的综合效果。方法 研究对象为76例阑尾炎术后患者,入院后采用单盲法分为研究组(n=38)、对照组(n=38)两组,研究时间为2021年1月-2022年1月。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研究组患者给予细节护理,对比两组患者护理后的术后感染率与术后恢复情况(排气时间、住院时间)。结果 研究组患者护理后的术后感染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术后恢复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对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给予阑尾炎术后患者细节护理,能够有效控制术后感染问题的发生,缩短患者的住院时间,助力患者早日康复,具有良好的推广效果。

  • 标签: 阑尾炎 术后感染 细节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进行妇产科手术后腹部切口感染的产妇调查,进行其感染原因的分析,将其因素应用在之后的临床手术预防以及术后护理当中。方法:进行某医院中的妇产科手术后腹部切口感染患者进行调查,从感染的现状调查其原因,并进行分析,进行结果的研究。结果:对某医院的妇产科手术后腹部切口感染的650名患者进行分析,发现其影响妇产科手术后腹部切口感染的因素主要包括:患者的身体状况、手术时间、切口大小、缝合技术是影响切口感染和裂开的重要因素。结论:在进行妇产科手术后腹部切口感染的原因研究过后,在进行妇产科手术之后,进行患者的护理过程中,需要特别的注意其中的各个因素,防止其在手术后产生感染的现象。

  • 标签: 妇产科 手术 腹部 切口 感染 原因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外科患者术后切口病原菌感染情况及其相关因素。方法回顾性选取300例2017年1月—2018年12月医院收治的外科患者,根据术后是否出现切口感染分为感染组30例、未感染组270例。统计术后切口感染者病原菌分布,收集2组临床资料,以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法分析外科患者术后切口感染的危险因素。结果30例出现术后切口感染者共培养出病原菌45株,其中革兰阳性菌占比为31.11%,革兰阴性菌占比为68.89%。感染组年龄≥60岁、BMI≥24kg/m2、手术类型为开腹、合并糖尿病、临床分期为Ⅲ~Ⅳ期、手术时间≥3h者占比分别为73.33%,66.67%,46.67%,53.33%,66.67%,83.33%,高于未感染组的29.26%,41.48%,24.07%,14.44%,46.30%,24.81%(P

  • 标签: 外科 切口感染 危险因素
  • 简介:摘要:目的:本次实验将针对肝胆外科手术患者的腹腔感染进行护理协助,着重归纳综合护理措施的主要内容和应用成果。方法:本次实验选取了2020年1月-2021年10月前来本院进行疾病检查及治疗的患者为对象,经过专业的科室检查,其开展了肝胆外科手术,并存在腹腔感染问题。在自愿参与实验调查的患者中,采用计算机随机数字表法,对68例患者进行病情结果讨论。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措施,观察组则为综合护理措施,分析临床应用结果。结果:从护理质量上看,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1.2%,对照组为82.4%,组间对比差异较为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除此之外,我们记录了患者的排气恢复时间、肠鸣音恢复时间以及感染控制时间,其中,观察组分别为(41.39.2±)min、(33.5±4.2)min和(2.4±0.9)d,对照组则对应为(58.3±8.3)min、(42.3±6.1)min和(3.6±0.6)d,组间对比差异显著。结论:采用综合护理措施能够更好地对腹腔感染问题进行改善治疗,加强控制,有利于病症的尽快解决,患者对此表示满意,可以推广应用。

  • 标签: 肝胆外科术 腹腔感染 综合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肺癌手术后肺部感染原因及相关护理对策。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20年1月~2021年1月肺癌手术患者资料,总例数80例,分析、总结肺部感染原因,并拟定相应的护理措施。结果:术术前伴肺通气功能障碍、长期吸烟史及术后3d内行辅助吸痰者、营养不良为肺癌术后肺部感染的高危独立因素;通过予患者心理护理、专科护理及呼吸道管理等,使肺部感染率下降,提高生活质量。结论:肺癌手术后肺部感染原因复杂,需及时辨别,并拟定全面、系统的护理措施,降低肺部感染,改善患者预后。

  • 标签: 肺癌手术 肺部感染 护理措施 影响因素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神经外科手术后颅内感染的因素、细菌分布及耐药性。方法:本研究选取2015年2月至2021年2月在医院神经外科接受手术治疗的18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颅内感染的存在,将患者分为感染组21例和未感染组159例。神经外科手术后引起感染的病原体的单中心分析,记录患者颅内感染的发生率,并使用颅内感染危险因素的单变量和多变量逻辑回归分析。颅内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包括术后脑脊液漏、手术频率、颅内置管引流和手术时间。结果:本研究共分离到180株病原菌,其中71.88%为革兰氏阳性菌,其余为革兰氏阴性菌。主要的革兰氏阴性菌对亚胺培南、肺炎克雷伯菌和鲍曼不动杆菌敏感,对氨曲南和环丙沙星完全耐药。对于美罗培南,肺炎克雷伯菌是敏感的,而鲍曼不动杆菌仍然具有耐药性。两者对其他抗菌药物都有不同程度的耐药性。在革兰氏阳性菌中,粪肠球菌对克林霉素和氯霉素的耐药性为100.00%,而对一般抗生素耐药性较高的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对左氧氟沙星、庆大霉素和万古霉素的耐药性为0。结论:神经外科手术后患者颅内感染的相关因素包括术后脑脊液漏、颅内导管引流、手术时间、手术频率等。颅内感染的主要致病菌为革兰氏阴性菌,致病菌对一般药物具有耐药性。

  • 标签: 神经外科 术后 颅内感染 临床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颅内感染对神经外科手术后的影响,改善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40例神经外科术后患者作为观察对象,其中12例接受单纯静脉药物治疗;17例接受鞘内静脉注射治疗;11例患者接受腰大池引流和鞘内注射治疗。结果:共治愈38例,治愈率95.00%,死亡1例,占2.50%,主要与患者重症难治性颅内感染合并肺部感染出血有关。结论:在神经外科手术后颅内感染的过程中,应用该方法可取得理想的治疗效果。然而,由于治疗方法之间具有很强的互补关系,不同的治疗方法各有千秋。因此,鞘内注射抗生素是首选,也是一种安全的用药方法。

  • 标签: 神经外科 术后颅内感染 临床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