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对精神患者睡眠障碍因素的探讨;方法将研究对象确定为符合国际疾病分类第10版(InternationalClassificationofDisease-10,ICD-10)精神障碍诊断的患者,在我院选取120例作为临床资料。结果在进行数据统计后,女性所占比例高于男性,年龄在35-48岁,受教育程度为初中文化,无业均在一般资料中比例较高。临床表现为入睡困难和睡眠表浅,睡眠障碍患者发病的主要因素为兴奋、恐惧、躁动、紧张、焦虑等等情绪波动。在这120例患者进行治疗后,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明显低于治疗前,治疗有效,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我院对120例精神病患者睡眠障碍患者进行研究,分析影响睡眠障碍的因素,以期对临床治疗提供帮助。

  • 标签: 精神病 睡眠障碍 因素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护理对减轻老年精神障碍的轻重程度,减少发作次数。方法:将 58例长期患有精神障碍的患者不考虑任何因素的情况下随机分成每组 29例的两组,作为实验组与常规组。对常规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并且保证在疾病发作的第一时间进行有效的控制。实验组在相同的条件下同时接受 3个月我院提供的临床护理干预。结果:接受临床护理干预的实验组老年精神障碍的轻重程度极大地减轻(P< 0.05),实验组 3个月内发作次数显著下降(P< 0.05)。结论:临床护理干预能显著减轻老年精神障碍患者发作时的轻重程度,并减少发作次数,对老年精神障碍的治疗有着很好的辅助效果。

  • 标签: 老年精神障碍 护理 效果
  • 简介:患者女性,58岁。因“反复胸闷、气急2年,加重9d伴恶心、呕吐”于2004年2月3日入院。患者40年前开始出现反复发热、右下肢浮肿伴结节性红斑样损害、口腔溃疡、阴部溃疡和视物模糊,多次住院检查未明确诊断。直至30年前再次因上述症状至第二军医大学附属长海医院住院治疗,明确诊断为白塞病。经治疗后病情好转,未再出现口腔溃疡、

  • 标签: 诊断 白塞病 口腔溃疡 患者 确诊 反复发热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护理对减轻老年精神障碍的轻重程度,减少发作次数。方法将58例长期患有精神障碍的患者不考虑任何因素的情况下随机分成每组29例的两组,作为实验组与常规组。对常规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并且保证在疾病发作的第一时间进行有效的控制。实验组在相同的条件下同时接受3个月我院提供的临床护理干预。结果接受临床护理干预的实验组老年精神障碍的轻重程度极大地减轻(P<0.05),实验组3个月内发作次数显著下降(P<0.05)。结论临床护理干预能显著减轻老年精神障碍患者发作时的轻重程度,并减少发作次数,对老年精神障碍的治疗有着很好的辅助效果。

  • 标签: 老年精神障碍 护理 效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慎独精神在手术室护理工作中的重要性。 方法:手术室护士在护理工作中加强慎独修养,严格执行手术室无菌操作技术。结果:手术室护士都能克服侥幸心理,加强责任心, 提高业务素质, 树立“以人为本, 以病人为中心”的服务理念,将慎独精神始终贯穿于护理工作中, 提高了护理质量[1]。 结论: 加强慎独修养, 对提高手术室护士整体素质和护理质量起着重要作用[2]。

  • 标签: 慎独 手术室护理 无菌操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析精神科病人康复期护理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22年1月至2022年12月期间我院收治的精神科病人为研究对象,从中随机选择76例并输入电脑,实施分组,共两组,一组38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康复护理。对比分析两组患者护理后6个月及12个月的疾病复发率。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较,观察组患者的出院后6个月及12个月的疾病复发率明显降低。结论:针对精神科病人的康复期护理措施选择,应着重考虑疾病复发率影响因素,进而通过采取有效的护理干预,降低影响因素作用效果,促使精神科病人积极接受康复治疗,提高护理依从性,保障治疗效果,在最大程度上促使疾病复发率降低。

  • 标签: 精神科 病人 康复期护理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目的探讨抗精神病药物对女性精神分裂症患者血清催乳素的影响。方法对80例女性精神分裂症患者服用不同抗精神病药物治疗前后的血清催乳素水平进行测评分析。结果不同药物治疗后的血清催乳素平均水平各不相同,舒必利、奋乃静、氟哌啶醇、利培酮治疗后血清催乳素水平均显著升高(P〈0.05或0.01);氯氮平对催乳素水平影响不明显。各类药物剂量与血清催乳素之间的直线回归分析显示,在引起血清催乳素明显升高的药物中,剂量和血清催乳素水平呈正相关。结论长期应用抗精神病药物治疗可影响患者的血清催乳素水平,临床医生应充分注意,发现血清催乳素水平异常者,应及时的给予处理。

  • 标签: 精神分裂症 女性 抗精神病药 高催乳素血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