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9 个结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鼻出血为常见急诊,治疗以局部止血为主,常规方法为烧灼法、鼻腔填塞、血管结扎、动脉栓塞等。鼻腔填塞、血管结扎、动脉栓塞等方法对患者损伤较大,而常规烧灼法对动脉性鼻出血疗效较差。笔者采用压迫烧灼法治疗动脉性鼻出血,取得较好效果。

  • 标签: 动脉性鼻出血 烧灼法 治疗 压迫 鼻腔填塞 血管结扎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持续质量改进在静中心退药管理中的实施效果。方法:筛选于2020年4-12月期间静中心退药管理收诊的700份医嘱,对其展开调查,将其设置成实施前,记录退药率,分析引发退药原因,由此制定管理方案。于2021年2-9月对静中心退药管理实施持续质量改进,将其设置成实施后,观察前后的退药率。结果:从数据分析可知,在实施前,总计出现45例退药,出现退药的因素涵盖转院、出院、处方填错等等,实施之后,退药率得以明显降低,前后数据对比显著,满足P<0.05。结论:持续质量改进在静中心退药管理中的实施效果显著,可以有效降低退药率,强化药品监管质量,对部门的发展具有一定的推动意义。

  • 标签: 持续质量改进 静配中心 退药管理 应用
  • 简介:【摘要】 目的 探索 China-PAR 10 年风险预测模型 【 1 】 在在健康管理中评估风险及干预效果的应用。方法 利用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副院长顾东风教授团队针对国人的 China-PAR 10 年风险预测模型开展心血管风险评估,及健康管理结果评估。 对高危人群进行干预,并干预评估效果。通过模型的应用找出重度干预人群, 将心脑血管病发病风险分层,包括10年风险分层:低危( <5%)、中危( 5%-9.9%)或高危(≥ 10%);终生风险(从目前生存至 85岁时发生心脑血管病的风险)分层:低危( <32.8%)或高危(≥ 32.8%);对中高危人群进行干预并对干预结果进行评估。 结果 针对不同风险分层和单个危险因素水平给出相应提示和建议,开展健康管理并评估健康管理效果。结论 通过有效的评估和干预效果的评估提高了健康管理的水平,量化健康管理效果。

  • 标签: China-PAR 10 年风险预测模型 健康评估 干预效果评估
  • 简介:摘要:目的 总结和评价北京市石景山医院新型冠状病毒肺炎 (COVID-19)流行病学特征、临床症状、实验室检查结果、治疗方案及预后。方法 :收集北京市石景山医院收治的10例COVID-19住院患者的诊治资料。结果:(1)病例特征 :10例患者咽拭子核酸检测阳性,其中轻型1例,普通型9例;患者年龄23-79岁,男4例,女6例;有接触史10例(100%),其中7例为家族聚集性发病;疾病平均潜伏期5天。(2)临床症状:主要表现为咳嗽、发热,其次为咽痛症状,消化道症状少见 。(3)影像学检查 :胸片或胸部CT显示肺部炎症。(4)治疗方案:所有患者 均给与抗病毒、抗感染、吸氧等治疗,后病情好转,体温下降。结论:核酸检测阳性、流行病学史、血常规、胸部影像学是诊断 COVID-19的重要依据。易感人群接触史,咳嗽发热症状、淋巴细胞低下是COVID-19感染的重要临床表现。中西药结合治疗是COVID-19的有效治疗方案。

  • 标签: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 临床症状 核酸检测 影像学检查 中西药结合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血液病患者输注血小板中,血小板抗体筛查及交叉型的应用价值。方法:研究抽选对象,院内血液病患者80例,2019年3月-2021年10月,均接受固相凝集法,随机数字法分组下,对照组40例患者均输注同型血小板治疗,研究组40例患者则根据血小板抗体筛查进行输注治疗,探讨阳性率检测结果、以及不同输注效果。结果:80例血液病患者中,血小板抗体阳性患者15例,占比18.75%(15/80),输血次数增加则阳性率增加(P<0.05);研究组输注效果,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血液病患者血小板抗体阳性率随着输注次数增加;同时患者接受抗体筛查,并对阳性结果患者采取交叉型输注治疗,可在加强对患者血小板抗体现状进行了解的同时,改善患者免疫反应,促进血小板输注增强。

  • 标签: 血液病 输注血小板 血小板抗体筛查 血小板交叉配型
  • 简介:1994年1月6日民航上海医院隆重庆祝开院10周年。民航总局领导蒋祝平、胡逸洲、柯德铭,民航华东管理局领导边少斌等为开院10周年题了词。民航总局医学卫生中心、民航华东管理局、东航集团、虹桥国际机场、上海市(区)卫生局等单位顿导同志出席了庆祝大会。

  • 标签: 医院 医学卫生 卫生局 华东 民航 上海
  • 简介:【摘要】目的 对比 巨幼细胞贫血、溶血性贫血 患者 红细胞参数与织红细胞参数 值 。方法 随机 抽取 2018 年 5 月至 2019 年 10 月我院 40 例巨幼细胞贫血 患者、同期 40 例 溶血性贫血 患者为观察对象,对两组患者实施血液检验, 对比 所有观察对象 红细胞参数、 织红细胞参数值。 结果 巨幼组患者 M CV 、 RDW-CV 、 MCH 均显著高于溶血 组, P< 0.05;两组 MCHC 参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溶血组患者 Ret 、 IRF 、 HFR 、 MFR 、 Ret-He 显著高于巨幼组, LFR 低于巨幼组, P< 0.05。 结论 分析 红细胞参数与织红细胞参数 对鉴别诊断 巨幼细胞贫血、溶血性贫血 具有较好的指导意义 。

  • 标签: 巨幼细胞贫血 溶血性贫血 红 细胞参数 网织红细胞参数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红细胞参数与织红细胞参数在巨幼细胞贫血患者(MA)与溶血性贫血患者(HA)病情鉴定中的判定价值。方法:将我院收治的70例巨幼细胞贫血患者和溶血性贫血患者(各35例)作为研究组,35例正常体检人员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人员红细胞参数MCV、MCH、MCHC、RDW和织红细胞参数RET%、IRF、HLR%的差异。结果:研究组患者织红细胞参数RET%、IRF、HLR%和RDW均高于对照组,且MA织红细胞参数参数均低于HA(P

  • 标签: 红细胞参数与网织红细胞参数 MA患者 HA患者 诊断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