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5
285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调查研究心梗介入医治之后,病人进行心脏康复护理的办法和护理成果,为临床提供了临床的依据。方法选择2017年1月到2017年11月医治的60名心梗病人作为研究对象,病人全部进行冠状动脉经挠动脉介入医治,病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比观察组和对照组病人的临床效果,将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观察组病人的新功能指标明显优于对照组病人;观察组病人发生心脏缺血性事件显著低于对照组;观察组病人对于护理工作的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对于心梗介入医治之后的病人,进行心脏康复护理,降低病人心脏缺血事件的出现状况。

  • 标签: 心脏康复 心梗 介入医治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对心脏性猝死患者院前急救疗效进行分析。方法随机选取我院2016年4月至2017年4月这一时间段所诊治60例心脏性猝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后回顾分析他们的临床资料,以此探究院前急救疗效。结果通过对60例心脏性猝死患者院前急救临床资料回顾分析可知,在8min中获得急救有14例,救治成功5例,治疗成功率是35.7%;时间超过8min才获得急救的患者有46例,救治成功3例,治疗成功率是7.5%。对上述两个时间中患者治疗成功率比较可知,它们间的差异构成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根据笔者对众多文献研究及本次回顾性分析发现,患者院前猝死大多是因心脏性猝死所致,所以患有心血管方面疾病患者应当积极配合治疗,以此降低其心脏性猝死发生率。与此同时,我们仍需进一步在社会上普及推广心肺复苏术,这样一来有利于提升心脏性猝死患者院前急救治疗成功率。

  • 标签: 心脏性猝死 院前急救 治疗成功率 急救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心脏直视手术同时行房颤射频消融术的中期疗效。方法研究纳入2010年3月至2012年5月期间在我院行心脏外科手术、同期行房颤射频消融术患者共28例(其中男性10名,女性18名),平均年龄(64.29±5.73)岁,行心脏瓣膜手术患者21例(75%)、行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患者5例(17.9%)、同时行瓣膜术和搭桥术患者2例(7.1%)。随访时间为5年。结果全组患者中3例房颤射频术未能恢复窦性心律,失访2例。剩下的23例患者中,术后6个月内房颤复发患者1例,1年后复发3例,5年后复发2例。结论心脏直视手术同期行房颤射频消融术治疗器质性心脏病合并心房颤动的中期疗效尚可,远期疗效有待进一步研究。

  • 标签: 心脏直视手术 房颤射频消融 中期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介入封堵术治疗先天性心脏病护理对策。方法本文涉及的患儿例数一共为80例,来院治疗时间在2016年10月—2017年10月,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实施针对性较强的围手术干预。结果观察组患儿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20.00%,P<0.05。结论介入封堵术治疗先天性心脏病过程中,实施针对性较强的护理干预,多方面进行护理措施,可以确保手术的治疗效果,同时减少不良情况的发生率,改善患儿的预后,保证患儿的健康。

  • 标签: 介入封堵术 先天性心脏病 护理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对ICU患者突发心脏骤停的原因展开分析,并提出相应的护理对策。方法择选我院2015年12月至2016年12月ICU病房所收治的30例突发心脏骤停现象患者作为本文研究对象,对所选患者的突发心脏骤停的原因进行分析,并根据各个因素制定相应的护理对策,并对患者的护理效果展开观察与探究。结果经临床护理结果得出,在此次研究中,所选患者的CRRT时间为(72.3±10.4)h,ICU停留时间为(4.5±2.4)d,呼吸机辅助时间为(12.2±5.3)d。结论ICU患者发生突发心脏骤停的因素十分复杂,但根据各个原因及时采取相对应的护理措施能进一步降低患者的生命安全风险,使患者的心功能得到有效保护。

  • 标签: 心脏骤停 原因分析 护理对策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合并冠心病的治疗方法与治疗效果。方法选择2011年11月至2015年6月来我院治疗的76例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合并冠心病患者为研究对象,将患者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给予对照组患者常规的方法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用硝酸酯类药物治疗,对比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对观察组患者总的有效治疗率为94.73%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8.95%(P<0.05)。结论硝酸酯类药物对治疗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合并冠心病患者具有显著的效果,具有临床推广的价值。

  • 标签: 慢性肺源性心脏病 冠心病 常规治疗 硝酸酯类 治疗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人性化护理干预应用于急诊科临时输液室护理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1月~2016年1月在急诊科临时输液的132例患者,随机将其分为两组,给予对照组常规护理,观察组人性化护理,比较两组的临床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为96.97%显著优于对照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84.85%,存在显著差异(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人性化护理干预应用于急诊科临时输液室护理中具有显著的临床效果,值得在临床护理中广泛使用。

  • 标签: 人性化护理干预 急诊科 临时输液室护理 护理满意度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在产前胎儿心脏病的诊断中彩色多普勒超声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13年5月~2016年5月在我院进行产前体检的1327例孕妇(胎儿为1387例),由彩色多普勒超声来筛查胎儿的心脏病,分析诊断结果。结果筛查的1387例胎儿中,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出有43例胎儿的心脏存在异常,通过与相关诊断的结果和病理组织学的分析结果相比较,诊断符合的例数为41例,有2例出现诊断偏差,彩色多普勒超声的诊断符合率为95.35%,偏差率为4.65%。结论在产前胎儿心脏病的诊断中彩色多普勒超声的诊断准确率比较高,值得在临床上进行推广应用。

  • 标签: 彩色多普勒超声 胎儿心脏病 诊断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患者的护理方法。方法选取2015年2月—2016年1月期间,我院收治的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患者45例,对其临床护理方法进行总结与分析。结果经过我院积极的临床护理,45例患者中43例病情极大的好转,2例患者出现轻微并发症。结论对于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患者进行积极的护理,可以有效的缓解患者的症状,提升患者生活质量。

  • 标签: 慢性肺源性心脏病 护理方法 预后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老年心脏病患者拔牙术的护理策略。方法对30例老年心脏病患者在心电监护下实施拔牙术,采取综合护理措施,如术前准备、用药护理、心理护理、基础护理、严密观察以及交待术后注意事项等。结果30例老年心脏病患者,除1例患者麻醉后出现心悸暂停手术外,术中均未使用治疗高血压、心脏病的药物,未发生严重并发症。结论在严密心电监护下,在实施全方位护理的情况下,老年心脏病患者可以安全实施拔牙术。

  • 标签: 老年心脏病患者 拔牙术 护理策略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心脏彩超临床辅助诊断急性肺栓塞的应用价值。方法在本次研究中选择2016年2月-2017年2月我院收治的60例急性肺栓塞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患者采用心脏彩超诊断,对诊断效果进行分析。结果对60例患者采用心脏彩超进行诊断,60例患者均诊断准确,其诊断准确率为100%。结论对急性肺栓塞患者采用心脏彩超进行诊断,其效果明显,能提升治疗成功率,值得推广和应用。

  • 标签: 心脏彩超 急性肺栓塞 应用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冠心病患者在心脏支架手术治疗的围手术期内接受针对性护理干预的临床效果。方法抽取过去在我院接受心脏支架手术治疗的冠心病患者100例,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平均每组50例。对照组在围手术期接受常规手术护理;观察组在围手术期接受针对性护理。比较两组患者围手术期出现不良反应的例数、术后住院治疗总时间、对冠心病心脏支架手术期间的护理服务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者围手术期内仅有1例出现不良反应,少于对照组的9例,差异显著(P<0.05);术后住院治疗总时间短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显著(P<0.05);对冠心病心脏支架手术期间的护理服务满意度为98.0%,高于对照组的90.0%,差异显著(P<0.05)。结论冠心病患者在心脏支架手术治疗的围手术期内接受针对性护理干预,能够有效控制术后不良反应,提高满意度。

  • 标签: 冠心病 心脏支架手术 围手术期 针对性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血清亲环素A(cyclophilinA,CyPA)水平改变对急性心脏事件的评估意义。方法选择36例在胸痛时就诊的急性冠脉综合症(acutecoronarysyndrome,ACS)患者(发作时间<6小时),即时抽取静脉血检测血清CyPA、缺血修饰性白蛋白(ischemiamodifiedalbumin,IMA)、肌钙蛋白I(cTnI)和高敏C反应蛋自(high-sensitivityC-reactiveprotein,hs-CRP),与25例稳定性心绞痛(SAP)、30例健康体检者进行对照比较。结果ACS患者的血清CyPA水平均显著高于SAP组与健康对照组(均P<0.01),IMA、cTnI和hs-CRP水平也存在一致的表现;相关性分析上,ACS患者血清CyPA水平与IMA、cTnI及hs-CRP水平呈显著性正相关(r=0.506,P<0.01;r=0.367,P<0.01;r=0.482,P<0.01)。结论血清CyPA水平与ACS密切相关,可用于急性心脏事件的风险评估。

  • 标签: 急性冠脉综合症 亲环素A 缺血修饰性白蛋白 肌钙蛋白 I 高敏C反应蛋白
  • 简介:摘要心脏磁共振是以检索心肌灌注和血管再生、左心室功能及重塑等信息为前提,但因延迟强化成像影响,导致其在弥漫纤维化、心肌微梗死等疾病鉴别中存在限制,但随着T1均衡强化成像的出现,能够弥补此类缺陷,成为鉴别机体是否表现为冠心病的关键措施。本文具体探讨了心脏磁共振成像技术在冠心病诊疗中的进展。

  • 标签: 心脏磁共振成像 冠心病 进展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多病因慢性心力衰竭临床应用心脏彩超进行诊断的价值。方法选择我院2017年8月—2018年8月中的112例多病因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进行研究,视作观察组,均接受心脏彩超检查,根据EF测定结果将患者分为降低组、正常组,并对治疗前后EF值进行比较。另外选取50例同期多病因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为对照组,治疗期间未接受心脏彩超检查,比较观察组和对照组预后。结果LVEF正常组治疗前LVEF为(63.35±12.16)%,治疗后(61.26±9.22)%(t=0.8103,P=0.4206),LVEF降低组治疗前为(34.63±11.69)%,治疗后(56.33±6.39)%(t=14.2929,P=0.0000)。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及复发率为2.68%、1.79%,对照组10%、10%(χ2=3.9472、5.6417,P=0.0450、0.0175)。结论心脏超声能够监测心力衰竭的临床治疗效果,有助于指导临床选择正确的治疗方案。

  • 标签: 慢性心力衰竭 多病因 心脏彩超 诊断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中医根据痰浊壅肺证、痰热郁肺证、痰瘀阻肺证等病症导致的慢性肺源性心脏病中医辨证治疗的处理方案。方法选取2015年4月~2015年12月,我院收治的20例因痰浊壅肺证、痰热郁肺证、痰瘀阻肺证等病症导致的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患者,临床根据中医经验实施辨证治疗,根据临床不同病症针对性实施中药内调,总结临床资料。结果经中医辨证治疗后,因湿痰浊壅肺证、痰热郁肺证、痰瘀阻肺证等引起的病症均得到控制,20例患者均治愈康复出院,中医治疗完全彻底根治,内调效果好,无伴发疾病。结论中医从辨证角度,从证而治,根据患者自身条件,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引起的不同症状,配比最佳内调药方,有效缓解患者症状,临床治疗慢性肺源性心脏病的辨证治疗值得借鉴与推广。

  • 标签: 慢性肺源性心脏病 辨证治疗 中医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1岁以内先天性心脏病患儿术后早期护理监测管理要点。方法总结125例1岁以内先天性心脏病患儿术后行呼吸机辅助呼吸期间监测其循环、呼吸系统、出入量管理,早期发现病情变化并及时处理。结果本组125例患儿术后124例痊愈出院,死亡1例。结论术后早期高质量的监测敏感指标是保证手术成功和提高治愈率的关键。

  • 标签: 先天性心脏病 护理 监测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心电图及心脏彩色超声对高血压并发冠心病的诊断意义。方法用回顾性方法随机收集病例70例,其中高血压36例,同时完善心电图、心脏彩色超声等资料,进行分析比较。结论心电图及心脏彩色超声两者结合诊断高血压并发冠心病更客观,更有临床意义。

  • 标签: 高血压并发冠心病 心脏彩色多普勒超声 心电图
  • 简介:摘要目的以老年心脏病患者为例,通过腹腔镜来对胆囊行切除手术,以及在患者在经麻醉后的体会,近而了解血流动力学。方法随机选取40例患者,用腹腔镜对胆囊进行切除,收治时间为2013年6月-2016年7月,分为两组,观察组为全身麻醉组,患者20例,对照组行全身麻醉复合硬膜外,患者20例,将两组数据分开整理,按情况记载,记载术前术后病人的情况,患者术后多久醒来,即各项操作中,对伤口带来疼痛程度等级1。结果观察组数据如气管插管74.8±5.1*、诱导后97.6±7.2,对照组数据如气管插管70.1±5.8、诱导后94.1±8.8,两组数据对比,血流动力学波动大的一组为观察组,对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硬膜外复合将切除术时,应用全身麻醉效果很好,术中产生的应激反应显著降低,血压正常浮动,术后短时间内,即可恢复意识,这类术中治疗手段可以在老年患者中,广泛推广与应用。

  • 标签: 老年患者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 全身麻醉 硬膜外麻醉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患者的治疗措施。方法回顾分析我院2016年2月—2017年12月之间收治的30例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患者的临床治疗。结果本组收治的30例慢性肺源性心脏病中,显效者18例,有效者11例,无效者1例,故总有效率为96.67%。结论对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患者行合理药物治疗,可及时改善临床症状,加快患者快速康复。

  • 标签: 慢性肺源性心脏病 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