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3
45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B超(阴道)测量卵巢体积、监测排卵应用于不孕症的价值。方法回顾分析2015年3月-2017年3月于我院收治的112例不孕症患者临床资料,均行阴道B超监测卵巢体积、卵泡发育及排卵,并指导性生活,观察患者受孕及排卵、卵泡直径情况。结果本组112例不孕患者中共71例受孕成功,受孕率达63.39%。卵巢体积3~6.2cm3患者的排卵率70.97%比卵巢体积<3cm3或>6.2cm324.00%高(P<0.05);Ⅰ型患者排卵的卵泡直径(19.82±1.74)cm3比Ⅱ型患者(15.31±1.52)cm3大(P<0.05)。结论不孕症患者经阴道B超监测卵巢体积、排卵,可有效提高受孕成功率,临床应用价值高。

  • 标签: 阴道B超 卵巢体积 排卵 不孕症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治疗手足口病采用重组人干扰素α1b雾化吸入的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9月—2016年9月收治的120例患手足口病的患儿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60例患儿采取常规治疗,观察组60例患儿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实施干扰素雾化吸入治疗,对两组结果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效率和对照组效率分别为93.3%和70.0%,且观察组发热消退时间、疱疹消退时间以及治愈时间都较对照组时间短,观察组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治疗手足口病采用干扰素雾化吸入可提高疗效,且病情短,可在临床中推广使用。

  • 标签: 手足口病 干扰素 雾化吸入 患儿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冠心病节段性室壁运动异常应用心脏B超诊断的效果。方法将2015年9月至2016年11月我院收治的80例冠心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对所有患者进行心脏B超检查,分析心脏B超对冠心病节段性室壁运动异常的诊断效果。结果采用心脏B超对80例冠心病患者进行检查,其中67例检出节段性室壁运动异常,灵敏度为83.3%。结论心脏B超用于检查冠心病节段性室壁运动异常灵敏度较高,可作为临床参考价值,值得推广运用。

  • 标签: 冠心病 节段性室壁运动异常 心脏B超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柳州市新生儿B族链球菌(GBS)感染情况。方法收集我市三家医院2016年6月—2018年3月1928名新生儿的标本,采用细菌培养的方法分离并用法国梅里埃VITEK-2compact全自动微生物鉴定仪进行鉴定。用纸片扩散法(K-B法)进行药敏试验,参照2017版美国临床和实验室标准化协会(CLSI)标准判定药敏结果,采用WHONET5.6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本组样本B族链球菌感染率为6.22%。药敏试验显示B族链球菌对青霉素、利奈唑胺、万古霉素的耐药率为0,对左氧氟沙星、环丙沙星、红霉素和克林霉素的耐药率分别为57.2%、47.2、65.8%和55.8%,对氨苄西林、头孢呋辛、头孢唑啉、头孢曲松都保持很高的敏感度。结论B族链球菌是新生儿肺炎重要的病源菌,青霉素仍可作为新生儿治疗B族链球菌感染的首选治疗药物。

  • 标签: 新生儿 B族链球菌 药敏试验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检测微小残留病(minimalresidualdisease,MRD)水平观察51例急性B系淋巴细胞白血病(B-acutelymphoblasticleukemia,B-ALL)患儿的治疗效果及预后情况,探讨MRD对B-ALL儿童化疗效果及预后的影响。方法用前瞻性方法收集2013年8月~2014年6月51例新发B-ALL患儿,在诱导治疗结束时(3天)行MRD检测,根据MRD情况分为3组并动态监测MRD水平(每36月),观察3组患儿在随访期内的情况。结果3组患儿复发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MRD≥10~2组与MRD<10~4组复发率差异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10~4≤MRD<10~2组与MRD<10~4组复发率差异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MRD对B-ALL患儿的预后及复发预测具有重要意义。

  • 标签: 儿童 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 前瞻性研究 MRD 预后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腹部B超技术对肝硬化门脉高压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将我院2016年3月—2018年9月期间收治且各项资料完整的100例肝硬化门脉高压患者纳入研究,所有患者均实施腹部B超检查,同时予以胃镜检查。回顾分析腹部B超诊断以及胃镜检查结果。结果腹部B超对不同肝硬化门脉高压表现均有一定的检出率,但是胃镜检查对食管胃底静脉曲张诊断率高于腹部B超技术(P<0.05),存在统计学意义。胃镜检查后随着病情的加重,腹部B超对不同征象表现检出率呈现出上升趋势。结论腹部B超技术在肝硬化门脉高压临床诊断方面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结合胃镜检查结果可为患者的治疗提供更多资料。

  • 标签: 腹部B超技术 肝硬化门脉高压 临床诊断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B超诊断乳腺癌腋窝淋巴结转移的临床效果,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方法选择我院于2016年7月至2017年4月收治的乳腺癌患者79例为观察对象,79例乳腺癌患者均疑似出现腋窝淋巴结转移现象,对患者实施B超进行诊断,最后以病理学检查为金标准,观察79例疑似乳腺癌腋窝淋巴结转移患者的B超诊断结果,观察患者的腋窝淋巴结状态。结果79例疑似乳腺癌淋巴结转移患者经B超诊断后特异度为78.48%,准确性为83.54%,敏感度为92.31%,且患者腋窝淋巴结的大小及血流情况均存在差异。结论针对乳腺癌腋窝淋巴结转移患者实施B超诊断的效果显著,对于临床治疗具有较高的指导意义。

  • 标签: B超 乳腺癌 腋窝淋巴结转移 诊断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髌骨纵行骨折损伤的损伤机制临床特点、漏诊原因,提高影像科医师对髌骨纵行骨折的认识,并提出相应的预防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9例髌骨纵行骨折。结果因髌骨的解剖特点及纵行骨折面位置良好,在常规的正侧位检查中容易漏诊。结论对髌骨纵行骨折认识不足、未拍摄髌骨轴位X线片是导致漏诊的主要原因,因而提高对髌骨纵行骨折的认识、拍摄髌骨轴位X线片或者CT扫描是预防漏诊的有效措施。

  • 标签: 急诊 髌骨 纵行骨折 漏诊 预防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9~12岁儿童碘营养状况,给儿童正确补碘提供依据。方法选取某区域40所学校中年龄在9~12岁的800名学生为研究对象,利用触诊法检查甲状腺肿大情况,采集家庭食用盐样、饮用水,测定盐碘、尿碘与水碘含量。结果本次调查中状腺肿大8人,甲状腺肿大率1%;儿童尿碘中位数为361.7μg/L,城市为370.4μg/L,农村为342.9μg/L;城市与农村盐碘中位数均为28.0mg/kg,居民用户合格率为95.3%;城市引用水中碘中位数是7.3μg/L,农村为9.8μg/L。结论该地方为低碘地区,应该适宜控制食用碘浓度,维持人体适宜碘水平。

  • 标签: 儿童 碘营养 现状调查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翼状胬肉术后巩膜溶解的原因、处理及预防。方法对翼状胬肉切除术后出现巩膜溶解的9例(9眼)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并进行血清学检查,通过局部停用糖皮质激素类药物,给予左氧氟沙星、重组牛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滴眼液点眼治疗,3例巩膜溶解严重者2例行带蒂球结膜移植,另一例分别行带蒂球结膜移植联合羊膜移植及异体板层角巩膜移植。结果9例患者中5例行翼状胬肉单纯切除术,4例行翼状胬肉切除联合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术,1例患者血沉及C反应蛋白升高,1例患者类风湿因子升高,1例患者血糖升高,大部分患者经治疗后病情得到控制,巩膜溶解治愈。结论任何翼状胬肉切除手术方式均可导致巩膜溶解的严重并发症。

  • 标签: 翼状胬肉 手术 并发症 巩膜溶解
  • 简介:摘要目的回顾性分析PKP术后出现谵妄的原因、治疗方法和预防。方法对9例PKP术后诊断为谵妄的患者进行回顾性研究。结果PKP患者术后出现谵妄的病因主要为围手术期的疼痛刺激、睡眠障碍、术中的应激反应等。结论本次研究佐证了老年患者围手术期疼痛刺激、睡眠障碍是术后发生谵妄的重要因素。

  • 标签: PKP术 瞻望 病因 治疗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改良B-Lynch缝扎术治疗剖宫产难治性大出血的临床效果。方法以来我院就医的46例剖宫产难治性大出血患者(2014年1月20日至2016年12月20日)作为本次研究的观察对象,对46例剖宫产难治性大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20例患者实施常规治疗(常规组),26例患者实施改良B-Lynch缝扎术治疗(实验组),研究对比两组剖宫产难治性大出血患者的临床疗效、手术时间、产后24h出血量、术中输血量、子宫切除率、住院时间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实验组患者的有效率为92.31%,相比常规组(70.00%)明显更高,P<0.05;实验组患者手术时间、产后24h出血量、术中输血量、住院时间相比常规组明显更少,P<0.05;实验组患者的子宫切除率及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0.00%、7.69%,相比常规组(20.00%、40.00%)明显更低,P<0.05。结论改良B-Lynch缝扎术治疗剖宫产难治性大出血切实可行,效果较显著。

  • 标签: 改良B-Lynch缝扎术 剖宫产 难治性大出血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在剖宫产产后出血中应用子宫动脉上行支结扎联合B-Lynch缝合术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7年12月—2018年12月收治的60例剖宫产产后出血患者进行研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采取传统预防出血治疗,观察组应用子宫动脉上行支结扎联合B-Lynch缝合术。比较两组的总有效率、术后24h内出血量。结果观察组治疗后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且观察组术后24h出血量明显低于对照组,具显著差异(P<0.05)。结论子宫动脉上行支结扎联合B-Lynch缝合术对剖宫产产后出血患者的止血效果较好,有助于促进产妇术后快速恢复。

  • 标签: 剖宫产 B-Lynch缝合术 子宫动脉上行支结扎术 产后出血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和评价甲钴胺和维生素B(12)治疗巨幼红细胞性贫血的效果。方法选择本院于2015年1月-2017年1月间收治的51例巨幼红细胞性贫血患者为研究主体。划分为A组和B组,分别是26例与25例。A组给予甲钴胺口服治疗,B组给予维生素B(12)肌注治疗。对比治疗前、治疗7d后、治疗14d后和治疗28d后的各项检测指标值。结果对比治疗前的Hb(血色素)、WBC(白细胞计数)、Plt(血小板)和MCV(红细胞平均体积)等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各时间点的以上指标均优于治疗前,对比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比较两组同时间点的以上指标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为巨幼红细胞性贫血患者进行甲钴胺与维生素B(12)治疗均可取得较佳的治疗效果,但甲钴胺治疗方便,可提高患者依从性。

  • 标签: 甲钴胺 维生素B(12) 巨幼红细胞性贫血
  • 简介:摘要本文通过探讨新生儿神经行为测查(NBNA)及血清胆红素总量/白蛋白的比值(B/A)在高胆红素血症早期干预中的意义,得出结论①NBNA评分可应用早期诊断高胆所致的脑损伤。②B/A可作为评估胆红素神经毒性危险因素的指标之一,当B/A比值>(6.32±1.4)×10-3即应给予适当治疗。

  • 标签: 新生儿神经行为测查 血清胆红素总量/白蛋白 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
  • 简介:摘要目的对比在剖宫产术中使用Bakri球囊填塞与B-Lynch缝合两种方法治疗产后出血的情况,以供临床实际应用参考。方法选择2013年8月至2017年8月我院30例产后出血的患者,按随机数表法将患者随机分入Bakri组和B-Lynch组,每组15例。分别行Bakri球囊填塞和B-Lynch缝合,观察并记录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Bakri组中,有1例患者需要加用子宫动脉结扎进行止血;B-Lynch组中,有2例加用子宫动脉结扎,两组患者经过加用结扎后,均能控制出血,未行子宫切除术。B-Lynch组手术出血量多于Bakri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B-Lynch缝合与Bakri球囊填塞对于剖宫产的产后出血都有明确的治疗效果,但两者相比而言,Bakri的手术出血量更少,疗效也比B-Lynch缝合更优。

  • 标签: Bakri球囊 B-Lynch缝合 剖宫产 产后出血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宫颈糜烂治疗中重组人干扰素α-2b阴道泡腾片的治疗效果。方法选择我中心收治的120例宫颈糜烂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将120例患者分成对照组(n=60)与观察组(n=60),对照组应用治糜灵栓进行治疗,观察组应用重组人干扰素α-2b阴道泡腾片进行治疗,比较两组应用效果。结果经过3个疗程治疗后,观察组总有效率96.67%高于对照组86.67%(P<0.05);重度糜烂治疗有效率优于中度、轻度的治疗效果(P<0.05);随访6个月后,观察组复发率3.33%低于对照组18.33%,复发率对比差异显著(P<0.05)。结论宫颈糜烂治疗应用重组人干扰素α-2b阴道泡腾片应用效果理想,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宫颈糜烂 重组人干扰素&alpha -2b 阴道泡腾片 应用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06岁的智力低下儿童采用环境刺激及早期干预训练后的疗效,并进行探讨。方法随机选取本中心在2018年1月到2018年8月收诊的50例06岁智力低下的儿童患者作为主要的研究对象,其中男童30例,女童20例,0~1岁患儿有14例;1~2岁患儿有8例;2~3岁患儿有9例;3~4岁患儿有5例;4~5岁患儿有8例;56岁患儿有6例,对其进行环境刺激和行为训练,并利用统计学的相关方法对其疗效进行分析、讨论。结果选取的50例患者经诊断包含轻度、中度和重度病情,病情发展情况不一,对其进行环境刺激和早期干预训练之后发现疗效显著,并于治疗之前的检测结果差异较为明显,差异性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过环境刺激以及早期干预训练后的患儿都有了不同程度的改善,患儿们经过治疗以后再智力水平、行为水平上都有了一定程度上的提高,说明环境刺激以及早期干预训练在智力低下儿童的临床应用中前景广阔。

  • 标签: 智力低下儿童 环境刺激 早期干预训练
  • 简介:

  •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