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1病例摘要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血管内介入治疗在破裂颅内椎基底动脉中的应用。方法回顾性分析37例血管内介入治疗的颅内椎基底动脉患者资料,其中19例采用微弹簧圈或球囊辅助下动脉栓塞术,12例应用支架辅助弹簧圈进行栓塞治疗,6例椎动脉行载动脉闭塞术。结果19例采用微弹簧圈或球囊辅助栓塞,致密栓塞15例,11例随访3~18月,未见复发,接近完全栓塞4例,随访6-12月,3例完全闭塞,一例无明显变化;12例支架辅助弹簧圈栓塞的患者,致密栓塞8例,接近完全栓塞4例;术中l例因再出血死亡,8例有效造影随访6~26个月,5例动脉闭塞,2例部分复发,再次行致密栓塞,1例部分复发随访26月无明显变化,继续随访观察中;6例载动脉闭塞的病例,载动脉完全闭塞,小脑后下动脉保持通畅;随访6~18个月,未遗留明显的神经功能障碍。结论血管内治疗椎基底动脉安全有效,3D弹簧圈及球囊辅助可有效处理部分宽颈动脉,支架辅助弹簧圈栓塞术可处理复杂椎基底动脉,近期效果较好,但远期疗效有待长期随访的验证,载动脉闭塞术治疗破裂的椎动脉梭形及夹层动脉效果肯定,但有潜在缺血的风险。

  • 标签: 椎基底动脉瘤 血管内治疗 电解可脱性弹簧圈 支架
  • 简介:摘要肾血管平滑肌脂肪临床上多见,但体较大有临床症状者少见,本例超声呈等回声,不易与肾癌及肾脏分叶畸形鉴别。

  • 标签: 肾血管平滑肌脂肪瘤 肾脏 超声 诊断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肝脏血管平滑肌脂肪的CT表现。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1月到2016年5月所收治的8例肝脏血管平滑肌脂肪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全部患者均行CT平扫及多期动态增强扫描,并对结果进行归纳分析。结果肝脏血管平滑肌脂肪位于肝尾叶者1例(12.5%),位于肝左叶者2例(25.0%),位于肝右叶者5例(62.5%)。其中肿瘤的平均直径为(4.84±1.13)cm,最小直径为2.1cm,最大直径为11.8cm。1例患者为肌瘤型,2例患者为血管型,1例患者为脂型,混合型患者最多共4例。结论CT检查能够清晰地显示出肝脏血管平滑肌脂肪的全部影像特征,有利于提高肝脏血管平滑肌脂肪的确诊率,同时也有利于理解掌握CT表现与肝脏血管平滑肌脂肪病理类型之间的相互关系。

  • 标签: 肝脏 血管平滑肌脂肪瘤 CT表现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颅内血管外皮(hemangiopericytoma,HPC)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1年3月~2010年3月间收治的19例颅内HPC患者的临床和影像学表现、病理特点、治疗及随访情况。结果所有19例患者均施行开颅手术治疗及全脑放射治疗,其中肿瘤全切除13例,次全切除4例,大部切除2例。术后随访时间为1年~8年,平均随访时间为52.6个月,随访期间共有6例患者肿瘤复发,平均复发时间为42.7个月,有2例患者出现颅外转移,其中1例为肝脏,另外1例为肺脏。随访期间共有5例死亡,其中3例患者死于肿瘤复发转移,1例患者死于其他疾病,还有1例患者围手术期死亡。结论临床治疗中,手术切除颅内血管外皮细胞是最佳的治疗手段,术后放射治疗是其主要的辅助治疗手段。

  • 标签: 颅脑血管外皮细胞瘤(HPC)临床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探讨在体表血管脂肪治疗中使用手术治疗的相关方法及临床疗效。方法选取122例就诊于我院的体表血管脂肪患者,根据手术治疗时期的不同进行随机的分组常规组61例,干预组61例,常规组为晚期手术组,干预组为早期手术组。治疗后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以及复发情况。结果干预组患者的治愈率要显著高于常规组(P<0.05);干预组患者的复发率要显著少于常规组(P<0.05)。结论在临床体表血管脂肪治疗中使用手术方法进行治疗,临床上显示治疗效果较好,并且在发病早期进行手术的治疗效果要显著优于在发病晚期的手术治疗效果,不仅如此,使用手术方法对体表血管脂肪进行治疗的复发率较低,而且具有耐受性好的优点,在临床治疗体表血管脂肪过程中应积极进行应用。

  • 标签: 体表血管脂肪瘤 手术治疗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颅内动脉血管夹闭手术期护理,方法密切观察病情变化,预防动脉破裂出血,控制脑血管痉挛,给于健康教育。结果2010年3月至2012年10月,共收治25例动脉患者,恢复良好19例,轻残4例,死亡1例。1例术后再出血,4例发生脑血管痉挛经治疗后痊愈。结论颅内动脉血管夹闭围手术期间预防动脉破裂出血,是降低死残率,提高生存质量的关键。

  • 标签: 颅内动脉瘤 血管夹闭 手术期护理
  • 简介:摘要颅内动脉(cerebralaneurysm)为发生在颅内动脉血管壁上的异常膨出,是蛛网膜下腔出血的主要病因,是脑内的“定时炸弹”,一旦破裂,将造成脑功能急性严重损害危及生命。对于确诊的出血动脉有绝对手术指征,方式包括颈夹闭和介入治疗,它们各有优劣,随着介入材料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介入治疗逐步为大多数患者首选。自1995年美国率先使用电解可脱式弹簧圈以来,各种不同性质及设计理念的新型弹簧圈,譬如合成弹簧圈、生物活性弹簧圈已经得到应用,且复杂动脉治疗随着新型颅内辅助装置使用下有所进展,而液体栓塞剂在弹簧圈结合球囊及支架辅助技术基础上为治疗动脉提供了一个安全而有效的选择。

  • 标签: 颅内动脉瘤 血管介入治疗 弹簧圈 支架 血流导向装置 液态栓塞剂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磁共振血管造影及CT血管造影对颅内动脉诊断价值的比较情况。方法分析我院30例颅内动脉患者临床资料,分别通过磁共振血管造影和CT血管造影检查。结果两种检测方法的动脉部位、体直径和颈宽度情况均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磁共振血管造影和CT血管造影对颅内动脉诊断价值均较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磁共振血管造影 CT血管造影 颅内动脉瘤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手指血管的诊断及治疗经验。方法2006年6月至2012年8月,对15例16指手指血管进行诊治。术前15例16指Love试验阳性,冷敏感试验阳性,6指X线侧位片显示末节指骨有明显压迹。全部病例均采取显微镜下肿瘤切除。结果15例16指均经病理检查证实临床诊断。全部病例得到随访,时间6~36月,术后症状均消失,指端无畸形,无复发病例。结论手指血管的诊断依赖临床三联症表现及Love试验,显微外科手术切除是治疗血管的有效方法。

  • 标签: 血管球瘤 手指 显微外科手术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血管内栓塞治疗脑动脉、动静脉畸形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09年1月-2012年12月间收治的72名脑动脉患者和81名动静脉畸形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回顾性的方式分析患者的临床资料,总结治疗方法和临床效果。结果本组153例患者共有动脉171个,患者经栓塞治疗后有152例痊愈出院,1例死亡。有9例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出现动脉破裂、脑梗塞等并发症,经积极的治疗后得到痊愈,并发症发生率为5.89%;对患者实施为期3年随访发现有5例患者复发,复发率为3.27%。结论血管内栓塞治疗脑动脉、动静脉畸形具有良好的临床效果,能有效减少手术的创伤和患者的痛苦,并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值得在临床应用上推广应用。

  • 标签: 血管内栓塞 脑动脉瘤 动静脉畸形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探讨胃恶性潜能未定血管的临床病理特征、诊断、治疗与预后。方法对1例胃恶性潜能未定血管患者进行临床资料、病理观察、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并通过复习相关文献进行分析。结果胃恶性潜能未定血管的临床症状主要为上腹部疼痛、不适及上消化道出血等症状;影像学为胃粘膜下及胃壁肿块,境界欠清;病理形态学特点表现为肿瘤组织位于胃壁肌层呈侵袭性生长,细胞异型性不明显,无明显坏死及核分裂像;表达SMA、Vimentin、Calponin等标记。结论胃恶性潜能未定血管是一种非常少见的胃原发间叶性肿瘤,需要与胃肠道间质、类癌等进行鉴别;确诊依靠大体标本行组织病理学及免疫组织化学检查,治疗以外科手术扩大切除加密切随访。

  • 标签: 胃肿瘤 恶性潜能未定血管球瘤 免疫组织化学 鉴别诊断 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评估肾血管平滑肌脂肪的螺旋CT诊断价值。方法回顾分析21例肾血管平滑肌脂肪的CT表现。结果CT显示35例肾血管平滑肌脂肪呈边界清楚,含脂肪肿块,全部或部分局限在肾实质。其中单侧17例和双侧18例。肿瘤直径0.5~23cm。CT诊断率100%(35/35例)。结论CT能准确诊断肾血管平滑肌脂肪,并清楚显示肿瘤的脂肪、血管和平滑肌成分以及其形态、大小、数目、扩展范围和邻近结构关系,为临床治疗提供可靠信息。

  • 标签: 肾肿瘤 血管平滑肌脂肪瘤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术后随访探究颅内动脉血管内介入治疗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1月至2014年1月行血管内介入治疗的45例颅内动脉患者为研究对象,血管内介入术后随访3个月至1年,观察远期治疗效果及复发情况。结果45例患者栓塞成功率为97.78%,术中并发症发生率8.89%;随后随访3个月至1年,患者正常生活80%,死亡率4.44%。结论血管内介入治疗颅内动脉效果明显,复发率低,预后与栓塞程度相关。

  • 标签: 颅内动脉瘤 血管内介入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用血管内栓塞治疗颅内动脉的临床经验。方法回顾分析近2年来血管内栓塞的38例颅内动脉患者的临床特点及预后。结果患者术后恢复良好35例,重残2例,死亡1例。结论血管内栓塞治疗颅内动脉是一种微创、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 标签: 颅内动脉瘤 血管内栓塞 治疗 弹簧圈
  • 简介:摘要目的对微脂肪含量的肾脏血管平滑肌脂肪影像学资料、病理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诊治经验。方法本组12例,血尿1例,腰痛3例,腰痛伴血尿2例,体检发现6例。超声检查,12例均为实性占位,等回声7例,略低回声5例;CT检查11例,均未发现极低密度影,边界清楚,密度均匀,6例呈圆形或椭圆形,5例形状不规则;增强扫描均有明显强化。结果7例患者术前误诊为肾癌。行根治性肾切除术4例,肿瘤剜除术6例,肾部分切除术2例。术中快速冰冻病理检查8例,均排除肾脏恶性肿瘤,常规病理均为肾脏血管平滑肌脂肪。结论对疾病的认识不足,特别是对一些较少见疾病影像学特点了解不足是导致误诊的原因。对诊断确有困难,或怀疑有良性可能者,可行术中冰冻切片病理检查,以最大程度减少肾脏的丢失。

  • 标签: 肾血管平滑肌脂肪瘤 CT 肾肿瘤
  • 简介:摘要目的消防病因,恢复患者生活质量。方法在会阴局部浸润麻醉下,手术切除右侧大队唇巨大血管纤维,并辅以抗感染与支持治疗。结果该患者于入院就治的第九天痊愈出院。结论大阴唇巨大血管纤维合并感染病例较为憾见,在今后的妇科疾患防治工作中,仍应加强其防治知识的宣传、宣教、普查、普治工作,以达到早发现,早治疗,早治了的三早目的。

  • 标签: 大阴唇血管纤维瘤并局部感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