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3
48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讨论在新医改背景下开展高值药品直送业务模式的运行方式。方法对高值药品直送业务各环节的分析探讨。结果高值药品直送业务模式是一种新型的医药分销模式,是传统医药市场竞争中的新机遇。

  • 标签: 新医改 分销模式创新 医药市场
  • 简介:摘要目的对颈椎间盘突出治疗中采用颈椎前路切迹融合器固定系统的临床效果和临床价值进行分析探讨。方法对2016年1月—2017年1月前来我院进行颈椎间盘治疗的40名患者进行研究,按照手术方式的不同将其随机分为两个不同的组别,即研究1组和研究2组,每个组别的患者均为20人。研究1组的患者采用传统融合器钢板内固定系统进行治疗,研究2组的患者采用前路切迹融合器固定系统治疗。在治疗结束后分别对两组患者的骨科评估治疗分数、锥前旁软组织和肿胀情况以及患者的吞咽困难发生情况进行比对。结果在对治疗前后两组患者的骨科评估治疗分数进行对比后未发现显著的差异性(P>0.05),在对两组患者的锥前旁软组织肿胀以及吞咽情况进行对比后发现,研究2组患者的发生率显著低于研究1组的患者且两组间的比较具有统计学价值(P<0.05)。结论采用颈椎前路切迹融合器固定系统不但有显著的治疗效果,且患者的术后不良反应发生情况较少。因此此种治疗方式值得在医疗过程中大力推广并使用。

  • 标签: 颈椎间盘突出 前路零切迹融合器固定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品管圈活动在门诊用药安全强化管理中的应用,消除用药隐患,降低用药失误率,提高用药安全。方法成立品管圈活动小组,通过计划(P)、实施(D)、检查(C)、处理(A)4个阶段的循环管理,实现对门诊用药安全的全面质量提升。结果门诊用药临界差错由活动前的11.86件/周减少到3.97件/周,使用药安全得到了全面的质量改进。结论品管圈活动将PDCA循环管理法结合应用在门诊及售用药安全强化管理中,使用药安全在不断循环中得到了提高,同时还提高了圈员的团队精神和质量管理能力。

  • 标签: 品管圈活动 用药安全 PDCA循环管理法 临界差错 强化管理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缺陷理论应用于手术室心脏手术护理中的效果。方法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在我院行心脏手术的78例患者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39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方法,实验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实行缺陷护理。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和术后感染发生率。结果实验组患者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和术中出血量均显著少于对照组;实验组感染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以上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缺陷理论应用于手术室心脏手术护理中更加安全、有效,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 标签: 零缺陷理论 手术护理 心脏手术
  • 简介:摘要随着国家医改新政的深入推进、基本药物实行差率销售2和人们健康意识的不断增强,医院靠“卖药挣钱”逐渐向靠“医术和服务挣钱”转变,医术和服务的强力提升,势必给医院药学工作带来新的机遇和挑战,药学人员应利用好新形势下药学转型的契机,转变观念,加强学习,更新知识,练好内功,拓展和熟悉药学服务内容,提高精准服务的理念,强化自身素质,才能争取到药学工作者在医院和社会的应有责任和地位。

  • 标签: 零差率销售基本药物 对药学工作质量 新要求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手术室缺陷护理模式在手术室心脏手术护理实践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我院收治的心脏病患者147例作为观察对象(2017年1月至2017年12月),针对147例心脏病患者实施手术治疗,随机分成两组后针对1组73例心脏病患者实施常规手术护理,针对2组74例心脏病患者实施手术室缺陷护理模式护理,对比两组的护理效果。结果两组心脏病患者之间对比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焦虑评分及手术室缺陷发生率存在显著差异(P<0.05),统计学有意义。结论在手术室心脏手术护理实践过程中实施手术室缺陷护理模式的效果显著,利于患者预后。

  • 标签: 手术室零缺陷护理模式 手术室心脏手术 护理实践
  • 简介:摘要目的促进药品售企业重视含对乙酰氨基酚OTC抗感冒药销售的专业性管理。方法根据药店OTC抗感冒药销售管理情况及对乙酰氨基酚肝毒性原理,并结合搜智调查网对该类药使用情况的部分调查结果进行论述。结果APAP肝毒性与其使用剂量相关;网调数据显示73.9%感冒患者会同时使用多种抗感冒药,其原因有患者不良用药习惯和销售人员推荐等;因市场中含对乙酰氨基酚OTC抗感冒药的品种众多,而多种药品同时使用的不良用药习惯,使APAP重复使用的可能性增加。结论药品售企业应对员工进行抗感冒药合理使用专业知识的相关培训,加强对对乙酰氨基酚单、复方OTC抗感冒药品销售的专业性管理。

  • 标签: 对乙酰氨基酚 OTC抗感冒药 药品零售企业 肝毒性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切迹自稳型颈椎融合器(ROI-C)治疗脊髓型颈椎病的中期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3年4月—2014年11月行颈椎前路减压及切迹自稳型颈椎融合器(ROI-C)置入手术的27例脊髓型颈椎病患者,其中,男性14例,女性13例,平均年龄59.8±10.5岁(37~74岁)。记录手术时间、出血量及吞咽困难发生率,采用JOA、VAS评价临床疗效。采用X片或CT评估前路融合效果。结果所有患者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平均34.3±5.9个月(25~43个月)。平均手术时间134.9±63.1min,术中平均出血量81±35ml。术前JOA评分平均9.8±1.2,末次随访14.2±1.3;术前VAS评分平均4.1±0.76,末次随访1.2±0.63,与术前相比,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术后1例患者发生吞咽不适,术后3月自行消失。术后6月随访骨性融合率达96.5%,所有患者随访期间均未发生切口感染、血肿、内置物移位、断裂等并发症。结论切迹自稳型颈椎融合器(ROI-C)可安全应用于脊髓型颈椎病的前路手术,并可取得良好的临床疗效,具有操作简便、手术时间短、吞咽困难发生率小等优点。

  • 标签: 脊髓型颈椎病 前路手术 零切迹自稳型颈椎融合器 临床疗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