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7
333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膀胱癌患者术后采用吡柔比膀胱灌注的护理对策。方法选择我院收治的膀胱癌患者,共90例,收治时间在2016年9月—2017年3月期间,以此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在手术后实施吡柔比膀胱灌注,并按照不同的护理方式进行分为两组,研究组实施全面护理,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比较2个实验小组护理后的患者护理满意度和并发症发生率。结果2个实验小组经过数据对比后发现,研究组的护理满意度比对照组要高,研究组的并发症发生率比对照组要低,P<0.05,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膀胱癌患者在手术后实施吡柔比膀胱灌注治疗的过程中,加入全面护理的措施,可以进一步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度,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值得在护理学中推广使用。

  • 标签: 膀胱癌 吡柔比星 膀胱灌注 护理对策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头孢哌酮与莫西沙治疗肺部感染的临床效果,以供参考。方法本次研究对象从2013年5月至2014年5月于我院就诊治疗的肺部感染患者中选取120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60例肺部感染患者给予头孢哌酮进行治疗,观察组60例肺部感染患者给予莫西沙进行治疗,运用统计学方法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将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及细菌清除率进行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将头孢哌酮与莫西沙用于治疗肺部感染都可取得良好的临床效果,在临床使用上可根据患者的实际病情进行药物的选择。

  • 标签: 头孢哌酮 莫西沙星 肺部感染
  • 简介:摘要目的监测加替沙注射液在临床上的不良反应。方法对我院加替沙注射液不良反应监测结果进行分析。结果加替沙注射液在临床上对消化系统、神经系统、血液系统等存在着一定的不良反应。结论加替沙注射液临床应用广,但要重视其不良反应的发生。

  • 标签: 加替沙星注射液 不良反应 监测报告
  • 简介:摘要目的对阿米卡鞘内注射治疗开颅手术后颅内感染的临床疗效进行分析。方法选取2010年—2012年就诊的开颅术后颅内感染病例共60例运用阿米卡鞘内注射进行治疗,通过观察记录分析阿米卡使用鞘内注射的方式治疗时对颅内感染致病菌的敏感性,鞘注剂量以及疗程与疗效的关系,CNS毒副反应,通过颅内感染控制时间将无CSF漏组与有CSF漏组对比。结果60例患者中被治愈的52例,有效率为86.7%。无CSF漏组与有CSF漏组对比,时间明显缩短(P<0.05),表明阿米卡鞘内注射可使患者颅内感染迅速得到控制。药物总量与CSF中WBC计数、体温、颅内压等颅内感染监测指标间为负相关(P<0.05)。其中有5例患者出现了轻度副反应,但是很快得以恢复。结论阿米卡对很大一部分引发颅内感染的致病菌具有敏感性,有效率高,显效快,无显著的CNS毒性作用,值得在临床推广。

  • 标签: 阿米卡星 鞘内注射 颅内感染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氟烷全麻术后复苏期患者的护理方法。方法将到本院实施氟烷全麻后行手术治疗的76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36例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40例给予复苏期躁动预防护理,观察两组护理效果。结果术后复苏期观察组镇痛、镇静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观察组躁动发生率低于对照组;两组镇痛、镇静效果及躁动发生率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氟醚全麻术后患者提供复苏期躁动预防护理,能有效降低复苏期发生率,确保患者安全度过麻醉复苏期。

  • 标签: 七氟烷全麻复苏期躁动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氟醚属于一种新型的麻醉剂,其具有可控性高、麻醉诱导快速、对机呼吸循环系统影响小、血气分配系数低等优点,目前已经在小儿临床外科麻醉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本文就是在对相关的临床研究的基础上,对氟醚在小儿外科麻醉中的应用进展情况进行了阐述。

  • 标签: 七氟醚 小儿临床外科麻醉 应用进展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小儿麻醉应用氟醚联合骶管麻醉的情况。方法根据麻醉方式的不同将2016年1月—2017年1月收治的实施下腹部手术的患儿85例分成两组,对照组患儿采用吸入氟醚的麻醉方式,观察组患儿在此基础上联合骶管麻醉。统计两组患儿不同时间段HR、MAP变化情况。结果观察组患儿各时段HR、MAP变化均优于对照组,P<0.05,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患儿苏醒时间与躁动发生率情况与对照组比较有差异,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小儿麻醉应用氟醚联合骶管麻醉患儿各时段的HR、MAP变化情况较好,患儿苏醒时间短,躁动发生率低,大大提高手术安全性,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小儿麻醉 七氟醚 骶管麻醉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静脉滴注β-叶皂苷钠致静脉炎的预防及护理措施,以减少静脉炎的发生。方法对100例静脉输注β-叶皂苷钠的患者采用心理护理、保护性静脉穿刺、热敷等护理措施。结果100例患者中,未出现静脉炎32例,用药15-30min,出现穿刺处发红,静脉呈现红线12例,用药3d静脉有局部疼痛、肿胀、红肿29例,用药7d以上静脉局部疼痛、变硬、有条索感27例。结论护士在临床应用β-叶皂苷钠时,只要加强责任心,采取有效的预防护理措施,就可避免或减少静脉炎的发生,减轻病人的痛苦。

  • 标签: 七叶皂苷纳 静脉炎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叶皂甙钠对乳腺癌术后皮瓣坏死的预防作用。方法146例乳腺癌患者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术后常规治疗,实验组术后另给予叶皂甙钠20mg静脉滴注,每日一次,连用7天,观察两组患者术后皮瓣坏死发生率。结果对照组术后皮瓣坏死发生率为25%(18/72),实验组为6.76%(5/74),两组之间差异有显著性。结论叶皂甙钠对乳腺癌术后皮瓣坏死的发生有预防作用。

  • 标签: 七叶皂甙钠 乳腺癌术后 皮瓣坏死 预防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氟烷在小儿包皮环切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对2013年3月~2014年8月于我院门诊进行包皮环切手术的80例ASAⅠ-Ⅱ级患儿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将其随机分为A、B两组。A组患儿面罩吸入氟烷麻醉,B组患儿采用氯胺酮静脉麻醉,每组各40例。观察两组患儿术中生命体征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患儿各时点HR、SpO2变化情况及呼吸抑制、恶心呕吐、躁动发生情况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诱导时间、苏醒时间及精神症状发生率组间比较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氯胺酮静脉全麻相比,氟烷吸入全麻起效快,术后苏醒平稳,精神症状发生率低,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七氟烷 氯胺酮 小儿包皮环切术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氟烷用于小儿手术时的诱导效果,评估其安全性和麻醉效果。方法选择42例符合入选标准的患儿,在全身麻醉下行择期手术,所有患儿术前常规给阿托品0.1mg/Kg,地西泮0.25mg/Kg肌肉注射,入室后患儿自主呼吸,吸入O23L/min和氟烷吸入诱导,所有患儿均行气管插管。结果氟烷吸入诱导成功率达100%,意识反应消失时间(82.6±12.3)s,气管插管时间在(283.2±18.2)s,呼吸道分泌物少,肌松良好,插管条件良好,气道耐受好,血流动力学稳定。结论氟烷吸入用于小儿诱导快速,气道刺激小,心血管抑制轻,麻醉满意,安全可控。

  • 标签: 七氟烷 吸入麻醉 儿童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莫西沙治疗急性肺脓肿的临床疗效与安全性。方法选取本院收治的急性肺脓肿患者8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观察组给予莫西沙治疗;对照组给予头胞哌酮舒巴坦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的临床疗效和细菌清除情况。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95.00%,明显优于对照组的8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的病菌清除株数为44株(95.65%);对照组治疗后的病菌清除株数为36株(83.72%),两组患者病菌清除数据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莫西沙和头胞哌酮舒巴坦在急性肺脓肿患者治疗中均有效,但是莫西沙的效果更佳、细菌清除率更高。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药物,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

  • 标签: 莫西沙星 头胞哌酮舒巴坦 急性肺脓肿 临床疗效 安全性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乳糖酸阿奇霉素、莫西沙联合用于淋球菌感染性淋病的疗效。方法回顾分析本院2017年3月—2018年3月收治的100例淋球菌感染性淋病患者临床资料,随机均分为两组,对照组选用乳糖酸阿奇霉素予以治疗,观察组采取乳糖酸阿奇霉素、莫西沙联合治疗。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96.00%)高于对照组(84.00%)差异显著(P<0.05)。结论采取乳糖酸阿奇霉素、莫西沙联合疗法可以显著地提升疗效。

  • 标签: 淋球菌感染性淋病 乳糖酸阿奇霉素 莫西沙星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和评价司帕沙与左氧氟沙星在治疗MDR-TB中的临床效果。方法167例耐多药肺结核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83例)和对照组(84例)。治疗组以司帕沙、阿米卡、丙硫异烟胺、乙胺丁醇、力排肺疾(帕司烟肼)治疗方案,对照组以左氧氟沙星、阿米卡、丙硫异烟胺、乙胺丁醇、力排肺疾(帕司烟肼)的治疗方案,疗程为12个月。结果167例患者完成化疗疗程,痰菌阴转率;治疗组与对照组分别为85.5%和54.8%,治疗组显著高于观察组(Ρ<0.01);空洞闭合率;治疗组与对照组分别为61.4%和41.7%,治疗组显著高于对照组(Ρ〈0.01)。结论司帕沙比左氧氟沙星更能提高耐多药肺结核患者的痰菌转阴率和空洞闭合率。

  • 标签: 肺结核 MDR-TB 司帕沙星 左氧氟沙星 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多西他赛联合表柔吡治疗乳腺癌的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将120例晚期乳腺癌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60例。观察组采用多西他赛联合表柔吡治疗;对照组采用环磷酰胺联合5-氟尿嘧啶、阿霉素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及毒副反应。结果观察组CR8例,PR36例,近期总有效率为73.3%(44/6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近期总有效率26.7%(16/60)(P<0.05);不良反应为脱发、厌食疲乏、恶心呕吐、白细胞下降等,多数患者能耐受。结论多西他赛联合表柔吡治疗乳腺癌的疗效肯定,毒副反应小,患者能耐受,值得推广。

  • 标签: 多西他赛 表柔吡星 化疗乳腺癌 临床疗效 毒副作用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莫西沙在老年社区获得性肺炎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4年1月-2014年收治的80例老年社区获得性肺炎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观察组给予莫西沙,对照组给予左氧氟沙星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莫西沙在老年社区获得性肺炎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显著,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 标签: 莫西沙星 老年 社区获得性肺炎 应用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莫西沙与左氧氟沙星治疗耐多药肺结核的疗效。方法将2010年8月—2012年7月我院收治的60例耐多药肺结核患者,在征求患者意见后,随机分为观察组(莫西沙组)与对照组(左氧氟沙星组),每组各30例,对两组不同阶段痰菌转阴情况及临床疗效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0.0%,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6.7%,莫西沙在治疗耐多药肺结核方面的总有效率高于左氧氟沙星(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莫西沙在耐多药肺结核的治疗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能够提高痰菌转阴率,给耐药肺结核的治疗带来希望。

  • 标签: 医学 莫西沙星 左氧氟沙星 对比多药肺结核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讨论莫西沙联合阿奇霉素治疗支原体肺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0年11月-2012年7月间,患支原体肺炎的患者106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3例,观察组用莫西沙和阿奇霉素联合治疗,对照组采用阿奇霉素单独治疗,20天后,比较两组患者的疗效。结果对照组总有效率为100%,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0.6%,两组差异显著,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应用莫西沙联合阿奇霉素治疗支原体肺炎,比单纯应用阿奇霉素显效快,疗效高,是可靠的联合用药方式。

  • 标签: 莫西沙星 阿奇霉素 支原体肺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