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6
114 个结果
  • 简介:目的:了解中华苦荬菜的生境条件、形态学特征和生物学特性,为其规范化栽培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在中华苦荬莱自然分布区,测定土壤质地和pH值,观察其形态学特征和生物学特性。结果:中华苦荬菜自然分布区以砂质土壤为主,pH值在7.5-8.5之间。结论:中华苦荬菜自然分布区土壤贫瘠,以砂质土壤为主,偏碱性。

  • 标签: 中华苦荬菜 形态学特征 生物学特性
  • 简介:摘要:使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对颠茄片中的绿原酸、东莨菪内酯、芦丁、东莨菪苷、山柰素 -3-O-半乳糖 -( 6→1)鼠李糖 -7-O-葡萄糖苷五种成分进行检测,结果表明,本实验建立的高效液相色谱法具有重复性好、精密度高、检测结果稳定的特点。以东莨菪内酯为参照峰,建立了颠茄片的特征图谱。

  • 标签: 高效液相色谱 颠茄片 特征图谱
  • 简介:目的:探讨乳腺浸润性微乳头状癌的临床病理特征。方法:选取2006—2011年间我院收治的乳腺浸润性微乳头状癌患者27例,对其切片标本进行病理和免疫组化检验,观察病理改变情况,分析病理特征。结果:27例患者的病理组织均具有典型的乳腺浸润性微乳头状癌病理特征。肿瘤细胞排列成的癌团为微乳头状、小腺样,且大小不等,肿瘤细胞呈中空簇状生长,乳头中心纤维血管轴心较少。其中20例有局部淋巴结转移,送检淋巴结转移率为74.1%,转移癌的形态仍保持乳头状或腺管状结构。ER阳性率为59.3%,PR阳性率为48.1%,Her-2阳性率为59.3%,CD31阳性率为59.3%,CK7与EMA阳性率均为100%。结论:通过检测分析病理特征和免疫组化特点对乳腺浸润性微乳头状癌进行诊断,能够提高诊疗及预后效果。

  • 标签: IMPC 临床病理特征 诊断
  • 简介:目的了解肺炎患者的临床用药分布及常用中西药物联合使用情况。方法采用真实世界研究的理念,利用频数统计及关联规则分析方法,选取全国19家三级甲等医院的医院信息系统中2003年1月—2011年8月期间住院的33123例肺炎患者为研究对象,分析肺炎患者中使用频率较高的中药和西药及其联合使用情况。结果通过分析发现,从药物名称看,复方甘草口服液联合阿奇霉素使用频率最高,其支持度为6.31%;从药物类别看,中药清热解毒剂联合西药化痰药使用频率最高,其支持度为26.81%。结论复方甘草口服液联合阿奇霉素是临床治疗肺炎最常用的中药与抗生素联合用药方案,清热解毒剂联合化痰药是临床治疗肺炎最常用的中西药联合用药方案。

  • 标签: 肺炎 医院信息系统 真实世界 中西医结合 联合用药
  • 简介:目的探讨慢性心力衰竭合并肾功能不全患者的临床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374例以慢性心力衰竭为第一诊断的住院患者病例资料,根据我国改良MDRD方程估算患者的肾小球滤过率,据此分为正常组106例、轻度肾功能不全组129例、肾功不全组139例,比较不同肾功能状态患者的临床特征、预后情况。结果随着年龄的增长,慢性心衰患者的肾功能出现恶化趋势,肾功能不全者平均住院日明显延长。肾功能不全组血红细胞、血红蛋白明显低于轻度肾功能不全组及正常组(P〈0.05),并且钾离子浓度、血磷浓度、血尿酸、血尿素氮、B型利钠肽(BNP)、肌钙蛋白T(TNT)阳性率、2年内死亡人数明显高于肾功能轻度不全组及正常组(P〈0.05)。年龄、红细胞、血红蛋白、肌酐、尿素氮、TNT情况为影响患者2年内死亡的相关危险因素。结论慢性心力衰竭合并肾功能不全发病率高,平均年龄大,住院天数相对较长,2年内死亡率增加。患者红细胞、血红蛋白水平相对较低,血钾浓度、血磷浓度、血尿素氮、血尿酸、BNP、TNT水平相对较高。

  • 标签: 慢性心力衰竭 肾功能不全 临床特征 回顾性分析
  • 简介:目的调查和比较变应性鼻炎(allergicrhinitis.AR)与非变应性鼻炎(non-allergicrhinitis.NAR)患者的年龄、性别、发病季节及相关因素的差异。方法收集2011及2012年1-12月在我院门诊首次确诊的AR患者188例与NAR患者154例.通过问卷详细记录患者的一般资料、病史经过及患病相关因素。结果在发病年龄上,AR以青少年为主.高发年龄在10-19岁,NAR以青年为主.高发年龄在20-29岁;AR以男性患者为主.NAR以女性居多;AR患者发病呈季节性.高发于春季.NAR发病无明显季节性。在诱发因素方面.AR的主要发病诱因与NAR大致相似.且气温变化、刺激性气味、灰尘、花粉对AR患者影响较NAR患者大。当患者有过敏性疾病家族史或个人史时,AR发病率更高。结论AR与NAR患者在年龄、性别和发病季节分布,某些诱发因素,以及家族和个人过敏史等方面存在明显筹异。

  • 标签: 鼻炎 变应性 非变应性 季节性 相关因素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作为一种独立的文体[1],已受到学者们的广泛关注。基于摘要的重要性,不少学者[2-4]编写了有关摘要写作的准则或标准来指导人们正确合理地写作。一篇高质量的英文论文摘要对中文学术论文的发表与传播起着一定的作用。已有学者[5-6]对医学学术论文英文摘要的特征进行过分析,但是对中医药类期刊的英文摘要文体特征的研究却鲜少见到。笔者运用Buker[2]的五语步模式,即背景-目的-方法-结果-结论模式,对中医药类期刊英文摘要的语步结构、各语步所使用的时态和情态动词进行分析和讨论。

  • 标签: 英文摘要 中医药类期刊 语步 时态 情态动词
  • 简介:不同亚型注意缺陷多动障碍的患儿有不同的中医病理及证候特征。儿童多动-冲动型多表现为痰火扰心证;注意缺陷型多表现为心脾两虚证;混合型多表现为脾虚痰蒙,心肝火旺证;智力障碍者多见肾虚脑亏证。认识不同亚型注意缺陷多动障碍的中医病理特征,对中医药规范治疗该病有积极意义。

  • 标签: 注意缺陷多动障碍 中医病理 证候 儿童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临床冠心病治疗中丹参川芎嗪注射液的联合用药特征。方法:抽取确诊为冠心病且采取丹参川芎嗪注射液治疗患者的电子医疗数据,对其联合用药信息采取Apriori关联规则算法予以挖掘,对联合用药的临床特征进行总结分析。结果:本次共纳入100例确诊冠心病且丹参川芎嗪注射液治疗患者参与研究,男性数量>女性,年龄均值72.5岁;占比较多的为单次给药≥10mL者,以<3d疗程为主;联合用药常见的为中药活血化瘀剂、抗心绞痛药、降脂药、抗血小板及溶栓抗凝药。结论:临床冠心病治疗中丹参川芎嗪注射液的使用人群具有明确特征,基本符合流行病学,与品种说明书对比,实际用药剂量大多较高,且疗程较短,属于不合理范畴,因此需给予重视和警惕。

  • 标签: 冠心病 丹参川芎嗪注射液联合用药 临床特征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结直肠癌广基锯齿状腺瘤/息肉(SSA/P)的内径表现及病理学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6月至2021年6月检出的63例SSA/P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内镜检查,分析组织病理学特征。结果:SSA/P患者多位于近端结肠,浅表型的占比较高,病灶直径多>5mm;63例SSA/P患者无异型增生32例(50.79%);低级别上皮内瘤变24例(38.10%);高级别上皮内瘤变7例(11.11%),远端结肠、隆起型、病灶>5mm、JNET分型高的SSA/P患者高级别上皮内瘤变的占比高。结论:SSA/P的患者结直肠癌恶变潜能高,根据内镜检查及病理学特征对病变诊断,需要根据便便典型特征分析,辅助病变的早期检出。

  • 标签: 结直肠 广基锯齿状腺瘤/息肉 内镜 病理学特征 锯齿状病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