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2
422 个结果
  • 简介:<正>一辛亥革命失败后,窃取了革命胜利果实的袁世凯,例行逆施,妄图复辟帝制。他的一系列的反革命暴行,清醒了革命党人的头脑,使他们认清了袁世凯的反动本性,于是,以孙中山为首的国民党革命派决定发动讨袁,再次进行革命。1913年7月8日,原江西都督李烈钧奉孙中山之命抵江西湖口,12日在湖口宣布江西独立,举义讨袁,李任江西讨袁军总司令。于是,著名的“二次革命”爆发。江西宣布独立,东南各省急起响应,1913年7月17日,安徽宣布独立,7月18日,广东、上海宣布独立,7月20日,福建宣布独立。7月22日,袁世凯发布“讨伐令”,“二次革命”的枪炮声在独立各省激烈震响。7月25日,江西讨袁军战败。7月29日,

  • 标签: 袁世凯 二次革命 柏文蔚 安徽 孙中山 江西
  • 简介:作为中国民主革命的先驱和同盟会的领袖,孙中山拥有众多的信徒和追随者:无数青年在孙中山的影响下献身革命,矢志不渝,还有无数爱国同胞有感于孙中山的精神气质和革命气慨而慷慨解囊,倾力资助革命。作为一个极具个人魅力和风采的人物,孙中山拥有众多的朋友,他的朋友圈子超出了阶层、行业、民族、地域和国家的界限而遍布天下。

  • 标签: 中国民主革命 孙中山 精神气质 个人魅力 同盟会 追随者
  • 简介:辛亥革命前后清朝入关后共有10个皇帝,顺、康、雍、乾、嘉是它的上升时期,从道光开始走下坡路,经咸、同、光、宣四代更逐步由封建社会而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以至完全结束了它的腐败统治。其间腐败过程,即中国人民奋起图存的过程,包括太平天国、义和团起义和辛亥革命三大革命运动。腐朽的清朝每一次对外战争的失败,即加重一次中国人民的苦难。割地赔款、签订不平等条约,帝国主义者利用清政府这条走狗,对中国人民的压榨掠夺,真是无所不用其极。辛亥革命始于湖北,尤其是辛亥革命以后的湖北,有深人了解的必要。关于辛亥革命,解放前也有不少记载,但真正作为研究课题,则是解放以后的事。在党的领导之下,这方面史料的辑录、理

  • 标签: 辛亥革命前后 孙中山 黎元洪 共产党 留学生 袁世凯
  • 简介:从解析红色文化、红色革命纪念馆的重要性入手,对嘉兴南湖革命纪念馆设计风格和"红船"文化进行探究。带领读者重温"开天辟地"的民族精神,领略其传达的民族精神及渗融其中的政治元素。红船,革命胜利的标志。"一船红中国,万众跟党走",时代需要红船精神,红色文化传承时代经典-历史使我们铭记"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 标签: 红船精神 党的摇篮 政治元素 设计元素
  • 简介:革命委员会"的权力结构由三个部分组成:群众组织的代表、原党政领导干部的代表和驻地军队的代表。"革命委员会"的筹建以及是否得到中央的承认和支持,从而成为一个享有权威进行地方治理的国家机构,理论上取决于它能否落实"三结合"的方针,能否维持这三种力量在权力结构中的平衡。"文化大革命"的实践表明,这三种力量的平衡是相当脆弱的,"造反派"的代表从来没有真正在这种"三结合"体制中取得自己的地位,在经过"军管政府"主导的阶段后,权力回到了"文革"原来力图排斥和整肃的前党政官员手中。"革命委员会"权力结构的演变为"文革"的失败提供了一个分析视角。

  • 标签: 革命委员会 三结合 造反派 老干部 军管
  • 简介:<正>亚历山大·仲马的名字不但传遍了法国,而且传遍了欧洲,不但传遍了欧洲,而且传遍了全世界。——维克多·雨果世界上象大仲马那样闻名遐迩的作家并不多。他的作品被译成各种文字,广泛流传各国,并且还在继续流传着。如果以读者的多寡而论,大仲马也许是名列前茅的。他的作品似乎有一种永恒的魅力,一百多年来在世界范围内吸引着广泛的读者。大仲马不仅

  • 标签: 社会活动 七月王朝 拉法叶特 积极分子 起义者 波旁王朝
  • 简介:张太雷,1898年6月出生于江苏常州。1915年考入天津北洋大学法科学习。1919年五四爱国运动爆发,张太雷积极投身其中,成为天津地区爱国运动的骨干之一。在斗争中,张太雷与李大钊建立了联系,同时与天津爱国运动的领导者周恩来、于方舟等结下了革命友谊。在李大钊影响下,张太雷开始接触和信仰马克思主义.并参加了李大钊组织的北京大学马克思学说研究会,协助李大钊开展创建中国共产党的工作。

  • 标签: 大革命时期 张太雷 武汉 爱国运动 天津地区 马克思学说
  • 简介:韩乐然(1898年-1947年),原名韩光宇,字乐然。又名幸之、信之,素功,韩鲜族,生于吉林省延吉县龙井村。自幼酷爱绘画,1920年去上海,考入刘海粟主办的上海美术专科学校。在美专学习时,他受党的机关报《向导》影响,开始了解共产主义和共产党的主张,于1923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次年春,他被组织派回东北,以绘画为掩护,先后在沈阳、

  • 标签: 朝鲜族 中国共产党 画家 革命 专科学校 《向导》
  • 简介:广东是辛亥革命的策源地,在辛亥革命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广东省档案馆馆藏粤海关、九龙海关、潮海关、琼海关、江门关、三水关等海关档案中保存有大量辛亥革命时期的档案。由于广东省档案馆馆藏中缺少清朝地方官衙和民初广东地方政府的档案,因此,这批海关档案对于研究广东辛亥革命的情况具有其独特的史料价值。

  • 标签: 辛亥革命时期 民初 地方官 史料价值 清朝 情况
  • 简介:九十年前的辛亥革命,推翻了腐败无能的清政府,曾经使全国人民为之振奋。孙中山先生所倡导的以后又作了新的解释的三民主义:对外反对帝国主义、对内求得各民族一律平等的民族主义;建立为一般平民所共有,而非少数人所得而私的民主政治的民权主义;

  • 标签: 少数人 民主政治 民权主义 腐败 人民 三民主义
  • 简介:最近,在北京出版的、由吴莆生担任主编的题名为《在战火纷飞的年代———孩子剧团史料汇编》(以下简称《汇编》)一书中出现了有悖于历史的诸多问题。因此书已发至全国大部份省市图书馆、纪念馆、文艺团体及有关个人,影响面极广。我作为原临青学校和原孩子剧团的老成员...

  • 标签: 文艺团体 陶行知 周恩来 国民党 剧团 汇编
  • 简介:随着辛亥革命时期巨大的政治变动和西方文化的大量输入,中国传统的学术文化也发生了前所未有的新变化.在研究理念和研究方法上,注重进化论的宣传和应用,关注社会现实,具有强烈的功利主义色彩和实用价值,使学术研究和辛亥革命的客观实际紧密联系在了一起.梁启超、章太炎、严复和王国维四位学术大家的涌现,提升了清末民初的学术水准.'史学革命'、'文学改良'开创了用新理念研究传统文化的新局面.新型的社会学、哲学、教育学、军事学、政治学、自然科学等学科的崛起,给中国学术界注入了新鲜血液.总之,辛亥革命时期的人文社会科学界新意迭出,反映出一种少有的革命进取精神.然而,由于革命过程中社会的剧烈动荡和缺少较长时间的学术积累,辛亥革命时期很少出现不朽的学术经典.

  • 标签: 辛亥革命 史学 文学 新型学科
  • 简介:现在回忆,我大约是在1957年8、9月间调到湖北省高等教育局工作的。当时,大跃进的形势正在形成。大跃进是生产战线的、社会经济建设的大跃进,也就是经济基础的大跃进。文化和教育事业作为上层建筑,需要为经济基础的大跃进服务,因此,文化和教育领域的大革命、大跃进也是必需的。

  • 标签: 大跃进 湖北省 教育革命 社会经济建设 经济基础 上层建筑
  • 简介:祖父程一中(1896—1960),又名程良易,字和钧,湖南省桂阳县桥市乡天塘村人。1917年考入武昌中华大学,在此期间开始接触《新青年》等进步杂志,开始信仰孙中山的革命学说。1918年,他去广东投靠孙中山,受到其接见并赠送亲笔签名的4寸照片一帧,而后被派回湖南工作。

  • 标签: 革命 祖父 《新青年》 中华大学 湖南省 孙中山
  • 简介:毛泽东的老师徐特立,原名徐懋恂。16岁那年,他乘船去南岳衡山时,看到同船的乡官小吏嫌船开得太慢,就对船夫拳打脚踢,心中甚是愤恨。于是就发誓今后若当船夫,就只运猪决不载人;将来若能取得功名,就只做教官,决不当欺压百姓的贪官。为此,他就改名“特立”,意即“特立独行,高洁自守,不随流俗,不入污泥”。

  • 标签: 军事家 名字 徐特立 董必武 王若飞 萧楚女
  • 简介:本文把孔子之孝置于其时由血缘社会向地域国家转交的历史背景中考察。阐述孔子之孝与西周之孝在父与祖、家庭与宗族孰尊上的对立,以及这一对立的历史意义,论证孔子之孝在思想上结束了中国的宗法制时代。剖析西周宗族的血缘特点及其抑制父权的作用。阐述由孔子之孝衍生的君臣、父子关系构成了地域组织的理论框架。其时家庭独立是地域国家形成的关键,孔子之孝为此做出了重大的理论贡献,由之而富有革命性。

  • 标签: 子孝 父子关系 民彝 孝孙 元恶大憝 历史背景
  • 简介:《辛亥革命史料七篇》为我馆已故副馆长王可风同志于五十年代主持中国科学院近代史所南京史料整理处(本馆前身)时所辑。王可风同志为我国当代历史档案学家,本组史料虽出之于余绪,亦可见其治学之严谨。

  • 标签: 五十年代 起义 团员 香港 将军 辛亥革命史
  • 简介:今年是辛亥革命90周年。在纪念辛亥革命90周年之际,我们想起了护国战争,因为它是辛亥革命的继续。

  • 标签: 护国战争 辛亥革命 云南 袁世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