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清末民初,苏州先后出现30多个按城镇街道区域划分、主要由商人领导和组织的地方自治性组织——市民公社,其中成立最早、档案保存最完整的是观前大街市民公社。苏州市档案馆保存的观前大街市民公社档案包括组织成立、章程细则、机构设置及职员姓名、收支报告和主要活动(市政、卫生、消防、治安、税赋、慈善等)五方面内容,对于研究清末民初商人组织情况和苏州地方史极具价值。包括观前大街市民公社档案在内的苏州市民公社档案于2010年3月入选第三批《中国档案文献遗产名录》。

  • 标签: 苏州 观前大街 市民公社
  • 简介:莫斯科大学亚非学院教授捷尔基茨基·康斯坦丁(汉名郭杰)亲身进入俄罗斯联邦安全局(前身为KGB)档案室阅读蒋经国档案原件,首次完整重现蒋经国在苏联求学、婚姻、就业的历史,填补了一段历史空白.“蒋经国档案”是在1996年解密的.

  • 标签: 蒋经国 解密档案 俄罗斯 蒋介石 自白书 苏联
  • 简介:本文运用日本外交档案,叙述伍廷芳与日本驻华外交官的秘密接触,及伍氏向日方提供清廷上层情报,揭露翁同龢、李鸿章之间尖锐矛盾同来及发展,从而可全面了解伍廷芳其人.

  • 标签: 伍廷芳 情报 外交 内田康哉 中日关系
  • 简介:2017年4月10日至14日,《国宝档案——岭南寻客》系列节目在中央电视台中文国际频道(CCTV-4)播出,该系列节目共五集,包括《来自中原的异乡人》《围龙屋往事》《书院风云》《丘逢甲的心愿》《海外汇来的巨款》。

  • 标签: 系列节目 岭南 档案 国宝 央视 中文国际频道
  • 简介:做好档案工作是抢救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迫切要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本身需要档案部门的支持和介入。一直以来,非物质文化遗产是靠口传身教的方式代代相传,一部分没有正式的文献记载,有些文化活动还来不及对其进行档案记载就已经消亡,许多非物质文化活动项目正在灭绝或消逝,记录与抢救这些文化遗产迫在眉睫。档案部门参与到非遗的保护工作中来,利用档案化方式进行非遗保护,加强对流失档案的搜集整理和保存,重视对消亡文化的追溯记忆,这已经成为非物质文化遗产档案工作的紧迫任务。

  • 标签: 非遗保护 档案支持 文化抢救 遗产普查
  • 简介:新发现的浙江省龙泉市档案馆藏民国地方法院档案,共17333卷,88万余页,时间自咸丰八年(1858)始,至1949年止,是目前所知民国时期保存最完整、数量最大的地方司法档案。龙泉司法档案的史料价值主要体现在司法史、社会史、法律社会史三个层面。它为研究中国司法从传统到近代的演变,包括制度、程序、法理、实践等各方面的过渡和衔接,以及法律与社会变迁之关系,近代浙南地方经济民生、政治军事、宗族组织、婚姻形态、社会问题等各个方面,提供了极为丰富的第一手资料。

  • 标签: 龙泉 诉讼档案 民国 地方法院 社会变迁
  • 简介:博物馆档案是再现博物馆发展历程的最原始资料。随着社会的发展,规范、合理管理档案的重要作用愈发明显,并且开始走上了数字化的道路。本文分析了博物馆档案的重要作用和不足,并就如何规范合理进行数字化档案管理提出建议。

  • 标签: 博物馆 档案 规范 数字化
  • 简介:20世纪70年代末,卫拉特历史档案开始整理、翻译、出版。至今中国出版13部,外国出版10部,共23部,37册,均为1694年至1991年间的档案,共11,000多件。档案的发现和公布促进了卫拉特历史文化研究。

  • 标签: 历史档案 卫拉特学 关系 认识 学术意义
  • 简介:对中共党史研究来说,最重要的资料是档案资料,而中国档案资料的开放,远远不能满足研究者的需要。民主革命时期的档案资料尚未完全开放,更不用说社会主义时期的档案资料了。而国外的一些国家档案资料的开放是令人羡慕的。

  • 标签: 中共党史研究 社会主义时期 民主革命时期 档案资料 国家 开放
  • 简介:2015年7月18日,《民国档案》杂志社在长春召开“《民国档案》创刊30周年作者·编者·读者座谈会”,来自档案界、史学界的70余位专家学者参加了此次会议。社长兼主编曹必宏、副主编胡震亚就《民国档案》30年来的发展及其在抗日战争研究方面的成果进行了介绍。

  • 标签: 民国档案 周年纪念 创刊 抗日战争研究 读者座谈会 专家学者
  • 简介:经过多年的发展,我国文物藏品档案工作已经取得了巨大的进步,但是在实践中仍旧暴露了许多问题,对文物藏品管理造成了极大的影响。有鉴于此本文在对文物藏品档案进行概述的基础上,从宏观和微观角度对当前文物藏品档案管理现状进行了剖析,探讨了其中存在的不足之处,并针对性地提出一系列可行性建议,对于促使我国文物藏品档案工作沿着系统化、科学化、规范化的方向健康发展,更好地服务于文化遗产保护工作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

  • 标签: 文物藏品档案 管理 问题 对策
  • 简介:这是一位毕业于清华大学的年轻人的死亡档案.说他年轻,是因为他死的时候只有34岁.如果他活到今天,该是一位76岁的老人.1963年5月11日,人们发现他死在单位一间破败不堪的独身宿舍里.

  • 标签: 死亡档案 毕业生死亡 清华毕业生
  • 简介:10月8日上午.福建省方志委召开机关全体干部大会。福建省委组织部副部长何国辉出席会议并宣布了省委关于省方志委主要领导任免的通知:陈秋平恫志任省方志委党组书记、主任.冯志农同志不再担任省方志委党组书记、主任。冯志农同志在表态发言中表示,他衷心拥护服从省委的决定。他指出,从事地方志工作既是组织上的工作需要,更是人生道路上的修炼缘分。三年多来,与大家一起为我省方志事业贡献了一份心力。终生难忘,也衷心感谢全委同志和全省方志工作者的支持帮助。

  • 标签: 地方志工作 党组书记 福建省 同志 人事调整 主任
  • 简介:各市、县(区)人事局、地方志编委会(办公室):2005年以来,我省各级地方志工作机构和广大修志工作者在各级党委、政府的领导下,坚持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努力做好我省第二轮修志工作,并在服务海西“两个先行区”建设中取得了显著成绩,涌现出了一批先进集体和先进工作者。

  • 标签: 先进工作者 先进集体 地方志 编纂委员会 福建省 省人事厅
  • 简介:明太仓州施贞石墓出土古籍《古今考》中存有散夹于各卷内的手抄文牍共14页,该手抄文牍性质为明嘉万时期太仓州太仓卫前千户所官员奖惩履历文册;其中"巡抚""巡按""巡盐御史"等官职的出现体现了明代御史"因事特设"的特点和巡查地方及考核官员的职责。该文牍在保存明代卫所官员履历资料和反映都察院御史考核卫所官员职能等方面,具有重要的文物和史料价值。

  • 标签: 手抄文牍 前千户所 “操院” “盐院”
  • 简介:2006年9月,《红寺堡开发区志》出版后,由于机构改革,红寺堡开发区档案史志馆被撤销。2012年11月,红寺堡区档案史志馆再次成立。由于工作人员少;设备配备不到位,工作一直无法正常开展。

  • 标签: 红寺堡开发区 设备配备 史志 档案 机构改革 工作人员
  • 简介:<正>全国省市以上档案馆馆刊协作会于1996年6月11日至13日在上海举行,与会者有中央档案馆、中央文献研究室《党的文献》,第一历史档案馆《历史档案》、第二历史档案馆《民国档案》、上海馆《档案与史学》、江苏馆《江苏历史档案》、北京馆《北京档案史料》、重庆馆《档案史料与研究》、贵州馆《贵州档案史料》、云南馆《云南档案史料》等各主要档案馆馆

  • 标签: 档案馆 档案史料 协作会 历史档案 中央文献研究室 民国档案
  • 简介:嫦娥二号月球卫星发射升空的时候,我想起了家里收藏的一颗奇石,上面的石纹图案,恰好与之相映生辉。神话与现实,两两对应,那么巧合,令人惊叹。应当感谢大自然,以其鬼斧神工之笔,天造地设。

  • 标签: 嫦娥奔月 卫星发射 历史档案 石头 大自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