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文学研究之所以需要关注作家的断代与文学的年龄,并不仅仅是因为文学历史的漫长或内容的庞杂,更主要是它的多变乃至变之无常不恒居一体方面。数千年的文学史由此而形成了若干“年轮”或阶段性节点,每个节点之间的文学都千差万别,都是嬗变的结果。至于作家,虽然都选择用文学的方式参与社会实践活动,但内涵却大不相同,各个时代作家的价值取向也千差万别,都有不同的艺术风貌与人格追求。正所谓江山代有人才出,各领风骚数百年。

  • 标签: 文学研究 作家 20世纪 年龄 断代 贵州
  • 简介:20第一个二十年(1900一1919)是中国女性文学由古典向现代的转型期,出现了许多新的可喜的文学现象,其中女性小说的成绩尤值得称道。中国女性文学有着悠久的历史传统,成就辉煌,但多为抒情性的诗词歌赋,而叙事性小说的出现则迟至19晚期。目前有文本可据的第一部女性小说是满族女作家顾太清(1799一1877)的《红楼梦影》(1877年出版),殊为珍贵。但在中国女性文学史上真正形成一个女性小说家群体,则是在20第一个二十年。在这个群体中,杨令茀是值得关注的一位小说家。杨令茀(1887—1978),字清如,近现代著名的画家、诗人,也是一位小说家。

  • 标签: 女性小说 20世纪 中国女性文学 银行 19世纪晚期 《红楼梦影》
  • 简介:本文着重探讨香港的早期散文。此时期的香港散文,对于编写香港文学史是不可或缺的资料。从内容看,香港作家关心时政,揭露社会贫富不均,写人性的美丑等;艺术上,整体水平虽不及大陆,但也取得了相当的成就,有的艺术造诣很高;文中还探讨了香港作家与大陆文坛的关系。

  • 标签: 香港早期散文 关心时政 艺术造诣
  • 简介:海外华侨和华人的这种世界性的生存与体验,是世界华文(华人)文学的发生学基础,也是世界华人文化和华文(华人)文学贡献于中华文化与中国文学的功绩之一.20的美华文学,是在一波又一波的留学/移民背景上发展的.人口的流动是文化传播的重要渠道之一.特别是这种飘洋过海的跨地域、跨国界、跨民族和跨文化的传播,移民是其最重要的文化的承载者、传播者和不同文化交融的媒介点.在这一背景上升华起来的不同时期的美华文学,也发展出不同的形貌.一方面是华人移民共同的中华文化背景,规制了美国华文(华人)文学的总体形态,使之不仅区别于美国的主流文学,也区别于美国的其他族裔文学;另一方面,不同时代华人移民的历史际遇、文化背景、生存方式和人生经历以及介入美国社会的方式与深度等,也发展出不同时期美华文学的特殊形态和不同的文化关注点.回应着他们对于故国母土潜存的历史焦灼和文化困惑.

  • 标签: 移民 双重经验 越界书写 20世纪美华文学史论 小引
  • 简介:摘要2020年代,由于革命的需要中国共产党成立后陆续创办了一些刊物。下面本文对此进行论述。

  • 标签: 20世纪20年代 创办 刊物
  • 简介:伴随着后现代性解构模式的张力建构而来的,是2080年代西方文论从"文学理论"到"理论"的话语变迁。"理论"的建构以对"常识"的质疑为前提。依赖于一定社会文化系统的喜好、选择得以呈现的常识性观念,只能在具体的历史理解中获得自身的意义与价值。理论的发展前景取决于其自反性,我们应对理论自身的有限性和有效性展开更为开放的反思与更为理性的批判。

  • 标签: 文学理论 理论 常识 自反性
  • 简介:前不久,在《中国戏剧》又发起了关于中国戏剧的前途和命运的讨论,这不仅使我们联想到在2080年代,也是《中国戏剧》发动的戏剧观问题的大讨论。那一次论战据说也是关乎中国戏剧的命运和前途的,因此有必要回顾一下这次论战,看看那时提出一些什么问题,哪些问题是解决了,哪些是没有解决的,那么就免得在那里作一些“三岔口”式的论战。常常回顾历史,可能会让我们更清醒些,更聪明

  • 标签: 中国年代 回顾思考 年代戏剧
  • 简介:

  • 标签:
  • 简介:诗歌评论家张德明专著《新诗话·21诗歌初论(2000-2010)》2011年12月由九州出版社出版发行。该著为国内第一部新世纪诗歌史,也是近百年来中国学界首次以“诗话”为批评话语方式而撰写的一部学术专著。该著分“现象论”、“地域论”、“诗群论”、“结构论”、“本体论”五章,

  • 标签: 学术专著 21世纪 出版发行 诗歌史 张德明 诗话
  • 简介:从事儿童诗写作的王宜振先生,因为在儿童的语言中间沉浸过久,哪怕一个"调皮的小逗号"从诗歌里逃走了,他都充满着深深的惋惜。过了好多年,诗人在他家老屋的泥墙根下,找到一只被小红皮靴踩死的蟋蟀,他又猛然想到,这只蟋蟀

  • 标签: 儿童诗 诗歌语言 写作 蟋蟀 成人 诗歌世界
  • 简介:当晓桦把《金石》摆在我面前时,说真的,我有些吃惊。在我印象里,晓桦的作品都是一些薄薄的小册子。比如《绿雪》,比如《白鸽子·蓝星星》,又比如《牧人与马》。即使是他后来的可被列人中国新时期实验文体类文学重要收获的《蓝色高地》和《三色积木》,也都不是一本厚重的书。现在,他把他所有的作品合成一本《金石》之后,突然呈现在我面前的,居然是一本砖石一样沉甸甸的大书。

  • 标签: 小说 文学作品 现代文学 《四分之一世纪后回望晓桦》
  • 简介:2090年代是中国整个诗歌在经济转型、文化转型的夹缝中重新寻找出路的时代。接受者的文化心态与审美取向的转移,其他文学样式和文化样式的挑战以及诗人自我的重新定位和新诗艺术探索在路向选择上的迷茫,这种内外交困的情形促使新诗的发展走向了低谷。然而,在整体的冷落、萧条中,女陛诗歌却未呈现出“世纪末”的衰微之势。相反,经过2080年代必要的发育和自觉的奋进,它依然处于生机勃勃的发展期。

  • 标签: 20世纪90年代 女性诗歌 中国 20世纪80年代 花朵 文化转型
  • 简介:创新是人类社会发展进步的动力,回顾人类文明的进步史.每一步都离不开创新。音乐也是一样.从西方音乐几百年的发展历程来看.创新变革无处不在,它一直是西方音乐发展的巨大动力。但是到了20,随着时代的进步,新音乐的出现,创新变为不单单是继承发展.更多的是推翻传统,颠覆性的革新。那么,创新的问题也随即出现,我们不禁要思考:音乐本身的意义是什么?音乐创新的目的又是什么?我们就从20初的两个有代表性的作曲家勋伯格和格什温的音乐创作谈起。

  • 标签: 音乐创新 勋伯格 格什温 创作风格 人类社会发展 西方音乐
  • 简介:重庆是诗歌的沃土,巴渝独特的地理风貌和人文景观使诗歌在这里枝繁叶茂。一代代文人骚客过于此、唱于此,古代诗歌中书写巴渝山水的华章不胜枚举且多成经典,如一代“诗圣”杜甫,其夔州诗歌占了他诗歌总量的1/3,且质量上乘;在诗歌史上具有强大生命力的“竹枝词”更是生长于斯并流传全国。近现代以来,伴随夔门的打开,重庆新诗高潮迭起,在新诗史上占据重要一镇。

  • 标签: 新诗 诗歌史 诗社 诗史 夔州诗 竹枝词
  • 简介:“笑问兰花何处生,兰花生处路难行。争朝襟发抽花朵,泥手赠来别有情。”——这首绝句的作者,是20早期著名的湖畔诗人应修人。他的新诗《妹妹你是水》、《小小儿的请求》等流布颇广。他的旧体诗词的光芒,往往为他的新诗成就所遮蔽。

  • 标签: 旧体诗词 20世纪 散论 湖畔诗人 新诗 绝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