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
27 个结果
  • 简介:城市互通连接线下穿线工程引起结构变形特性、力学响应一直是工程界争论的焦点。建立非线性数值力学模型,研究施工过程初支内力、地表沉降、中壁受力、塑性区分布及围岩力学响应。结果表明:初期支护最大轴力637kN,发生左拱肩,最大弯矩91.4kN·m,发生在左边墙脚,安全系数1.1。地表沉降平均值13mm,最大值14.1mm,出现在先行洞中线偏右4m附近。中壁最大轴力641kN,安全系数3.5,满足施工阶段强度要求。在边墙和拱顶仰拱处发生较大塑性区,建议打设4m锚杆加强围岩。衬砌结构最大压应力3.66MPa,远小于混凝土抗压强度;最大拉应力出现在墙脚,峰值达3.3MPa,施工过程中应保证墙脚配筋。

  • 标签: 互通连接线 下穿 结构设计 隧道 稳定性
  • 简介:旋喷桩锚是近年来兴起的一种土层锚杆(索),特别适应于传统锚杆(索)不易成孔的淤泥质地层和饱和粉性土层。这种土层锚素施工技术经过改进后可以进行回收。和传统锚索相比,具有施工便利、承载力较高的优点,和土钉墙结合成复合支护,可以使土钉支护的基坑开挖深度提高,和SMWI工法结合,可以使成本降低,因此很受工程界欢迎。本文介绍了旋喷桩锚技术在常州润华环球中心基坑的应用,包括设计、施工和监测方法等内容。

  • 标签: 旋喷桩锚 深基坑 土层锚素 土钉墙 SMW工法
  • 简介:北京市南水北调团城湖至第九水厂输水工程第二标段输水隧洞施工,二衬结构断面大,结构复杂,施工难度大,施工中采用自行研制的钢模台车全圆一次浇筑混凝土,使整个衬砌断面混凝土浑然一体,有效保证输水隧洞的衬砌质量和防水要求,提高了耐久性。为分析复合式结构的优越性,本文采用了理论分析与数值模拟的方法,对比了盾构管片与二衬模筑混凝土结构的最大压应力及拉应力比值,提出一种快速简洁的确定二衬模筑混凝土结构最优厚度的方法,为今后快速、安全、优质设计和施工大断面输水隧洞提供参考。

  • 标签: 输水隧道 复合式结构 盾构管片 二衬模筑混凝土 优越性分析
  • 简介:本文介绍在复杂地层中采用型钢水泥桩墙与土层锚杆支护建造的深基坑工程,重点在于锚杆与支护桩墙的变形协调及砾砂地层中钻孔成锚的经验教训。

  • 标签: 型钢水泥桩 土层锚杆 变形协调 钻孔成锚
  • 简介:建立三维有限元模型对上海轨道交通杨浦线(M8)工程复兴路站基坑分步开挖,以及车站主体结构分步浇筑的整个施工过程进行分析,介绍了工程的相关情况,考虑土与结构的共同作用以及土体分层,分步开挖和支护结构分步施工。并给出主要计算结果与实测值进行比较,表明该三维有限元分析方法可以很好的模拟基坑开挖过程,并能为类似场地条件的地铁站设计施工提供参考。

  • 标签: 地铁站基坑开挖 三维有限元分析 上海轨道交通
  • 简介:深基坑围护结构的变形是判断基坑稳定性的重要依据。本文首先从传统的单点灰色预测模型入手,通过扩展导出了多变量灰色预测模型。并采用MATLAB语言编程,建立了空间多点变形预测模型。并应用到北京地铁15号线香江北路车站基坑围护结构的变形预测中,将钻孔灌注桩和预应力锚索两种围护方式共同分析,选取围护桩水平变形和锚素拉力的监测值,建立起了多变量多因素灰色模型。预测结果证明,这种多因素多变量灰色预测方法的预测值与实测值非常接近,其精度可以满足工程需求,本文提出的预测模型在北京地区同类型基坑围护结构变形预测中具有参考价值。

  • 标签: 深基坑 围护结构 灰色系统 多因素多变量灰色预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