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4
69 个结果
  • 简介:摘要:本文利用地面观测资料、NECEP再分析资料、台站观测资料等对2019年8月5日~8日出现在扎兰屯的强降水天气过程进行分析,并探讨了其对航空运行的影响。结果表明:本次强降水天气主要受高空冷涡东移、高空槽、低层切变线及风的辐合影响;因低层辐合与高层辐散的动力抬升条件较好,再加上配合良好的水汽输送条件,是这次强降水天气持续时间较长的主要原因;强降水天气出现时会造成能见度下降、飞机积冰、风切变等,对航空运行的影响较大。

  • 标签: 强降水   天气过程   航空运行   影响
  • 简介:摘要:利用常规气象观测资料,从天气环流形势的演变过程及各种物理量变化,对 2019年 7月 28-29日我省出现的大到暴雨过程成因进行诊断分析,结果表明:本次大到暴雨是由高空冷涡、低空切变线和副高外围的暖湿气流的共同影响产生。 200hPa上山西处于急流分流区,强烈的辐散作用加强了低层的上升运动,山西中部地区位于急流出口区左侧的强气旋式切变区,有利于触发不稳定能量的释放,为强降水天气的发生提供了有利的动力条件。高层辐散 , 低层辐合 , 使中层上升运动得以维持。高湿区与高能区的出现,并配合有低层水汽通量辐合,有利于强降水的发生,两层水汽通量辐合区重叠位置与暴雨区相对应。

  • 标签: 高空冷涡 低空切变线 水汽输送 上升运动
  • 简介:摘要:本文利用空气污染资料和常规气象观测资料对2019年1月6-8日乐山市一次空气污染天气过程进行了综合分析,结果表明:(1)此次污染天气过程持续时间长,污染物浓度大,首要污染物为PM2.5。(2)持续污染期间乐山市高空主要以西北气流或偏西气流为主,850hPa 主要受弱的浅暖高压脊控制且温度0℃线的位置偏北,地面上整个四川盆地处于弱压场控制中,这是此次区域性持续污染天气过程出现的主要环流背景和天气形势。(3)强下沉运动叠加了强稳定层结同时抑制了污染物在垂直方向上的扩散;低空风速小以及静风现象的出现,不利于污染物在水平方向上的扩散。该研究结果为深入研究乐山市持续空气污染天气过程的成因,以及更好地预报预警和和综合防治重污染天气提供了重要的参考依据。

  • 标签: 持续污染 扩散条件 天气背景
  • 简介:12月5日,生态环境部公布了《污染源源强核算技术指南平板玻璃制造》、《污染源源强核算技术指南炼焦化学工业》、《污染源源强核算技术指南石油炼制工业》、《污染源源强核算技术指南有色金属冶炼》和《污染源源强核算技术指南电镀》等五项国家环境保护标准,针对玻璃制造、化工、石油、有色金属及电镀五个行业,提出了明确的技术标准,以指导和规范环境影响评价中污染源源强核算方法,进一步完善了我国环境影响评价体系。

  • 标签: 环境保护标准 生态环境 环境影响评价体系 石油炼制工业 有色金属冶炼 技术指南
  • 简介:摘要:雷暴是在空气极不稳定的情况下发生的极端天气事件。一般来说,降水会影响机场的能见度和云量高度,但除了能见度低、云量低外,还会伴有雷暴、强降水、风向突变、严重的颠簸等极端天气,对飞行安全构成严重威胁。

  • 标签: 吉林一次暴雨 天气过程 飞机运行
  • 简介:摘要:本文利用常规气象观测资料、NCEP再分析资料、卫星云图资料等对2019年8月25至26日西藏阿里地区东部的一次暴雨天气过程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这次暴雨天气出现在500hPa高空环流上,高原南部热带低压活跃,高原水汽条件充足,在高原有冷暖空气交汇进而形成“人”字型切变线;阿里地区东部高层表现为大气辐散,低层则以大气辐合为主,这种大气垂直结构进一步推动了暴雨天气的发生发展,同时还与强降水出现时段有很好的对应关系;400hPa高空处是水汽辐合区,但是水汽辐合区的中心位置偏东,而从500hPa以上则是水汽辐散区,且湿层较厚,这种分布形式为阿里地区东部这次暴雨天气提供了源源不断的水汽输送。

  • 标签: 暴雨天气 环流形势 物理量场 阿里地区
  • 简介:摘 要: 受今冬最强冷空气影响, 2018 年 12 月 29 日至 2019 年 1 月 2 日,红河州出现寒潮天气,大部分地区气温显著下降,部分地区出现暴雨。州内各地气温普遍下降 10 ~ 15℃ ,泸西全境、弥勒西一、开远马者哨、灵泉、蒙自老寨最低气温低于 0℃ ,最低泸西三塘 -3.8℃ 。泸西三塘和弥勒东山出现小雪,部分高海拔地区出现结冰。同时红河州西部和南部的部分县市降雨量 50 毫米以上,其中绿春腊姑村雨量为 154.7 毫米。

  • 标签: 寒潮天气 气象服务 分析 评价
  • 简介:摘要:本文利用2017年-2019年金堂国家站地面气象观测的气温、相对湿度、降雨量、风速等数据,以及空气质量指数(AQI)和细颗粒物(PM2.5)、臭氧(O3)两种污染物浓度数据进行相关性分析,得出结论:(1)2017-2019年PM2.5和O3浓度呈逐年下降趋势,空气质量逐年转好;(2)PM2.5浓度呈现明显的夏<秋<春<冬的季节性变化趋势;O3浓度呈现明显的夏>春>秋>冬的季节性变化趋势(与细颗粒物的污染变化趋势相反);(3)日平均风速与PM2.5浓度具有负相关性,与O3浓度具有正相关性,与AQI相关性不明显;日平均气温与O3浓度具有正相关性,与AQI、PM2.5浓度具有负相关性;日降雨量与AQI、PM2.5具有负相关性,与O3浓度在滞后0天(当天)具有负相关性,在滞后1天后具有正相关性;日相对湿度与AQI、两种污染物具有负相关性。

  • 标签: 空气质量 臭氧 细颗粒物 气象条件 相关性
  • 简介:摘要:本文利用成渝双城经济圈16个城市2004-2019年的统计数据,从货物周转量等指标出发,通过Granger因果检验揭示物流业发展和经济增长的互动关系。并根据国家政策,对成渝双城经济圈建设提出建议。

  • 标签: 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 物流业 经济增长 Granger因果检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