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由于气候变化,现有气候分区内水工混凝土经历冻融温度正在发生改变,采用研制气候模拟系统,对不同强度等级、不同抗冻设计等级水工混凝土在-30~-5℃冻融中心温度下进行了系统冻融试验。研究提出了变化条件下水工混凝土冻融温度一强度等级一抗冻设计等级一冻融循环次数归因分析图。基于试验结果,对我国现行水工混凝土抗冻制度进行了探讨,分析了改变水工混凝土抗冻融中心温度对温室气体减排影响。

  • 标签: 冻融变化 水工混凝土 耐久性 归因分析 节能减排
  • 简介:1999年6月24日到7月1日浙江省嘉兴市出现连续暴雨过程.500hPa环流特征与以往梅汛期不同,中低层华北高压少动,西南急流明显,稳定中低层切变和江淮气旋发生发展,水汽通量散度及θse为这次降水提供了重要和必要条件。

  • 标签: 暴雨过程 500hPa环流 江淮气旋 ΘSE 梅汛期 水汽通量散度
  • 简介:近年生产实践表明,合理发展双季杂交稻是推动我区粮食生产走上新台阶重要增产措施之一。根据丽水山区农业气候特点,和双季杂交稻亩产吨粮在不同气候年型下多组合、多点试验示范资料,得出威优35作为早季栽培高产、稳产性能好。本文以威优35气候生态特性为主,分析探讨双季杂交稻亩产吨粮气候适宜,为双季杂交稻布局提供科学依据。

  • 标签: 吨粮 气候适宜性 多点试验示范 气候年型 稳产性 每穗实粒数
  • 简介:利用1981—2015年沈阳地区7个气象站日观测数据,通过CLIGEN(ClimateGenerater)天气发生器模拟沈阳地区日降水序列数据,并统计模拟日降水量、月降水量、年降水量及年最大日降水量,利用平均值、标准差、偏度及峰度对CLIGEN天气发生器模拟沈阳地区降水进行适用评价。结果表明:CLIGEN天气发生器对沈阳地区日降水量、月降水量和年降水量平均值模拟效果较好,模拟降水量平均相对误差绝对值(MeanAbsoluteRelativeError,MARE)分别为2.1%、1.3%和3.3%,年最大日降水量模拟精度稍差。对于降水最大值方面,CLIGEN天气发生器对沈阳地区日最大降水量和年最大降水量模拟效果较差,模拟日最大降水量和年最大降�

  • 标签: 发生器模拟 地区降水 天气发生器
  • 简介:在大气扩散试验工作中,经常需放飞平衡球,把该球看成空间一质点,用双经纬仪观测其空间位置,则可画出该时该地低层空气流场分布。按照一定比例灌注CO2和H2制作平衡球,可较长时间悬浮空中,基本按照空气流场飘浮。据有关单位多次试验和计算,最

  • 标签: 双经纬仪观测 CO2 可行性分析 流场分布 扩散试验 阿伏伽德罗定律
  • 简介:泉州市气象局1995年元月开播泉州电视台天气预报节目以来,在许多方面都有了长足进步.发展比较迅速.从过去一个电视台一套节目到如今三个电视台(泉州电视台,泉州有线电视台,泉州广播电视二台)每天四套节目播出七八次.从单纯普通话电脑语音合成播音到普通话与闽南话方言两种语音播音员配音和部分主持人节目.软硬件系统从FQ2.0电视节目制播系统,FQ1000非线性编辑系统到FQ5.0字幕编辑系统不断升级。节目制作水平和播出效果逐步提高。1998年市局成立了影视中心,建立了服务机构,扩大广告队伍,

  • 标签: 电视气象节目 泉州市 光缆传输 非线性编辑系统 有线电视台 天气预报节目
  • 简介:气象短信强大大众传播功能及市场潜力有目共睹,为稳定发展气象短信业务与提高其制作质量,使其科学与文化特色更加有机地融合一起,本文在实践基础上再做深入探讨,以供同仁参考。

  • 标签: 气象短信 文化特色 科学性 市场潜力 大众传播 制作质量
  • 简介:通过对气候变化研究所要用到站点地面气候资料在观测站点确定及在收集过程中可能受到各种影响进行全面分析得出:进行气候变化研究时,首先应评估站点代表范围以决定气候资料是否可用;其次应详尽了解站点历史沿革资料,以便掌握气候资料在收集过程中其代表是否发生变化;最后考察观测时期内气候资料是否具有均一,以便考虑是否要对其作序列订正。

  • 标签: 气候变化 气候资料 代表性 均一性 订正
  • 简介:依据核桃树生长生态气候条件,采用气象资料和有关实践经验,运用类比等方法,分析了秦巴山区核桃树生长对气候生态条件适应程度,进一步探讨该山区发展核桃生产气候特点和优势,并提出合理开发建议。

  • 标签: 秦巴山区 核桃树 生态气候条件
  • 简介:利用平凉市7个气象站1965~2010年逐日、逐月气温、降水、蒸发等资料,分别采用K指数、PDSI、CI指数、Z指数等4种干旱指标计算了各站近46a逐月干旱指数,分析比较了这4种干旱指标在干旱变化、干旱程度和范围等方面的应用情况,结果表明:K指数、CI指数和Z指数在多数情况下与降水对应关系密切,而PDSI对降水变化反映并不十分灵敏;各种干旱指标都能反映出区域内干旱发生,但反映程度和范围不同,无论在重旱年份或一般年份K指数计算干旱程度和范围明显要大于其他3种指数,Z指数则明显偏轻,PDSI和CI指数介于二者之间;重旱年份K指数对干旱程度及范围反映更为接近实际情况,Z指数最差;一般年份,PDSI、Z指数和CI指数更具有优势,但CI指数在冬季适用较差。干旱是一个复杂累积过程,在业务应用中要综合考虑前期水分情况及旱情发生发展各类影响因素,根据实际情况选择不同干旱指标。

  • 标签: 干旱指标 平凉地区 适应性
  • 简介:从气候角度讨论分析了在吉安市种植芦笋可行,并提出了具体推广建议.

  • 标签: 气候 适应性分析 建议
  • 简介:从“专家系统”思路看“专家集团”决策机构必然安岭目前广泛采用专家系统,因其集中不同时段、不同风格、不同知识结构各类知识和经验,使天气预报方法有了新发展。仔细分析这种发展过程不难发现,这是由不同时代技术经验水平与社会需要来决定,但促成一级...

  • 标签: 专家系统 决策机构 软专家 知识结构 甘肃气象 分工协作
  • 简介:利用1960—2009年辽宁58个测站逐日降水资料,分析了区域暴雪气候变化特征。结果表明:辽宁区域暴雪主要出现在每年11月下旬至翌年3月15日,2月为最多月。近50a区域暴雪过程次数呈上升趋势,并且存在9、5a和3a周期变化;9a周期变化信号一直存在,但强度自20世纪60年代末开始增强,70—80年代最强;5a周期变化信号自70年代初期开始出现,强度在70年代中期开始增强;3a变化信号一直存在,强度在70年代中期、80年代最强。区域暴雪过程次数和暴雪总量自东南部向西北部逐渐减少,空间分布有3个中心,分别为:沈阳—抚顺—本溪一带、鞍山附近和丹东凤城地区。辽宁区域暴雪落区主要有4种分布,分别为中东部暴雪型、东部暴雪型、南部暴雪型和西部暴雪型。

  • 标签: 辽宁区域性暴雪 气候特征 小波分析 M-K突变检验 EOF分解
  • 简介:论述了现代气候变化科学对人类新型发展观贡献,中国对"发展"新觉悟与国际发展观演进相会合,从战略层面提高了对应对气候变化认识,有力推动了巴黎气候大会成功。本文归纳了《巴黎协定》所确立新气候机制4个要点和会后国际气候谈判面临5个需要及时深化研究新问题。中国确立关于应对气候变化和低碳发展目标,对创新我国发展路径具有战略意义,本文论述了这些发展目标的科学。"十三五"是绿色、低碳转型关键期,提出了需要抓紧做好5个方面的工作。强调低碳与改善大气质量有很强协同性,应对气候变化国内外两个大局是互相促进、互相支持,做好国内事是根本。

  • 标签: 气候变化 巴黎协定 低碳发展 新阶段
  • 简介:雷电灾害是"联合国国际减灾十年委员会"公布最严重10种自然灾害之一.随着社会经济快速发展,高层建筑、现代化电子设备和人员、财产密集场所大量增多和集聚,雷击事件和雷电灾害损失呈逐年上升趋势,并呈多样方式发展,科学防雷已成为现代社会防灾减灾重要课题.防雷减灾事关经济建设、社会发展和人民生命财产安全,事关构建和谐社会、建设平安浙江大局,需要政府主导依法管理,增强意识普及科技,协同配合科学防御,构建社会防雷减灾工作体系.本文立足浙江,放眼全国,就构建社会防雷减灾工作体系提出探讨和建议.

  • 标签: 构建 社会性 防雷减灾 工作体系 防雷减灾工作 社会性
  • 简介:本文通过对电视天气预报节目的分析,得出电视天气预报节目应定位于气象信息指导服务、科普服务和新闻服务,从节目定位出发,提出了实现节目服务目标和方法,保证电视天气预报节目的持续健康发展。

  • 标签: 电视天气预报 服务 研究
  • 简介:气象“一流装备”标准在时间上、空间上都是动态、相对。从狭义上理解,主要体现在装备自身采用技术手段、总体功能、性能指标、自动化程度、运行可靠等方面;从广义上诠释,还应包括装备总体布局规模、自主知识产权与核心技术、应用效益等方面。通过对国内外发展现状对比分析,总结论是:目前我国气象装备在性能、功能、规模、效率等方面的整体实力在发展中国家处于领先地位,总体上达到20世纪末国际先进水平,部分达到目前国际先进水平。主要结论是:气象卫星总体性能达到国际先进水平;新一代天气雷达跻身国际先进行列;高空气象探测装备进入国际先进行列;地面气象观测装备达到20世纪末国际先进水平;大气成分观测网已成为世界气象组织全球大气观测(WMO-GAW)重要组成部分;移动观测装备进展迅速;技术保障装备部分接近国际先进水平;高性能计算机接近国际一流水平;通信网络达到国际一流水平。文中也对存在问题进行了简要分析,提出主要发展思路和任务及保障措施。

  • 标签: 气象装备 新一代天气雷达 性能指标 自主知识产权 高空气象探测 地面气象观测
  • 简介:利用RHtestV5和MASHV3.03软件包并结合完善台站历史沿革信息分别对重庆地区1951-2015年逐年、月、日平均气温序列进行了均一分析。结果表明:两种方法均能检验出重庆地区相关台站气温序列非均一,并对其进行订正。二者所得结果均表明,迁站是引起气温序列不连续主要原因,测站周围环境变化、观测设备更换以及自动站业务化运行也会对气温序列连续产生一定影响,且两种方法对日平均气温订正量和订正方向基本一致,订正后气温气候趋势相似。由于两种方法所使用检验算法不同,导致检测到断点数目相差较大(MASH较RHtest多)。将RHtest方法所得结果与国家气象信息中心用同样方法对重庆地区气温序列均一检验和订正结果对比,显示二者订正效果基本相同。最后通过对订正前后气温序列进行气候趋势分析发现,订正后气温变化趋势均一较订正前有明显改善。

  • 标签: 气温序列 均一性 RHtest MASH 气候趋势
  • 简介:在短期天气预报中,以往都是把灾害天气和日常天气捆在一起,以固定发布时间和固定预报时段对公众发布预报.这种定时预报,对日常天气来说是理所当然,因为它是预报某日天气;而对灾害天气来说却不尽然,因为某种灾害天气致害程度在于它强度和持久程度.由于灾害

  • 标签: 灾害性天气 短期天气预报 性天 发布时间 暴雨预报 短时预报
  • 简介:暴雪是我市冬季和初春重要灾害天气之一。本文分析了我市近500年暴雪发生规律,并着重对1977~1989年出现17次区域暴雪气候特征、天气形势和单点资料进行研究,从而建立了本市区域暴雪预报方法。经两年试用,具有较好效果。一、天气标准和资料来源日纯雪量≥5毫米或雪深增量≥5厘米为大雪日,日纯雪量≥10毫米或雪深增量≥10厘米为暴雪日;全市有≥3站大雪,其中≥1站暴雪,称区域暴雪日。

  • 标签: 雪日 灾害性天气 冷期 全球平均气温 全球气温 雪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