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3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应用亚低温治疗颅脑损伤患者的翻身间隔时间与压疮发生之间的关系。方法将84例我科应用亚低温治疗的颅脑损伤患者随机均分为实验组、对照组。对照组自亚低温治疗开始既采用传统翻身方式(每2小时翻身一次);实验组亚低温治疗3h后开始翻身(即平卧3h),翻身后每次均保持侧卧位1h,平卧位时间逐次增加0.5h,直至每6小时翻身一次。结果实验组共出现1例轻微皮肤冻伤(发生在在间隔6.5h翻身时)、2例I期压疮患者(均发生在间隔7小时翻身时),对照组出现1例压疮,两组患者皮肤冻伤、压疮发生情况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实验组患者平均每间隔6h翻身一次,采用单样本统计处理,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5)。结论亚低温治疗颅脑损伤病人过程中若将患者翻身间隔时间延长至6小时,在保证疗效的同时也能有效防止低温冻伤、压疮的发生。

  • 标签: 亚低温治疗 颅脑损伤 翻身间隔时间 压疮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骨科大手术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的预防及护理策略。方法选取我院行骨科大手术者100例,收治时间在2015年6月-2016年8月间,其中行硬膜外麻醉者80例,全身麻醉者20例,对患者行系统性护理,以分析护理后的效果。结果护理前的DVT发病率为8.0%,显著高于护理后的2.0%,P<0.05;经系统护理和治疗后均痊愈。结论对骨科大手术患者采取系统化的预防和护理措施,可降低下肢深静脉的发生率,进而提高手术效果,该护理措施值得借鉴。

  • 标签: 骨科大手术 下肢深静脉血栓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米非司酮联合米索前列醇用于妇女绝经后取环的临床效果。方法将已绝经1年并要求取环的妇女随机分为两组,其中实验组80例、对照组78例,实验组术前3天每晚口服米非司酮50mg,术前3小时口服米索前列醇0.6mg;对照组仅术前3小时口服米索前列醇0.6mg。结果实验组较对照组宫颈扩张效果满意,术中术后镇痛显效率高。结论采用米非司酮及米索前列醇联合用药,对绝经后妇女取环扩张宫颈和减轻疼痛效果满意。

  • 标签: 米非司酮 米索前列醇 绝经后取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