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医院静脉用药调配中心(PIVAS)的全程信息化管理效果。方法随机选定本院静脉用药调配中心2018年2月—2019年2月500例静脉输液单,均实施全程信息化管理,比较管理前后平均处理审核时间、平均排药时间、平均停药时间、静脉用药合理率。结果管理后平均处理审核时间、平均排药时间、平均停药时间显著比管理前短,差异显著(P<0.05)。管理后静脉用药合理率(99.60%)显著比管理前(92.40%)高,差异显著(P<0.05)。结论全程信息化管理可提高医院静脉配药效率与用药合理率,值得借鉴。

  • 标签: 医院 静脉用药 调配中心 全程信息化管理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对静脉用药调配中心(PIVAS)不合理医嘱进行统计分析,为临床用药提供参考,保证用药的安全性、合理性及有效性。方法收集2012年—2014年我院PIVAS审核的医嘱,对其中不合理医嘱进行分类归纳及分析统计。结果不合理医嘱共计3056组,不合理类型分为5类。结论PIVAS药师运用专业技能,通过审核医嘱,可以及时纠正临床不合理用药,保证患者用药安全。

  • 标签: 静脉调配中心 不合理用药 审核医嘱
  • 简介:摘要目的减少静脉用药调配中心(PIVAS)差错发生,保证患者临床用药安全。方法对我岭南院区静脉用药调配中心(PIVAS)2016年期间调配环节差错进行统计。结果我院2016年度PIVAS各环节差错有150例,发生率约为0.047%,主要为医嘱审核、摆药核对、输液调配,输液复核差错等。通过对各类差错进行分析,提出相应的防范措施。结论建立差错登记制度,定期组织PIVAS工作人员分析差错的原因及总结差错类型,优化信息系统,加强人员培训、药品管理等改进措施,完善PIVAS的质量管理体系,有效杜绝差错事故的发生。

  • 标签: 静脉用药调配中心 差错分析 防范措施
  • 简介:摘要目的规范我院临床用药,增强合理用药意识,确保患者的用药安全性。方法对我院静脉药物配置中心日常工作中遇到的不合理用药进行分析。结果调查中主要发现以下问题选择药物溶剂错误,药物用法及用量不当,配伍禁忌,不合理用药间隔等。结论静脉药物配置中心的建立,更好的发挥了药师的作用,使其能及时发现并纠正临床用药的不合理情况,使医院的运行与管理上一个新台阶。

  • 标签: 静脉药物配置中心 不合理用药
  • 简介:【摘要】 目的 分析静脉用药调配中心的调配差错原因及预防措施。方法 对我院 2019 年 1月— 2019 年 12 月发生的静脉用药调配中心差错事件进行汇总。结果 共发生差错事件 57 例,发生差错的类别包括审方差错、摆药差错、贴签差错、调配差错、停医嘱退药差错、成品输液发放差错等,主要集中于摆药差错与贴签差错,与其他差错类别发生率相比 ,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差错发现部门主要集中在 PIVAS(内差),相比病区(外差)构成比明显较高,比较组间数据差异显著, P< 0.05。结论 对 PIVAS 差错原因进行分析,并采取相应的防范措施有利于提高成品输液质量,使差错率明显降低,大大提高临床用药质量。

  • 标签: 静脉用药调配中心 差错分析 防范 安全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在静脉药物配置中心(PIVAS)推行品管圈活动,营造员工团结合作及学习成长的环境,提高参与管理的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方法以圈员自愿参与的方式,运用多种统计方法,按照品管圈实施的十大步骤进行计划、实施、确认和处置。结果PIVAS发生的内差件数由改善前的每月平均100.2件降低到每月平均30.2件。结论推行品管圈活动能够不断发现和解决PIVAS的内部问题,改善工作质量,提高员工参与管理的意识和水平。

  • 标签: 品管圈 静脉用药调配中心处 管理
  • 简介:静脉用药调配的安全性是保证病人输液安全的前提和基本要求,为病区提供安全的静脉输液,是静脉用药调配中心(pharmacyintravenousadmixtureservices,PIVAS)的任务之一。PIVAS承担了调配全院大部分静脉输液的任务,有效的管理和规范的操作是保证安全配药的重要内容。

  • 标签: 静脉用药调配中心 安全配药 药学服务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静脉用药调配中心药品管理实践方法。方法在2017年2月到2018年3月开展关于静脉药物调配中心护理水平的研究。在研究期间总共选取接受静脉药物调配中心护理服务的120例患者作为案例进行对比处理。常规组采取传统管理方法。实验组采取激励管理方法实行管理。统计并对比两组护理效果。护理效果包含在调配准备时间、药品调配时间、清场工作时间。结果实验组患者调配准备时间、药品调配时间、清场工作时间等方面数据均显著低于常规组,多项数据差异均显著,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静脉用药调配中心药品管理中合理应用激励管理方式能够显著提升管理实效性,提高调配效率与规范性,值得推广。

  • 标签: 静脉药物调配中心 激励管理 实践应用
  • 简介:摘要:静脉用药调配中心是近些年来医院在发展过程当中所新建的一个工作场所,同时其也是一种全新引进的工作开展模式。从国内的发展情况来看,这一模式目前还处于初步探索的阶段。由于专业知识受限以及发展起步较晚,所以如何加强知识更新,做到及时学习以及取长补短,成为了静脉用药调配中心工作人员在未来工作的重中之重。护理人员在静脉用药调配中心的工作参与,确实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静脉用药调配中心的工作效率,这是因为其在相关工作开展过程当中有着明显的优势。为此,本文受限针对护理人员在静脉用药调配中心开展工作的具体作用和意义进行分析和阐述,其次针对现阶段护理人员在静脉用药调配中心工作中所暴露出的问题进行全面的分析,最后从其参与工作的优势及其未来工作展望提出了更多的要求,希望能够切实提高护理人员在静脉用药调配中心工作的实际作用,将其优势发挥出来,也为其在未来的发展指明方向,早日实现与国际化的接轨,提高静脉用药合理调配的整体水平,为促进医院合理用药工作的开展保驾护航。

  • 标签: 护理人员 静脉用药 调配中心 作用
  • 简介:摘要:目的:阐述建立静脉用药调配中心的意义和静脉用药调配中心对于医生和病人之间发挥的作用。方法:结合静脉用药调配中心的实际工作,对其在临床中的应用进行分析。结果 我院建立静脉用药调配中心既利于护理工作、药学工作,又有助于降低患者的医疗费用。结论:静脉用药调配中心的建立已成为现代医院发展的必然趋势,因为它是提高静脉用药集中调配质量,从而促进医院医疗安全、降低医疗成本的一种重要手段。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静脉配置中心不合理用药医嘱情况。方法:研究时间:2020年4月--2021年4月;研究对象:我院住院患者静脉输液医嘱178份。回顾性分析静脉配置中心不合理用药医嘱现象。结果:住院患者静脉输液医嘱中,不合理用药共71份,占抽查39.89%。不合理用药医嘱类型包括:溶媒选择不当、用药剂量不当、不合理混合用药、配制浓度未达到要求。结论:针对静脉配置中心不合理用药医嘱现象应从多方面、全过程入手。药师应不断提高专业技能,并重视与医师的交流从而降低不合理用药现象。

  • 标签: 静脉配置中心 不合理用药医嘱 分类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护士在静脉用药配液中心的工作内容与意义。方法:选择在2020.01-2021.01在我院静脉用药配液中心就职的26名工作人员与100例就医患者,回顾性分析科室护士工作质量与不良事件发生情况,并总结护士工作内容与工作意义。结果:不良事件总发生率为2.0%,无患者由于药品因素产生输液不良反应,经调查患者满意情况,结果显示满意度达99.0%。结论:通过医院静脉用药配液中心硬件设施与护士规范化操作,可确保患者用药安全性的同时,还能够提升患者满意度,有利于持续提高临床治疗及护理质量,适宜推广。

  • 标签: 静脉用药配液中心 护士 工作内容 工作意义 不良事件 满意度
  • 简介:【摘要】:恶性肿瘤作为全球最大的公共卫生问题之一,正极大地危害着人类健康。化学药物治疗是目前恶性肿瘤的三大常用治疗方法之一,目前已有超过60多种的细胞毒性药物用于临床肿瘤患者。我国卫生部于2002年印发《医疗机构药事管理暂行规定》要求医疗机构逐步配备危害药品防护的设备和物资,实现化疗药物的集中调配。静脉用药调配中心的危害药品管理涉及危害药品的医嘱审核、排药、调配、成品输液核对及运送等环节,本文就静脉用药调配中心危害药品的集中管理方法进行探讨,为实现危害药品的规范化管理提供参考。

  • 标签: 静脉用药调配中心 危害药品 管理方法
  • 简介:【摘要】目的:应用风险管理理论对静脉用药配置中心的实际情况进行评估,具体探究静脉用药配置中心的风险因素并讨论防范措施的应用。方法:本研究开始于2020年6月,选取2020年6月至2022年5月期间我院静脉用药配置中心的相关资料,分析不良事件的发生原因,并以自拟问卷的方式开展对静脉用药配置中心工作人员的调查,以此分析风险因素并提出对应的防范举措。结果:静脉用药配置中心的风险因素相对较多,不同类型的操作项目间的差异性较为显著,其中内部医护人员的自身原因与个人习惯是风险因素中较为显著的差异因素(p<0.05)。结论:静脉用药配置中心的风险因素中药剂人员的自身原因对差错事件的影响相对突出,可通过专项培训等方式提高药剂人员的工作能力和专业水平,以此降低事故风险。

  • 标签: 静脉用药配置中心 风险因素 风险评估 防范措施
  •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在静脉用药调配中心进行安全配药的实践体会。方法:从2022年6月至2022年12月静脉用药调配中心未进行安全配药干预期间,行常规配药管理中选择800例个案设定为对照组,从2022年6月至2022年12月静脉用药调配中心进行安全配药干预期间中选择800例个案设定为观察组。对比分析两组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并分析具体实践体会。结果:从数据结果分析中可知,观察组个案发生问题的概率要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安全配药被有效应用到静脉用药调配中心,一方面可最大化保障患者的用药安全,另一方面实现药品的高效管理,避免药品因管理不当出现浪费现象,推广应用价值极高。

  • 标签: 静脉用药 调配中心 安全配药 实践体会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加强用药安全管理在静脉药物配置中心的应用效果。方法:对照组:纳入常规管理时期(2022.7-2022.12)345953份静脉药物处方;观察组:纳入加强用药安全管理时期(2023.7-2023.12)357568份静脉药物处方,对照组间差异。结果:观察组药物配置差错事件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用药安全事件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用药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强化药品的安全性管理,可以规避药品差错,保证病人的用药安全性,提高其用药满意度,具有很大的推广价值。

  • 标签: 加强用药安全管理 静脉药物配置中心 应用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