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企业报是现代企业文化的重要载体。今日企业报,其受众并不全是昔日的"企业员工",它包括企业内外各个层面的"广大受众"。广大受众不仅想获取更多信息,还想更深刻地理解这些信息所蕴含的企业文化层面上的意义,掌握企业经营与管理的信息。特别是企业的广大用户、投资者

  • 标签: 连续性 企业报 受众 企业员工 报道 经营与管理
  • 简介:摘要:如今语文阅读在教学中是一项重要的教学环节,为了更好地加强学生的阅读能力和水平,现在采用一个新的阅读教学方式,即非连续文本,这种新型阅读模式主要是通过以句子和段落组成的"连续文本"而言的阅读材料,更多地以统计图表、图画等体现。能有效地促进学生多元化的文本阅读体验。对此,本文基于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结合有关教学案例和非连续文本的应用于意义和现状作以研究,通过客观分析进行归纳整理,并提出有效在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进行非连续文本阅读的应用策略。

  • 标签: 非连续性文本 阅读教学 初中
  • 简介:2011年版课标首次出现了非连续文本,这一度让一线老师深感困惑。为什么呢?第一,之前没有听说过这个概念,感觉抽象、生涩。第二,对非连续文本的内涵和外延缺乏理解,不知道怎么开展阅读指导。第三,非连续文本不是简单的概念引入,而是一种理念的延伸.赋予教师更多的挑战。

  • 标签: 小学 语文学习 阅读知识 课外阅读
  • 简介:<正>根据非连续文本的特点,需要有针对性地进行教学。1.采用快速阅读策略,抓住关键信息。如何在非连续文本中找到关键信息,成为了我们所需要思考的一个关键问题。阅读非连续文本,很多情况下应该采取快速阅读策略。根据自己所要寻找的信息,快速地阅读文本材料,最后迅速地抓住关键信息。如,一种很典型的非连续文本——药品说明书,大多数

  • 标签: 文本阅读 阅读文本 文本类型 药品说明书 内容要点 提取能力
  • 简介:摘要:非连续文本阅读与日常的生活密切关联。非连续阅读是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主要的是让学生活学活用,学为所用。指导学生非连续地进行文本的阅读是非常重要的。教师可以按照阅读感知以及信息的筛选,包括提取相应的结论三方面来完成。

  • 标签: 非连续性 文本 阅读初探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连续血液净化患者应用集束化护理对置管情况的影响。方法:采用分层随机法将2019年8月-2022年8月我院收治的76例连续血液净化患者分为参照组(n=38,应用常规护理)和病例组(n=38,应用集束化护理),对比两组置管时间、ICU治疗时间、置管并发症总发生率。结果:病例组置管时间、ICU治疗时间短于参照组,且导管滑脱、穿刺部位渗血、导管相关血流感染等置管并发症总发生率更低(P<0.05)。结论:连续血液净化患者应用集束化护理可缩短置管与治疗时间,减少置管并发症发生,值得推广。

  • 标签: 集束化护理 连续性血液净化 置管时间 并发症
  • 简介:利用气象观测资料,对庐山2002—2010年夏季(7—9月)强降水(日降水量≥50mm)进行了统计分析和天气系统分型,并对降水期间的气象要素变化、卫星云图及雷达回波特征进行了归纳分析。结果表明,(1)庐山夏季强降水日数平均每年为2.8d,少约1d,多达5d。四类天气系统中台风占44%,西风带占32%,副热带高压边缘占16%,东风波占8%。(2)强降水过境时的要素变化,不同系统有不同的表现形式,台风影响时会出现降压、降温、增湿、风向旋转、风速增大以及较山下大几倍至几十倍的降水等要素变化;西风带系统影响时,会出现气温明显下降、气压前降后升的过程;副热带高压边缘影响时,前期高温、气压无明显波动,降水以午后到傍晚雷阵雨为主,常伴有短时强降水和强雷电;东风波系统影响时,要素反应弱,降水既有副热带高压边缘的强降水,又有台风性质的大降水。(3)台风系统云图主要表现为螺旋状结构和中尺度对流云团结构,雷达回波表现为混合型降水;西风带系统则呈东北—西南带状云系和带状回波分布;副热带高压边缘在午后到傍晚有一些分散的对流云团不断生消,较少移动,雷达图上午后到傍晚有分散的对流回波发展;东风波自东向西移动,有带状云系相配合,带来明显的强降水,利用雷达也可以监测到南北向回波带自东向西移动。

  • 标签: 庐山 强降水 天气系统 气象要素
  • 简介:利用Г分布函数对中国1951—2004年地面台站逐日降水观测资料进行雨日降水量概率分布拟合并定义极端降水事件,在此基础上对极端降水日数与ENSO的关系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ENSO对同期的极端降水发生频率在不同地区和不同季节表现出不同的影响作用。总体而言,中国极端降水事件更易发生在厄尔尼诺年的冬春季和拉尼娜年的夏秋季。极端降水在对ENSO强信号的滞后响应上,其发生频率在时空上发生了变化,主要表现为,多数地方更易在ENSO暖位相出现后的半年左右发生极端降水事件。研究表明,ENSO冷暖信号对我国极端降水事件多寡的影响具有不对称

  • 标签: 极端强降水 Γ分布函数 ENSO Nino3.4区 海表温度(SST)
  • 简介:摘要:目前,全球环境在不断的变坏,各种自然灾害频繁出现,对人民的生命及财产安全造成严重影响,同时也给社会经济造成严重影响。短时强降水,作为气象灾害中的其中一种,带来的危害不容小觑,因此,本文对短时强降雨的天气过程以及危害分布特点都进行了简单分析并提出一些可参考的意见措施,希望可以降低灾害带来的损失。

  • 标签: 短时强降水 天气过程 气象服务
  • 简介:摘要:对2005~2018年14年间临汾市17个国家气象站的短时强降水典型个例进行统计,利用天气学方法对筛选出的个例根据其环流背景的不同进行分型。结果表明,临汾市较大范围短时强降水的环流特征共分为4个类型,分别为冷涡后部西北气流型(27%)、高空槽型(36%)、副高控制型(14%)、高原槽型(23%);其中西北气流型易产生区域暴雨,高空槽型易产生多种强对流,副高类型中从未出现冰雹,高空槽类产生的强对流落区主要位于临汾市的东部山区及丘陵。

  • 标签: 短时强降水 环流背景 类型
  • 简介:摘要:本文利用地面观测资料、NECEP再分析资料、台站观测资料等对2019年8月5日~8日出现在扎兰屯的强降水天气过程进行分析,并探讨了其对航空运行的影响。结果表明:本次强降水天气主要受高空冷涡东移、高空槽、低层切变线及风的辐合影响;因低层辐合与高层辐散的动力抬升条件较好,再加上配合良好的水汽输送条件,是这次强降水天气持续时间较长的主要原因;强降水天气出现时会造成能见度下降、飞机积冰、风切变等,对航空运行的影响较大。

  • 标签: 强降水   天气过程   航空运行   影响
  • 简介:摘要:本文选择自动气象站资料、NCEP再分析资料等相关气象资料对2016年6月17至18日阿拉山口市一次强降水天气成因展开分析。结果表明:从100hPa高空形势分析可知,南压高压中心处于东经80°一带,西西伯利亚北边区域逐渐朝东边移动,它和阿拉伯半岛的低槽逐渐合并,北方南下的冷空气与暖湿空气共同对阿拉山口市产生影响。200hPa高空急流产生次级环流,干冷空气下沉、暖湿空气上升强度越来越强;5000hPa形势场上南、北2支影响系统共同对阿拉山口市产生影响。北支系统夹杂着北方冷空气向阿拉山口市移动,南支系统携带暖湿空气北抬对新疆一带造成影响,冷、暖空气在阿拉山口市区上空区域共同汇集,为本次强降水天气的发生给予了有利的条件。从物理量场了解到,阿拉山口市具备良好的水汽、动力条件以及不稳定能量条件。

  • 标签: 阿拉山口市 强降水 环流形势 物理量
  • 简介:摘要:本文利用自动气象站观测资料、NCEP分析资料等相关资料对2022年8月9日青海地区一次强降水天气过程进行诊断分析。结果表明:此次强降水天气发生过程中,太平洋副热带高压西伸内陆,四川盆地主要受强大副热带高压影响,588 dagpm 线内分布着若干个小高压环流,有弱切变辐合处于四川西南一带;四川盆地 700 hPa 以及 850 hPa低空风场存在气旋式辐合,这些为本次强降水天气的发生提供了有利的环流背景形势。在强降水天气发生之前对流层中低层已经构建起由孟加拉湾、南海朝我国西南区域传输水汽的通道。持续的水汽输送为本次强降水天气的形成给予丰富的水汽条件;四川成都市高层辐散、低层辐合的配置适宜于上升气流的维持和发展,为本次强降水天气的发生提供了有利的动力条件。探空站K指数、沙氏指数(SI)、对流有效位能(CAPE)等都具备强降水天气出现的潜势。本次强对流天气发生在多单体对流系统内,回波发展移动非常快,雷达回波发展趋势对本次强降水天气具有一定的指示意义。

  • 标签: 强降水 环流形势 物理量 四川成都市
  • 简介:本文承认Cauchy收敛准则为真,即作为公理,然后由它出发,依次证明确界定理,单调有界原理,闭区间套定理,致密定理,聚点定理,有限覆盖定理,最后再利用有限覆盖定理证明Cauchy收敛准则从而推出,描述实数连续的七个基本定理相互等价.

  • 标签: 实数的连续性 基本定理 收敛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2021年7月24日—25日,青海省出现了入汛以来最强的区域强降水天气过程,强降水时段集中在7月24日夜间到25日白天,具有累积雨量大、小时雨强大、范围广、极端强、受灾严重、影响严重等特点,此次降雨过程为本省有气象记录以来第10次区域暴雨过程,强度等级为“较强”。针对本次过程,青海省气象局预报预警准确、信息发布及时、决策服务到位、省市(州)县三级气象部门通力合作,决策材料获得青海省委、省政府多位领导的肯定和表扬,为政府决策和防灾减灾提供了强有力的气象保障。通过评估分析强降水过程中预报预警、应急决策、信息发布等各环节的工作及成效,总结服务特点,以期为今后类似气象服务保障提供参考和借鉴。

  • 标签: 强降水 极端性 气象服务 防灾减灾